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q19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山野村姑的礼物-《享受成长》

[复制链接]
17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17:34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38.机遇只降临有所准备的人
“你的英语竟然考了129分!你可还没来得及自学高三的英语课程啊!”我对儿子说。
“是呀,昨天英语老师还说,高二能考到这个分很不错呢!”
“我看,这跟你平时广泛阅读英文原著,经常看英文电影是分不开的。”
“我们学校是外语学校,外语基础也打得扎实。”
“是这么回事。”我说,“所以妈妈平时总是鼓励你多看看英文原著,支持你看英文电影,妈妈还总是提醒你要玩就玩英文版的电子游戏。这回发挥作用了吧?”
“我的英语在班上并不拔尖,却考得这么好。可老师却告诫那些同学说,不要以为Lock(儿子的英文名)在高二就考了这么高的分,就认为你们到了高三也能考这么高的分。”
“你们老师说的是对的。因为有的人仅仅是老师讲授的内容掌握得比较透,但如果高考的阅读理解难度大,没有进行广泛阅读的人,想要考高分就不那么容易了。”
“是啊,我平时考试时阅读理解部分得分都很高,因为我阅读广泛,词汇量还可以。记得当我跟我们班的英语尖子谈到一些单词时,她就不熟悉。我告诉她,我是玩电子游戏时学到的。”
“所以呀,基础打得好,实力终将会显示出来的。如果没有你平时的努力,这次高考你是不可能考到这么高的分。”
“我考得这么好有妈妈的一半功劳。”
“为什么?”
“因为你让我玩了电子游戏呀!”
他这是在给我灌迷魂汤呢!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读英文原著,既可让孩子拓宽知识面,又是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有效手段;看英文电影既可以娱乐,又是练习听力的好方法,何乐而不为?玩英文版的电子游戏,既得到了娱乐,又能练习英语听力和增加英语词汇量,只要能控制好时间,也可以变为好事一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18:20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39.暂 时

