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83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跟什么人学(英语、语文、数学、……乃至任何学科),这是一个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26 07:35: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转一篇前阵子群里热议的文章:

有些人连童年都欺骗2015-04-25 [url=]Storyland故事星球[/url]

我是Storyland的负责人徐璇,我的朋友们都叫我小创。失眠了几个晚上,还是决定代表Storyland团队来讲一讲。

2015年4月22日晚上,拥有20万粉丝的童年智造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艾米粒:我如何用6个月让孩子爱上英语阅读》(点击“阅读原文”可看此文)。这篇文章里大量使用Storyland的内部学习资料,用艾米粒女儿小米从零基础学习英文阅读的“神奇案例”来加强煽动性,后面附着童年智造售卖的十几样产品和商城的链接,明显是一篇软文。我当时正赶在面包店下班前给孩子买早餐包,手机乱震,微信上好几个朋友发来消息,询问我是否参与了这个商业项目。


“不需要培训班,没有外教老师,没有全英文环境,6个月从只会ABC到能用英文写小故事和旅行日记”——真是一个神奇的例子!

我当时就震惊了。因为这篇文章里的话里几乎都是我和艾米粒好几次深谈的原话,我简直要怀疑她是开着手机里的录音功能和我聊天的。而文中引用Storyland的学习方法和资料,并忽视小米在Storyland的全英文环境下学习八个月的事实,强调“不需要外教老师,没有全英语环境”,只需要像她一样在家阅读,并购买附在文章后面的“亲子英语阅读神器”就可以达到这样神奇的效果。








(此处为来自童年智造官方微信上这篇软文后附的部分商品链接截图)

看到帖子后面林林总总的产品链接,我赶紧在微信上询问艾米粒,这篇文章是怎么回事。她解释主要目的是为了分享方法给家长,但文章是交给小编去写的,她由于很忙只是大致看了一下,不是有意为之,并提出可以在童年智造的微信上发表一篇我写的谈英文阅读的文章作为弥补。我问她,童年智造那么多的产品销售链接,接下来是否还会用Storyland的内容以及这个“6个月就能……”的不实案例来做推广?这样夸大的神奇效果将给大量家长造成误导,也与Storyland的价值观相悖。所以我希望童年智造马上删除这篇文章,消除不当影响。

很遗憾,删帖的要求不但被拒绝,艾米粒还在她的工作账号转发了童年智造公共微信号上的这篇文章继续加大传播,并写了一大段话:

(截屏自艾米粒的微信,这些文字的版权属于她)

让我来还原一下事实真相吧。去年8月,“超级妈咪”艾米粒带她女儿小米来到Storyland,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当时我还不知道她的英文名其实不是Emily而是Stella,“艾米粒”是她在童年智造的工作用名,背后是70个人的团队。

艾米粒希望向我多了解一些如何带孩子进行英语阅读。她说因为她和她老公英文都不是太好,很喜欢绘本,也买过英文书,但是不知道怎么引导。小米几乎没有英文阅读基础,我于是给小米建议的阅读方案是:“英文独立阅读启蒙项目”+ Storyland最低级别的引导式阅读工作坊,每周参与一个由外教老师Keith带领的6人小班工作坊,在课堂上外教阅读导师将引导孩子建立独立阅读能力以及开展大量讨论,同时每个月根据孩子的情况选书,配备音频,制定月度计划,给家长指导,并随时跟进。每周同时会借上一些书,带回家进行自由阅读。
8月31日,小米正式成为Storyland的会员,迄今8个月已经在Storyland参加了57.5个小时的工作坊,并借阅了两百多本英文原版书。

