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818|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几年前已经知道这个网站,今天是正式入住了,大家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1 14:3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手报到
网名: 可乐xinxin
性别:
年龄情况: 七零后
来自哪里: 陕西
腾讯QQ: 0000000000
分享最喜欢的图片: -
从哪知道儿童教育网?加入儿童教育网最想得到什么收获?对新儿教的建议?: 从爸妈网知道的儿童教育网,希望在此能够通过学习提升自己,以便对孩子的教育更上手。
孩子情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8-4-28 15:51:2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同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4-28 17:35:46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来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20:08:44 | 只看该作者
数学的系统学习法
  各位中学生:
  多少人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凭着自己的直觉,苦苦挣扎,可是依然不能得到数学学习中最根本的精髓。我中学的时候,数学的成绩是非常的优秀,但是我并不懂得怎么学好数学,我完全是凭着自己的聪明,凭着对数学的感觉。一句话,往往一个人在很顺利的时候不太愿意去总结自己的过去。后来我高考数学失利,130分(总分150),于是促使我反省,直到我亲自帮别人辅导以及自己的进一步体悟,我终于发现了数学学习或者整个理科学习的根本思路。虽然不同人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但是我必须在这篇文章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指出那个很多人不在乎的,但却是理科学习中最根本、最一般、最永恒的原理——系统学习法。另外请你记住:继续使用错误的方法,必然得到错误的结果。
  在介绍具体怎么学习数学之前,我先提出判断你数学是否优秀的两个必要条件:其一,你经常为一道难题思考很久吗?其二,你经常回看你做过的题目吗?
  如果你只能满足第一个条件,那你的数学成绩是良好的,但却不稳定的;如果你只能满足第二个条件,那你的数学成绩是稳定的,但却不拔尖的;如果你两个条件都不能满足,那你的数学成绩必是糟糕的,即使最近一次考试碰巧得了满分。
  何为系统学习法:所谓系统学习法,俗语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就是扎扎实实。系统学习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做题;第二步,整理;第三步,回看!
  不断的循环,一步不能缺。
  第一步,做题。
  1, 做题的我常用的三个记号。
  用“钩”表示会做但想很久题;用“三角”表示完全不会做题;用“五角星”表示经典题。最后红笔订正错误题。这里的工作就是为第二步,第三步做好铺垫。
  2, 多做不会做的题,少做会做的题。
  有人问我正因为不会做,那还怎么做,这种思维恰恰错误。越是不会做,越应该去做。你为一道题想了很久,试过各种方法,在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你真正学习与体会的过程。另外,只有经过你认真、艰难思考的题才能让你记忆犹新 。
  3, 一般两本习题集,普通难度与提拔难度。
  至少做完一本普通难度的习题集,可以是老师指定的,但请你必须全部做完。多少人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里做做,那里做做,你自己回忆回忆效果到底在哪里?请自己做学习的主人,自己为自己的学习做好细致的规划,而不是完全任凭他人控制你。
  4, 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你是否每次都认真仔细读题呢?你是否每次都有详尽的做题过程呢?你是否每次打草稿的时候都是认认真真的,有一个大的空白草稿纸呢?你是否做完之后有意识的再检验检验呢?
