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1897|回复: 8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到五岁小孩的记忆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3 00:0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女儿在记忆力上有这样一个现象:刚教的东西,一会问就不知道,重复两三次后马上可以说出来,但是再过久一点点就又不记得,甚至还会自己编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比如说骆驼的驼峰,她会说骆驼的驼驼什么的.但是过上几天或是第二天她又会自己把它给说出来.比如上次参观博物馆,有一种动物叫"白冠长尾雉",当时跟她解释了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可是说了三四次还是记不住,就没管了,可第三天突然她对我说:"妈妈,白冠长尾雉"."说得非常流利.同样去哪儿玩也是这样,上午去哪里参观啦,玩了什么的呀,可能下午记不起来了,但是第三天甚至半年以后她会说得出来,很清楚.上学期,上午学校教了什么一上午做了什么,我中午接她时就不记得了.只记得少部分.不过这学期虽然才上了两天,不过感觉能记得住一些了.孩子记忆力是属于什么性质的?有没有什么问题呀?要怎样针对她的特点加强训练呢?(女儿这个月满四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9-4 00:38:12 | 只看该作者
我女儿五岁,也跟你的女儿一样,跟她讲一些新事物总要重复很多次才能记得下来,让她讲幼儿园的事,她会说不上来因为不记得了,但是她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能一下子从其他小朋友那里记下一大堆的在家里没接触到过的卡通人物的名称来,这些名称又长又拗口,我都记不来,背儿歌古诗也非常快,我觉得不用担心,记东西需要有消化的时间,没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9-4 11:23:44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宝宝也这样。  估计幼儿的记忆与成人有很大不同。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强记的成份多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9-5 21:35:07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1、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有生活经历才有记忆,有的孩子年龄很小,却因为“见多识广”,能记住和讲述很多见闻。父母从小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给孩子玩各种颜色、有声的、能活动的玩具,听音乐,多与孩子讲话,给孩子念儿歌、诗歌,讲故事,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商店,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等等,这些都会在他们的耳闻目染中留下深刻印象,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记忆力。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时会引起联想,更容易记住新的东西。    2、给孩子布置识记任务。为了培养孩子的有意识记能力,对2-3岁的孩子就可以布置有意识记的任务,最简单的可以从要孩子取一样东西或传一句话做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布置识记的任务可趋复杂,如要求记住游戏规则,复述一个故事或讲出参观见闻等。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成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很容易记住,相反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会强迫自己化力气去记住它。而年幼儿童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很难记住。因此要幼儿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不能靠强迫命令,而是要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2-3岁能认识很多字,有的年纪很小就成了名家,都是因为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能孜孜不倦去学的结果。    4、指导孩子增强记忆力的方法。记忆力的好坏不完全是天生的,是可以训练和提高的。父母要注意保持孩子的自信心,有的父母常骂孩子:“你什么都记不住,一点记性也没有,对你说了也白说”等话,是很伤自尊心。父母要了解孩子记忆的不足之处,记不牢或记不正确的原因,耐心帮助孩子,要多给予鼓励。父母要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段,进行记忆方法的指导。幼儿记忆保留时间短,机械记忆是记忆的主要方法。要他们记住某种内容就要不断重复,可教他们背诵一些儿歌、诗歌、绕口令,记住一些简单的科学常识。入学前的儿童已会有意识地记忆,可以教他们运用顺序记忆、归类记忆、联想记忆等识记方法。入学后,要背诵课文,可用整体记忆和分段记忆等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9-5 21:36:34 | 只看该作者