艾米粒每次来都会问我很多问题,我觉得她是非常用心的家长,所以一有空也会和她畅聊,同时了解跟进小米的阅读情况。在所有的家长中,她的确是最用心的一位,在家里也花了很多时间陪孩子完成作业,并做了很多延伸的手工和游戏,是我们的会员群里公认的“很拼又很神的妈妈”。我们的工作室只有几十平方,没有安排专门的位置给家长休息。后来她索性端着咖啡带着笔记本电脑过来办公,和我坐在同一张桌子上。通常我需要接待家长或者为小会员做评估,也不避讳她,房间很小,每个人说的话都能彼此听见。为了当时在推进的独立阅读计划,我们买了五六千本书,都堆在一张长桌上,每次来她都会来翻翻我们的新书,也拍拍照片,并问我哪里买书比较好。

每周我和小米的阅读导师,来自加拿大的Keith都会分析每个孩子的进度和学习情况,Keith觉得小米很刻苦,完成作业都很认真,在家阅读也坚持得非常好,所以进步特别快,艾米粒上一次来送孩子,还笑言自己的英文很快要赶不上小米了,并在筹备将她转入国际小学,为她提供一个更好的全英文教育环境。

很多家长眼中的艾米粒是位无所不能的超级妈咪,也一直热心分享。她是童年智造的对外发言人,这次她公开提到Storyland, 并评论Storyland的“所谓课程是没有系统的”,令很多共同关注我们的家长疑惑。同时更多人看到帖子里出现的Storyland一直在线上线下传播的阅读观点和方法,以及在描述小米进步时图片里多处Storyland的Logo书籍贴纸,以为Storyland也参与到这次阅读产品大营销的活动中并从中获利,并转发在朋友圈对Storyland如此商业的行为感到失望。

因此,我决定在此阐明下面几点事实:

第一:Storyland与童年智造的工作理念和价值观是极其不同的,我们没有也不可能合作。

我为所有在Storyland学习的孩子的进步感到开心,也无意去辩论究竟Storyland的学习以及阅读导师Keith的专业努力在某个特定的孩子身上起的作用是百分比中的多少个精确数字,但是我为这进步被不当地使用去作为一个商业营销的素材案例而感到痛心。作为在妈妈群中有20万粉丝的意见领袖,艾米粒的孩子的案例可能会给到很多家庭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要……6个月就可以……”这个例子太有“诱惑力”了,试想一位原本就不甚了解英文阅读的家长,也苦于没有资源和方法,看到这个例子买了这林林总总的产品,花上6个月的时间,最后的结果恐怕是自己和孩子与这位背后有很多资源支撑着的“超级妈咪”的形象比起来差别太大了,每个做父母的人都不会喜欢这种挫败感和沮丧感。甚至会因此让父母认定自己的孩子就是没这个天赋和能力,放弃再次做这件事。

第二:家长请不要迷信任何神奇的案例,世界上没有一种真正的学习是可以速成的。

在教育成为一个热门的“产业”,新一代的父母在信息泛滥的环境中要保持理智淡定和判断力实在不易。因为总有人喜欢炮制这样或那样的神奇案例,也总有人爱看。

2011年12月,我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认识了她在斯坦福大学的MBA同学,这位前辈在斯坦福同时修了一个教育的学位,也在国内创立了一家教育机构,对教育以及教育产业非常有洞见与情怀,在他的引领下,我有机会去学习美国的阅读体系以及这套更为科学的系统在亚洲其他国家的应用实例。我震惊地发现,在阅读这件事上,我们与其他国家相差得太远了,尤其是英文阅读。以前我们只是认为我们不太方便买到原版书而已,而实际上当买书和聘请外教在一些家庭中不成为一个障碍的时候,我们还是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去阅读,这里的原因很多。

