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前车之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原创】幼儿入园准备问题解答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6-15 13:12:30 | 只看该作者
偶也开始准备...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6-15 13:22:25 | 只看该作者
前车老师,真是感谢,没想到这里面的学问这么多,真是受益不浅.
另:我还想再问一个问题,就是怎么选择好的幼儿园,我们院里有一个机关幼儿园,但是那里不学英语,也不学舞蹈什么的,虽然离家很近,但是我还是很犹豫要不要再选择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6-15 13:48: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提示,我儿子已三周岁,刚刚报名,下半年入学,正在考虑这事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14:25:22 | 只看该作者
yiyelingbo+-->引用:yiyelingbo 前车老师,真是感谢,没想到这里面的学问这么多,真是受益不浅.
另:我还想再问一个问题,就是怎么选择好的幼儿园,我们院里有一个机关幼儿园,但是那里不学英语,也不学舞蹈什么的,虽然离家很近,但是我还是很犹豫要不要再选择一下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你对好的幼儿园是怎样的界定,英语和舞蹈教学都属于特色教学,直言不讳的说,有的园所是通过这些副科教学来提高收入的,不能因为这个才选择幼儿园。
幼儿园作为启蒙阶段的基础教育,共性较多,但同中有异,普遍性中又有偏重,想让孩子受到什么方面的侧重教育,就要了解幼儿园的个性和特色。教师素质也很关键,所以,多问,多看,多转,才能了解您心目中的幼儿园。
1、活动教学是以孩子为中心,老师定主题,然后通过游戏、讨论或小组活动,来启发孩子的创意,诱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父母可留意幼儿园的环境,教室里是否挂满了孩子们的杰作,是否设有家庭角、美劳角及其他启发幼儿创意的因素。
2、幼儿园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资历外,最重要的是对孩子尽责和有爱心,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学习,以免产生“上学恐惧症”,影响学习成绩。父母只需到园内观察教职员是否和蔼可亲、言谈有礼,便可略知该园的教师素质了。每班师生的比例最好约在1:20,否则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需要。
3、幼儿园的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情绪及性格培养影响很大。若幼儿园环境宽敞,老师和蔼可亲,孩子就能愉快学习,并培养出整洁、有礼的好品格。此外,活动空间亦很重要。孩子是活跃好动的,宽阔的活动空间能让孩子抒发情绪及精力,身心健康发展。
4、选择幼儿园时,一定要听取亲友或其他父母对该幼儿园的口碑,这样会对心目中的幼儿园有进一步了解。最后,为孩子选幼儿园要及早定目标,有了目标便尽快准备,不能三心二意,否则苦了孩子,也累了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zhaoyz + 2 + 2 谢谢车车:)
zhangsh + 2 + 2 正好在考察幼儿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6-15 17:45:05 | 只看该作者
前车老师:
我的儿子4月份入托,已经2个半月了,9月份升小班。可他还是每天不肯上幼儿园,有时候情绪好点只嘴里说说,有时候就要哇哇大哭。他本身性格比较内向和胆小,见人就低头。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多半是受到老师批评了。我跟老师交流过,其实也不是什么很严厉的态度,只是说说他不要怎样做而已。可他就接受不了了,嘴里就说:怕老师,怕老师。我也一直在跟他说,犯错误了,老师就会说的,改了就好了。可好像效果不是很好。
我想作为家长,我该怎么做?是不是入园的适应期还没有过,或者说孩子接受挫折的能力太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19:07:56 | 只看该作者
入园后如何帮助幼儿适应环境:
??1、 孩子大哭大闹时,家长逗留时间不易过长,应听从老师的劝告及早离开。
??2、 家长不宜当着孩子的面,告诉老师孩子的缺点,如孤僻、沉默等,家长要记得顾及孩子的感受。
??3、 如果孩子的不良嗜好已经在幼儿园中改正了,回家后,家长还应配合巩固。
??4、 希望家长能常和老师沟通,按照老师的指导、要求进行配合家教,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转帖: 刚入幼儿园的这段时期对宝宝来说苦痛异常,对父母来说则充满了烦恼,许多宝宝会因为不适应新环境而表现出现种种问题。在此,我们为各位父母介绍一些宝宝的常见不适应情况及其处理对策供大家参考。
不适应症一:回家以后发脾气

  问题:有的宝宝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就变得爱发脾气、闹情绪,这是宝宝在幼儿园受了很多委屈吗?

