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数字化思维训练方法(九)
通过上一讲的训练,你会发现,三个数摞窗口中有一个是十六进制窗口,所谓十六进制也就是说逢十也不能进位,既然不进位,那么从0~9的图案都已经被用掉了,如何区分十以上的数字呢?那只好拿我们平时最常用和最常见的符号代替吧!!就用A,B,C,D,E,F分别表示10,11,12,13,14,15。够了,到十六就可以进位。为了让一位数在大于十的时候不进位,就用英文字母接续表示后面的数字,真是一点道理都没有,整个拉郎配!太不习惯了吧?
为什么要用十六进制呢?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二进制最符合一分为二的事物基本规律,在生活和计算机中用途最广。可是用二进制表示一个数字,所占的篇幅太宽。用十进制又不易看清楚具体数字的结构。恰恰用十六进制可以把4位的二进制和1位的十六进制对应。这样一眼就可以看出具体数字的结构关系,哪一位是什么状态。这点很重要,对于一个孩子以后的“数字”生涯中,具备这样的基础思维意识,会加强孩子对事物基本规律的认识,即对立统一、一分为二和否定只否定。
由于4位二进制相当于1位十六进制,这样我们用手指表示二进制数字的时候往往只需要用到四个手指,而把拇指排除在外。有了查看数摞的工具,让孩子把两只手的8个手指(拇指除外)和数摞上的数字建立对应的关系,养成用8个手指表示一个数的习惯。
自由发言吧!!8个手指能表示多大的数?这么大的数适合多大的孩子去认识?
此帖由 不着调 在 2005-07-19 13:28 进行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