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cpag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探究] 漫谈与随想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16:45:42 | 只看该作者
有家长说,孩子进了初中,作业中存在问题,经常需要做到11点才能完成。

整个学习期间,作业中都会存在问题,小学有小学的问题,初中有初中的,高中有高中的。每一个阶段的问题都可能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需要逐一克服解决。以睡眠时间的延长来解决问题,会造成学习好的假象,真正的问题被掩盖,使学习难以为继。没有任何家庭作业是如此重要,以至要用睡眠时间来交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19:42: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3-9-11 19:49 编辑

普及教育,对某一个孩子来说,仅仅只能供应最基本的最普遍的内容。任何的超越这个普遍的内容的东西,都只能依靠自我学习来获得。否则,普及教育在社会就会出现混乱,在家庭就会出现焦虑,最终都偏离普及教育的根本,使普及教育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只要普及教育是纳税人供给的服务于纳税人的子女,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均是如此。普及教育是基础,自我学习才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所在。自我学习所造成的差别,主要是兴趣、环境、启蒙老师等。当我们找不到孩子之所以有这个特长的原因,常将其归之于天赋。

兴趣的因素可能跟家庭环境有关,有时是正相关,有时可能是负相关。环境的因素,例如,周围没适合踢足球的场地,那么足球就很难成为孩子的特长。但是有一个因素是不正常的或者说令人惋惜的,那就是启蒙老师没有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能使孩子获得特长或者走了弯路。而更糟糕的是启蒙老师教给了孩子错误的学习方法。老师教授的学习方法应当具体清晰而且有普遍性。例如,引导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单纯的夸奖和批评就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普及教育中,好的老师不是那些带出所谓几个成绩好的学生的老师,而是符合普及教育的普及性目标的老师,即做到一个都不掉队的老师。好的老师应当追求的是教育中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使每个孩子都受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2:14:55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一门学科,它一定要“有用”才能吸引学生去学习它,吸引人们去研究它,从而不断地向前发展。“有用”可以是一个人的心理满足,满足学生探索、成长、确认成长等的需要。“有用”也可以是一种社会维持和发展的需要,例如法律、医学、学科教育等。后者对学科的发展推动更大。

而社会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一门学科的“有用”之处也在变化。以数学为例。过去的数学强调的是算术,那时也有类似今天的“奥数”比赛--把钱名师爷们组织起来打算盘,看看谁打的又快又准。学校和老师把数学教学的重点放在算术上,让学生有一个将来立身的技能。学生也愿意学,喜欢学。

可是,现在“算术”还是一技之长、还能作为立身之本吗?现在的社会,就数学而言,什么才是有用的呢?

点评

数学有什么用?很多孩子有这个疑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5 10:35
重要问题,每个家长都应当思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 13: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0:33 , Processed in 0.291397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