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4177|回复: 3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践交流] 大童起步英语学习的实践与反思(8-12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1:5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mokingzombie 于 2013-6-29 12:01 编辑

写这个帖子的起因, 是想梳理一下这几年伴随孩子学习英语一路走过来的得与失,一是给自己一个反思的机会,二是和后来者分享一点过来人的体会. 没有什么理念,也谈不上遵循了什么路线,因为当年是误打误撞、边走边琢磨着过来的。希望同样是大童起步的家长能一起在这个帖子交流和讨论,也希望有教育实践经验的高人来指点。

点评

找到了我要找的!  发表于 2017-6-9 16:00

评分

参与人数 8威望 +1 金币 +83 贡献 +20 收起 理由
tdeqn268 + 1 儿童英语精品资源大集合 百度搜索“v5妈妈.
乐乐乐乐04 + 1 很给力!
乐乐的妈妈 + 1 赞一个!
Xieno + 50 + 20 赞一个!
紫竹林 + 1 很给力!
Martina-Mm + 10 很给力!
wherezhang + 10 最喜欢看实践与反思帖。
瑜珈 + 10 谢谢分享经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2:00:18 | 只看该作者
一、先简单提一下几个主要时间节点:

(8岁)起点——二年级,对英语的掌握仅限于公立小学教授的课内知识。

(11岁)亲子英语+机构四年后(中间因忙小升初断了一年)——能阅读一些文学名著(1200L左右),能啃一些成人版的军事、历史、自然科学题材的原版书。网测词汇量12000左右。

(12岁)国外求学——偶然机会,在六年级下到某英语国家学习生活。因为年龄分到七年级,跟正常班上课,第一次英语课成绩A+。

点评

我家孩子通过“松涛叔叔”音乐英语学的英语,7岁也会将近1000词汇啦!  发表于 2017-6-22 17:20
11岁12000的词汇量,太牛了。  发表于 2015-11-20 15:32
亲子英语+机构,那就需要家长也具备相当水平的英语能力了?看来对于我们有些困难,可怎么办好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1 14:40
不好意思看错了,是8岁到11岁,学了四年,达到12000词汇量,厉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3 17:16
看起来真正钻英语的时间只有一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3 17:0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tdeqn268 + 1 儿童英语精品资源 百度搜索“v5妈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2:02:28 | 只看该作者
二、为什么到大童才起步?

我没有在幼童阶段给孩子启蒙英语,并不是因为我是坚定的”早不教”派,而是因为我家孩子不属于早慧的类型,语言方面发育得比较晚:五岁多了讲本地方言还口齿不清,普通话不但同样含糊而且带浓烈口音。方块字一个也不认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加入英语学习好像是不太现实的,也就“淡定地”决定让他保持白纸一张的本色进入小学了。

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我在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有儿教网、8网这样的论坛,也没听说过儿童英语黄金期、磨耳朵这样的说法。回头来看,我想如果在五六岁的时候,给孩子适当听一点原版音频和看一点原版动画片(不是浸泡),应该更有助于养成地道的发音。但是,如果当年我知道了这些理论,看到那么多成功孩子的例子,我还能那么淡定吗?会不会也罔顾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开始追求双语养育呢?如果那么做了,对我那语言发展相对迟缓的孩子,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吗?还真的难说。所以,也许当年我的无知,反而是一种幸运?

点评

淡定!现在我有些心急了  发表于 2017-6-10 15:50
多谢分享心得,很喜欢  发表于 2015-4-27 15:49
有时候真的不是家长不作为,而是自家的孩子是铁树,要每天浇水,静待花开。等待的时间较长而已,我这样自我安慰自己  发表于 2014-11-15 14:21
有道理,对自己的孩子有清醒的认识,也很重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9 16:53
有道理,对自己的孩子有清醒的认识,也很重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9 1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2:03:03 | 只看该作者
三、听力起步还是阅读起步?