  对策:宝宝习惯了在家任性而为,自然难以适应规距众多的幼儿园。一旦他们回到家中后,他们的心情又会得到彻底放松,发一点小脾气也属于正常情况。因此,当宝宝发脾气时,父母先不要去管他,让他把脾气发出来,然后再去安抚,并讲清道理。如果宝宝哭闹得异乎寻常,父母要主动与老师沟通一下,向老师问问宝宝的情况,看看是不是老师表扬别的小朋友而没有表扬自己的宝宝引起的,以便让老师多给宝宝一点儿鼓励,进行正面教育。但是,对那些无原则的哭闹的宝宝,父母就千万不能一味迁就了,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等宝宝哭闹完毕,可以给宝宝喝点水,以免上火。

  不适应症二:穿衣、如厕都不会

  问题:有些父母,特别是老人,对宝宝太过溺爱,宝宝在家里的所有事情一律包办。这些宝宝进入幼儿园后,连吃饭、穿衣、如厕都不知如何应对。

  对策:在宝宝1岁半到2岁的时候,父母应该有意识地教会宝宝生活技能,比如:让宝宝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入园后结合幼儿园的要求,父母要配合幼儿园的老师,教宝宝学会漱口、洗手,用毛巾擦手、擦嘴,用勺子吃饭,认识自己的衣服、鞋子等。同时,教宝宝学说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宝宝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饿了、渴了、热了、上厕所等;该说话的时候要讲话,有事情要大胆地告诉老师。这样可以使家与园教育协调一致,还可以让宝宝产生自信心。

  不适应症三:幼儿园里不午睡

  问题:有的宝宝不习惯在幼儿园午睡,自己没睡好,还影响了其他小朋友休息。

  对策:父母可以给宝宝带一个他最心爱的宠物玩具,让他抱着它睡觉,以减少孤独感。在小朋友都午睡的时候,让他帮老师做点事情,然后跟他说,如果你不来幼儿园,老师会想你的。如果你睡醒午觉再能帮老师个忙,为大家分水果,那就更好了,老师会谢谢你的。

  不适应症四:缺乏朋友孤独少语

  问题:入园前跟小朋友接触少的宝宝,入园后难以融入到小朋友之中,不愿参与游戏,群体生活似乎与他无关,表现比较孤独。

  对策:父母可利用入园和离园时间,让宝宝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互相介绍后,鼓励宝宝在一起,拉拉手,玩一玩。同时,父母主动请老师帮宝宝介绍一个活泼大胆的朋友,让宝宝也变得活泼起来。在家的日子,父母要尽量找一些邻居的小朋友跟宝宝玩,培养宝宝的群体意识。总之,父母要多给宝宝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日久天长,等宝宝熟悉了幼儿园,朋友就会越来越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19:12:45 | 只看该作者
幼儿入托适应困难的原因分析

1、母婴依恋: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婴儿同主要抚养者的最多、最广泛的相互作用中,与母亲有着最亲近、最密切的感情交流,并逐渐与母亲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连接,即对母亲产生强烈的依恋。母亲在身边能使他得到最大的安慰,反之则会使他感到最大的痛苦。

2、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于他所依附的人或最初照顾他的人分离时,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

3、陌生人焦虑:面对面的亲子关系是任何关系无法取代的。而在幼儿园中,幼儿面对的是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交往对象的变化性和非固定性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固定,无法形成象家庭中那样一对一相对不变的关系。

4、幼儿生活规律、方式的变化:在家里幼儿生活缺乏一定的规律,随意性很大。想喝就喝、想睡就睡。幼儿园有规律的生活使幼儿感到很不习惯。

5、 家长焦虑情绪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刚入托时情绪压抑紧张,哭闹、念叨回家等表现,常常会牵动家长恻隐之心。有的家长难以控制情绪,会和幼儿一起流泪,不忍离去。有的家长在门口,或在窗外窥看。家长自身情绪对幼儿有很大影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haoyz + 2 + 2 好爱你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19:17:56 | 只看该作者
小宝宝出生以来,全家人就一直守护着她,照料着她。一刻不停地为自己宝宝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百般忙碌着。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化、一天天长大。突然有一天父母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应当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上幼儿园了。

自从有了这样一个念头开始,家里就多了两个最最基本的话题:

“我们的宝宝什么年龄、什么时候入园好?”