  人的大脑如同一个巨大的电脑中心,把经过验证的东西及时储存起来,一旦需要,便可拿出来使用,这样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心理过程叫记忆。记忆力的强弱是衡量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年轻的家长想要提高孩子的智力,应从小培养其记忆力,使其智力得到高度的发展。  一、直观教育法。即取孩子感兴趣的素材,配上有声有色的语调描绘,加上相应的动作、表情,以鲜明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这些生动鲜亮的形象就可以在大脑皮层上很快建立起神经联系,从而增强记忆能力。 二、  器官的协同记忆。主要是利用眼、耳、手、鼻、口等器官接受同一目标的刺激,通过看、听、摸、尝、嗅等各种感知觉结合起来训练,兴奋大脑皮层各个相应的区域,建立多方位的信息联系,这对促进婴幼儿记忆的发展效果更为明显。 三、  反复记忆法。即利用玩具、书、画册等形象鲜活的东西或以讲故事等富有感声刺激的方式,反复让孩子看、摸、听,使之熟悉它、认识它,这实际上就是神经联系的强化手段,通过反复的刺激,使暂时的神经联系得以巩固下来。 四、 联想记忆法。联想能力是记忆的备用手段,通过联想旧的,帮助认识新的,这会使记忆变得迅速和牢固。  必须指出的是,不满周岁的孩子离开当前的事物,重现经验过的东西是很困难的,到了3岁左右,孩子才能再认识几个月前感知过的事物,重现几周前认识过的东西。所以,不论是对婴幼儿记忆力的培养、训练,还是对记忆力的强弱做出判断,都不能离开年龄记忆的特点。 多听、多看、多讲、多摸是培养婴幼儿记忆力的主要手段,希望年轻的爸爸妈妈多为孩子创造必要的条件,并进行积极训练,使其记忆能力倍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9-5 21:37:52 | 只看该作者
帮助孩子的记忆力障碍 作者: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88   许多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记性不好,学过的东西记不住,或者平时记得好好的,一到考试就忘了。许多人认为,记忆力是天生的,是父母给的。其实,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  怎样帮助孩子记忆力障碍 虽然从理论上讲,人的记忆潜力无穷,但还是有很多孩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记忆障碍,下面是针对几种问题的建议: 一、上课“不带耳朵”怎么办  孙勃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大大的眼睛,微翘的小嘴,似乎要说什么,但永远也不开口跟你讲话、当你问他问题时,他的眼神分明在告诉你:“我不敢说。”在我的记忆中,他好像从不敢正视别人,总是低头不语,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由于父母离异,他一直跟着父亲,许多年来从未见到过母亲,这给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导致了他十分内向的性格。他父亲介绍说,在学校里,他从不敢大声说话,上课没有主动举手发过言,从不影响别人,但他自己却常常走神。对老师讲的课,回到家里就什么也记不得了,作业要写到10点钟才能完成。老师经常说他是人来上课,耳朵却“留”在了家里。  对孙勃进行测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听觉记忆和广度都较差,只达到了8岁的水平;视觉记忆也较同龄孩子弱。所以他学习障碍的重点就是记忆障碍。  通常,一个孩子的短时记忆不好,往往会影响到上课听讲的质量;而长时记忆的优劣,则与其概念理解能力的水平高低有较大的关系。研究者发现,学习障碍儿童的记忆力异常,比较常见的有短时记忆的编码分类,以及长时记忆中检索资料上的困难。  孙勃的问题表现在短时记忆弱于同龄孩子,这就造成了他上课听讲困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带耳朵”。针对他的情况,我们为他精心地制作了一份训练计划。同时也要求他父亲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要给他创造出一个轻松的家庭氛围。因为对听觉不发达的孩子来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听觉环境。  在训练中,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他的听广度和听记忆问题。训练先从简单的数字开始.并逐渐过渡到文字和句子。在训练中他配合得很好,很快就能达到标准。在训练过程中,他对自己有了信心,眼神也不再躲躲闪闪、每次训练结束,他都要问问我下次做什么,一个月后,他的听记忆能力显著提高。  接着,我开始对他进行视记忆的训练。训练的主要项目是看记符号,目的是通过多渠道的参与,对他进行视记忆训练。在此项目训练过程中,我不直接告诉他记忆的方法,而要求他自己归纳出对每组数字记忆录有效、最简单的方法,这个项目几乎每次训练都有。他从开始记四位逐渐提高到记六位,进步很明显。 孙勃经过了4个月的训练后,听记忆和视记忆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期末考试结束时,他的成绩已提高了一个档次。 二、什么都记不住怎么办  家长在描述小亮的表现时说,“不能从头到尾地做一件事,精神不集中,非常容易分心。教他背一首诗,他总是记不住;让他拿两样东西,总是忘掉一样、幼儿园的老师也说他是个什么都学不会的孩子。”毫无疑问。这是个记忆能力明显不足的孩子。这将影响到他的智力发展。  人的智力是由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及操作能力等组成的。其中,记忆能力是整个智力结构的基础,如果没有好的记忆力。其他各种能力都无法得到正常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记忆力与智力关系也不一样。在幼儿期,记忆能力占据人智力的主要部分,也可以说。