某日我途经儿子的学校,发现儿子的大名上了光荣榜,回家吃饭时便和儿子谈起此事。
“儿子,原来你不但是物理在全市的比赛中夺得了一等奖,你的数学竞赛也夺得了一等奖,可我怎么没听你说起呢?”
“是吗?我不知道。”
他竟然会不知道?!
“你的大名可是上了学校的光荣榜,我也是从那儿看到的,好像还出了很久呢!”
“哦,前段时间好像听同学说数学竞赛的结果公布了,不过,我没去看。”儿子淡淡地答道。
看着儿子淡然的神态,我不禁陷入沉思……
儿子从来不会因为考试分数或排名落后而在家受到责备,他是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他总是为自己的兴趣而快乐地学习着。
“妈妈,我证出了勾股定理耶!”儿子很自豪地告诉我。
“妈妈,你知道吗,那个勾股定理我早就自己证出来了呢!”一段时间后,儿子又一次向我提起。
“妈妈,你瞧,我折了“麦比乌斯带”,是按照《十万个为什么》上介绍的方法折的。”儿子高兴地告诉我。我知道,他是希望我分享他成功的喜悦。
“妈妈,我把刀片浸在水里,现在已经发生氧化反应,生锈了呢!”儿子说。
儿子竟然会为证明了一个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而惊喜。
……
“妈妈,你怎么啦?”儿子用拿着筷子的手在我眼前晃了晃,把我从沉思中惊醒。
“你吃饱了吗?”看到儿子快吃完了,我问。
“什么?”
“你吃饱了吗?”我重复了一遍。
“暂时。”儿子回答道。
儿子说话总是那么俏皮,可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吃饱了不过是暂时的。其实一个人的荣誉不也是暂时的吗?荣誉只能代表过去,而探求知识的过程、发现真理的乐趣才是永恒的。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家长对分数、排名、获奖的态度对孩子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功利思想太重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过重的负担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宽松的环境才会使孩子为兴趣而快乐地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19:49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家教兵法让孩子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美国加州中学生考试成绩在全美排名40名~50名,可是加州的发明和专利却居全美第一。中国的学生在一些国际大赛上频频获奖,可中国的留学生到了美国的大学,却常常表现得后劲不足,尤其是在实践操作、创新思维方面。
这提示大家能力比知识重要。掌握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善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不断创造新的知识才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在美国加州,老师给学生打分的依据并不一定是标准答案,而是看是否有道理、是否合乎逻辑,能做到这两点就能得高分。而我们的教育往往以听懂、记住、考高分为目标,进行题海战术,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考试成绩以标准答案为准,对学生的异想天开说“不”,扼杀孩子的创新能力,这样容易培养一些缺乏创新能力的考试机器。
那么家庭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素质呢?
一、给孩子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
2003年5月,南京金陵中学高三学生华演参加了第53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他的发明专利项目“记忆合金全自动保护安全煤气灶”,获得了(Special Awards)方面专项一等奖。美国材料科学基金会盛情邀请他参加在美国举办的材料科学夏令营,费用全包。清华大学也表示,无论他高考成绩如何,都将破格录取他。
据介绍,华演非常喜欢做实验,他家里还有一个简陋的小实验室。上高中后,家长担心他钻研实验会影响高考,所以原来并不赞成,可后来看到他确实对此很感兴趣,便尊重孩子的意愿,支持他“不务正业”了。
从上例可以看出,华演的父母是很民主的。这样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长大的孩子,没有拘束和压力,才能有开放的思维,愉悦的心境,不时闪烁出创造的思维之光。
我们要在家庭中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选择,要让孩子敢于说“不”。过分地强调孩子“听话”,使孩子不敢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势必将孩子的自主意识、创新欲望都磨灭掉。
二、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
生物学界一直认为,蜜蜂没有发声器官,只能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但是,一位名叫聂利的小学生却用实验证明:“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它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不久前,在兰州市举行的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12岁的聂利撰写的科学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大赛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聂利的科学发现靠的就是怀疑精神。怀疑往往是创造的开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杨再隋说:“现在不少孩子的思维受惯性影响,顺着成人模式来想事情,很少从相反方向考虑。这不利于从小培养孩子敢想、不唯上、不唯书的品质。”
要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孩子对权威的质疑或者孩子某些异想天开的行为,不管正确与否,家长都必须首先给予肯定,千万不能讥讽打击。要鼓励孩子多提问题。我们的家长往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你今天考了多少分呀,在班上排名如何呀。这样只能是培养出分数的奴隶。在许多美国家庭,家长向放学回来的孩子问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你今天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如果孩子对不理解的问题未提出质疑就会受到批评。
三、让孩子展开想像的翅膀
飞机是由莱特兄弟发明的。莱特兄弟初试飞行时,有人曾讥笑他们异想天开。但莱特兄弟充满信心地说道:“即使上天的梦想永远是一个梦,我们也要在梦中像鸟儿一样离开大地,到湛蓝的天空中飞翔。”
“幻想”乃创造之母,要鼓励孩子幻想。一个人只有敢于幻想,才能超越,才能创新,才能摆脱平庸。懒于幻想的人必定是目光短浅、缺乏创造精神的人。世间无数发明创造,都是有了人们所谓痴人说梦般的幻想才成为现实。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比如引导孩子读科学幻想之类的书;和孩子一起“吹牛”;在旅游时,对风景区山峦、树木等景物进行想像;对天上变幻的白云进行想像;让孩子编故事,丰富孩子的再创造性想像;玩猜谜游戏,锻炼孩子运用旧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孩子标新立异
据说爱迪生曾让一位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计算灯泡的体积,这个高材生运用他的数学知识算了半天还没完成。爱迪生说,难道你就不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吗?其实你只要用水装满灯泡,再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不就把灯泡的体积给算出来了吗?
我们的教育总是以标准答案为准,形成思维定势,使学生不敢标新立异,这样谈何创新?在生活中要多给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机会,并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开阔孩子的眼界,如带孩子外出旅游,鼓励孩子广泛阅读,鼓励孩子多多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孩子进行研究性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孩子“一题多解”,标新立异。标新立异有可能导致与标准答案不符而失分,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因此而去抑制孩子,把分数看成惟一。要善于捕捉孩子思维中具有创造性的闪光点。如果孩子解题方法巧妙,即使结果错了也要鼓励孩子。
五、多给孩子一些动手的机会
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家长包揽孩子能做的事,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够了,不给孩子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没有独立做事的习惯,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谈何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家长要由替孩子做事变为指导孩子自己做事;指导孩子独立地跨越障碍,独立地思考问题;甚至让孩子受点挫折,使孩子从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逐步具备独立地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孩子外出旅游时,可告诉孩子旅费不能放在一处,要分散放之,以免万一失窃,产生尴尬;至于如何放,可让孩子自己去想。有时还可有意识地给孩子设定一些带有问题的情景,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鼓励孩子多动手。家长应鼓励孩子动手做实验,动手制作,动手发明创造。教育孩子动手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证明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了发现什么。要鼓励孩子采用不同的仪器和方法,要允许孩子得出的结论与众不同。对于孩子一些“破坏性”的举动不要简单粗暴地给予否定,要发现孩子举动中的创造性因素,加以保护。如帮孩子修理电动玩具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养成动手的习惯。家里坏了的钟表、电器可鼓励孩子去拆着玩。让孩子折纸、搭积木、玩积塑,这些小制作都有利于孩子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20:29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第六章 还有一座更高的山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决定一个人获得成功的要素中,智商只起大约30%的作用,而70%的因素则是情商。情商的培养比学习知识和一般能力更重要。
孩子在高二便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但这只能说明他智力上的优秀,将来能够怎样,主要不是靠智力因素,而是要看非智力因素。那么,在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方面,我们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21:05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名 声

“科大少年班的名声响不响?”儿子问我。
“当然响,它在全国可是响当当的。”我答道。
“不过没有我的名声响。”
“?!”
“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不知道科大少年班,但全班同学都知道我的名字。”儿子得意地说。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自信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它是激活人们潜能的活化剂,而自卑则是束缚创造力的一条绳索。做父母的要时刻注意激励孩子,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21:53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2.没有“有问必答”