Storyland的一位会员家长是上海一所国际学校的资深英文老师,她看到童年智造的微信和转发留言后,特意写了这样一段话发给我:“我身为英语教师,深觉独立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在家阅读的习惯养成固然是一方面,但是检阅阅读的不二法则是表达所想,更进一步说就是:用逻辑来组织自己的想法,然后和别人一起分享。从这点来说,团体学习是最好的方式。通过阅读同一本书,和老师,和伙伴们展开讨论,可以有效地获取从多种文化背景、多种家庭理念影响下的同路者的心声。而孩子从阅读启蒙阶段就开始这样的阅读体验,这样的分享方式,会对自己的沟通方式,对今后在学校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有着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作用。从小伙伴身上,她学到的不仅是观点,更是别人如何读书,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在阅读中难免会碰到不理解的词汇一个接着一个出来,她得知同伴也有这样的问题后,再次在独立阅读中碰到这样的困扰时,心绪就平静很多。从这点来说,能够在Storyland工作室和小伙伴学习,是我的女儿英文阅读能力与身心进步的重要因素。”

在英语阅读的体系里,教育者们的共识是:阅读极其重要,为了共建一个专业有效的阅读机制,我们除了需要大量优秀的有人生智慧的文字与绘图作者为孩子们创作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法律环境来保护原创版权,从而使得优质的创作成为可能。同时,引导式阅读(Guided Reading)也是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关键,从政府、学校、社区、到商业机构、基金会……都会优化各自的资源来进行与时俱进的系统研发及执行,所有参与方的目的不是那么功利性……当然不同国家、城市、区域的具体情况不同,经济情况与资源分布也差别很大,我并不是说某个国家的系统就好得冲上云霄了,但是整体的阅读体系有太多学问值得我们去学习,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对教育从业者、对家长、对孩子均如是。

在过去几年里,我接触了1000多个真实的上海家庭,带领团队为300多个家庭提供阅读资源与引导式阅读服务,从孩子前期的程度评估到之后不同的学习阶段出现的情况的跟进,每个孩子与家庭都是非常不同的。从阅读导师的专业角度去协助每个家庭从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选择合适的书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阅读习惯,到循序渐进地积累阅读经验与技巧,拓宽阅读知识面以及思考深度,同时结合孩子的特点激发写作的热情……每一位孩子的独立阅读之路绝非一日之功,也没有捷径。

不少盛名在外的双语学校或境外部的孩子,不缺英文书,也不缺外教,但不少孩子的英文阅读仍然不甚理想。很多公立学校或者传统英文教学体系下的孩子,长年累月上着英语培训班,或请着数年一对一私教,通常到四五年级也不过只有美国孩子一二年级的阅读水平,更别提用英文进行思考与表达,这些都是引导式阅读在前期缺失的结果。在做了这些数据分析以及评估我所熟悉的孩子的学习曲线之后,我发现学校固然是一个大环境因素,但在孩子5-8岁之间,真正起作用的是深植于孩子心中的独立阅读习惯以及真正从孩子出发的引导式阅读——这就是为什么我与团队一起创办Storyland的时候,我们希望把重点放在这两点上。大家有兴趣可以翻一翻我们的公共微信,可以看到分享的很多家庭的实录以及几十位妈妈认真记录的孩子的经历,没有一个是6个月就能如何如何的,阅读就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润物无声,这其间我们需要和太多浮躁的安排与诱惑去搏斗或博弈。

Storyland只是一个目前有5个人的小团队,我们非常弱小,还有太多不足之处。但每个人都在通过不断试错去努力完善所有的细节,在能为家长们提供一部分支持的情况下,我们最能做的就是和大家一起坚持,一起加油。

第三:我想借此文提醒其他像Storyland这样极小型的机构,别只顾低头做事,要学会保护自己。
人生难免会遇上一些意料不到的欺骗,所以擦亮眼睛的同时,要做好各种保护措施。我本科和硕士读的都是法律(很惭愧,我的同学们又要笑我了),但有时法律并不能保护一些东西,比如观点和方法论,比如创意和智慧结晶,比如无法举证或定性的事实。

