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aomao11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拿了一千去银行 搞死银行的工作人员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5-10-19 23:03:38 | 只看该作者
jjhs+2005-10-19 19:19-->引用:jjhs @ 2005-10-19 19:19 看你前面的帖子,对银行的基本业务很熟悉.

可是还有一个大环境的问题,银行的收费是竞争引起的,包括前次出现的深圳的商场拒绝刷卡消费.也是商业运作过程中的反面现象.

银行的竞争激烈会有利于客户,这里有一个立场问题,是有利于大客户还是有利于群众,现在相信你可以看见很多银行有vip专门窗口,估计我们这样的草民是无缘了,回到竞争的话题,银行的生存是贷款,每个银行的职工存款任务压力,还有必须要贷出去的款项,能够保证收回来吗?恐怕是银行掏钱买单吧.

一旦国家完成银行的商业化运作,不要说外国银行竞争的压力,就是自己坏帐的压力,到了倒闭的地步,对谁有利呢.话题再说远一些,社保资金够保险了吧,但实际上呢...不说了,跑太远不好.
您短短的几句话,可涉及的方面还真不少,银行业务并不算是很熟,试着答一答,不对的地方,您还多指教。

一、银行收费的项目很多,不知是您指的是哪一项收费,而收费的原因却不是竞争引起的。它取决于成本费用和国际惯例等因素。如汇款手续费、卡存的工本费、跨行使用柜员机取现的手续费等,至于目前正在逐步开始收取的账户年费(管理费),则是根据国际惯例和成本共同决定的。。。

二、深圳的拒绝收费可不是起因于银行,而是起因于银联。是商户认为收费太高所致。我没有去了解后续的情况,但估计银联并没有妥协,因为收费标准并没有因深圳事件而有所改变。

三、至于商业化运作,大概您说的是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吧。这是国家把国有银行推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重大举措,国有银行不能再象以前那样,亏了由国家来买单,对国有银行的规范化经营、自觉地防范风险,都应该是一剂良药,这个话题和银联的话题一样,不是一晚上能“写”清楚的。
你说坏账是任何一家银行都会面对的。银行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还不止是坏账一项,有业务差错的风险、不法分子盗抢、诈骗的风险、银行内部人员作案的道德风险等等。。。所以银行也在不断地建立建全内控制度、建立预警机制来规避这些风险。

最后说说客户群的问题。您也许听说过二八定律,这一定律应用在银行,则成了已被说烂了的:20%的客户带来了80%的效益。这也是银行为什么越来越重视大客户的争夺和为大客户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的原因。但是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在银行人力物力资源没有增加并做到较好的调配和整合的情况下,建立许多诸如VIP客户VIP通道,优先办理业务等,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小客户的利益。而这一趋势却在愈演愈烈。而我们也只能在一个既定的轨道上向前跑,停不下来了。。。

