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petercatse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成长记录] Franklin(乐乐)的初中生活(2002.03,boy)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10:18:45 | 只看该作者
2016.01.20

心疼与焦虑

乐乐这次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创新低。
拿到成绩,中午很晚才回家,说是在教室里发呆,看出来受打击,茫然不知所措。
下午安排的学习内容,也是避重就轻,敷衍了事,不思进取。
平时沟通都不错的,但昨晚却完全不耐烦,搞到大家不欢而散。

康妈说,这是妈妈的修炼。
我还需要修炼。
因为看到这个状况,我既心疼乐乐受到压力,又焦虑乐乐面临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0:23:34 | 只看该作者
2016.01.21

昨天乐乐花了一上午分析了语文、数学期末试卷,
之所以要花这么时间,无奈是因为失分太多

语文,基础部分扣了10分,背默古诗文写错字,翻译字词不精确;
作文扣了11分,审题不准确,偏题,文字也不够流畅;
阅读扣了13分,几乎每个题都不完整。
自己也分析出来,复习准备不充分,考试心态不稳,答题卡誊写错误两处。
乐乐的语文一直都没有很大起色。
这次复习,我没有具体跟进,看来还是很多细节没有落实到位。
考虑到一年之后的中考,语文150分,按照现在这个状态确实不妙。
寒假要找语文老师补习一下,要明白准备的要求,应对的方法。

数学,选择题全做对,但是答题卡却填错4题,扣12分;
大题写错位置,直接导致两题没地方写答案,扣12分;
计算脱式,抄下来就写错;最后有一题不会。
期末考试前模拟考的119分,让乐乐有些忘乎所以了。
上了真正的考场,完全没有状态,做题的策略全部乱套。
只是满足学校的内容太基本,考试时候遇到稍难题,就会慌神。
所以要自己做拓展提高题目,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应对自如,至少题型要多见才不慌。

这次考试是乐乐上学以来,受到的一次重击。
我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

毕竟是到了初二的分水岭,不进则退,深切体会呀!
这个寒假要抓紧时间,查漏补缺,拓展提升。

康妈的话,留在这里备查:
希望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面对,一起解决!
首先心理疏导,放下你的不满,这是首先要做好的。
然后深入谈谈,要他发自内心想努力,一定要他想通了。
一定要做好思想工作。
要注意调整自己。
最怕孩子从此放弃。
这个时候,孩子道理都懂,要给他时间。
孩子的未来,靠你,所以你自己不要乱了阵脚,急解决不了问题。
一定要孩子信赖你,不是你在读书,是孩子在读书。

点评

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16-1-22 11:49
抱抱!找出问题,努力解决。  发表于 2016-1-21 16:43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petercatsea 头上,petercatsea 赚了 5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2:54: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etercatsea 于 2016-1-22 16:33 编辑

2016.01.22

所以当你批评孩子没进步、没毅力的时候,你有没有先反思自己。反思自己作为家长,是不是也没有毅力。
只有家长,你自己做到了,你才会去提醒孩子,督促孩子;
只有家长,你自己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你才会去思考如何改进教育方法;
只有家长,你自己学习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你才能有效地去帮助孩子建立起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很多时候,看孩子,就犹如看到家长。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所以作为家长,最主要是后勤,以及一些必要的学习提醒。
当然,如果能做到和孩子一起分析,也很好。
先和孩子分析不足,再商量,然后制定计划,再落实,最后总结,有必要再升华。
对于目前如果懂但不知道如何做的情况下,计划就要很详细,详细到每天的每时每刻,只有这样才能开始约束自己。
然后落实,必须要下狠心,监督到位。
切忌不能有看起来很努力,但实际上徒劳的情况。
最容易发生的就是浮在表面学习做题,最后啥都不会。
不要被自己的努力蒙骗了。自己最容易被自己的勤奋努力感动,然而其实一切都只是事倍功半。
所以落实不仅仅是落实,落实包括:具体计划的行动落实+学习效果的详细检验。
也就是,要么不去做,要做就要经得起检验。
作为普通家长而言,学习效果的检验只能建立在平时作业的书写,督促以及考试。
所以这点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去对自己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3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etercatsea 于 2016-1-22 16:45 编辑