“上什么样的幼儿园好?公立的、私立的?日托的、全托的?”伴随着这两个问题,家长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担心:我的孩子能行吗,会不会不适应?会不会哭闹?会不会生病?会不会想家?幼儿园的教师能和家里一样精心照顾我的孩子吗?教师会不会………?算了,再等等,我的孩子还是太小了点。

大多数家长在有了孩子应当入园的最初念头之后,都要反复自我否定几次,以便孩子更多地留在自己身边。但孩子的成长是那样快速,转眼半年、一年又过去了,入园的决定迫在眉睫,否则孩子的学前教育会受到影响。这时家庭的认识趋于统一,最后的决心终于下定。

也就是从这一时刻起,家长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一种将原本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教养权利,移交给还未建立起信任感的园所的压力,一种无可奈何硬着头皮也要面对的情境。

孩子的入园一开始就伴随着父母和家人的心理适应过程。所以从孩子入园那一刻起,适应与其说是孩子的适应,不如说是家长对孩子离开自己的一种痛苦的适应,这时家长常常会坐立不安、心绪不宁、六神无主、魂不守舍,不知自己的孩子是否吃的好、睡的好、玩的好,是否受冷落、是否受欺负...,父母的脸上再也掩饰不住担心、不安、焦虑、依恋、抱歉等一系列复杂的表情。

对于家长而言,在宝宝入园的最初日子里,时间是那样的漫长、难耐,饭不香茶不饮,早早地离开办公室,一心要成为第一个接孩子的人……。

这种心情也许所有的家长都经历过,但换个角度、换种思维可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入园适应。

这时,积极、乐观、信任的态度,会帮助孩子和你自己更好地渡过适应时期。

首先,入园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一次转折,所有的孩子都必须面对、也都能面对;

其次,入园适应对所有孩子而言有会存在,但时间的长短与家长的心态、表现有着极大的关系,尽

量减少入园适应时间,是家长和园所应当努力的目标。

事实上,任何人从一个环境进入另一个环境,从一种方式进入另一种方式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对

即将入园的孩子和孩子的父母及老人来说都是无法回避的。

孩子进入婴幼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标志着自己的宝宝将有大段时间离开父母的怀抱、离开每天生活的熟悉环境。

因此,孩子步入婴幼园面临着来自二个方面的双重压力:

一是离开亲人、离开父母而导致的亲子分离;

二是进入新环境、接陌生人而产生的陌生环境适应。

这个过程的长短、快慢以及适应过程中不良情绪反应的大小、强弱,与家庭和园所的处理方式都有着密切关系。当园所的质量一定时,不同孩子在园适应周期的长短,更是与家长的行为及语言方式密切相关,家长应当了解这些。

家长以下的几种表现是没有益处的,甚至是非常有害的,无形中会加重孩子的入园反应,延长孩子入园的适应时间:

1、 家长态度不坚决,依孩子的情绪反应而定。一旦看到孩子情绪反应较大,哭求不停,立刻答应孩子停

一二天再去,这样反反复复适应加长;

2、依依不舍:不愿离去、紧紧拥抱、表情痛苦、其场面甚至有生死别离之感受,这种不良情绪会加大送园时的难度,激活孩子的不良情绪,使入园更加困难。适应周期更长;

3、消极语言暗示,包括:

a、哄骗式承诺: 第一个接你、去一会就回家,当做不到时,而失信于孩子,带给孩子你不喜欢他、不想要他的感受,因此而延长适应同期。

b、不当问题: 特别关心孩子在园情况,但导致消极语言暗示,如:

“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

“吃饱了没有?”

“有没有家里的东西好吃?”

“教师对你好不好?”

“教师说你了没有?”

这无形让孩子感到幼儿园是一个不好的地方,一个恐怖的地方。

c、威胁式言语: 不听话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管你!不听话,我就不来接你!这类言语将幼儿园描述成一种惩罚环境,加重孩子对园的恐惧。

因此,家长应当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表现可能是影响孩子入园适应期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此时,家长的心理准备是最为重要的。那么家长应该有哪些心理准备呢?

首先,要对孩子入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心中有数,充分理解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经历这些现象是一个孩子成长所必须的,适应一个新环境本身就是孩子心理成熟的一种表现。

这段时间,一方面,由于亲子分离;另一方面,由于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这两种因素共同影响,孩子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情绪方面:孩子初入园时,常常出现不安、情绪波动、哭闹等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出现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其中,哭有先哭、后哭、长哭、短哭之分;有离开家门时哭,入园即停者;

2、饮食方面:孩子入园时,可能会出现食量减少、便秘、消化不良等现象,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和入园初期,家长应多注意孩子的饮食,做到多流质、多清淡、多饮水;

3、睡眠方面:少数孩子会出现夜惊、夜哭等现象,经过一段时间自行消失;

4、行为方面:入园后有的孩子会出现一些行为变化,依恋增强、行为退缩、胆小、沉默不语、反抗性增强等。这也是对新环境的一种反应,一段时间后会消失;