只是短短地回您几句,许多问题无法靠这三言两语说透。再探讨吧。此帖由 ealain 在 2005-10-19 23:0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5-10-19 23:27:41 | 只看该作者
细雨霏霏+2005-10-19 19:53-->引用:细雨霏霏 @ 2005-10-19 19:53 原来是转贴。我就说我没碰到过这么恶劣的态度,只是有时觉得办手续时间太慢了,人稍多点很难等。
和你一样,如果去其他银行,一看那排队的人脑袋都大了,哪有那么多闲功夫在用在这上面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5-10-20 06:38:28 | 只看该作者
ealain+2005-10-19 23:03-->引用:ealain @ 2005-10-19 23:03 只是短短地回您几句,许多问题无法靠这三言两语说透。再探讨吧。
很专业.我们讨论的是围绕我们-----草民的利益为中线的,话题放开只是起到一个左证的作用,您已经从银行的角度解释了很多问题,不过我平时也在想(因为遇到上面的事情),为什么叫人民银行,当初四大银行是有分工的,难道现在必须要舍弃80%?银行的一些改革,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方便,比如商家刷卡但破坏率却可以说是一九现象,拿我们可以遇到的房贷,车贷,坏帐的事情就不少,还有数不清的重复贷款,这些给放款银行带来得损失是多大呢.说是银行联网,实际上有效率有多少.还有银行内部的月底做帐的问题,只是听别人说的,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虚假效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5-10-20 12:28:25 | 只看该作者
jjhs+2005-10-20 06:38-->引用:jjhs @ 2005-10-20 06:38 我们讨论的是围绕我们-----草民的利益为中线的,话题放开只是起到一个左证的作用,您已经从银行的角度解释了很多问题,不过我平时也在想(因为遇到上面的事情),为什么叫人民银行,当初四大银行是有分工的,难道现在必须要舍弃80%?
正是经济利益的趋动,使得银行业在业务发展中越来越忽视了小客户的需要,以银行中间业务中发展最快的理财业务为例,理财,顾名思义,就是为有钱的办理的很行业务(至于何为有钱,这里暂且不与讨论),当银行把眼光聚焦于这一客户群体的银行业务品种的开发和与之相配套的各种资源的投入时,牺牲小客户的利益将是必然的.随着银行目前与广大中小客户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客户的投诉也逐渐增多,许多业内人士已看到了这个问题.前不久某市银监会就向该市各大银行发出了一种类似于劝告的指引,提醒银行业在业务开展时,要重视满足中小客户的银行业务需求.
但无论怎么说,这都需要一个过程,外部的压力和内部的认识才能真正促成银行业整体提高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5-10-20 12:44:12 | 只看该作者
ealain+2005-10-20 12:28-->引用:ealain @ 2005-10-20 12:28 但无论怎么说,这都需要一个过程,外部的压力和内部的认识才能真正促成银行业整体提高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
斗争都是需要过程的,斗争也是需要牺牲的,牺牲谁合适呢,反正不希望是我。回过说头来行业自律是无效的,随着文明的进程,一定要有法律作用才可以,这些在国外已经习惯了,我们还没有开始制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5-10-20 12:53:48 | 只看该作者
jjhs+2005-10-20 06:38-->引用:jjhs @ 2005-10-20 06:38 银行的一些改革,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方便,比如商家刷卡
在银行在卡业务上的发展,如果从客户的角度来看,特约商户刷卡消费是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从银行角度来看,中国银联的成立,是对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这就要接着昨天的话题,深圳事件.
深圳的商家因感到刷卡消费银行所收取的手续费太高,而形成一个联盟,一起与中国银联对峙,要求降低手续费比例.手续费比例是中国银联统一制定,按行业划分,比例有所不同,大多的行业大约在1%至3%不等,这个数据我也不是很清楚.收到的手续费又将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分别作为发卡行、收单行和中国银联的手续费收入。
在这项业务中,中国银联在资源的整合、使银行间的竞争走向有序竞争的轨道、为银行间提供清算等等工作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也许您几年前注意到,在超市消费,一个收银台可能摆着几家银行的POS机,每个银行都想进驻大型商家,最后导致的就是POS机到处都是,造成极为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因为没有统一的特约商户手续费比例标准,各家银行为抢商户打价格战,造成俱伤俱残。

中国银联已与香港、澳门和韩国签订协议。目前特有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的客户,可以在上述国家的指定银行取现和这些银行的指定商户消费。
至于银联制订的手续费收取的标准,好象也是考虑了成本和参照国际惯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5-10-20 12:57:26 | 只看该作者
jjhs+2005-10-20 12:44-->引用:jjhs @ 2005-10-20 12:44 斗争都是需要过程的,斗争也是需要牺牲的,牺牲谁合适呢,反正不希望是我。

回过说头来行业自律是无效的,随着文明的进程,一定要有法律作用才可以,这些在国外已经习惯了,我们还没有开始制定。。。
您大概对我国的立法不会没有了解,我国的法制建设更是一个严重滞后的领域,还是别指望了法律先行,那比行业自律更加遥不可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5-10-20 13:04:38 | 只看该作者
jjhs+2005-10-20 06:38-->引用:jjhs @ 2005-10-20 06:38 但破坏率却可以说是一九现象,拿我们可以遇到的房贷,车贷,坏帐的事情就不少,还有数不清的重复贷款,这些给放款银行带来得损失是多大呢.说是银行联网,实际上有效率有多少.
谈到个人消费贷款,目前一些地方的人民银行已启动了个人信用的查询系统,以后不会再出现一人向多家银行贷款,一项资产抵多家而银行全然不知的情况了,在一个信息平台上,个人的信用记录一目了然.这是一个趋势,也是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您说的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放心吧,漏洞虽然一时半会儿补不完,但银行正在不断地致力于查漏补缺.
这些年来,银行的经营越来越规范化,内控制度也越来越严格,外资银行的介入,更使得银行业在风险防范中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5-10-20 13:05:58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说呐,没有什么概念吧但怎么您对法律也很专业!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5-10-20 13:08:06 | 只看该作者
ealain+2005-10-20 13:04-->引用:ealain @ 2005-10-20 13:04 谈到个人消费贷款,目前一些地方的人民银行已启动了个人信用的查询系统,以后不会再出现一人向多家银行贷款,一项资产抵多家而银行全然不知的情况了,在一个信息平台上,个人的信用记录一目了然.这是一个趋势,也是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您说的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放心吧,漏洞虽然一时半会儿补不完,但银行正在不断地致力于查漏补缺. 这些年来,银行的经营越来越规范化,内控制度也越来越严格,外资银行的介入,更使得银行业在风险防范中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新的漏洞:理财-----基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4 05:46 , Processed in 0.34917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