你带娃再能干,也该把这些事让给爸爸做
启明按: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夫妻都因为育儿理念不一致而经常发生冲突,今天启明把这篇选自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心的文章转发在此,若能稍稍改变您对另一半的育儿理念的认识,那也足够了。(图片均来自《当幸福来敲门》,推荐给所有爸爸们看~)
文/ 水亦田,搜狐母婴金牌博主,企业运营分析师,家庭教育撰稿人
原文刊载于作者图书《爱的微管理》
我家的“爸爸”,在女儿兜兜的眼中始终个“懒”、“粗”、“忙”的角色,每晚兜兜放学回家,他瘫坐在沙发上玩儿手机,什么都让兜兜自己去做;出去玩儿的时候他对危险熟视无睹,带着兜兜哪儿高往哪爬,自己比孩子玩儿的还high;周末不是加班就是在打电话安排工作,好不容易在家歇会儿还总看专业书籍……
兜兜叹口气说:“咳~男人真不靠谱!”于是兜兜学会了炒菜做饭、照顾孕期的妈妈、自己安排作息时间、胆大的翻山下水……
小长假三天,要不是我大腹便便不能出游,我是断不会把兜兜交给爸爸,让他们爷俩单独自驾游的。爷俩出门之前我再三地问兜兜爸爸:“你确定你能行吗?”(此前兜爸爸自己带孩子去的最远的地方不过就是小区外的菜市场。)
可是兜爸爸这次胸有成竹:“你在家歇着就行!绝对没问题!”
忐忑的目送爷俩在初夏的雨中驶出我的视线,到一半小时后爷俩发来第一张照片,整整一天,爷俩的笑容充斥着我的屏幕,晚上回家,两个不知疲倦的人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述今天开心的经历,“我们做了过各种山车,本来我不敢坐,可是爸爸说你都没有坐,怎么知道有什么可怕?所以我就上去试了一下!上去才知道没什么可怕的,不过如此啊!然后我又坐了两遍,结果爸爸都快转吐了!太好玩儿了!”兜兜说着诡异的一笑,“还有还有,我们本来不打算告诉你的,我们俩有个秘密行动——我们趁你不在还偷吃了冰淇淋……”
看两个人眉飞色舞地侃侃而谈,我真是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惬意。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确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不是主角与配角的差异,而是文韬与武略实质性的区别。
爸爸是孩子崇拜的英雄,给孩子长久的安全感。
兜兜说:“妈妈幸亏今天你没去!不然肯定不让我坐过山车!因为你也不敢坐!”
爸爸带孩子的“粗”是每个妈妈有目共睹的,但是这粗中带细的教育方式却给孩子更广阔的世界。
妈妈总是强调“当前的”安全,小心翼翼地阻止孩子做这做那,而爸爸注重“长远的”安全,会教给孩子更多生存技能。妈妈给孩子的更多是家的归属感,让孩子从自己营造的氛围中感受到温馨、安全;爸爸呢?是给孩子走出去的勇气,一句“放心去吧!有爸爸在身后看着呢!”孩子顿时有如神助、安全感倍增,独立性与进取性得以激发。
爸爸的“粗”在于不会时时刻刻盯着孩子,不会在第一时间观察到孩子的需求,然后立刻去满足孩子,但这恰恰给了孩子自己调整的时间与空间,给了孩子主动适应、锻炼自我、尝试错误与自主更正的机会。
你带娃再能干,也该把这些事让给爸爸做
为什么孩子总感觉爸爸是个大英雄?不是爸爸什么都敢做能做,而是爸爸什么都敢让他去做、去尝试,让他获得史无前例的信任与成就感!
爸爸动手能力强,有冒险精神和尝试欲望,给孩子更大的自主空间。
兜爸爸经常邀请兜兜一起刷车、种树、修理家电,不像我经常为了节省时间干脆代劳,兜爸爸有时候甚至出两块钱小费,让兜兜替他去做家务,我常说兜爸爸懒,什么都得搭上跟班儿的,现在回想一下:不知不觉中,兜兜真的是比其他羞答答的小姑娘更“能干”了!不怕脏不怕累、分析判断能力、胆量与动手能力都有效提升。
爸爸不同于妈妈细腻温柔的思维模式,他们的勇敢坚毅的品格以及一往无前的冒险精神为孩子留下一个较大的自主空间。他们的“懒”恰恰激发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孩子不必要的依赖。
