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wlj1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前识字并非越多越好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5-7-19 20:52:30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在书上看过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就是让一对双胞胎同时 去爬梯子,发现他们的能力是一样的,然后有专人每天教其中的一个爬梯子,另外一个任其发展,若干个月过后。到了他们会行走的阶段,又让他们爬梯子,发现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没有什么差别。所以这就说明了一个观点,就是在适时的年龄阶段对幼儿进行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教育是最科学合理的,过早的对幼儿实施教育不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期应重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不应该是过分的看重智力的开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5-7-19 20:57:28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在书上看过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就是让一对双胞胎同时 去爬梯子,发现他们的能力是一样的,然后有专人每天教其中的一个爬梯子,另外一个任其发展,若干个月过后。到了他们会行走的阶段,又让他们爬梯子,发现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没有什么差别。所以这就说明了一个观点,就是在适时的年龄阶段对幼儿进行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教育是最科学合理的,过早的对幼儿实施教育不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期应重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不应该是过分的看重智力的开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5-7-19 22:29:16 | 只看该作者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我认同这个观点:"认字是为了能阅读,不是为了炫耀,也不一定多认字的孩子到了一年级的时候会比不认字的孩子差,也未必真的会不听老师讲课。"</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5-7-20 11:59:52 | 只看该作者
授之以渔强于鱼,还是让孩子先学会拼音,通过阅读自己认识字更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2-3 12:43:19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啊。。。不过父母也是望子成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2-4 16:38:31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希望女儿能认得些字然后自己能看一些书,这样我就不用很累的每天念故事给她听了。

但是,我不是真正的早教派,自己也是懒人,所以教认字也不愿意教,希望女儿上小学的时候认得一些基本的字就成了,不过,加减法据说还是得会点才行的。

没空每天自己管孩子,随她去吧,只要她快乐就好,我不信她长大没能力养活自己,她爹娘也都不是低智,她也不是

不过,俺还是心血来潮的时候会买很多绘本啊、科普啊手工啊等等的,女儿就喜欢听故事,喜欢做手工,哦,还喜欢唱歌跳舞和画画,她喜欢啥就给她玩啥,希望我不要误了她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2-4 16:59:39 | 只看该作者
激动,竟然有人给我加分,^_^。

66,某位前同事家小孩也叫66,很能干的孩子,上台不怯场呢。^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2-4 17:59:14 | 只看该作者
有理,参考一下,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9-2-5 13:07:1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向将2005年发的贴子翻出来的人致以崇高敬意,太有才了。

楼主转贴的文章观点,我不赞同……

文章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以下四点信息,对此我会提出我的不同意见。

一、认识大量汉字的孩子上小学后,注意力没有识字不多或不识字的孩子集中,主要表现为: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平时生活中也随便、拖拉;
这第一点,我觉得太无厘头了。
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与识字多少有必然的联系吗?平时生活中随便、拖拉更是与识字多少扯不上一点关系。
识字再多的孩子毕竟还是孩子,有着自己的性格,或活泼好动、或内向寡言。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生活中随便、拖拉,这与孩子自身的性格以及平时的养成有关,并非文中所指那样,是识字多所导致的。而从统计学上来讲,一所学校仅有的几名识字多的学生,根本没有统计学意义,也没有与其他学生做对比的意义,基数太少了,这种不严谨不科学的比较,不足以让人信服。
  
二、学前过多的学习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上学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家长看重结果,轻视过程,容易导致孩子学习基本功不扎实;
这一点,有点以偏盖全。
我们知道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很短,这期间做为家长有意识的想让孩子学点东西,对孩子的今后实在是意义重大,但所采取的方法一定要符合孩子的生理规律。作者将个别因家长教育方法不对而造成隐性伤害的孩子来做例子,从而劝更多的家长因噎废食的这一观点实在是站不住脚。
至于‘家长看重结果,轻视过程……’这一点,更证明家长的教育方法及理念有误,需要改正是家长,而不是早期教育本身。

三、识字多的孩子与只认识几个字的孩子,在一年级入学初区别明显,随着年级的升高,差跑越来越小,到三四年级两者之间基本就没有区别了;
这一点,从理论上来看好象是没有问题的,孩子学前认识了1000个字,等到4年级,所有学生都认识了1000个字,那么早识字的孩子优势也就尽失了。这只是一个表面,那么我们来看看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
在这里我想谈谈兴趣是什么。兴趣与天赋、好奇不同,
天赋是上天赋予你的才能。这种才能是未经后天学习、与生俱来的,而且与众不同。
好奇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但随着对某件事物的深入,新鲜感消失好奇心理也随之消失。
而兴趣是以个体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不足是和个人的认识和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如果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产生情感,因而也就不会对它发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深厚。兴趣是后天培养的。
众所周知,幼儿早期识字的目的是阅读(这里指的是文字阅读)。一但孩子用汉字这把钥匙打开了阅读的大门,从被动的获取知识和信息变为主动,这中间孩子获得的快乐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孩子的知识层面会更高、更广,以及对阅读产生的浓厚兴趣,这些与没有经过早期识字的孩子的差别,绝不会因为到三四年级大家都认识了同样多的字,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最后,2001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新课标将识字与阅读提高到相当的高度。其中对识字阅读这一块,新课标要求:
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平均每年要认识900个汉字)
3~4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平均每年要认识350个汉字)
5~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平均每年要认识250个汉字)
7~9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平均每年要认识250个汉字)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小学1、2年级识字负担最重,要认识1800个汉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我们来分析一下,2年大约435天是学校的上课日,这期间孩子平均每天要认识4个以上的汉字,还要2个左右的汉字要会写,再加上数学、音乐、体育、品德、英语等各门学课的学习,对孩子而言,压力可想而知。
那么,在社会各界呼吁为孩子减负的今天,为什么新课标会给新入学的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我想这应该与我国孩子阅读普遍较晚,阅读量还不到国外孩子的1/6有着一定的关系。阅读的重要性是公认的,那么现在实施的新课标是不是可以让我国孩子的阅读年龄提前呢,这个肯定有一定的效果的,但还不尽如人意。
狼孩的现象让我们知道了敏感期,错过敏感期的教育,势必会事倍功半甚至没有效果。而孩子阅读的敏感期是45岁,我们该如何抓住这个敏感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上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仓促中完成,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雨晨妈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9-2-7 12:40:40 | 只看该作者
识字的目的是阅读,而不是炫耀识字的多少,阅读量多见识自然就广,对各类知识的理解自然就透彻。当然学前识字也要注意在游戏中进行,不要正襟危坐,毁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50 , Processed in 0.12854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