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petercatse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成长记录] Franklin(乐乐)的初中生活(2002.03,boy)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1:47:16 | 只看该作者
转:张五常谈读书的方法

新年时节,送些什么给学生呢?送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吧。

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都是专家——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但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知识是读书的目的(An End);考试只是一个方法(A Means)。然而香港学生(或教育制度)却很显然地将这两样东西颠倒过来。

我可在四个大前提下给学生们建议一些实用的读书方法。若能习惯运用,不但可以减轻考试的压力,而对更重要的知识投资会是事半功倍。

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而学生也不需多花时间。他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得不偿失。我肯定这是一般香港学生的坏习惯。例如好几次我故意将颇明显的错误写在黑板上,二百多学生中竟无一人发觉,只知低着头忙着将错误抄在笔记上。

笔记有两个用途。(1)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2)在课上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将每一个课题分开读,强记,一见试题,不管问什么,只要是似乎与某课题有关,就大“开水喉”,希望撞中,这是第二个坏习惯最明显的例子。

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就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二、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三十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时都完全忘记外物一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三、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要靠盲拳打死老师傅。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什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A,“是什么”(What?);B,“怎样办”(How?);C,“为什么”(Why?)。学生要先断定问题是哪一类。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问题一经断定是哪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一点越尖越好。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骤发问,答案是自己可以轻易地找到的。若仍须问老师的话,你发问前的准备工作会使他觉得你是孺子可教。

四、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它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在大学里,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比读书的时间多。

虽然我在以上建议的读书方法是着重大学生,但绝大部分也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自小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难以为外人道。

1984年1月3日

点评

学习了  发表于 2016-6-28 18:44
学习了  发表于 2015-5-15 15:59
看了,有道理  发表于 2014-9-11 10:03
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14-8-27 22:03
好文章,收藏了。 祝乐乐初中生活有个好的开始。  发表于 2014-8-23 1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02:45 | 只看该作者
9月1日,星期一,开学啦!

6:10,闹钟响,起床,洗漱,一气呵成;
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穿礼服——白色短袖衬衣、深蓝色西裤、黑袜子、黑皮鞋,戴红领巾;
喝了牛奶,带着面包,
6:30,精神抖擞出门。

初中生活的第一天,希望一切顺利!

点评

6:30出门,好早啊!  发表于 2016-8-14 10:33
好早啊,6点就要起床  发表于 2015-5-15 15:59
[发帖际遇]: petercatsea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开宝箱,分到了 5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09:08:09 | 只看该作者
开学第一天,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乌龙。

乐乐早上兴冲冲去上学,却坐错公交车。
发现的时候都不知道去到哪里了。
给乐乐妈打电话,“无人接听”。
还算机灵,到站下车,拦辆的士去学校。
7:15到校,没赶上早餐,饿了一上午。
直接后果是,中午饭打了三个菜,吃得好饱

点评

反映快、决策准。看来还得给孩子随身备点零钱。  发表于 2014-9-29 1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15:0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etercatsea 于 2014-9-2 15:14 编辑