正因为爸爸的“懒”,孩子遇到困难时就只能发挥自己的智慧、能力,因而他的意志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碰壁、遇到挫折时,孩子又不得不学习接受社会准则的限制、约束,甚至惩罚。一切经历都给予孩子更大的生命激情和对未知世界的执著追求。
爸爸情绪稳定,管理尺度客观理智
孕期的妈妈们肯定跟我一样常常会因身体状况而造成情绪大起大落,即便不是孕期,大部分女性每个月的生理周期也会或多或少影响个人的心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孩子的管理尺度也会出现不统一的标准:身体和心情好的时候孩子调皮捣蛋无所谓,我们可以平心静气的讲道理,而身心不畅时,孩子吃饭弄脏了衣袖都变得忍无可忍。
你带娃再能干,也该把这些事让给爸爸做
相对而言,爸爸的情绪受身体状况的影响比较小,就更加理智客观;另外爸爸没有妈妈敏感细腻,内在的情绪自控力比妈妈要强,对待孩子的行为自然比妈妈宽容、冷静。
爸爸更具孩子气、有幽默感,有利于孩子乐观快乐的性情培养、人际关系的提升。
有没有发现你家孩子爸爸时不时的跟孩子一起搞个恶作剧,故意气炸你,看你大发雷霆俩人躲在厕所哈哈大笑,有一种成功的小喜悦?
或者爷俩趁你不在偷偷在冬天吃了你严令禁止的雪糕,饭前吃了块巧克力,有一种挑战威严得逞的成就感?其实在外边撑起一片天地的男人在家里更像个大孩子,父子二人会一起扮演动画片里的角色,绘声绘色学卡通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你面前他们理所当然成为一条战线的伙伴。
相比妈妈的中规中矩,爸爸们的幽默感、逗比情结更有利于孩子情商培养、人际关系的提升。
兜兜性格乐观开朗,是班里的故事大王,总会把每晚发生的趣事、看的漫画惟妙惟肖的展演给同学们,给同学们带去欢乐的同时,自己也增加了自信与成就感,还营造了融洽愉悦的学习氛围。
据说“最好的娱乐活动,就是像孩子一样玩耍,那才是真正的放松。”所以,在职场苦苦打拼的爸爸们,不妨趁着和宝宝共度亲子时光的机会,彻底放空自己,回到童年,跟孩子一起玩儿你当年的游戏、绞尽脑汁创造几个小恶作剧……充分释放自己,放松紧张的情绪,你一定会忘记工作的压力。
爸爸知识全面、思维理性,始终用科学的观点给孩子解释事物。
爷爷奶奶们总会用狼、老虎吓唬小宝宝,让他们快吃饭、快睡觉,而且老人常因知识所限无法正确为孩子解释各种天文、生物知识;妈妈呢?总会偏重于童话故事中人性的真善美,这时候又要当爸爸的出马了。就像学车时教练常说男人对机械的理解力更强,爸爸在历史、政治、天文、地理方面可以给孩子更加科学的诠释。
你带娃再能干,也该把这些事让给爸爸做
上周,兜兜问起为什么会有战争,我在犹豫时,兜爸爸挺身而出,给兜兜讲了一大段货币战争,什么金融、财团、政治性的因素引发战争,战争胜败取舍之类听得我一头雾水,而兜兜却崇拜的聚精会神,解答之后,爸爸明确告诉兜兜事实不是童话中的王子为了公主而战,战争的根源是利益。这是兜兜第一次听到一个足以颠覆她世界观、价值观的解释。但是,有多少爸爸就是这样理性的又重树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观给孩子?
当然,每个家庭不同,也有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女孩子妈妈,搭配感情细致、温文尔雅的爸爸,但是不论性别因素,还是个性因素,最终父母都是以行为方式来影响孩子的,父母的作用不可互相替代,希望更多爸爸参与育儿,为孩子塑造完整的人格。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妈妈通常作为守门员,把爸爸挡在育儿的门外。然而,在一个家庭中,男人为天,女人为地。爸爸和妈妈的角色缺一不可。这两种角色的平衡与相互整合对于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要鼓励爸爸们更多承担育儿的责任,即使偶尔笨拙,爸爸们也有自己无可取代的地位喔。
——我是启明 我来自新东方在线 欢迎您转载本文~
[发帖际遇]: 热情的 petercatsea 经常请喝酒,得到了新儿教酒神奖励 4 威望,太爽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7:09:17 | 只看该作者
一位大神写的复习方法(学霸学渣都应该知道的高效复习方法)