如果一个幼儿的记忆力发展正常,即他的智力发展正常。记忆力超常的幼儿,智力的发展也自然是超常的。正因为幼儿期的记忆能力对人的智力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使得幼儿记忆力训练成为一项相当不容易的事,要发展幼儿的记忆力,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及持之以恒的态度。  记忆力训练首先是注意力的训练。因为记忆的基础是注意。就如问我们在教孩子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时,他首先必须在能够集中精力于自己手头事情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指望他认真学习。也就是说,首先应具备一个良好的注意品质。因此,对小亮的训练应该从如何提高他的注意力开始。  有提高注意力训练之前、首先要弄清记忆力不足的幼儿是如何分配其注意力的。研究表明;这类幼儿往往把注意集中在比较简单的认识过程上,从而无暇注意那些难度较大或更为复杂的过程。其原因有两种可能; 1、没有足够注意可分配给不同的过程; 2、不能向某一任务的各个方面有效地分配适量或适度的注意力。 因此,对小亮的训练,应更多地强调目的性。为此,我采取了信息集中训练法,让他以较快的速度,在较多的信息中找出所要求的信息.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  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是要提高他的记忆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经过两个阶段,即注意力与记忆力协同训练阶段和记忆能力的训练阶段。这是一项较困难而又长期的训练阶段,要求孩子、家长及老师都要具有持之以恒的态度才能有效。这一阶段训练的项目很多,其中有一项“找不同”的训练是通过找两种材料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注意力与记忆力协同发展的目的。这一阶段的训练坚持了近1个月的时间,同时也要求家长在家里做辅助练习。  由于人的记忆能力(包括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要建立在视觉记忆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因此对他的训练内容又加上了听觉训练的内容。思维策略包括“复述”,比如当要求人们记一组单词或某一术语时,大多数人都会通过大声背诵或默念来达到目的,而多数学习障碍儿童,特别是幼儿。则不会自发地使用复述的方法。但在教会他们怎样做之后,他们的记忆力会提高一大步。如在教小亮做顺数练习时,起初他只能做到2-3位,训练半年后,顺数可达5位,文字复述能力也相应地有所提高。 通过对小亮的记忆能力训练,使我总结出了一条经验;即科学的方法与持之以恒的态度相结合,是最适宜的训练策略。 三、孩子发愁背书怎么办  小楠出生在干部家庭,生活条件很优越,父母对这个独生子比较娇惯。他性格活泼,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说话的声音细而干脆,是一个很机灵的孩子,但学习成绩一般。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希望他能升入重点中学。但从目前的学习成绩看,距进入重点中学的差距很大。为了提高他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母亲送他来到中心进行训练。   中心对小楠的测验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他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到.他在学习上最大的困难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的记不住,下课后完成作业困难;阅读课文较好,但背记课文困难,读十几遍都背不下来;文字理解困难,修改句子的错误较多。应用题理解困难。 通过测验报告和对他的基本了解,我认为影响他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是:   1,记忆能力较困难。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记忆功能,因此,记忆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忆从时间上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如果孩子的短时记忆不好,往往会影响他的上课听讲质量,而长时记忆与他的概念理解能力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 2、理解能力较困难;这类孩子可能会表现为无法有效地组织思考内容,无法形成抽象的概念,对理解抽象的概念有一定的困难。 小楠在听觉记忆和视觉记忆上不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因此,尽管他比较刻苦,并付出很大努力去背、记,但也只能是机械地记忆,而不能把知识系统化。根据小楠的情况,中心制定了针对他的训练计划; 1.提高听觉记忆能力,目的是让他听清楚,听到后到记住。 2.提高视觉能力记忆,目的是要求他看日记后写下来。 3.理解能力训练 (1)先从语文知识中的字、一词、句、段、文章开始做理解训练。 (2)推理和思维训练:听故事谁想原因或结果。  (3)应用题理解;帮助他掌握基本解题方法。从各种类型习题中挑选出最典型的习题进行练习,教会他如何分析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及要解决什么问题等。  