转:
第一计  望山走路——高效学习从明确目标开始
当我们在学习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并能把自己的学习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得到维持和提高,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因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怀目标,充满激情地去学习,考试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实际运用:如何设定自己的目标?
1.作为一个学生,其目标最终要落实到分数上。
2.确定在多长时间内达到各科的学习目标。
3.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目标。
4.对目标进行细化。把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把长期目标分成一个个阶段性目标,最后根据细化后的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另外,由于每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必须针对每一科目制订各自的细化目标。
确定了目标、制订了学习计划并且执行了计划后,若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了,则继续进行下一个目标,若没有实现,则要分析原因在哪里,然后重新制定目标、期限和计划。这里要强调的是,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有一个强大的学习动力,动力的来源就是实现一个个阶段性目标后的成就感和下一个目标的期待和自信,当目标不能实现时,很难产生学习动力。
第二计  战略规划——合理计划是高效学习的保证
首先,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而目标的实现,要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完成。这样时间和任务的科学结合,就诞生了计划。为了实现学习目的,制订计划就努力去实现它,就可以使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每一个行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
其次,实施计划,可以磨炼意志。有了计划,把自己的行为置于计划之中,就具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总要千方百计地冲击你的学习计划,总要千方百计地引诱你离开计划,这就是理想的计划和实际学习生活之间的矛盾。
矛盾出现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计划,就要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受到了磨炼,动机受到了考验。一般讲,意志品质越好,计划越容易实现,学习上的收获、进步就会与日俱增。看到这些进步,不仅心情愉快,而且可以不断增加实现计划的信心。
还有,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按照科学的学习计划行事,可以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一旦形成了条件反射,该学习时就能安心学习,该锻炼时就能自觉去锻炼,所有这些都成了自觉行动,日久天长,良好学习习惯就形成了。
最后,能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计划的科学性,计划里要办的事,应当说都是有益的。一个有计划的同学知道他如果多玩一小时,多聊一个小时将会使计划的哪项任务完不成,而这项任务没完成又将会给整个学习带来什么影响。有了计划,每一步干什么都明确,不用白费时间去想下一步干什么,也不用为决定下一步干什么而游移不定。
实际运用:在制订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考虑周全。首先,留出时间锻炼身体。另外,安排出机动时间也很重要。
2.计划内容需要与学习相结合。针对每门课的弱势项目制订提高的计划。
3.制订计划,各科要均衡安排。一是弱项和强项之间的均衡;二是科目之间的均衡。建议任何长、短期计划应该覆盖3科左右,这样轮回的周期比较短,不会出现学了后面忘掉前面的现象。
4.长期和短期计划相结合。学习计划,既要有短期计划,又要有长期计划,而且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补充和更正。每天、每周、每月对所要做的事制订一个计划,这是短期计划,这样计划实施的时间不是很长,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应引起重视。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计划可视作长期计划,其中目标的成分多一些。
5.计划需及时调整。当计划执行到一个阶段以后,需要检查一下学习的效果,并对原计划中不适宜的地方进行调整,一个新的更适合自己的计划将会使今后的备考更加有效。
6. 计划制订好以后就要坚决执行。
第三计  因人而异——充足的时间是学习的前提
没有时间的保障,学习无从谈起,所确定的目标和计划将无法实现。现在,中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学习时间有限,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并不多,赢得时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所以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执行自己的计划、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忌浪费时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实加强学习时间的计划,按计划进行学习,在最佳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安排学习任务,"乘胜追击"。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自习时不宜一边看电视或听音乐一边解题等。
3.注意在每天临睡前作一下总结,看当天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及时间是否抓得紧等。
4.要牢牢记住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不要总安慰自己明天一定完成,更不能养成拖拉的习惯。
实际运用:
在时间安排方面,每天学习哪几科以及每科需要多少时间,这在制订计划时已经确定好了,这里主要解决如何筹措到更多有效的学习时间,以及如何科学地分配这些时间。
1.统筹安排时间。时间分为学习时间和非学习时间。非学习时间包括吃饭、睡觉、走路、娱乐、锻炼等必须支出的时间,学习时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上课时间,一是自习时间。我们无法挤占非学习时间,这是高效率学习的基础;对于上课时间,要按照老师的进度来进行,别利用这段时间做别的事情,否则就会得不偿失;剩下的就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把它们按前面制订的学习计划分配到各个科目上去,做好这一点需要遵循科学规律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2.筹措更多的时间。首先,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很公平,每天都有24小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绝大多数同学发现自己的时间无法满足学习的要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非常零散,例如课间时间、等车时间、睡觉前时间……这些零散的时间我们很容易忽视,每一段零散的时间看起来不起眼,但是汇集起来就不一样了。其次,要好好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
3.科学安排时间。科学研究表明,人在一天24小时中,学习工作效率有高潮和低潮,大多数人在上午8~10点、下午3~6点、晚上8~10点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上午8点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力,晚上8点记忆力最强,而中午1点左右是脑力和体力的低潮。每个同学的自身情况只有自己最清楚,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各个时间段的状态,根据自己每个时间段的特点相应地分配学习任务,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整段的时间用来完成需要思考的任务,例如做数学题、研究语文主观题的答题思路等,零散时间用来记忆最基本的知识,例如单词、公式等,思维能力强的时间段用来做理科方面的题目,记忆能力强的时间段用来记忆文科方面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5:02:14 | 只看该作者
开学两天,每天晚餐时,
乐乐都会絮叨在学校的情况。

第一天的英语课,乐乐上得志得意满。
英语老师全程用英语授课,具体说明对孩子们的要求,也对孩子们的水平进行了一下摸底。
乐乐说,老师提问了几个单词,只有他知道、举手回答。
第二天,班主任让孩子们自荐,愿意当英语课代表的去老师那里登记。
乐乐说,给班主任自荐的时候,班主任说英语老师已经推荐了他。