    启明按:“复习”——一个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但是,你真的知道怎样复习最有效吗?今天这篇文章是来自一位大神写的复习方法,无论你是学霸还是学渣,这篇文章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全文如下:
    很多人成绩不佳就是因为不会看书,不会记忆,更不会复习!
    凯洛夫有句话很有意思:他不往后面看,只是往前赶,赶回家的仅是一辆空的马车,反而夸他走了很长的路程。
    为什么找不到“东西”?
    有很多人都有一个这样的体会,当你需要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你虽然能够肯定它就在周围,一定没有丢失,但就是找不着;要修开关,找不着螺丝刀;要出门,找不着眼镜了;要去报到,找不到报名的相片了;穿鞋的时候,怎么只有一只袜子?准备出门却发现钥匙找不到了,…最后总算是找到了,可惜由于时间的耽误,又不知道把什么事情给搞砸了!虽然你知道最终会找到那个不起眼的东西,但你不会忘记这个过程给你带来的烦恼、不便,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总之,事情很小,但总是那么烦人。
    而且这种现象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
    1、那就是找不着东西的人会经常找不到东西。
    2、找不到东西的人的生活环境往往很乱。
    对于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说起来也很简单,把你住的地方经常收拾收拾就好了,把东西分开归类,衣服和衣服在一起,书和书在一起等,这样的话,用起来就很方便了。
    说到学习了,其实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常说:生活品质不好,学习品质就不会好;学习品质不好,学习成绩怎么可能理想呢?
    为什么一到考试就不行?
    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平时功课掌握的还不错,小测验的成绩也很好,可就是到了大的考试就不行!一考就砸。”
    还有的学生反映,在考试的时候怎么也做不出来,有个概念、定理或公式怎么也想不起来,而一下了考场,就想起来了,真是令人非常懊恼。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固然可能存在考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较差的原因,但更多是由于复习做的不好而造成的。(这种情况的学生非常普遍,请您回想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
    让我们对自己提个简单的问题。请想一想,在考试中,什么问题基本上从来都不会出错?
考卷上的名字!
    为什么呢?很简单,自己的名字天天听,天天看,天天写,早已是烂熟于心了,闭着眼睛都不会写错啊!换句话说,想写错名字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啊!
    比如大多数的学生都知道巴尔扎克是一名作家,但如果考的问题关于巴尔扎克的国籍,那么在答案里就会写出英国、法国、美国,除了中国只要是知道的国家名都可能被写出来。说明什么问题呢?首先说明学生学习过他的文章,而且也听过老师关于作者个人情况的讲解。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掌握的不够全面,没有形成深刻的记忆,所以到考试的时候对一些细节就不能确定了。或者一道数学题目出现了,而且知道平时做过,也曾经做对了,可在考试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怎么做了!
    这就是不扎实的表现。
    而不扎实对学习的最大功能和贡献就是,对学业花费了许多时间得到的学习结果和无知是一样的。虽然你曾经会过,但到了某个特殊的时刻,你所做的反应是不会!这说明你其实还是不会,不管你是否曾经会过!
    如果说因为无知而不能得分,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要是由于不扎实的原因而失分的话,不仅不能得到原谅,还应该自责啊!
    对考试的看法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怎么才能成为有备无患的“会者”?
    我们在前面讲过,错误发生的原因等内容,在那里我们谈的是在错误发生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的措施来对待错误,其中就要错误的分析及错题本的建立等,是属于错误后的对策。而我们现在关心的是,如何从正面入手,避免错误的发生。
让我们从第一种错误原因说起,就是概念不清。“概念不清”的现象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知识点开始接触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弄明白,后来混到了考试的时候也没有搞清楚,属于没有理解而引起的,所以通常是程度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会表现的更多;另外一种是当时明白了,后来由于比较长的时间间隔,对知识点有所生疏和遗忘而导致的。