现在回想起来,我家孩子应该算是听力和阅读同时起步的吧。

在一年级的时候,孩子已经在学校学过一点简单的认读。在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学校老师的建议,报了一个口语等级考试,说来惭愧,我们的亲子英语最初就是为了应付这个考试开始的。

这个考试有看图片说单词,英语问答,听句子复述等环节,所以应该还算是走的听力先行的路子。虽然这个考试被很多家长诟病拔苗助长(因为很多孩子是在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就去考这个级别了),但从我的体会来说,参加这个考试还是让我家孩子学到了不少东西,或者可以说打下了英语对话和听力的基础。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如果是用原版音频和原版动画片来启蒙口语和听力,应该效果会更好吧,可以更地道一点。不过对于学龄后儿童来说,有一点这样的强化训练,貌似可以比较高效地掌握一些基础能力,如果希望“抄一点近路”,也可以尝试一下。

就在准备这个考试的过程中,我开始关心亲子英语方面的信息,从网络上看到一些前辈的经验,强调了原版阅读的重要性。这个我比较有共鸣,因为当年我自己学习英语时,就觉得大量阅读对于提高语感和应用能力非常有帮助。

现在不管是网上下载的资源,还是几大书商能买到的纸质书,都比我们当年多太多了。
当时我能接触到的资源还是比较有限,而且因为自己在电脑方面比较菜,所以选择的都是纸质书。起步阶段主要是分级读物,哈考,PM等等,几乎没什么绘本,一是没什么渠道买到,二是当时也不知道绘本的重要性。

我们是从每页一句话的最简单的分级读物开始的,都没有音频,一开始是我读一遍,让孩子跟一遍。然后是我读一页,孩子读一页,或者我读一段,孩子读一段,慢慢让孩子尝试全篇自己读,有读错的我纠正。期间所有的书都是只读一遍,没有反复。一是因为孩子大了,简单内容的重复会导致兴趣索然;二是我个人认为此阶段阅读的广度要比深度更有意义。这个阶段,大约读了二三百本的分级读物吧。

Phonics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的。我到外文书店买了本教材,分两天大致讲了一遍,之后是在阅读中实践、纠正。因为我们几乎没有过听力发展高于阅读的阶段,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学Phonics对于帮助阅读理解的作用不大,只是对拼读出单词的发音有帮助,之后倒是体会到这个对于记忆单词的拼写很有用。

在考完那个口语等级考试后,就没有在家里刻意训练听力和口语表达了。开始外教课之后,平时会在孩子玩的时候,放一会外教课的教材音频作为背景(也算是原版音频吧~~),混个耳熟,但没有进行过一句一句的跟读。

点评

喜欢  发表于 2015-11-20 13:32
认同,大童不喜欢重复,阅读的广度比深度更有意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9 16:56
我们现在也感受到了Phonics对拼读单词的好处,虽然有时还是会错,但基本不用花很多时间背单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1 22:04
一般每天放多长时间的教材音频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3 17:25
看到这儿似乎应该自阅读先行?看下文如何突破听力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3 16:56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2:03:35 | 只看该作者
三、亲子英语对话还是外教课?

在我家的亲子英语中,没有特意的安排日常亲子英语对话环节。 这倒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英语糟糕.  虽然当时已经有五六年工作中不用英语了,但是经常在8网躺枪的那个“专八”还是过了的(不过本人不是英语专业),当年GMAT的模考也有760+。但是我很清楚,离达到母语水平的差距还是很大,无论是遣词用句还是发音。所以我选择把孩子送到机构参加小班外教口语课,让他有一个用英语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我们参加的是一周一次,每次二小时,10人以内的班。

但是,我是事先帮助孩子具备了一定的对话能力,达到了能够上全外教课的水平之后,才送去机构的,也就是说我不主张孩子上有中教助教的外教课。个人觉得那样的效果不够好,或者说性价比不高吧(工薪阶层,不得不考虑到口袋中不多的米~~)。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头看,我还是觉得当初的选择挺正确的。结合家里的原版阅读和教材学习(这个后面会提到),外教课对孩子口语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我个人感觉,除非是自身语言能力特别强的孩子,或者是家里面有个英语达到母语程度的家长,选择上一些外教课还是要比单纯的听音频、看动画、亲子英语对话的效果要好一些。

当然,选择合格的老师和符合孩子能力和兴趣的课程非常重要。这个是个复杂的问题,就先不展开了。 我分享两点个人体会,对于小孩子来说,几个人一起学的效果要好于一对一,因为有互动。面授比网络授课效果要好,有互动的问题,也有交流的效率的问题。

还有就是对每周课程的消化和预复习很重要。预习充分,孩子在课堂上会更有信心,会更积极地发言,参与讨论,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复习充分,才能有效掌握知识点,不至于前学后忘。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由家长帮助预复习,之后要慢慢锻炼孩子自己预复习的能力,培养学习的自主性也很重要。

点评

这段,很实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9 17:02
实际上机构课程的课后预习和复习真的是非常重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31 14:01
外教课确实不错,我们选的一对一网课,对发音和口语帮助挺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3 22:01
预习充分,复习充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3 16:58
也在考虑是否要上外教课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1 15: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2:06:02 | 只看该作者
四、母语习得还是ESL/EFL?