5、身体方面:少数孩子入园后不爱吃饭,可导致一过性体重下降。

其次, 孩子的入园适应对他本人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帮助做好孩子入园的心理准备:

正确心理暗示 入园之前,家长要经常提到幼儿园,并告诉孩子: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玩、有许多玩具玩、有许多图书、有老师讲故事、还能唱歌、跳舞、做游戏等表现好让你去幼儿园、幼儿园可好玩了等等;

1、入园之后,注意接孩子时的问话,注意避免上面提到的消极言语,可问一些积极的内容,如小朋友叫什么、学了什么歌等;

2、入园前家长可带孩子到幼儿园来玩一次至二次,让孩子增加感性认识(时间最好在开园前一周);

3、习惯过渡准备:

睡眠习惯过渡: 尽量按幼儿园的时间表安排孩子在家的睡眠;

饮食习惯过渡: 定时、定点、少吃零食;

活动习惯 : 尽量按幼儿园户外户内时间安排孩子的户外活动;

最后,孩子的入园适应与幼儿园的质量,教师的言行息息相关,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要考察,多与教师接触,谈话。选择后,因为在孩子入园适应方面老师往往比家长有经验,比如,老师希望你放下孩子就离开,不要依依不舍好半天,这时应多听取老师的意见。

总之,入园前做好心理准备,入园后和老师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相信您的孩子会顺利的渡过他人生第一个社会化过程,取得初步的成功,为今后的理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haoyz + 2 + 2 好爱你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6-16 10:07:58 | 只看该作者
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经验”:
我的孩子刚入园时与很多小朋友相似,尽管此前我曾给孩子做过不少的心理准备,如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与小朋友们一起游戏,在家里领孩子玩上幼儿园的游戏,孩子自己也确实说过愿意去幼儿园的话(是当然大人引导的),不过真正入园的那一天,在我将要离开时,她还是大哭不止。老师劝我收紧走,并告诉我一定要坚持送。虽然心里很惦记,可我还是咬紧牙关走了出去,因为我知道这一步是必需的!
清楚地记得那天上午我什么事情都没做,整个心都停留在幼儿园里。9点多的时候,我来到幼儿园,从窗口往里看,发现我的女儿在一旁呆呆地看着别人做游戏,不过她很平静,不哭也不闹,这样我心理好受了很多,后来老师领着孩子们出来作操,我家宝宝是出工不出力形的,因为她不会做。老师告诉我要放宽心,孩子适应几天就会好的。晚上接孩子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睛肿肿的,不过我什么也没问,而是夸张地表扬了她,说她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实在是太好了,明天我们会表现得比今天还好。
最令我惊喜的是晚上睡觉时她躺上床上突然念起了幼儿园里教的儿歌:“星星的梦是亮亮的,小草的梦是绿绿的,露珠的梦是圆圆的......”我赶紧问她是不是在幼儿园里学的,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孩子脸上浮现出那种非常甜美的微笑,于是我把以前曾说过n次上幼儿园的好处又重复了一遍,并且热情地表扬她。等孩子睡着后,我跟老师通了电话,请老师在第二天上学时表扬她一下。
第二天孩子表现出非常不愿意去幼儿园,我说不去的话,星星、小草、露珠昨天的梦就实现不了了......在哭哭啼啼中,我把孩子交给了老师,而老师则非常热情地表扬她,还让她站在前面把昨天学的儿歌为大家念一遍,并奖励她一朵小红花,就这样孩子开始了她的幼儿园生活。
在最初的那段时间里,孩子经常上火,于是我在其他家长的建议下每天给孩子喝一些泡泡康(主要成份是金银花),另外在那段期间,尽量不对孩子提一些具体的要求,多跟老师沟通,晚上接孩子时让她跟同班小朋友一起玩一会,再有就是多表扬,常鼓励。要及时了解幼儿园里学到的功课,回家后帮助孩子巩固,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自己有劣势,就会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guaiguaima + 2 + 2 谢谢你了
zhangsh + 2 + 2 谢谢您的经验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6-16 10:13:09 | 只看该作者
前车兄,看了你的帖子,直如醍醐灌顶,受教非浅,说实在的,面对孩子入学,简直就象自己面临了一个重大挑战一样,兴奋,紧张,期待,忐忑...呵呵,见笑了,

还有一件算是趣事吧,昨天我试着教我儿子“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也要去幼儿园。。。”这首刚学来的儿歌,没曾想他马上现编了一首:“爸爸妈妈去上班,外公外婆就来我这边。。。”,很严肃地唱给我听,看来他是不想上幼儿园,而我又不想强迫他,咳,思想动员工作任务艰巨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8:46 , Processed in 0.099798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