乐乐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6月份才到学校,第一次当班主任。
从军训开始,乐乐就说班主任时间观念不强,经常是下课时戛然而止,感觉没讲完就被迫停下来。
乐乐妈说,老师也是刚到学校,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慢慢就会好了。

这两天,乐乐已经开始打扫在校园里的卫生责任区。
第一次闹了一个乌龙。
卫生委员可能是没听清楚或者没记住老师告知的卫生区范围,也忘记告诉大家去哪里拿扫校园的清扫工具。
乐乐说,以为打扫完了回到教室,却被告知还有没有完成的部分。
乐乐妈说,倾听能力很重要,听清楚要求,才能完成好任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行妈 + 10 + 10 乐乐的英语水平很棒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09:04:41 | 只看该作者
开学第一周,
每天6:10起床,6:30出门,不到7点到学校;
中午在教室午休;
除了周一是4:35按时放学,后面几天都是5:30以后才离开学校,回到家都差不多6:30了;
这样的节奏,从来没试过。
乐乐感觉很疲劳,晚上刚过9点就说要睡觉。
练钢琴零零落落,不成样子了。

不知道其他孩子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点评

初中生活好紧张啊  发表于 2015-9-25 14:14
初中好辛苦  发表于 2015-5-15 16:01
这周在学校自习,基本完成作业,晚上基本没学习了。只有周三因为帮老师填写表格,回来才写作业。  发表于 2014-9-5 12:54
6:20闹钟响,起床,吃早饭,7:00左右出门,五分钟到学校。下午5:30放学,老师总要拖到5:45分。一回家就喊饿,就先吃晚饭,再做作业了。  发表于 2014-9-5 10:58
我们前三天作业八点半完成,听书磨蹭要到十点睡觉,昨天九点上床了。兴奋劲可能有点过去了。  发表于 2014-9-5 1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54:47 | 只看该作者
开学第二周,调整了一下交通方案。

昨晚全家出动,买了一部山地车,
还专门去存车点实地考察了一下。
今天采用新的交通方案,估计单程用时30分钟。
早上骑车到地铁站,换乘地铁,两站到校;
下午乘地铁,两站到接驳点,骑车回家。

下午等乐乐回来问一下情况如何?

点评

新的交通方案实施了一周,一是时间效率不错,单程30分钟内,二是运动效能不错,骑车15分钟出一头汗。  发表于 2014-9-15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2:57:46 | 只看该作者
补录一下。

开学第一周的周末,乐乐妈和乐乐认真讨论了一下,“新初一开学做好十件事”的进展情况。
1,3,5,6,7,9,10,完成地不错;
2,一日生活制度,还需要调整,讨论的结果,有了新的交通方案;
4,注意发现每个同学的优点,同学还没认全,还需要努力;
8,预习、复习,没有进行周复习,整理笔记的工作还没有实践。

总的来说,乐乐现在的学习势头还是不错,有目标,有行动,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9-10 15:18:47 | 只看该作者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加油乐乐!

点评

谢谢关注,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14-9-10 16: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09:53:34 | 只看该作者
这周连续两天,乐乐班上通过老师指派、学生投票确定各类班干部、小组长、课代表。

周二,选举小组长。一个班四个组,两纵列为一组,每组10余人。
乐乐被同学选为小组长。
乐乐说,是因为他在军训时自我介绍比较清楚,大家都记住他的名字了。
这次班长是老师指定的。
乐乐对没有当上班长感到有些遗憾,因为军训最后一天,自荐没有来得及写完。
乐乐妈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说教”一下,做什么事都要有提前量,给自己一个容错空间。

周三,英语老师根据自荐情况,确定英语课代表,两个负责带早读的,一个负责收作业的,一个负责登录成绩的。
乐乐被老师安排当登录成绩的课代表。
乐乐说,英语老师要求他成绩必须非常好,要以重点班的程度严格要求自己,还布置了额外的阅读理解作业给乐乐做。
乐乐妈问,是不是感觉到压力?
乐乐点点头。

点评

乐乐因为能够听音频、看电影,对英语兴趣很高。但是对语文的兴趣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发表于 2014-9-11 11:01
上了初中,都有压力了。乐乐英语真好啊  发表于 2014-9-11 1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4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28 , Processed in 0.103853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