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562|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来推荐一本儿童心理健康的书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21 08:5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心理健康家长手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杨霞著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儿童教育的方法,儿童常见心理教育问题,儿童学习能力障碍及矫正 ,培养儿童的良好心理素质,儿童期觉的心理障碍,开发及培养儿童的智能共6个方面的95个问题,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昨天刚买回来,感觉不错,主要是可操作性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9-21 10:28:0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9-21 11:12:3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谢谢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9-21 13:02:38 | 只看该作者
将本书的第一部分打出来了,有错别字.关注的朋友看看.第一章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对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岁的儿童来说,贪玩是他们的年龄特征。动画片,游戏机,小人书都能使他们着迷,要想让他们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是很难的。许多家长并不了解如何合理地管教孩子,不是表现为不休的&ldquo;唠叨型&rdquo;,就是属放任的&ldquo;呵哄型&rdquo;。而这两种类型家长的管教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有害无益的。他们把&ldquo;管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rdquo;简单地理解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rdquo;惩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rdquo;或&ldquo;哄骗&ldquo;,眼睛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单,作业本,逼着孩子做这做那,如不就范,不是讽刺,打骂就是许愿,哄骗。事实上,管教孩子大有学问,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管教孩子的技巧,您不妨试一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 如何表扬孩子?家长总是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缺点,而对孩子的优点却视而不见。例如,孩子一放学就自觉地做完作业,家长却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没有给予适时的表扬但当孩子一回家就看电视时,父母常常要大声训斥。孩子的生活中只有批评,缺少表扬,会使孩子变得自卑,缺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自信心,有时甚至自暴自弃,任何意见也听不进去。当孩子有好的行为时家长无反应,从事消极活动时却能引起家长的注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经常地创造出消极的&ldquo;事故&rdquo;,让家长来注意。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表扬多了会使孩子翘尾巴,过多的表扬确会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重要的是要做到表扬恰当,怎样才算表扬恰当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要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表扬孩子的人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表扬得尽可能具体,如:&ldquo;小刚,你今天见了客人没有打招呼,多没礼貌,我们很生气&rdquo;,&ldquo;毛毛,你今天能按时上床睡觉,妈妈很高兴。&rdquo;这样的话使孩子能了解自己具体的缺点和优点,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实实在在的表扬可以增进孩子的自信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要表扬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如果孩子在某一件事上有些小小的进步,家长就应该及时地表扬。如果对于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给给予表扬孩子就会时时得到进步的动力。当然,也不能拿表扬当饭吃,当一个好的行为固定下来后就不用再表扬了,而应该注意其他方面。表扬的方式要恰当父母常常简单地给孩子买东西以示表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以为然了,表扬的方式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符合孩子的需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判断表扬的方式是否合适,如果孩子表面上对你的表扬不当回事,实际上还是按着你表扬的行为继续做了,那就表明你的表扬方式是恰当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表扬要及时对进步的表扬要视孩子的年龄而定,年龄小的孩子要在短时间内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年龄大些的孩子时间拖后一些也可以起到作用。总的来说,及时表扬是对一个好的行为的反馈,可以及时巩固这个行为。充满无条件爱的表扬父母不要把爱当作与孩子行为的交换条件,这样会使孩子为了讨好父母,让父母&ldquo;喜欢&rdquo;而去做某件事,应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之所以喜欢他的这个行为,是因为这个行为是对的,父母要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其他人的评价上,父母要经常无条件地给孩子以关心和爱,使孩子长大后变得不那么敏感、多疑,而是充满自信心。此帖由 huaqf 在 2005-09-21 13:04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9-22 11:13:45 | 只看该作者
儿童心理健康家长手册
这本书你说好,那我也去买一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9-22 13:05:06 | 只看该作者
你有手工打字打出来的做法,太让人感动了。