现在有很多家长追求的是母语习得,比如8网的独立思考。我们当时因为起步晚,就没敢把学成母语水平作为目标,就是当作第二语言/外语来学的。

我个人的看法,是觉得对于学龄后大孩子来说,采用母语习得的方式,需要的投入大,见效相对慢,对孩子和家长的要求都高,且挤占其他学科的时间太多。而且,并不是投入之后,就一定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外语来学,选择适当的、针对非母语学习者的教材,配合原版阅读,相对来说上手快、效率更高。

用一种比喻来说,我觉得ESL/EFL的学习方式,是先把房子的框架搭起来,然后再慢慢装修、布置。而母语习得,是打个深深的地基,等一层完完全全造好了、装修布置好了,再搭第二层。用ESL/EFL的方式能更快的住进人。后期软装、布置逐渐到位的话,也有可能达到“豪华装修”的效果,殊途同归哈~~

点评

这段对大孩子来说很有针对性。  发表于 2015-11-20 15:35
是,大童时间也少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9 17:04
比喻很形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1 22:06
我们也是大孩子起步了,标准的第二语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8 16:50
不管什么方法,英文的大量输入都是必须的,没有捷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4 1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2:06:36 | 只看该作者
五、对我们帮助很大的教材学习

我自己感觉孩子能取得比较快的进步,和教材学习是分不开的。

我孩子的教材学习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外教课上的教材学习。当时的机构选择的是ALL OF US,据说是有美国小学在用的其中一套原版教材。这套教材的难度梯度很大,到了三年级之后,词汇量很大,语法已经涉及国内高中课程的内容,基本上已经没有孩子能跟下去了。后来该机构再开班的时候,就把学习时间延长了,将原来半年一本书的进度,拉长到了一年一本书,并删减了不少内容。

其实这就充分体现了针对母语孩子设计的教材,并不太适合非母语孩子学习。我们当时作为插班生,能够坚持下来,一是因为我们在家一直有原版阅读,而且还同时学习了其他的非母语教材。二是因为我们做了预复习工作。(复习仅针对本周课堂内容,一般不会回头去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三是因为我对孩子不要求背诵课文,不要求背单词,只要能认读就好。很多被家长要求背课文和单词的孩子反而因为畏难而没有坚持下来。

我们在家学过的教材先后有剑桥、SBS、新概念。对于这些教材,我并不是学完一套,才开始另一套,而是在几套教材中选择难度接近的部分,穿插进行。不背课文,不背单词,不反复诵读。主要学习形式是泛读一遍。(也有部分跟读,但不是跟音频一句一句的读,而是跟着我读。主要是我觉得这样可以及时纠正,效率比较高,比用磁带方便。这是我偷懒的方法,不适用于所有人。也讲每课的语法点,同样一遍带过,反复操练不多。)没有回过头去复习的过程。

我之所以选择几套教材穿插泛读,而不是精读,是取自我个人学习日语的经验。大三那年我就是同时用三套日语教材泛读,在一年内学完日语系本科四年内容,接近满分过二级考试的。当时没有考一级是因为该考试是需要提前半年报名的,报名的时候还没有信心能过一级。实际上临考前做模拟题时,一级真题的正确率已经在85%以上。当时我还发动了一位室友跟我一起用这样的方法学,同样也是高分过的二级。

我当时就觉得把这套方法用在我孩子身上试验下,应该也有效果。实践证明我的猜想是正确的。孩子的进步非常快。唯一的缺点是最初二年在单词拼写方面相当糟糕,但是之后也自然而然地改善了。我之后曾经在某育儿论坛分享过这个经验,只可惜大部分家长都是持不可能的态度,认为我言过其实。 不过也有一两位家长借鉴了我的方法,也同样取得了类似的效果,事后还特别私信向我道过谢。

点评

是同等难度的几套教材同时穿梭进行吗?  发表于 2014-11-15 15:07
这个方法适合我,不喜欢太复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9 17:10
这个方法适合我,不喜欢太复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9 17:09
语法泛读是三套同时读吗?感觉很像国学读经啊!让我想想,再想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6 13:28
语法泛读是三套同时读吗?感觉很像国学读经啊!让我想想,再想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6 13:27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天行妈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2:07:02 | 只看该作者
六、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也行得通?

