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972|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教育随笔:“愉快教育”背后的不愉快---李树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7 19:5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愉快教育",多年来受到了几乎一致的肯定。然而若对其反思,便会发现"愉快教育"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无情,折射出一种悲哀。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颇受宠爱,渐渐地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养成了事事必须顺应自己的心态,而离开了家庭,会变得意志力极其薄弱,经不起挫折。而如今相当一部分学校,本着"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初衷,尽可能把学校改造得如同家庭一样,让孩子在这里继续得到尽情的呵护,无论教学与管理都首先要顺应孩子的意志,让孩子开心。 从暂时看,学校的做法无可非议,因为学校在为促进孩子的成长而让孩子摆脱压力;从长远看,有些学校并不是真正关心孩子,没有把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在内,甚至有些学校所关心的是急功近利的名声,而非社会的长足进步与国家的持续发展。学校的这种做法是"镇痛剂",让孩子免于暂时的苦恼而不得不面临将来巨大的苦难。不难发现,这些平日里在和风细雨里长大的孩子一旦走向社会,很难在多变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时代里获得发展。 如今已是<font color="black">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若要在这种严峻而又残酷的环境中取胜,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智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而这些都是在平时的教育中逐步培养和潜移默化的。未来的社会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font color="red">学校里也不应该过于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愉快教育。要在<font color="red">平日的教育中,让学生养成"自己努力"的独立意识和"敢于负责"的健康心态,具有坚韧的毅力和耐挫力,形成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不要总是依靠别人,依靠社会、依靠国家。 当前,一些学校盲目取悦于学生,很少让学生动脑筋且事事征求学生意见的"愉快教育",尽管有促进学生成长的意图,但也一样给社会增添麻烦,为社会所不容甚至被社会所遗弃。因为这种"愉快"的环境下培养的学生可能无法应对包围自己的世界、无法应对将来同他人的竞争、无法在将来的社会中找到立足之地。所以,对教师来说,不能无视学习者学习的艰苦与辛酸,而对学生进行盲目的激励与支持。 与此相反,有些以儿童为中心的"愉快教育"为了让儿童习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却要控制学生接触知识和技能以外的东西,采用更省力、更快乐的方式来实施教育,而对其他事情却熟视无睹。这种"个人主义"过度,对"愉快教育"表面上是温情的,实质上是无情的。它让儿童不关心身外之事,无法感受到身边的真实世界,成为只关心自己而又无法依靠自己的人。表面上是喜剧,实质上是悲剧:它让儿童缺乏足够的智慧和素质,无法面临着即将到来的竞争,可能成为未来的弱势群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5-7 21:06:2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当今的教育就是分数教育。我认为应该向外国学习一下,增强孩子们的自立、自学自强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5-7 21:17:31 | 只看该作者
独特的视角,但是唯一感觉不太对劲儿的地方就是,好像愉快教育很少在身边应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5-11 13:07:40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思考。
国人喜欢办事喜欢一刀切,一阵风,
确实应该开设让挑战孩子智能和心理素质的课目。
现阶段看来还得家长有意识地来创设条件,锻炼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5-14 14:31:4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大部分的学校并不是采取愉快教育,而是压力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5-14 20:01:35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要有中国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5-15 14:33:5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愉快教育学校出来的学生普遍地不受初中教师的欢迎,说这样教育出来的小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而且逆反情绪很严重,先不论到底是好是坏,反正不管什么教育,都不能走极端了,找到最佳平衡点的为最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5-15 21:58:08 | 只看该作者
难哪!既怕孩子不愉快,又怕孩子不成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5-17 10:11:15 | 只看该作者
dkx168+-->引用:dkx168 其实大部分的学校并不是采取愉快教育,而是压力教育

坚决同意你的看法!只是重视学生的分数,培养的是高分低能的“人才”。不知道我们的教育体制什么时候才会转变过来。在此之前,也只能通过已经认识到此的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来培养我们的孩子 。  <img src='images/smiles/confused.gif' smilietext=':confused:'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onfused:'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5-18 13:35:58 | 只看该作者
当今社会就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35 , Processed in 0.07756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