经过3个月的强化训练,小楠的妈妈反映说,他现在背诵课文时,看读几遍基本就能够背下来了,而且理解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小楠的自我感觉也很好,他轻松地说:“现在我不发愁背书了,而且解应用题也不感到困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9-5 21:42:04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1"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class="p23_bl" colspan="4"><div align="center">如何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div></td></tr><tr><td colspan="4"></td></tr><tr><td width="163" height="33"><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p12_b"><font color=\"#000000\">新华网江苏频道</span> <font color=\"#0047c8\">心理/亲子 </div></td><td class="p10_e_b" width="130" height="33"><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www.JSxinhuanet.com</div></td><td class="p10_e_b" width="113" height="33"><div align="center">2005-05-24 15:27:00 </div></td><td class="p12_b" width="155" height="33"><div align="center">来源: 新华网江苏频道 </div></td></tr><tr><td colspan="4" height="1"></td></tr></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align="center" border="0"><tr><td></td></tr><tr><td class="p14_sh">个性的心理特征,除了反映在气质、性格上之外,还表现在能力这第三个要素上。 &quot;能力&quot;这个词好理解,如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hellip;&hellip; 但在心理学里,&quot;能力&quot;就不那么简单了。它是&quot;作为掌握和运用的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quot;。简而言之,它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对能力的分类,又众说纷纭。有人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人们的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为一般能力;而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就是特殊能力了。比如,人的乐感是不同的,一般人乐感居中,个别人乐感极差,五音不全。我有个学生先天五音不全,还最爱唱歌,一唱就跑调。我常常对他说:&quot;你饶了我好吗?别折磨我的听觉了!&quot;有时他要我做件事,我不愿意,他就说:&quot;你不干?好,马上我唱歌给你听!&quot;于是我不得不帮他做,免受听觉折磨。我这个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特殊能力太差了。众所周知,武汉的舟舟虽然弱智,他把&quot;我有一个伟大的妈妈&quot;说成&quot;我有一个好大的妈妈&quot;。但他在音乐上的特殊能力是一般人远远比不上的。正基于此,他不仅可以指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交响乐队,还指挥过好兀个国家的著冶交响乐团。一般人有这个能力吗?有人把能力分为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又称为实际能力和心理潜能。我倾向于把能力分为认识能力(智力)、操作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种。 当然,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力,认识能力即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分析、判断等的能力,也称为智力。智力也即智能,但至今没有确定的定义。法国的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发明人比内认为智力是&quot;正确的判断、透彻的理解和适当的推理&quot;,有人却认为智力就是学习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说成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心理学家布朗则把智力看作是学习能力、保持知识、推理和应付新环境的能力。中国的心理学者,一般把智力看成是在认识方面的多种能力,也就是我下面要分别为大家讲的注意力产记忆力、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而操作能力则是操纵、制作、运动的能力。如有人动手能为特强,手巧,好的钳工、电工、木工都要有较好的操作力。同样,体操运动员、舞蹈演员的好身法,也是操作力的表现。运动员靠的是体力、耐心、速度、灵敏;除了体力、耐力外,速度、灵敏不也是操作力的表现吗?我还认为,认识能力,也即动脑能力,与操作能力,也即动手(体)能力有相关险。甚至我认为,二者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动脑能力很强的人声动手能力差;而动手能力强的人,有时动脑能力差。