    而对于造成错误发生原因的第二点“思路不对”来说,其实也有很大因素是由于“概念不清”。考试主要是对学生掌握和熟悉知识点程度的考察,解决一道题目往往需要一个、两个甚至是多个知识点,就好比一个修理工的工具包,如果有一个工具不在手边,干活的时候可能就有麻烦。同理,如果有一个知识点出现问题,不能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解题思路就会出现问题,在这个题目上你遇到了麻烦便是很正常的。
    要想最大限度地制止错误的发生,就要把所有的概念点和知识点掌握的扎实和准确,有备无患,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而为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只靠一次性活动是不能够做到的,是靠不断总结、练习、熟悉的积累而实现的。而这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纳为一个你熟悉的词汇:复习。
    请各位明白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过目不忘”的天才!所以“天才”是会复习的人。
什么是复习呢?就是对自己学习过的课程进行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通常复习的过程需要相应的练习和记忆。通过复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质量,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再一次温习”的过程,复习的意义是什么呢?通过复习可以加深认识和理解那些遗忘、生疏的概念或知识点。复习是承上启下的过程,古语讲“温故而知新”,就是通过复习对原知识可以产生更准确的掌握,也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做更好的准备。人们常这样说的一句玩笑话是:“学的都还给老师了?”就是说老师教过的都不记得了。本质上讲,复习是强化记忆的过程,也许是材料,也许是技能,都是一个认识固化的过程。
    复习是由于学习的需要,不是因为考试。
    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许多学生由于本人的理解力、反应接受都很不错,平时课上练习可以做的不错,往往还要比其它学生做的又快又正确,小测验成绩也可以表现很好,但到了考试的时候却发挥不好。这种往往只是在考前才对所有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一看内容都会,可到了考场就感觉不顺手,原因就在于平时不做小复习。
    这种学生虽然当时在学期中间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甚至要好于同学,但由于课后一段时间内缺少对概念进行重复消化的及时跟进过程,到了考前再看到这块内容时,主观意识更多是对当时学习的感觉保留,还觉的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有些概念点已经发生遗忘和遗漏了,所以对这块的概念点的掌握就出现了不足。这种状况怎么能顺利过考试的关呢?
    有句话这么说“不考不玩,小考小玩,大考大玩”,复习应该是融合在平时就做的很平常频繁的行为,而不是专为考试准备的。因为复习是由于学习的需要,不是因为考试!
    平时开展复习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有意识地、有规律地、及时地操作。每学过一个知识单元,就应该做一次复习;每个星期都应该对本周的学习内容做一次复习;每一个月也应该对该月的所有学习内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只有这样,你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学的好,哪里学的还有不足,然后及时做出相应措施来解决。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考前的大复习会很轻松。
    所以我们不建议家长在周日给孩子搞什么补课等活动,学习安排应该多以总结性的复习为主。缺乏经验和不负责任的补课老师通常只会简单地给学生许多题来做,缺乏针对性的盲目的补课往往是低效大量重复的劳动。只有个别学生在基础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采取补课的方式来弥补。
    成绩好的学生是学出来的,不是补出来的。
    复习的目的就是要把不明白的、生疏的、遗漏的知识点搞清楚,是一个通过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显而易见,这个过程包含两个环节。首要环节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最后环节的目标是解决问题。让我们看看如何实现这两个环节。
    1、如何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的两种重要手段就是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
    查漏补缺:是指对自己所学的内容不足和缺陷进行整理和检查,这个工作的主题就是查找自己学习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就像士兵去打仗前,要看看武器是否准备好了,刺刀有没有遗忘,子弹的数量够吗?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练习,是“防患于未然”的根本举措。