  更高级的想法:你是否提醒自己此题会有巧解呢?你是否提醒自己此题要分类讨论呢?你是否经常几何与代数一起使用呢?你是否提醒自己题目中会有陷阱吗?你是否经常提醒自己有什么还没考虑周全的吗?
  第二步,整理。
  1, 认真订正每一道错题。
  整理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认真订正好做错的题。重要性就不多说了。
  2, 养成整理的习惯。
  这一点至关重要。多少人,包括我,以前总认为试卷就在那边,又不会丢,为什么要把它们整理起来,多此一举。给各位一个观点:整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怕丢,而是为了方便第三步的回看。从现在起,把每天的试卷,按照时间顺序认真的、完整的整理到一个夹子里。
  第三步,回看。
  第一步,第二步的工作就是为了第三步的进行,而第三步才是重中之重。你现在回忆回忆,你上个星期学了哪些内容?还记得哪些题目?你知道这个星期学的知识跟上周的内容什么关联吗?可能你真的没有印象了,那么说明你的第三步做的不好。
  1, 定时回看做过的题。
  你至少做到每个星期回看一次,一个月的时候再把之前的都回看一次。每次回看你就会清楚的知道本周学了什么,上周学了什么,甚至自己都能预测下周学什么。尤其化学这么学科尤其要定期回看,不然你会感觉学下来不知道学了什么。如果你感觉不知道学了什么,说明你学到的知识是零碎的,是不成网络的,那就必须刻意去总结每天学到什么,要让自己具体给说出来。
  2, 对不同的题采用不同的做法。
  第一种,做错的题。
  首先你得看好答案,理解答案,对答案的每个过程分析,直到你能对每一步都分析出所以然。其次,思考自己错误的类型,是计算错误还是逻辑错误。最后,你要试着去想,如果自己重新去做,会不会按照答案的思路去做,你可以试着想一想。如果你觉得看答案的感觉很生硬,而不是自然而然,那说明你还没吃透。
  第二种,会做但想很久题。
  你必须寻找到让你想很久很久的原因,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清楚。
  第三种,经典题。
  这类题一般是做法非常巧妙的题,你最好把整个题目都牢记在心。
  第四种,完全不会做题。
  你必须把这类题当成重点对象,你要回到书本去分析到底是哪个部分的内容没有掌握。
  总之,不管看哪道题,你要问自己,你得到什么。
  3,带着你的大脑去看题。
  如果你以前也回看过题,那恭喜你,你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回看的时候到底要思考些什么。
  首先,你要意识到回看数学题跟读课文不一样,你必须带着脑筋去思考。其次,你要去思考如果我做我该怎么想,我有什么办法瞬间找到最好的路径。
  还可以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这道题考察什么?这道题计算难度在哪里?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还有可能跟其他的题目结合吗?与之前的哪道题蛮像的?
  最后,我再强烈提醒各位一个重要的观点:我们很多人总以为做作业是在学习,其实看题才是真正学习的时候。(如果只能让我说一句,那就这句吧)
  4,看题本身就包含了一边动手,一边动脑。
  请你记住,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你必须时刻带着笔和纸,无论上课还是看题。当你看题的时候,请你务必亲自把过程写出来,切忌想当然。当你真正写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仅仅在构思你的逻辑,同时在锻炼你的计算,你平时的训练会降低你考试的紧张。
  5, 记忆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
  如果你觉得数学不需要记忆的话,那你错了;如果你觉得数学只需要记忆一些公式的时候,那你也错了。数学学到最后,是不需要记忆公式的,你应该把每一个公式,通过不断地练习,最后融入到你的血液,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地步。如果数学公式你还要伤脑去记,一方面说明你太不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你对公式的理解太差劲。
  下面单独分析如何掌握数学中的公式:
  其一,充分理解每个数学公式的背景。你至少知道这个公式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是在书本的哪个部分。
