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秋去春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记录] 二年级上学记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20:49:26 | 只看该作者
9月1日,今天第一天上课,又是周日,我就去接了。问了她情况,好像没有开始学习,语文和数学书都是新的。问了她乘法口诀情况,女儿说全班只有一个人不会背。今天的作业语文作业是看课外书和预习识字1,然后看开学第一课。数学没有作业。
昨天买了两只仓鼠,女儿买回来就和她玩,结果忘了关上笼子的门了,然后仓鼠就胜利大逃亡,根本找不到,结果今天早上在一个鞋盒里发现了,都想象不出它怎么跑进去的。
晚上,看书40分钟,练字一页,玩仓鼠很长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20:54:50 | 只看该作者
8月31号
今天早上去报名,学费896,只包括伙食费和保险。发的书的本数也减少,一共九本,口算和课课练之类练习全都没有,只有课本和语文数学补充习题,英语只有一本书,连习题都没了。但是老师的意思是最好买本口算在家里练练,适当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语文老师很年轻,数学老师是我老公前同事的老婆,也算认识。
报完名去买仓鼠,下午英语课。晚上孩子自己收拾书包,一个人睡,还不错。毕竟整个暑假都没有单独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21:10:51 | 只看该作者
问题,女儿开学前一天有点焦虑,抱着我哭,说要是上幼儿园多好。她的好朋友(双胞胎宝贝)和她一个班,那是两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女儿哭着说她不如宝宝贝贝。说他们两个都是班长(女儿班里有不止一个班长),虽然她期末考的比宝宝好但是不如贝贝。我从来不知道宝宝贝贝给了她这么大的心里阴影。我只能安慰她,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我们不能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也不能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我感觉自己的安慰没有说服力。你只要比过去的你有进步,妈妈就很高兴,不要和别人比。只要每天进步,差距就会缩小。
后来我想了想,女儿和宝宝贝贝在一起开心的时候还好,不开心时是一直处于劣势的,因为他们小时候,一旦女儿和他们其中的一个争执,则不管谁对谁错,都是二对一。我也和女儿说过,他们是亲人,这样是正常的,可是女儿一直觉得不公平。上学了,她们又分到一个班,宝贝在礼貌和考虑问题方面确实比女儿全面周到,但是有时会童言无忌,我没想到这个对女儿影响这么大,有的时候她不太敢据理力争,因为怕宝贝不和她玩。这个问题怎么办?恳请大家支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3-9-1 21:50:3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问:妈妈能否做到坚决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如宝宝贝贝比?

这么大的孩子,其实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爸爸妈妈的看法。

上学期,我因说到妞没有抓紧时间做作业,就说到妞的同学xx又要弹钢琴又要拉大提琴,照样能在8:30分睡觉。结果妞气得不行,说我表扬别人,就是喜欢别人。后来我就比较警惕,说什么都只说她自己,避免把她的同学扯进来。

点评

这一点确实挺难,有时大人无心,听到孩子耳朵里就成了有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8:13: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的提示,小孩子有时候会觉得表扬别人就是否定自己。小孩子有爱在大人面前表现,我每次看到贝贝(女孩),她就说阿姨,我会什么什么了,很期待表扬,我也觉得她表现不错就表扬了她。这种表扬一般都是三个孩子都在场的情况。没想到会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影响。也许是我的方式有问题,其实对于女儿我也经常表扬的。

点评

小孩子其实很敏感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 0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8:2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去春回 于 2013-9-3 08:11 编辑

9月2日,周一
早上上学时,女儿说希望换个班级,问她原因,说这个班级的老师要求孩子们把饭全吃掉,不许倒饭,而原来一年级的老师相对比较宽松。我说如果你吃不下可以要求老师少乘一点。剩饭可不是好习惯。女儿在家吃饭也是经常剩饭,看来我刚好可以趁机要求在家里也全吃点,让她自己吃多少乘多少。
昨天晚上的书包是我帮她收拾的,早上出发前说我要检查一下课程表,看东西带的对不对。到学校门口则说老师说最少带10支笔,可我只准备了五只。我说你现在说没用了,下次还是自己整理吧。
    今天《老鼠记者》第九季到货了,带回家给她。下班时突然想起女儿晚上有英语课,赶紧打电话让她把作业给完成。今天晚上的语文作业就是复习学过的三个字和预习识字一,数学没说。回到家女儿就拿了一本老鼠记者看了起来,看完后吃点东西去上课。我们上的事安妮鲜花图书馆的课,图书馆在小区的一栋民房内,孩子们上课的时间就是家长交流的时间,我们在外间喝喝茶,交流交流。这个班有8个孩子,大部分都是二年级,来自不同的学校,大家聊聊还是很有意思的。
   回家的路上问她学了那些字,字是怎么写的,怎么组词。女儿都答对了。上完课到家8点45了,女儿收拾书包,没想到她又拿出语文书,说我的看一下芦的组词。
看来女儿自己心里还是有数的呀,只是一般都是到睡前才想起来。
  女儿睡着后,我看了看QQ,群里说数学老师让家长出题让孩子做,这个女儿到没说么。
   