好吧,我承认自己不是个很有恒心的家长,细水长流,每天固定一定时间的亲子英语我是做不到的。往往是一个阶段大人孩子都挺起起劲的学,然后就有点懈怠了,或者说饱和了,就会休息一段时间。什么时候又有劲头了,就再开始。 可以说,我们的整个亲子英语学习阶段,就是在这样的松一阵、紧一阵的过程中过来的。

我并不是要让大家都学我这么做,只是想说明,人都有惰性,坚持一段时间后想偷个小懒的念头都会有,更何况除了身为爸爸妈妈,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身份,忙得顾不上的时候也是经常会有的。能持之以恒当然好,但是偶尔放松一下,也并不影响什么,只要从长期来看,还是一直在前进的道路上就好了,一样也是会有效果的。千万别一旦停下一段脚步,就觉得要前功尽弃了。

其实,我有时候还会想,可能就是因为常常给孩子和自己放个假,喘口气,我们才能走到现在这么远吧。否则的话,即使孩子不造反,我这个当妈的可能就会先逃避了~~

点评

这样更人性化。  发表于 2015-11-20 15:40
这一点相当相当认同啊  发表于 2015-10-10 19:56
哈哈,说的很有道理哦,我就是特能坚持的人,适当的时候,给自己和孩子偷偷懒吧,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9 17:12
哈哈,说的很有道理哦,我就是特能坚持的人,适当的时候,给自己和孩子偷偷懒吧,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9 17:12
俺也是这样的,有同道中人了,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5 16: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2:07:32 | 只看该作者
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童起步也有好处,那就是进步快,分级读物半年后,差不多就可以自主阅读了。第一套自主阅读的书是神奇书屋。选择这套书的原因,一来是难易程度适中,且难度系数层层递进。二来是因为内容和主题正合我家孩子的胃口,容易读进去。

前面有家长提到,11岁读军事、历史,似乎有点超前了。实际情况是,我家孩子一直就是对自然科学、军事、历史这些方面感兴趣,中文阅读就是偏向这些学科,英语阅读方面也自然而然地倾向于选择类似的主题。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哪怕这本书很厚,哪怕这点书难度比较大(当然不能太大,还是要在合适的范围),他也是愿意啃下去的。

我也是比较支持孩子的选择,用英语学而不是单纯的学英语,在阅读的同时还能获取大量的知识。即使是文学类作品,我也是根据他的偏好,更多的选择冒险、侦探、科幻或是涉及人文历史的故事,大部分都是由调皮的男孩子做主角的。凡是温馨类的、很感性的、或者甜美女孩子做主角的故事,都只在尝试了一次之后,就被永远的放弃了~~

点评

学习了,不错  发表于 2017-2-2 13:06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9 17:14
用英语学而不是单纯的学英语,很赞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5 16:34
“用英语学而不是单纯的学英语,在阅读的同时还能获取大量的知识”,同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17 15: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2:08:06 | 只看该作者
八、选择难易程度合适的书

一般进行亲子英语的家长,在给孩子选书的时候就相对有把握。至少早期的时候,比如我在最初的两年间,对于孩子到底掌握了哪些词汇还是很清楚的,在选书的时候,只要稍微翻两页,就能知道每页大概会有多少生词了。

那么每页有多少生词比较合适呢?我从几位外教那里学到的选择方法是:给孩子自主阅读的书,每页最多不能超过5个生词。一般能够比较流畅阅读的生词量在每页3个左右,是最合适的;每页有5个生词的就属于有挑战性的了;每页少于2个的,一般来说偏简单了一点(具体还要考虑题材和句式)。

我个人的体会是不要急着让孩子阅读超过他理解能力的书,一味地追求难度,事实上同层次的大量积累是很重要的。比如我家孩子,1200L的文学名著他也能读下来,但是我是不会让他大量读的,只是针对性的在他的兴趣范围内、选择历史、战争或者科幻题材的一些作品让他偶尔尝试下。大量的文学类阅读还是会集中在1000L左右的、合适他年龄段的作品。比如类似简爱、傲慢与偏见、红字之类的名作,他也许能看懂英语句子,但是这些句子字面后所蕴含的细腻感情和思想深度是他绝对体会不到的,可以说读了必定是兴味索然,也可以说读了也是白读。

当然,对于他所喜欢的军事、历史、社科类非文学作品,因为比较直白,所以读一些难度稍大的书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点评

是,我们也发现这个的重要性了  发表于 2015-10-10 19:56
同层次的大量积累是很重要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9 17:16
是呀,能提供下书单对我这种英文水平不高的家长真是很大的帮助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25 14:54
男孩子都是极喜欢这些主题:军事、历史、社科类非文学作品,希望楼主可以给个书单,先感谢分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6 13:35
我好喜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3 15: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5:05 , Processed in 0.116951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