  其二,充分熟悉每个数学公式的内容。你得知道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如果已知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具体的符号一个不能漏,包括一些补充。
  其三,充分数学每个数学公式的演变。很多时候,公式不是孤立的,一个公式与另一个公式有关联,而且有一个公式又可以推出很多衍生的公式出来,这些衍生的,请你也要记住。
  其四,充分了解每个数学公式的条件。并不是每个题目都可以直接用这个公式的,每个公式都有它特定的条件,请你务必掌握。
  其五,充分熟悉每个数学公式的推导。书本上的推导过程,请你必须充分理解,虽然不能直接作为考试题,但是帮助你理解公式,帮助你把知识形成网络至关重要。
  以上五点,就是我对各位掌握数学公式的要求。或许你觉得困难,但请你不断地往这方面努力吧!
  下面继续上文的内容,那么数学中应该记忆一些什么呢?我给各位一个观点:记忆的目的,就是让一些经常出现但又复杂的知识点,你刻意把它们记忆下来,以后在考试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
  记忆问题是我在下象棋受到的启发。小时候我象棋还不错,可是等我长大了,发现很多人的水平都跟我差不多了。为什么我的智力会下降了呢?后来我明白,不是的,所谓的象棋高手就是他们都有一个很好的开盘,也就是说他们基本已经把前几步各种变化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而我依然凭着直觉在下。因此,记忆可以帮助你减少逻辑思考的压力,给你的逻辑思考提高了平台。
  所以,如果你觉得哪些题目,或者哪些结论非常的经典,你完全可以把它们记忆下来,你记得越多,你思考就越容易。最后告诉大家一个重要的观点:每个人的逻辑思维是天生的,后天也无法在提高,但是记忆可以帮助或者减轻你逻辑思维的难度。(如果不能理解,就算了)
  好了,不说了。我这整套思路是绝对可以让一个零基础的人,很快就可以优秀甚至满分的。因为我多年体会的经验,已经把数学的学习抽象出来,寻找其本质,抓住最根本点。请你养成不断反省的习惯。写这篇文章本身也代表我不断总结与反省的意识,而总结与反省恰恰就是学习数学最根本的因素。数学的作用不仅仅是让你有多高的分数,更重要的是锻炼你严谨的思维,而严谨的思维却是终身受用的。
  祝各位少走弯路,前途似锦!
(注:转载点点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7:01:07 | 只看该作者
现代文阅读理解,我们主要是从以下方面来学习。
一,阅读理解的导读书,比如黄保余。这本书,我们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反复翻看的。主要是为了熟悉答题思路。
二,做中考题。
我们六年级开始接触中考阅读题,这些文章要比当时我们的学的文章要难。这些高一个层次的见多了,考试时,就会从容的多。
三,朗读同步阅读。
我们特别注重朗读,七年级,我们读过七八十篇与课本同步的文章,这对于语感的积累非常有帮助。语感是理解的基础,这些不是中学课内能做的,只能自己干。八年级时间紧,很难挤出时间,只能见缝插针了。
四,小说阅读
尤其是大部头,最好是在小学高年级开始。现在的初中(尤其是初二以后)和地狱没什么区别,而且越来越令孩子大人喘不过来气。小学的阅读高度基本上决定了初中的阅读水平,而初中只剩下苟延残喘的维持了。可能会小有提升,但想飞跃太难了。有心无力。
注:转载YYLL,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7:12:3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就古文而言,即使是为了应付中高考,这些字词注释也应当进行长记忆,临时突击的短记忆不是办法。至于翻译,我想严复在阐述外文中译时的三字诀也同样适用---信、达、雅。
1)逐字翻译:翻译古文时,一定要顾全每一个字,千万不要望而生义。古文以字为单元,言简意赅,要特别注意古今字、通假字。
2)注意语序:古人的语言读法写法与现代人有区别,有些倒装句要顺过来才好听。
3)注意引申:古人的主宾语经常省略,要加上才比较清楚。
4)弄懂用典:古文人特别愿意引经据典,诗经、四书、春秋往事。遇到的时候,网上查一查,这样对于理解文章有帮助。
YYLL爸爸,古文的学习(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7:33:17 | 只看该作者
初中已经上了将近一半了,真是非常快,这里稍稍小结梳理一下课内语文学习的感受。
课内现代文
课内现代文是语文课本中的重点,占总篇幅的三分之二。题材多样--诗歌、散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道。作家风格各异,有当代作家,有民国前辈,有台湾作家,还有三分之一的外国作家。这里已很少某些人痛批的现代八股,但仍然不受老师,家长,同学的重视。