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儿童,他们数学很差,近乎素质性数学迟钝者,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但钥匙丢了,他能很有灵气地打制一把钥匙把锁打开;他很可能对初中物理一窍不通,但可以折卸组装电脑、专电视机,甚至能从汽车发动的声晋里,听出这台汽车故障形成的原因。现在的家长,普遍反映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家长不明白,人只有面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才会集中。显然,家长说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指在学习、做功课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是普遍的,因为学习不是孩子特别是幼儿感兴趣的事。幼儿最感兴趣的是看动画片。家长们,你的孩子看动画片时注意力不集中吗?肯定非常集中。实验证明,孩子集中注意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l 岁以下的婴儿集中注意的时间不超过15 秒,1 岁半的孩子对有兴趣的事物,可集中注意5 ? 8 分钟,2 岁10 ? 12 分钟,2 岁半达12 ? 20 分钟,7 ? 10 岁儿童则可集中注意2D 分钟以上,而10 一12 岁的孩子能达到25 分钟了。如果教材好,教法生动,小学高年级学生能保持40 分钟的有意注意。告诉大家这些知识,当父母的就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要求孩子了。他能&quot;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quot;吗? 关键是让孩子对学的东西感兴趣。我自幼动手能力差,你让我往墙上钉个钉子,我也敲不进去,不是把钉子砸弯产就是锤子敲在手上了。但我自觉动脑能力还可以,这不是自恋吧? &quot;社会能力&quot;是我提出的新词儿,联合国卫生组织健康的新定义就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能力。社会能力就是人在社会上适应、交往、生存诸能力的总和,用个时髦词儿,它就是&quot;情商&quot;。、社会能力,也即情商由什么构成的呢,容我以后再讲。这里,我重点谈谈知识能力,也即我们平时说的智力,可用&quot;智商&quot;( IQ )表示。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智商由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五个因子构成。 我曾为幼儿园中班的孩子讲《 水》 ,用了20 多分钟,没有一个孩子走神,就是利用游戏、表演、提问、孩子上台板书的综合方法,调动孩子的兴趣。 孩子做作业,父母在外面看电视,电视里面传来了《 西游记》 的主题歌广孩子想像到电视画面上抓耳挠腮的猴儿,能不心痒?他能集中注意力学习? 但是有不到1 / 3 的孩子,由于感觉平衡系统的发育滞后,感觉综合失调。他们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对这类孩子,那就要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简称&quot;感统&quot;) ,训练上3 个月、半年,会有好转。但2 乃以上的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对所学东西无兴趣造成的。所以,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向家长提出以下几个参考建议: 1、 清理战场。孩子做作业前,除子笔、作业本之外,其他东西都撤除,让桌面千干净净,清清爽爽。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手里玩着学习的铅笔盒啊、卷笔刀啊等等,这些物品干扰了孩子的学习异使他精神不集中,撤走一了百了。孰- 2、清除杂音。孩子做作业前,其他的人不要大声吵嚷,不要把电视、收声机声音放得过大,,谭以不让孩子听到为宜。 3、及时奖励。对于孩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的点滴进步,都要予以鼓励。如果孩子过去注意时间仅5 分钟,现在能坚持8 分钟了,就要立即表扬。孩子是夸出来的。 4、专门训练。感觉综合失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要到专门的地方,通过特殊的运动器械,由人指导作感觉统合训练;而对一般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进行一些旨在提高注意力的游戏训练,这类训练的方法很多介我认为珠算娜心算既残酷,也无实用价值。现在计算器已普及,还教孩子辛苦的、程式化的心算干什么?但是我想来想去,珠算、心算有一个好)处,就是调动孩子的兴趣,达到高度的注意力集中。5 、调动兴趣。这是克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最根本的办法。一个上课注意力十分差的孩子,为什么在游戏机前十分专注,甚至忘了吃饭?游戏机的一些游戏吸引了他。我们无法把课本编得像游戏一样吸引人。基本知识、概念、定义的灌输是枯燥的,但可以编得活些,老师尤其要讲得生动、活泼些,让学生爱听、爱学。我上高中时,有一位教三角函数的老师钟光荣,讲得十分生动。一般说来户数理化很难讲活,但钟老师讲得太妙了,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相反,有位教化学的女者师就讲得十分平淡,上她的课,不少人打吨。好在她脾气好,从不惊醒学生的美梦。(笑声)所以,父母、老师在指导孩子做功课时,一是要全身心投人,让孩子感到有兴趣,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 人的记忆库十分庞大,即使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大部分信息还是靠我们人脑记忆。