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9-22 14:13: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寒风版主的鼓励!关注特殊教育的并不很多,尽我所能,能做点是点吧.<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span>怎样鼓励孩子?鼓励是改善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最重要技巧之一。这一技巧的运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使之成为能正视现实,克服困难,而不是追求完美主义的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作为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完美无缺,他们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孩子的行为上,而是放在孩子的错误行为上,总是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正如有一位家长甩言:&ldquo;孩子一天当中只有极少的时间能让人觉得愉快,大部分时间都让人烦得要死!&rdquo;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孩子而在家长。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家长期望孩子懂礼貌,尊重别人,但他们自己却总是大声训斥孩子,粗暴地对待孩子。他们期望孩子自信,自立,却总是邦孩子做这做那,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能,自卑,没有机会去完成困难的任务。因此,重要的是,家长应该变消极态度为积极态度,在孩子失败或遇到挫折时,变训斥为鼓励,变嘲笑为指导。当然,在具体做时,还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第一, 不要给孩子消极的期望。当一个家长要求孩子第二天早晨自己收拾书包时,应该说:&ldquo;我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rdquo;而不是说:&ldquo;你能做好吗?&rdquo;后一种表示,会使孩子自己也怀疑自己是否有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在具体做的时候就不是努力去做,而是容易气馁,半途而废,招致失败。<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sp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第二, 不要对孩子提出不合理的高标准。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上课能时时刻刻专心听讲,每天都能做到作业本整整齐齐,穿着干干净净,然而,这对于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家长不能对孩子期望过高,不要使孩子觉得他们始终达不到预想的标准,这样的孩子会过早的失去童真和快乐。<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sp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第三, 不要设置双重标准。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很严,却对自己用另一套标准。例如,有些家长要求孩子东西从哪里拿的就是放回哪里,可自己却常常乱丢东西,他们要求孩子一回家就做作业和家务,而自己一回家却可以歇一歇,什么也不做。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感到不服气。<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sp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第四, 家长必须学会接受孩子的一切,包括他们的缺点。举例来说,当孩子做作业错了几道题后,家长往往不能容忍,他们不是注意到孩子在<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span>道题中做对了<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span>道,而是紧紧盯住错了的<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span>道题,如果家长想帮助孩子进步,又总是着眼于他们的缺点,那就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试想一下,如果有人总是在提醒你记住你的缺点,那会怎样?你会有自信心吗?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总体上讲得不错,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进的时候,才可能改善自己的行为。所以,作为家长,对孩子出现错误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出错是每一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事,首先要肯定孩子好的一面,然后再帮助孩子改进不足的一面,让孩子感觉到,错误是应该改正的,错误是能够改正的。<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sp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第五, 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态度,而不是代替干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长对正在洗衣服或做饭的孩子挑三拣四,嫌孩子干得不好,最后干脆自己动手,不让孩子插手了,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越来越懒。家长代办多,会养成孩子好吃懒做,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责任感等诸多问题。因此,当孩子正尝试着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正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不要干预,更不要包办代替,因为干预表达了一种暗示:&ldquo;你没有能力把这件事做好。&rdquo;如果孩子请求你帮助他,那你应该有建议的方式表达你的意见,而不是开&ldquo;处方&rdquo;式的,给孩子现成的答案,你可以这样陈述你的意见&ldquo;如果。。。。。,你想想会发生什么呢?&rdquo;&ldquo;你有没有考虑过。。。。。?&rdquo;&ldquo;我发现。。。。很有帮助。&rdquo;等等。如果孩子为了得到你的注意,不愿意独立思考和行动而请求你的帮助时,你就应告诉他,你对他的能力充满信心:&ldquo;你以前就做得很好,所以,你现在也一定能够做好。&rdquo;<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span> 只有你相信孩子的时候,孩子才会相信自己。不要总是说:&ldquo;你能做好吗?&rdquo;&ldquo;你要是做不到怎么办?&rdquo;如果家长不相信孩子,孩子就难以培养出自信心,家长就学会少看孩子的错误,多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就机敏地指出孩子所做努力的积极的一面。第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要重视孩子的贡献,自身价值和优点。要想使孩子感觉良好,就要使他感觉到自己是有用之人,并且知道他们的贡献确实有用,受到重视。很多家长说自己孩子时,总是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在家里又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因为孩子做什么都难以达到父母的高标准。要想使孩子觉得自己有艇,家长应客观地说评价孩子,肯定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特长为家里做出一份贡献。例如,孩子擦玻璃擦不干净,但擦车可能做得很好;扫地可能扫不干净,但取牛奶买馒头却很麻利。。。。;我们总能发现和培养出孩子做某件事的特长,使这件事成为孩子的&ldquo;专利&rdquo;,常常赞扬他,鼓励他越干越好。这样,孩子当然会为自己在家中的&ldquo;重要位置&rdquo;而感到自豪和自信。第七,鼓励每一个进步,而不是关注最终的成就。家长常常关注孩子的期终考试,却忽视平时的每一个微小进步,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索性不去尝试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因为他一下子看不到长远的后果,又缺乏耐心和意志,因此,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进行鼓励,使他们的直爽行为得到强化。总之,鼓励应着重地内在的评价和个人的贡献,在鼓励中教会孩子接受和认识自己的不足,充满自信,在做贡献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9-23 13:53:05 | 只看该作者