1)拼音
不是很难,但要有计划的练习,才可以杜绝出错。依依有时会有小错。
2)字义、词义
这需要多读注释,打好基础,适当练习,有计划地回顾。两个孩子问题不大,成语部分需要加强。
3)词语运用,语句判断
需要长炼,稍有生疏就会犯错。孩子们练的较多,较少出错。
4)文学常识
需要熟记的不仅仅是作者情况,还有一些文学基础也要熟悉。这些枝节,要纳入学习范围,有计划的扫一扫。依依俩俩情况不错。
课内古诗文
初二以后,课内古诗文越来越重。背诵仅仅是基本要求之一,字词释义、句子理解逐步成为古文学习的重点。
1)背诵
着眼点应放在彻熟,既建立在语感基础上的理解型背诵。应该把背诵当做长线工作,背诵前要尽可能的熟读,然后以背诵理解梳理文章。从依依俩俩的情况看,小学所学古诗,随时拿出来能够熟背的七成以上,剩下的需稍加提示;七年级的古诗文,随时拿出来即可熟背的大约七成不到,需要稍稍提示,而不必看书就可顺利背诵的大约不到三成,需要看书,但很快恢复的大约一点点。情况还好,但还有提升余地。有计划地回顾是必由之路。
2)注释
情况与背诵正文类似,但更应注重理解。对于语句解释,一定要尽可能分解到字,并养成习惯。切忌以现代汉语来望文生义,模模糊糊的一带而过,会自以为明白,但实际是什么也没学。依依俩俩情况不错,还需努力。
3)句子理解
要在读文时尽可能的都沉浸其中,自解其义,然后再辅以练习,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依依俩俩很轻松。
4)句读
目前还少有练习,需要适当读一些没有现成句读的文章。语感是一切的基础。
转载YYLL:初中语文的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9:24:09 | 只看该作者
物理学习,你的提示对我们是意义很大,就是看书。
最开始,我们学习物理主要是上学而思的老杜物理,非常感谢Bell妈妈的介绍。后来,逐步摸索了一些办法,大概有一些体会。
1)周日:阅读物理,做好预习。
我们在上物理课之前的周末,都会读物理详解的知识点部分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一般一周的物理课会讲两个小节,我们的预习也是这些,大概要用30分钟。
2)平时:阅读物理,做好作业准备。
我们每周有四节物理课,一定会留一些作业。孩子们在做作业前,必须先读书,主要还是看知识点,回顾课上所学,然后做题、订正。时间大约是20:20:10(分钟)。作业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倍速,市面上可以找到答案,我们通常会做过作业,对一下,记录做题,以备日后重做;另一种,是学校自己的练习册或试卷,有时候,我会和她们一起做,对答案改错,但大部分时间,这部分工作留在学校。
3)周六:阅读物理,做好周末练习。
我们周六,还会阅读物理,主要是梳理一周所学,看例题,深入理解概念,然后做相关练习,订正。时间大约30:30:15分钟。
4)随时做实验
这学期的物理,涵盖光、声、物态、运动,半科普性质,很多在高中是不再学习的,只有到大学学习相关专业是才会再接触。这些内容学习主要是理解,而理解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阅读,一个是实验。我们的实验是随着作业进行的,比如凸透镜--柱状凸透镜与圆形凸透镜的异同,试管中气泡透射的特点,我们是一边做演示,一边分析,一边做作业。这样,比较符合物理学习的实践特性,在脑海里的印象比较真切。
5)学会做题
物理学习由两部分内容,一是理解原理,二是解决问题。
读书、实验,是理解原理。做题,是解决问题。
转载YYLL爸爸:物理学习
[发帖际遇]: 可乐xinxin 在新儿教收获很多,贡献了 1 金币,想收获更多,多转转,多分享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9:25:59 | 只看该作者
初中的语文学习重点在课内,对照一下内容看一看自己是否做到,没有做到就要努力。
基础部分
1)拼音
我相信很多孩子这些方面多多少少会有点问题,每天练吗?每周练吗?改不改错?有没有回生?
其使用的时间很少,一次3分钟都用不了,关键看你想不想学。
2)字义
这是个硬功夫,你得真去记,否则,笃定不会。比如,“殷”,这是个多音多义字,殷实,殷切,殷红,各有各义。这需要从长计议,要每天练一点。你肯为此每天花费10分钟吗?这是关键。
3)词法
词语要会根据语境运用,考试必考。孩子要有语感,她/他朗读吗,每天读吗,所有课文一个学期读过一遍吗?注释读过吗?依依俩俩,一个学期朗读两遍,不多,但我们还会读同步。语感,必须抓,用进废退。
4)修辞
这很简单,但是需要练习,学校要求的如果做不好,有没有加练呢?
5)句法
句子排序是必考的,练过吗?常练吗?唯手熟尔。