    总结归纳:是指对自己所学过的内容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就好比打扫自己的房间一样。总结归纳就好比是自己房间,书、本、个人用品、鞋、衣服、玩具……过一段时间,就得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清扫和整理,看看有什么垃圾需要清理,看看自己的物品摆放的地方是否合理。这样用起来就方便许多,而学习也是同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脑里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就好比仓库又放进了许多货物,如果不及时整理,时间久了有些东西放在哪里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现用现找往往很浪费时间;而且时间再久点的话,清理会更耗费精力和功夫;况且有的知识点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及时清点,自己可能就跑光了。所以及时做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就是这个目的。这个环节做好了,也就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做好了保证。
    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看书来实现的,可许多学生往往只是看自己以为的重点和难点,而不能对教科书做全面仔细的阅读。这种失误是最容易出现的,而其结果往往是懂的还懂,不懂的还是不懂;疑难的懂了,但基本的简单的概念却说不清楚!(请做个小实验,拿起课本,对照书上的内容向孩子提问。据我抽查的经验来看,能够圆满回答的学生极少)
    像这样,许多学生连书都没有完全完整的读过,更别说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了。所以我在对学生做要求时经常讲这么两句话,“教科书是给你们写的,是经过许多专家和老师呕心沥血而写成的,里面没有一句废话。想当考场上的常胜将军,你们就应该对课本里的每一句话都要仔细读过,并把常用的内容作为常识记在脑子里。教科书上只有一种印刷内容你们不需要记,那就是标注页码的数字!”
    不会看书,不知道全面阅读课本,就不可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2、如何解决问题
    解决疑难和困惑的手段和办法是以下四种:
    提问:由于对某些概念或问题还存在疑问和不解,需要向老师或家长进行请教的过程。“不耻下问”,如果你爱提问题了,你就会发现自己进步非常的快!试想,在迷路的时候,你能找个人问问路,是不是会让你很快摆脱困境呢?提问不仅是因为有问题,如果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还能发现问题就更了不起了。当然,很多人不会问问题,问题质量也不高,结果是不仅自己没有得到什么帮助,让回答的人也感觉不耐烦,所以如何学会问问题!就要学会避免只是简单直接地追求结果,还要探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不过,比这种情况更糟糕的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有问题但却不问。
    讨论:主要是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探讨来达到对某些概念和问题有更精确、更深入的理解。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是发现自己问题的一个快捷方式,更是提高自己对概念等理解的好方法啊。不要担心同学从你那里得到学问,应该担心的是你能不能给同学讲清楚你自以为掌握的内容。要记住的一点是:同学并不是你的竞争对手。学会讨论的学习方法让你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思索:其实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和交流,通过自我深省,来达到对问题的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怎么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好,就需要你先思而后行。最好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想想今天的事情哪些做好了,哪些又没有做,什么时候去做,心里要有个安排。学会思索了,就可以设计你的生活,计划你的生活,成就你的生活!
    针对练习:通过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发现有些概念点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和作业来达到掌握的目的。有的练习是以背诵、记忆为主,有的则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参考书、习题册来安排、组织进行的,这是自学能力的高度表现。
    呶,我们发现了问题,也解决了问题。还发愁什么!