<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span>怎样奖励孩子?对孩子的好行为适时适当的奖励,可以使孩子感到愉快,从而使孩子愿意重复这样的行为。奖励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如果孩子表现的好,你立即给予奖励,这个行为就会得到巩固,它能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例如,当孩子第一声叫出爸爸。妈妈时,家长的微笑和热切的动作鼓励了孩子继续这样做,孩子从家长高兴的样子中意识到你喜欢他这样做。总之,在上述情况下,孩子的最初行为都被产生的结果预以强化了。但是,有许多家长不了解给孩子奖励什么东西合适,总是凭自己的高兴,有时给孩子买一大堆礼物,有进又把奖励忘得一干二净。下面介绍几个进行奖励的方法和要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第一, 了解情况。使用下面的表格对孩子的需求做一个调查。因为孩子的兴趣变化很快,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调查一次。奖励项目的调查(<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span>)如果你希望得到三样东西,它们是什么?<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A,</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B,</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C,</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span>如果你有以下这么多钱,你准备如何使用?<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0.50</span>元<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1.00</span>元<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1.50</span>元<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D,2.00</span>元<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E,2,50</span>元<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3,00</span>元以上<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span>如果你可以单独和爸爸进行一次活动,你想做什么?(<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span>)如果你可以单独和妈妈进行一次活动,你想做什么?(<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span>)你想得到什么额外的优待?(多看一次电视,晚点儿上床睡觉。。。等等)(<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span>)你想和朋友一起做些什么(看电影,踢皮球,买冰激淋。。。等等)<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span> 通过调查,你就能找出合适的奖励项目,然后可以把这些项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奖励孩子的每天进步,另一部分用于奖励孩子每周或每月的进步,例如:每日的奖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每周的奖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每月的奖品粘贴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玩具小食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电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外出游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第二, 交替使用不同的奖励方法。由于孩子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好奇心,而对旧的东西会很快失去兴趣。因此,经常交换奖励办法可以保持奖品对孩子的吸收力,使家长的奖励他一个塑料动物玩具,开始时他很兴奋,但是,几周以后,他就对这一大堆玩具失去了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上面据说的结果不断改变奖励方式。恰当的奖品可以用来强化你正在培养的孩子的好习性。例如,只要孩子能做到放学后先做完作业再玩,就可以奖励他多玩<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span>分钟,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培养出放学后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当一个好的行为变成好习惯固定下来后,再针对下一个行为,进行有目标的奖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第三, 奖励要及时。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要及早奖励,否则,会使奖励失去效力。孩子对家长的许诺记得最清楚,如果答应了不兑现,或推迟兑现,都会给孩子一个不守信用的坏校样。不要向孩子许诺你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用其他东西或奖励方式代替你答应的事情。当孩子按要求去做了,就要按照事先说好的条件奖励他,你必须使孩子深信你能履行诺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第四, 用奖励的方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需要耐心和时间。有许多家长总希望一蹴而就,急于求成,恨不得孩子的表现一夜之间就有很大的改观;或者,经常在孩子刚刚有了一点儿进步时,失去耐心继续执行奖励的办法,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让我们来看一个成功进步奖励的例子。小宇是个八岁的男孩子,聪明又顽皮,上课总是开小差,不能专心听讲,回家后又贪玩,不能按时做作业,显然,他很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针对小宇的问题,心理医生开始时要求例子只要能做到一回家就做作业,做完作业再玩,爸爸妈妈就给他记上一个小红星,同时,做完作业越早,玩的时间越长。积累到六个小红星时,给予一个比较大的奖励(例如,上动物园,踢球等)依次类推。当然,如果没有做到,则得不到小红星,也就得不到奖品了,。