和很多小型创新机构一样,Storyland团队花了无数心血的集体智慧在互联网的分享环境下很难得到保护,有些英语培训机构总是拿着我们的创意与教案去做营销,还有一些更为高明的隐蔽盗取方式令人防不胜防。几乎每一位被抄袭过的创业者都能感同身受那种痛楚,正如童年汇的创始人大陆所说:“这个世界需要更开放,需要更多智慧的联接,需要合作与共赢,但我们必须严肃地去思考,也要去行动的是——我们必须共同去维护某一种具体的形式来表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这并不只是口头上的,而是需要具体行动。我们一定要鼓励孩子分享,这个世界也一定会有更多免费的东西,但是正是因为如此多的资源充斥这个世界,我们更需要尊重知识、成果在时间历史这条线上的轨迹,它来源于哪里,它被谁改写过。这是一种文明传承的基础。

而很多家长其实并不介意。只要关注某微信公众号就可以下载免费的100本经典绘本PDF版或者音频、动画片……正如悠贝亲子图书馆发出的呼吁中引用毛毛虫童书馆总编辑张冬的话:“作为父母,作为教育者,培养孩子的诚实、善良、公义的品格是我们的养育目标,不可偷盗也是人生的诫命。以身作则地教养孩子行正道,到老都不偏移。

这几天我收到了很多来自朋友们和我们会员们的问候和支持,大家给我很多的力量和建议,在他们的鼓励下,我把这件事写出来。但我也知道现在很多事容易被曲解,人们已经不那么轻易相信。我们笑纳了互联网的冲刷机制,认为做一件坏事只要过段时间就不会被注意……这种情况下要坚持住自己的品格是很大的考验。童年智造成立两年多发展神速,拿着数千万融资正在疾步奔跑,Storyland这样执着于小众事业的微小机构无论从精力财力还是影响力上都无力抗衡,但即便如此,该说的也还是要说。正如Storyland一位会员阿宝妈所说:“我们生命里遇到的,都是我们逃也逃不掉的功课,无论答题答得好不好,还是做完才安心。”

备注:
关于这个标题,感谢我10岁的孩子小托。前天他看我不开心,我简单说了一下事情经过。他说:“这不是《少年不可欺》吗?她的孩子会为她感到羞愧的。” 有时我们很难向我们的孩子去解释这个混乱的世界及其规则,即使是《少年不可欺》这么一件爆炸性的事件,五个月过去了,少年还是那些少年,优酷还是那个优酷。

而有些人连童年也欺骗。


题图来自Pinteres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08:07:1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事情太经常发生,以至于见怪不怪,我都懒得在儿教贴了。
不过昨天看到有个妈妈转帖到外语版交流区的一篇帖子(因为涉及违规事项,帖子已经屏蔽),还是心有所感,把这篇文章再贴一次,顺便说几句吧。

那个帖子是一位自称“英语很差”的妈妈写的,具体名字就不想提了。
可惜,帖子内容乍看上去,跟论坛上的笑妈写的一本书几乎一模一样(当年笑妈出第二本书在论坛上做过活动,得她馈赠,书我也有一本,通读过),所以我一时疑惑了,难道笑妈嫌自己知名度过高打算弃之不用,改个名号重出江湖?
一时手快,就点开笑妈的qq问了一句,想知道这位妈妈是不是就是笑妈。
笑妈给我的回复,我贴到那个贴子里当回复,这里就不再贴了。大意是:这位妈妈从11年起在她那里学了3年如何教孩子英语,直到14年6月。
我说呢,这么有名的一位妈妈,此前从未见在任何论坛出没(只在笑妈的网站上开帖记录了),横空出世,研发出了“口语不好我用阅读教孩子学会英语”(这不是笑妈的书名吗?!)的方法,也真是牛妈一枚啊。结果揭开一看,原来也是辛辛苦苦学出来的,只是人家不提师承罢了——喔,到任何论坛去做广告,提几位那个论坛的“牛人”,表示自己曾经向他们学习过,这不是闯江湖拜码头必备切口么?要在人家的地盘上做营销,不表示一下对该论坛“牛人”的景仰,还想带自己的名号,肯定被人家直接赶走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5-26 08:26:55 | 只看该作者
必胜决出马,鞭长莫及。尤其东西方混合口味的必胜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08:28: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eno 于 2015-5-26 08:37 编辑