—— 我是启明 来自新东方在线 欢迎您关注初中辅导资料频道,本文转载自新东方在线中考

点评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6-3-16 1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发表于 2016-1-31 19:13: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文很长,但很有用,复制下来给弘看,希望她能耐心看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10:14: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etercatsea 于 2016-3-16 15:16 编辑

2016.03.16

新学期已经开学三周了,一直想要总结一下寒假情况,忙这忙那就拖到现在

2016年的寒假,从期末考试结束算起,总共四周时间,艰难的心路历程和调整过程。

开始的时候,因为期末考试状态和成绩都很差,乐乐的情绪一直非常低沉,我也是焦虑倍增,时时失眠。

春节前的两周时间,乐乐每天早上去学校附近上语文补习班,正赶上广州最冷的冬季,非常辛苦。
午休之后,写数学作业和物理作业,效率不高,总算基本完成。
自从上了语文补习班,每天都做一些字词和古文基础检测,基本上用了三周时间完全过一遍。
除夕到年初三,休息了四天,完全放松,看看书、玩玩虫。
从初四开始,一直到开学,我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每天布置具体的任务,其中既有学校的作业(语文、英语的读书卡等),也有拓展内容(语文成语积累、奥数等),晚上按照清单逐项检查。任务明确,要求明确,乐乐执行起来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效率有提高。

经过一个寒假的调整,乐乐的状态有所恢复。
这个寒假也是乐乐用来学习时间最多的一个假期,登记留念一下。

初中两年的下学期,也许是学校安排活动比较多,也许是到了秋冬季节,乐乐都会经历一个低谷。很奇怪的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2016-3-16 14:45:5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下载下来看看,谢谢楼主!
[发帖际遇]: cjm_fnnh 分享了自己的快乐,得到了 3 金币,多好啊,快来分享你的快乐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16-4-17 22:37:53 | 只看该作者
来看看,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1:35: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etercatsea 于 2016-5-25 16:10 编辑

2016.05.02

期中考试已经过了两周,五一假期前,老师发了短信通知。

这次期中考试,总算“止跌回涨”。
语文,101分(满分120分),班最高分106分,基础和阅读部分有很大进步,作文依然不景气,扣了12分;
数学,114分(满分120分),班最高分,填空、选择全对,简答题由于书写步骤等原因扣了6分;
英语,113分(满分120分),班最高分117.5分,几乎每个模块都出现失分,作文被扣1.5分;
物理,92分(满分100分),班最高分100分,细节知识掌握不到位,实验题失分;
政治,71分(满分100分),班最高分90分,很对基础知识掌握地不好,多选题按单选题来做,简述题各种理由的答不到位。
总分491分,年级排56名。

数学还是要刷题,在家多花一些时间做练习,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语文参加了校外培训班,主要针对应试技巧和方法的训练,抓基础知识也比较紧,这些都在测验中有所体现。
物理、英语,一直以来都没有特别关注和训练,还是有很多细节需要改进。
政治有些拖后腿的感觉,必须加以把劲,解决基础知识,掌握论述题的答题技巧。

点评

已经很棒了啊  发表于 2016-12-2 15:34
[发帖际遇]: petercatsea 花了 1 金币 资助失学儿童,真是热心人啊,你也想试试帮助别人的快乐吗?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04 , Processed in 0.094629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