古诗文
1)古诗
有没有经常回顾,半年不碰的能不能脱口而出,比例有多少。
对古诗有没有梳理:望乡,四季,山水,忧国,戍边。
这些都要有规划去做,不能偷懒,没有商量。
2)古文
文章背熟,要脱口而出,要下笔无误。
要熟记注释,翻译要信达雅。
至于课外古文句读,文章理解,这些恐怕需要些真功夫了,除了真正的语文爱好者,恐怕都会有些问题。还在占分不多,要不要,自己定。

现代文理解
多揣摩,多练习,没别的。

作文
我不太懂如何提高。
1)激情是天生
2)构思,可以多看电影。
3)文字,多写。

============


学好语文很重要,但也很花功夫,却往往不出分。我们用在课内的时间:语英物--120:20:60,而分数--90:97:99,不成正比。
所以,我常想,如果孩子们不喜欢文学,真的不必这么费劲。
转YYLL:语文学习方法,可以借鉴。
[发帖际遇]: 可乐xinxin 找回了丢失的钱包,得到了 1 金币,感谢好心人。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20:15:20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下语文的预习你们都做些什么?到什么程度算通过?
===================
以前的语文预习要求
1)现代文
课文朗读一遍,字词抄写两遍,然后听写。
2)古诗文
全部会背,默写一遍。

就说古诗吧。
我觉得古诗对一般的孩子有两种学法,或者说两个套路。
1. 学校古诗
小学需要学习的课内古诗大约有七八十首,初中要求至少120首,这部分内容丰富丰富,建议认真对待。
1)读背
对于本学期要学的古诗假期提前预习,做到熟读、背诵、默写。
对于过往所学古诗,要定期回顾,背诵、默写,力争每学期过一下,达到随时脱口而出的程度。这一点,小学阶段很容易做到,初中则比较难,但只要循序渐进,利用各种边角零碎时间,也是可以实现的。
2)理解
要多读、背注释,体会诗词结构,欣赏诗韵诗味,适当了解诗词背景。我们在小学时,曾经看过一部专门介绍唐诗的‘唐之韵’系列节目,很有意思。

2.课外古诗
这部分要因人而异,我们比较喜欢语文,因此把背诵唐诗作为类似于玩乐器之类的爱好来自娱,应该归为闲情逸致。没有这份感觉的孩子,就不必太勉强。但如果有兴趣,坚持就会很重要,这与弹钢琴没什么两样--乐趣与汗水交织。进行这部分内容,可以背唐诗三百首,也可以学诗经。
但也要切忌,要分清主次,不要影响课内学习,这样才更能持续。

诗词是不同历史时期,诗人个人际遇的独白,读诗就好像读史,读画,读内心,很有意思。

原版的古文观止选文222篇,而这本书是40来篇,而且还包括庄子的逍遥游、秋水(节选)等,所以,不是很一样。但文章都很优秀经典,且有注音,对于孩子学习比较方便。
如果能够认真的学习这本简版的古文观止,一定可以有很多收获。
但是,学习古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不容易。
建议:
1)有一个总的目标
a. 可以完全无障碍阅读所谓四大名著,时间可以是小学最后阶段或初中低年级。
b. 可以基本通读文史类古文,如史记中的列传等,时间可以是初中高年级或高中。
2)制定学习方案
a. 培养语感--多读,读古文观止应该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b. 累计历史知识,听传统评书,听百家讲坛等都是很好的途径。
c. 学习字词,现代汉语与古文言差别很大,古文言对于字义的要求要远超过现代汉语。孩子在这方面要下功夫。我觉得读多少遍唐诗,背多少遍论语,但从不逐字斟酌,是不可能所谓习得的。这是因为古汉语有点像拉丁语,对于现代内地人基本上是过去的语言,直接使用已经很少了。这一点,我们没办法和民国时比,甚至不能跟文革结束时比。记得我们高中时的物理老师,是一级物理老师,可文学也很厉害。课间,在黑板上即兴填了一首西江月,太牛了。这种人现在很难找到,环境没了,所以,必须要有点研究的精神。
3)实施
a. 小学最好是以读记为主。这时孩子理解力还较低,但时间精力足够,且比较听话,安排这些应该不是大问题。
b. 中学应该学校学习与家里自学相结合,由于时间的关系,课内古文会学的比较精,这很正常,也是好事。比如背诗,学校会要求默写时一字不差,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家里学习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因为古汉语实在太博大了,通常情况下,很难有论坛里孩子学习英语的那种俯视课内的感觉。所以,应该积极对待课内所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2 00:47 , Processed in 0.07946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