这类原创内容不得保护,尤其是在儿童教育领域,是很常见的事。包括我印象很好的大陆博士,今天笑妈告诉我:“上海有个童年汇,大陆博士,也是几乎全盘被另一家机构复制,目前在走法律程序中。”
看来应对这些抄袭以出名的事,各家有各家的做法:厉害的如大陆博士,直接上了法庭;明确表示不高兴的如Storyland,写了长文揭露事实;低调者如笑妈,“胸无大志,自己觉得能做好手头在做的事儿就行啦,有那个扯皮时间,还不如看本好书 于是,也就比较看淡这些。我工作室里有很多妈妈对XXXX的行为很气愤,都要为我出头,被我拦下了。一个人既然没有底线,就随他去”,这倒是,如同她的qq签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什么人学什么东西。
无论让孩子学什么,英语、语文、数学……跟谁学习,的确都是一个问题。

一个人能力强是好事,这将决定你可以达到的高度;而一个人的品格,则决定这个人在这个高度上可以呆多久。
但愿我们同混一个论坛的朋友,你们的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高度上,开开心心的呆下去。
[发帖际遇]: Xieno 捡到钱包找不到失主,花了 1 金币寻人,是不是你掉的,快回帖看看。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08:46: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eno 于 2015-5-26 08:48 编辑

这是我们在群里讨论时一个开英语原版书绘本馆的妈妈说的,很以为然,贴这里:
以丧失诚信与道德底线为代价换取名与利的人,不仅仅是可耻与可恶的,更让人觉得其可悲,明明没能耐,却又那么渴望名利所以,随着社会制度的健全与社会发展的稳定,我们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走捷径、不以追求成功为目标,才是最靠谱的育儿之本!
我一直坚持做教育不能当一个生意去做,也不能当一个慈善项目去做,只有出于热爱并且能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方能坚持良好的教学质量,对得起良心。我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因果报应”的!

随着中国的崛起,将来孩子迟早会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大陆行得通的事,到了美国恐怕随时会成为绊脚索。
这里再奉送一个故事(也是那位开绘本馆的妈妈说的:“就在1个多小時前,我先生的微信都在转载一位他們认识的“精英”提前购入58同城和赶集网的股票,获取暴利,被美国SCE封账号并起诉的消息,所以为了获利而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是难逃法网的,这个五一节有点难以忘怀”):
两位58同城的散户投资者,摊上大事了。但SEC如何能做到这么神速?

原创 2015-04-30 虎嗅 虎嗅网

事情大家都知道了。4月30日,来自《华尔街日报》消息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指控,在58同城购买赶集网43.2%股份和腾讯控股向58同城投资4亿美元两则消息爆出前,两位北京居民Xiaoyu Xia和Yanting Hu恰好在此时购买了58同城买权,这两则消息公布以后,58同城股价上升了三分之一,两人凭此获利超过200万美元。

受指控两人还未有进一步消息,58表示非自己员工

SEC会并有透露有关Xiaoyu Xia和Yanting Hu两人身份的具体细节,只是表示这两人均与中国金融行业有联系。

SEC在法院文件中称,Xiaoyu Xia就职于上海一家投资公司,在史考特证券(Scottrade)有证券账户;而Yanting Hu就职于一家航空公司的北京办公室,在Interactive Broker开有账户,并且与一位香港国际投行职员关系密切,而这家投行今年与腾讯有财务方面合作。

Xia Xiaoyu周四接通电话后证实自己正是遭到美国证监会指控的人,但表示不认识Hu Yanting,并拒绝进一步置评。《华尔街日报》无法联系到Hu Yanting置评。

针对“SEC指控两名中国人涉嫌58同城股票内幕交易”的报道,58同城方面发表回应,称此次调查仅针对个人,58同城并不在SEC调查范围内,目前可确认接受调查的个人并非58同城员工。