这样做了几周后,小宇的进步非常明显,他已经能够做到约束自己的行为,先去做作业了,接着,心理医生又要要求他作业要做得正确率高,又快又准,才能得到奖励,慢慢地,他学会了自己检查作业,也变得不那么粗心,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爸爸检查作业了。与此相配合,家长一开始是每天检查小宇的行为表现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随着孩子的成长各种能力慢慢成熟和巩固,奖励的次数逐渐少。相应地,老师也从每天汇报延长到每周汇报,最后只是偶尔汇报。父母的奖励也变成偶尔奖励,让他始终意识到父母仍在注意他的行为。这一使用奖励方法的教育过程,可以培养出孩子的自制能力,认真细心,独立性等等,可谓一举多得。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成功使用奖励手段的下列原则:第一:明确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尽可能具体并给出得分的标准。不要给孩子说诸如&ldquo;你应该更有责任心&rdquo;之类的话,而应该说&ldquo;早上你先把自己的床收拾干净&rdquo;这样的话。二,及时奖励。每日奖励和长期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在一开始衽奖励计划时,如果孩子能完成家长的要求,可以给他及时奖励。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简单直观的形式来提高孩子的兴趣。例如,用彩笔绘地图的方式标明奖励情况,当孩子完成了一个要求,就把地图的某一块涂上红颜色,看什么时候能涂满红颜色。还可以采用和其他亲友的孩子的比赛的方法,看谁进步快,得分多,来刺激孩子的进取心。<span></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9-23 13:56: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huaqf,2005-09-21 13:02]将本书的第一部分打出来了,有错别字.关注的朋友看看.第一章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对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岁的儿童来说,贪玩是他们的年龄特征。动画片,游戏机,小人书都能使他们着迷,要想让他们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是很难的。许多家长并不了解如何合理地管教孩子,不是表现为不休的&ldquo;唠叨型&rdquo;,就是属放任的&ldquo;呵哄型&rdquo;。而这两种类型家长的管教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有害无益的。他们把&ldquo;管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rdquo;简单地理解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rdquo;惩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rdquo;或&ldquo;哄骗&ldquo;,眼睛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单,作业本,逼着孩子做这做那,如不就范,不是讽刺,打骂就是许愿,哄骗。事实上,管教孩子大有学问,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管教孩子的技巧,您不妨试一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 如何表扬孩子?家长总是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缺点,而对孩子的优点却视而不见。例如,孩子一放学就自觉地做完作业,家长却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没有给予适时的表扬但当孩子一回家就看电视时,父母常常要大声训斥。孩子的生活中只有批评,缺少表扬,会使孩子变得自卑,缺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自信心,有时甚至自暴自弃,任何意见也听不进去。当孩子有好的行为时家长无反应,从事消极活动时却能引起家长的注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经常地创造出消极的&ldquo;事故&rdquo;,让家长来注意。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表扬多了会使孩子翘尾巴,过多的表扬确会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重要的是要做到表扬恰当,怎样才算表扬恰当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要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表扬孩子的人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表扬得尽可能具体,如:&ldquo;小刚,你今天见了客人没有打招呼,多没礼貌,我们很生气&rdquo;,&ldquo;毛毛,你今天能按时上床睡觉,妈妈很高兴。&rdquo;这样的话使孩子能了解自己具体的缺点和优点,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实实在在的表扬可以增进孩子的自信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要表扬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如果孩子在某一件事上有些小小的进步,家长就应该及时地表扬。如果对于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给给予表扬孩子就会时时得到进步的动力。当然,也不能拿表扬当饭吃,当一个好的行为固定下来后就不用再表扬了,而应该注意其他方面。表扬的方式要恰当父母常常简单地给孩子买东西以示表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以为然了,表扬的方式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符合孩子的需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判断表扬的方式是否合适,如果孩子表面上对你的表扬不当回事,实际上还是按着你表扬的行为继续做了,那就表明你的表扬方式是恰当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表扬要及时对进步的表扬要视孩子的年龄而定,年龄小的孩子要在短时间内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年龄大些的孩子时间拖后一些也可以起到作用。总的来说,及时表扬是对一个好的行为的反馈,可以及时巩固这个行为。充满无条件爱的表扬父母不要把爱当作与孩子行为的交换条件,这样会使孩子为了讨好父母,让父母&ldquo;喜欢&rdquo;而去做某件事,应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之所以喜欢他的这个行为,是因为这个行为是对的,父母要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其他人的评价上,父母要经常无条件地给孩子以关心和爱,使孩子长大后变得不那么敏感、多疑,而是充满自信心。[/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9-24 15:35: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这正是我目前需要的知识,但我到书店去却没有淘到这本书,请问你在哪儿买到的。好好搜索了你往日的帖子,好像你是北京的。请问,你是在北京哪家书店里买到这本书的?再次谢谢!此帖由 毛毛妈 在 2005-09-24 15:4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55 , Processed in 0.08245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