我算了算,我小学、初中、高中的老师和同学,能记得名字的就有236 个,加上大学的老师、同学,再加上自己的亲戚子朋友,曾经相处共事的人, 我估计不下5 (兀心人。如果再加上所知道的名人,以及在影视、报刊、小说里出现的人名,就会有几万个名字。你看,单记姓名,我们人脑就能记几万个。我们不可能将认识的人的照片、名字存在电脑里,你总不能见到妈妈,马上打开电脑,核对后再叫声:&quot; ― 妈&quot;吧?(笑声)电脑和书本都代替不了人脑。有些东西则不必死记,比如圆周率,你记得小数点后26 位有何用?只能是一种记忆训练,或当人面卖弄卖弄。茅盾先生能把整部《 红楼梦》 背下来,一是表明他记忆力惊人,二是证明他自幼酷爱《 红楼梦》 ,三是他是作记忆训练,四是想留一手&quot;绝招&quot;,可以在朋友面前&quot;露一手&quot;。我除了《 好了歌》 和《 葬花词》 的前几句,才不多背呢。当然,十二金钗我倒背如流,因为要常用。我听过一位红学专家老先生的课户他记忆力极差,一些红学中的常识问题,他也要看讲稿户当然,也可能出于慎重,生怕讲错。 我刚上大学时出于好奇,还混到研究生班里,听过吴晗先生讲课。他说得好,有些东西不必记,有的东西非记不可。像《 论语》 中的一些警句格言,唐诗、宋词,一定要背。小时私塾先生逼他背,他不解其意,也要背。现在引用这些东西,不必查资料,脱口而出。他感激他的私塾老师;我则感激我高中的文学老师,他逼我至今能背陶渊明的《 归去来辞》 。现在在广州等三些城市喜都举办一种快速记忆大型报告会,还有封闭培训班很红火,它确实有套神奇的记忆诀窍,对背外语单词有用。但背一些毫无关联的外文字母大杂烩不是无用功吗?人生的生命短,精力有限,不要记无用的东西,要防止&quot;记忆垃圾&quot;涌人大脑。我们的家长,往往把记忆力视为智力的惟一因素,往往以&quot;我儿子5 岁,能背16 首唐诗&quot;为光荣。她不知道,她儿子可能被她教育得缺乏想像力,只有&quot;知识依赖性&quot;― 什么问题都不考虑。你问他:&quot;小朋友,饭吃了吗?&quot; 他只会说:&quot;您去问我妈!&quot; 也许你的儿子天生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他就是讨厌数字和计算,即使他能背许多唐诗,在智力上也不够全面。孩子的记忆力一般相关不大,主要靠锻炼提高记忆力的训练方法也很多,我们不妨对孩子作如下训练: ( l )人名记忆赛。将华人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名(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等)写在黑板上,让孩子看3 分钟,擦去人名,看谁记得全,记得准 ( 2 )地名记忆赛,让孩子熟悉中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名字,看谁说得全莽并指出它们的位置。 ( 3)把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楚齐燕韩赵魏七雄争霸等等)、秦、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的朝代顺序理清,让孩子比一比谁记得好。 ( 4)诗词记忆赛。选几首较冷僻,但很清新的诗词。如韦承庆的《 南中咏雁》 :&quot;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quot;再如崔颖的《 长干曲》 :&quot;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quot; (5)书名记忆赛。从书架上任取10 本书,让孩子看5 分钟,然后把书撤下,一让孩子说出这10 本书名。 这类记忆赛可增长孩子知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妨多试。最好大人与几个孩子一起比赛,对优秀者表扬,对记不全者,多鼓励。 记忆力经过训练可以大大提高。神童卡尔&middot; 威特天资一般,但他父亲特别重视对他的教育,奇迹出现了。他6 岁左右记了三万多词汇,能讲5 门外语,8 岁能熟练地掌握德、法、意、拉丁语、希腊语及英语6 种语言,还懂得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擅长做数学题;9 岁考人莱比锡大学学习,14 岁不到就发表数学论文,获博士学位,16 岁又获得法学博士,23 岁成大学教授。( 汤笑 <span>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江苏教学点教授 )</span></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9-5 21:46:1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培养幼儿的记忆力    记忆力伴随人的一生,记忆力的 好坏对智力有重要影响。古今中外的神童大都有非凡的记忆力、德国的杰出诗人歌德在幼年时记住了很多歌谣,4岁时便能读书。8岁时就能掌握4中语言。英国著名科学家道尔顿,1岁半就能读书认字,5岁就能背出50多行的拉丁文诗歌。  记忆力到底是什么呢?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和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比如,孩子在看过电视剧小龙人后,总在唱它的主题歌,还学贝贝淘气的样子。孩子的表现就是把过去感知的事物反映出来 。记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恢复。在上面的例子中,孩子在看电视剧时,反复念叨&ldquo;为了妈妈山高我不怕&rdquo;等歌词,不断加深理解,这是识记过程。孩子把电视剧的歌词、曲调保存在头脑中,就是保持。识记的效果如何,保持的怎样,则表现在恢复上。孩子学唱主题歌后,再听见这首歌时,能想起来,并且能唱出来,这说明他记忆恢复得好。  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时期,他的记忆能力有自己的特点:  1、形象记忆。