常听同事们谈起孩子遇到难题请教同学时,一些同学不太热心;也常发现一些家长不主张孩子和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来往。而儿子常有同学打电话来问难题,他总是热心地回答。儿子告诉我,他课间常和同学们讨论问题,并说,他要把班上同学的理科成绩都带上来。(吹牛啦!)
一天,我问他:“你在班上是不是做到了‘有问必答’?”
“没有‘有问必答’。”
???
“因为问问题的同学太多了,我答不过来。”
欣慰!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为同学解答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思考问题和加深印象的过程。解答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22:37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3.信 使

“喂,请问吴自立在吗?”一个甜甜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
哦,是个女孩儿找儿子。
“儿子,接电话。”我把儿子叫了过来。
“是我们班长打来的,她让我当信使呢。”儿子笑着说。
“她打电话给小A,小A妈妈听出她是个女的,就不让小A接电话。她只好让我打过去,通知他明天我们班到天香园聚会。”他觉得有点好笑。
“哦,还会有这样的事?!那就当你的信使去吧。”
哈,信使!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有接近异性的需要和愿望,这是一个人心智发育正常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异性交往是少男少女们的青春权利。请尊重孩子们的青春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23:29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4.不败的棋手

我平生只下过一次围棋。那次,对手让了我九个子,我先把星位全占了,结果,我赢了。这惟一的胜利便成了我向儿子吹嘘的本钱。
“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棋手。”我向儿子吹嘘道。
???
“因为到目前为止,我的胜率是百分之百。”
“可你只下过一盘棋,而且对方让你九个子。”儿子很清楚那次的情况。
“不管下过几盘棋,让过几个子,我没输过。试问,有谁没有输过棋?你,爸爸,还是棋圣聂卫平?只有我,从没输过!你说,我不是世界上最棒的棋手,还能是谁?”
“那你和我下一盘。”儿子明白我不过只了解一些围棋规则。
“既是世界上最棒的棋手,怎么能跟你下?又哪来的对手?既是没有对手,当然就不用下的了。”
“哈,那你还真是个不败的棋手。”儿子笑了。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在孩子有一定分辩能力的时候,可让孩子接触接触诡辩。就当是打预防针,孩子将来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24:22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5.“还我的舒服。”

儿子是个孝顺的孩子。
当我弯腰操劳时,他会情不自禁地为我捶背,弄得我站在那里舍不得挪动;当我头痛发作时,他那娴熟的按摩手法,让我觉得专业按摩师也不过如此。在儿子的感染下,我们家常出现互相按摩与捶背这一温馨的画面。
一天我和儿子聊天,聊着聊着,我忍不住心疼地为儿子作鼻部按摩(儿子有鼻窦炎)……
该我的了,我美美地转过身子,把背送给了儿子。
“儿子,还我的舒服。”我打趣道。
“哈,妈妈真好玩!”儿子说着,给我捶起了背。
“还你的舒服。”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我们不但要做个爱心家长,还要做个慧心家长。在让孩子享受爱的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学会付出,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爱的真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25:11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6.能干的儿子

外面的雨真大,这可怎么出去呀?热水器上的莲蓬头还是坏的,本来想趁今天周末出去买一个换上的呢。
还万能爸爸呢,上网下起围棋来别的事可就一下都“不能”了,弄得我昨晚洗澡都没洗成。我在心里抱怨着。
可我有个能干的儿子呀!儿子不是曾把摔坏的电风扇给修好了吗?我想起了去年暑假的一天……
那天,毛毛不小心把电风扇给碰倒了,等再把它扶起来时,它就耍起了赖---不转了。也难怪,这个电风扇可是比14岁的毛毛还要大上1岁,上年纪口罗 !
毛毛二话没说,到爸爸的工具箱里拿起螺丝刀就把电风扇给拆开了。他用电笔这里点点,那里试试,嘴里还嘟哝着什么“并联、串联”的,最后竟然把电风扇给修好了。
对,让儿子锻炼锻炼。
“毛毛,来帮妈妈修一下热水器好吗?”
“行,我来试试!”有机会给他试试身手,毛毛可是乐意得很。
毛毛把莲蓬头与水管的接头处拆开,正是这里漏水。哦,是水管最里层的橡皮管破了,外面是金属螺圈管。如果把外面的金属管锯短,再把里层破掉的橡皮管剪掉,重新接上莲蓬头,不就行了吗?对,就这么干!妈妈和儿子找来钢锯,两人齐心协心地干了起来……
莲蓬头修好了。试一试,不漏了,水乖乖地从莲蓬头流了出来。
有一个如此能干的儿子,这水能不“乖”吗?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学了不用的知识,它仅仅是知识,这时的知识贮存在人的脑海里与贮存在书中没什么两样。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体现它真正的价值。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引导孩子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吧,这才是学习知识的目的之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28 , Processed in 0.14075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