点评

太夸张了吧,10支笔,能吃的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 0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08:2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去春回 于 2013-9-4 08:40 编辑

9月3日,周二
早上七点教女儿起床,和她说明今天这能自行车送去学校,也不在催她了,如果迟到了我会给老师解释的,然后我就下楼吃饭了。一会功夫她也下来了,女儿不慌不忙,下楼先看了会老鼠记者,我也不催她,在旁边看书,到了7点半后饭也没吃完,睡衣也没换,我说我先下楼把自行车拿出来,在楼下等你。等了一会后下来了,没有忘记拿书包,还不错。在上学的路上,问了一下口算的事情,女儿说把口算带过去老师有奖励。路上女儿还说要给美术本包书皮,我说你今天有可能要吃到,如果包书皮的话估计一定要迟到了(因为这个要在校门口买书皮,并且包好),在迟到和包书皮上你选哪一个,女儿选择包书皮。那就听她的,反正责任自己承担。包完书皮后,女儿背着书包一路小跑去上学。我以后都不催她,估计这种状况还要来上几次,以此来培养她的时间管理能力。
    趁着午休的时间,我去买了闹钟和一个小的整理柜。回到家以后和她说,以后闹钟会叫你起床,妈妈不在出现,整理柜放在书桌上,我把原来的东西理了理,以后你的课桌就归你了。我只负责自己的书桌。
    晚饭时间到,女儿依旧在看电视,每次都是三请四请都请不动,今天我说,从今天起,咱们家谁最后吃完谁刷碗,全家都同意了。女儿一看情况不妙,跑过来很快就吃完了。还好不是最后一个。饭后她继续看电视,我不理她,去楼上看书。等到六点五十喜羊羊结束了,女儿上来了,先看课外书,看了40分钟左右休息一会,然后继续看老鼠记者,到8.10分又休息,到楼下吃点水果,玩会仓鼠。然后爷爷奶奶回来了,女儿说要在楼下洗澡(因为奶奶在楼下服务周到,楼上需要自助),我同意了并继续上楼看书。8.50左右看女儿没有上来,我就下去看了一眼她,女儿问我下来干嘛,我说没事,让后又上去了。到了9.10分,女儿终于上来了。但这时候我要去刷牙洗澡了,在洗澡的时候听到爸爸在讲故事,我洗完额时候她已经睡着了。后来和爸爸交流,把爸爸回来的时候她已经收拾好书包了,然后说要喝水,爸爸倒完水回来她已经自动躺在床上了,故事没讲几分钟就睡着了。后来检查了一下书包,收拾的很整齐,只是忘了带课外书。
   学习情况:今天好像没有学习。数学8道题错了三道,我问要不要订正,女儿说不要。那就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3-9-3 15:40:29 | 只看该作者
挺好的啊,看看你们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8:38:47 | 只看该作者
九月四日,周三,上午
    昨天买的闹钟是打铃闹钟,声音特别想,女儿说害怕这个声音。今天我把闹钟定到七点,结果女儿6点40就醒了,她问了妈妈呢,爸爸回答在刷牙,刷完后直接去楼下。然后女儿就直接下去了。我表扬了她,说她比不用叫就能起来,今天的闹钟没有派上用场。女儿起床后在楼下拿到一本植物大战僵尸的书就看了起来,我置之不理,吃完饭后看自己的书,到了7点半,在奶奶的若干话里有话的提示下,女儿终于去换衣服梳洗吃饭,今天理所当然的吃到了。在上学的路上,女儿说我的词组还没背熟呢,我说那没办法,你自己昨天没有背啊。
    到单位后跟班主任发短信,告诉了她我在让女儿学会自己安排时间,接下来女儿可能会上课迟到,忘带东西和忘记写作业,请老师从严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8:48:54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刚刚开始让女儿自主安排,今天早上爷爷奶奶就开始唠叨,不行啊,她还不行。早上一会功夫,奶奶一会说你们都吃完饭吗,要迟到了等等,平均几分钟一次,我很上火,却无可奈何。昨天晚饭也是这样,我说谁最后吃完谁洗碗时,爷爷说,最起码也要十三四岁才可以。今天两个老人更是集体反对,因为昨天迟到,今天也迟到。老人的心我理解,但是连迟到这点小事都不舍得让孩子面对,那舍得让孩子做什么。有的时候我就想,我不希望你们提供多大的支持,只希望别拖后腿。可能这是三代同堂家庭的通病吧。
要说大家庭的优点,也是有的,孩子会察言观色,知道哪一方在是么时候对她有利。
和老人在一起住,要搞好教育需要一种策略,这是我所欠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3:47 , Processed in 0.081239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