幼儿受思维能力的局限,在观察事物时很少深入体会事物的本质。他只对那些形象鲜明 生动的东西感兴趣,记忆较为牢固。  2、机械记忆为主。儿童缺乏生活经验,无法象成人那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只能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死记硬背。  3、受环境和 情绪的影响。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差,记忆活动很容易备外界的事物干扰,缺乏稳定性。  根据幼儿记忆的特点,作为父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幼儿的记忆力。  1、父母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说事情,都应项幼儿提出明确的记忆要求,使孩子依靠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完成任务。  2、运用生动直观、形象具体的事物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无意识中记住需要掌握的知识。  3、记忆过程中要尽量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参加。这是因为多种感官,入 眼、耳鼻、舌、手等参加活动,可以是大脑神经联系广泛,大脑在对丰富的信息加工时,获得的音响全面、清晰,有助于记忆。有人做过试验,让4岁孩子不出声地观看10张图片,远没有人孩子一边看,一边念的记忆效果好。  4、教给孩子正确有效的记忆方法。帮助记忆的方法很多,如,归类记忆法,把同类的事物归在一起,建立一定的联系 ,记忆的效果就会好。歌诀记忆法,把记忆的材料编成口诀,形成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以提高记忆效果。自我复述法,把识记的材料变成自己的话,以加强记忆。  5、及时复习,巩固记忆。教给孩子的新知识,若不复习,就很容易被遗忘 ,根据遗忘的规律,刚学完的新知识,其遗忘的速度是最快的,所以,复习越及时遗忘得越少。  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很少,训练记忆力,是从掌握周围的日常生活 知识培养。涉及的具体内容是:  1、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家庭住址和10个以上的亲戚或父母的朋友的名字。  2、对吃过的饭菜大部分能叫出名字。能认出20种动物,并能模仿几种动物的形象。  3、懂得上下前后,能正确说出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关系。  4、对事物的外表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 。例如能发现兔子少了一只耳朵,猫的眼睛不见了。  5、会猜测一件事发生的原因。  6、能问一些经过思考的问题。如&ldquo;星星和月亮是谁放上去的,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7、掌握时间和空间的基本概念,如,今天明天等。  8、认识颜色,能说出身边物体的颜色,如树叶是绿色的。  9、有区分运动和静止的能力。  那些3岁以上的幼儿,父母则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记忆力。这里有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1、带幼儿去购物时,让孩子数商店橱窗中商品的个数。家长和幼儿对比一下,看谁数得对,数得快。也可以增加一点难度,幼儿记住橱窗里 商品后走开,过一会再回忆,看一看记住了多少。  2、让幼儿在路边用3──4分钟数经过的自行车的数量,最好在交通高峰期。  3、让幼儿看家长做某种家务的全过程,如杀鱼、做菜,或者擦车等。做完之后让幼儿复述做事的步骤或程序。  4、让幼儿数天上的星星,至少数30个。数星星是件很难的事情,要求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才不会受其他星星的干扰。在数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是忘了刚才数过的星星,结果数重了。此时家长要告诉孩子,数重了要重新数。  5、让幼儿说出以前见过的某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东西。以红色和黄色为例,家长可让孩子分类回忆,如,说出红色或黄色的花,说出黄色或红色的衣服 等。  6、制定计划。家长和幼儿商量明天要做的事情,例如,早晨干什么,中午干什么,晚上干什么。第二天,家长不要提醒幼儿,到睡觉前文孩子计划执行得怎么样。  7、带幼儿去做一次郊游,或到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地方,给他讲一些新奇的东西。回家后让孩子转述给其他人。  8、在围棋盘或象棋盘上,摆上7、8个棋子,让幼儿看1分钟左右,然后拿掉,再让幼儿照原样摆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9-5 22:29: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丫丫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23:11:1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丫丫妈妈!很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9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04:58 , Processed in 0.19468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