尽管58同城否认存在内幕交易,但其并购交易还未向SEC提交公告披露之前,在国内有关并购的传言已经在坊间传开,间接推动58同城股价上涨的情况已经不止一起。3月初,58同城在正式宣布收购安居客前被媒体炒开就是另一例子。

事实上,也不知58同城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交易传言推动股价上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在2011年12月,SEC就曾以冻结账户大方式,调查过环球雅思收购案中存在内幕交易,涉案4人在环球雅思被培生集团收购交易中获利270万美元。

于是,问题来了——

为什么SEC能这么准、这么快?

2012年,中海油宣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NEXEN)的消息(7月23日)释放后不到5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就获得了法院对涉嫌内幕交易经纪商Well Advantage及其他国外账户的资产冻结令。

SEC之所以可以反应这么迅速,与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的强大有密切关系。前两年《21世纪经济报道》曾对FINRA有一个相对详细的解读,我们可以来看一下(以下素材部份来自该报道)。

作为华尔街的独立监管机构,FINRA成员绝大部分出身律师、经纪商或者交易员,被称为SEC的幕后“副手”。2007年,FINRA由国家证券交易商协会和纽交所的监管团队合并而来,目前监管包括4400家经纪机构及其162903个分支机构,还有大约630020个注册的证券经纪代表。

FINRA与SEC合作无间,斩获内幕交易案件无数。特别是任何涉及到海外企业的跨国交易并购案件,都是FINRA的重点监测对象。

以上面提到的中海油并购为例,在并购消息宣布后几小时内,一个3-4人的FINRA小组就开始对此前几天的交易量进行分析。

FINRA拥有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和一套电子系统Sonar(the Securities Observation News Analysis and Regulation),后者帮助调查人员锁定重大的并购消息,并将这些事件和不寻常的价格波动和交易量波动联系起来。

据此,FINRA的调查人员开始监控23日之前的异常交易账户和异常交易量。

从SEC最后披露的起诉书中可以发现,他们对Well Advantage和其他账户的交易数据至少追溯到了2012年7月12日,并且调取了涉案账户此前2年的交易记录。

“我们通常会和企业接触,确定并购交易的细节,机密消息如何传达到个人,比如董事会成员、财务人员、律所和公关公司成员。我们试图确定这些个人是否和其他人有紧密联系,而后者有可能了解到这些重大的非公开信息。”Cameron Funkhouser表示。

再举一个中概股的例子。前几年,在频繁被曝财务造价和估值泡沫的背景下,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异常敏感。环球雅思撞枪口上了。据《法治周末》记者报道:2011年12月6日,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区法院以涉嫌内幕交易为由下发了紧急令状,同意SEC冻结4名中国人及其中一名中国人担任总裁的ALLKnow控股公司在美的资产。此次SEC处罚的4名中国公民及ALLknow控股公司均与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环球天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环球雅思”)有关。

从11月17号开始出现股票异常到12月5号SEC向伊利诺伊州北区法院提起诉讼,SEC用了不到20天时间。

除了上面提到的FINRA,美国各大交易所对于所有的股票异常波动都会报告SEC,SEC接到报告后,会对大宗交易账号的交易时间、交易平台、交易记录和资金来源进行调查。

“这样一调查,种种问题就开始暴露:4人所拥有的几乎都是休眠账户,在并购利好消息发布之前一直鲜有交易;而王丽莉拥有环球雅思的原始股票,而其资金又来源于环球雅思董事长张晓东。此时,有关内幕、关联交易的结论很快便会推测出来。”

“但是,如果这样的案子发生在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可能就不会这么迅速。”据业内人士对《法治周末》记者说,“我们国家行动较缓,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本身我国对内幕交易的处罚机制规定有严格的程序要求,这一套程序走下来是比较耗时费力的;第二,发生在我国的内幕交易常常会涉及到一些官员,比如中山公用内幕交易案便把原中山市市长李启红送进了监狱,利益链条复杂使得审查过程变得更加艰难,也就拖长了证监会调查的时间。”

于是,对某国的证监系统,我们只能呵呵哒

以下评论,皆来自微博对今天SEC指控一事的评论。或许你会深有同感。


壮士林登万:你当SEC跟证监会一样是受气包呢?

半山君:大家要记住:中国司空见惯的很多事情在美国是行不通的。

杰克死拍锣:中国证监会根本不会查这个,因为我们中国什么都可以标价,而商人是有利可图,无孔不入的。不多说,大家都知道,所以要在中国炒股的还是好好想清楚吧!

老曾阿牛:如果让美国证监会来监管一下神创,会是什么结果?

黑市白话fengjl:这把戏只能在A股玩,千万别玩到美国去。

路克的部落格:心也太黑了,不是直接买股票,而是买call option;在如此敏感的时间段,两有金融背景的人通过大量购买期权巨额获利,怎么看都很可疑。惹上SEC这下麻烦了,美帝的司法系统可不比国内都是花瓶。

哈里路亚34:习惯了横着走,出国也不换个马甲,只能嘿嘿了。

隋唐渡:所以哈!党国的证监会完全是形同虚设!

众神的指环:在天朝发这样的财就是了,不知好歹跑到美国去。。。。

Painting_by_Chagall:这就是SEC和CSRC的区别,股票交易和轮流坐庄的区别。@证监会发布

不知道叫什么的老蔡:求证监会有这种霸气。

祝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操作惯了的叔叔阿姨们,去美国投资时好自为之,有时并不会像你们想的那样落袋即为安,别把自己玩坏了。

再想一想:学习,学什么,跟什么人学,是不是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5-26 08:56: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汪洋大海ww 于 2015-5-26 08:59 编辑

赞同,我一直认为,教育者,首先品德要过关,最起码,要不低于普通人的要求,可是这社会,太急功近利,什么礼义廉耻都不顾,赚到钱,达到目的,就什么手段都做得出。

也举个身边人的例子,我是搞企业咨询培训这块的,曾经有个员工,工作期间表现不佳,被我们解雇了。在之前,把客户给我们的培训费放入了自己腰包,严格点讲,可以算是贪污。如果上法庭,足够吃官司的。事发后,老板念在他还是年轻人的份上,只是催促他还,不过2年过去了,到现在都没还。

就是这样一个人,你们知道现在在干嘛?还在做培训,而且,曾经有那么段时间,还到外面机构上青少年辅导课程,课程内容你们想也想不到:财商。呵呵,好笑吧。。。
顺便提一下,那个在笑妈那里学过的妈妈,我猜是不是在爸妈网曾经轰动一时的那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5-26 09:25:56 | 只看该作者
【急功近利,什么礼义廉耻都不顾,赚到钱,达到目的,就什么手段都做得出。】

暂时的。长远来看,空手套白狼之类的手段迟早会付出代价。所以,我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早一点晚一点而已。如果有人运气好,靠那个发家成功,还改头换面,那就更要祝愿人家越来越兴旺,何乐不为。它为什么会有市场,不都是听风就是雨的消费者给惯的。抄袭,抄袭那么好抄吗?那么好抄就说明本身技术含量不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5-26 11:24:47 | 只看该作者
是跟专家学,还是跟砖家学,是需要家长一定分辨能力的。也正是因为有急功近利,缺乏分辨力的家长,给了投机取巧的人一些机会。

事理在那里,急功近利地学,能学多好?投机取巧地做,能做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0-23 11:05:53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比较赞同笑妈的态度,低调做事低调做人,不过做商业运营的角度来说,确实需要保护好自己,所以支持楼主!
[发帖际遇]: 2006乐乐 捡到钱包找不到失主,花了 3 金币寻人,是不是你掉的,快回帖看看。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0:32 , Processed in 0.162392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