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appy_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60-2013年阅读记录(哈哈完成任务了)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4:26: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ppy_99 于 2013-7-9 22:14 编辑

失乐园

这书怎么说呢,先引用京东和当当上的一些评价,都是随手复制粘贴过来的。

•文字很细腻,除了作者本身,相信译者的文笔也很好,整本书一上午拜读完毕,那种情感的纠缠、心理的变化,除了日式的极端让我心底不舒服,真的是本不错的书~渡边淳一,作为一个医者,有种骨子里的医者的变态,但是他的书一如既往的喜欢~
•呵呵,女同事买的,她很喜欢!
•不能理解这样的爱情无法理解啊
•内容很好!引人深思!感觉很不错  
•超乎我的预料!!真的很好看啊~~!  
•读过之后才来评价的,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而对于本书的男女主人公来说,爱的最高顶点便是在热恋中一起走向死亡,值得一看!

俺自己是以极快的速度翻完了全书,速度快一是因为情节的紧凑,吸引人往下看,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思想的浅,没有厚重的引人深思的东西,所以,我的看法应该是介于上面评论的1和3之间。

两位成年人,男的在单位上事业向上受挫,到了一个比较清闲的职位上。女的正处在生理上将要走下坡路的年龄段。两个人都是做着跟“文艺”类的事情:地方史编辑和书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上,两人见了面,随后男的再约女的见面,然后就见到床上了。这个过程没有比较详细的心理描述,所以让人觉得最后所有情节的发展,都是而且仅仅是因为性。个人感觉这让书没有办法成为经典,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相比,欠缺了主人公走到这一步的背景。

书中有大量的比较详细的性行为描写,虽然每一次都有还算详细的心理描写,但因为前面说的缺少大前提的情况下,读起来也难免让人误会了书的性质,特别如果是在一个相对不那么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被禁也是很可以理解的。

最后,两个人为了能永远停留在爱情的巅峰上,选择了在激情后服毒自杀。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们对他们所认为爱情的执着,是小说情节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我觉得作者也不得不这样选择,否则这书的性质可就变了。

在看书的前半部分时,自己还想,家有刚长成女的,可以推荐给小女子看看,但看到书的后半部分,立刻打消了这样的想法。借当年Amy评价Noting Hill的说法评价此书:以纯化学反应为基础的爱情,是不会长久的。再加一句:所以不得不以这样极端的方式来让其停留在巅峰处。

最后说一句:移情有危险,出墙需谨慎。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824247#ddclick?act=click&pos=20824247_0_1_q&cat=&key=%CA%A7%C0%D6%D4%B0&qinfo=62_1_48&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20130204144714204301449458683131913&ref=&rcount=&type=&t=1373263392000


点评

看来这本书我不会去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 12:49
捂嘴乐,记错名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6 16:50
这本书好像是日本作者写的吧,叫什么春树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6 16:49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liumimi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3-7-8 17:27:54 | 只看该作者
这楼含金量太大,慢慢消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0:19:40 | 只看该作者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等到KINDLE终于被某些人冷落了,俺就可以舒心地看了,正好周末儿子还要上课,等着接送的时候,一天一本,周六就看了这本老书。

小时候没看过这书,看的电影,印象很模糊,只记得是个倔强的老头子,养了好些个女儿,最后大家消除误会,开始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1978年写的反应1975年年底生活的书,那时候,文革已经接近尾声,政治风向开始逆转。在葫芦坝上许茂的九个女儿,留在坝上的有三姐、四姐、七姐和九妹四个,四个人生活中的亲人们相互牵牵联联,而文革中在坝上呼风唤雨的前四姐夫,却在这个时候嗅到了什么,开始下套想利用和四姐复婚来保住自己的地位。被四姐夫陷害的大姐夫仍然心系着这片热土,不但没有怨恨,反而利用空闲时间读书用功,做了坝子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但大姐夫对于四姐夫关于他和四姐关系的泼脏水之举,不但没有识破阴谋,反而对同是受害者的四姐生出许多莫明之气……随着工作组的入驻,一些事情开始水落石出,但总也没落到底处,不过,也还好,大家开始感觉到希望,开始期盼着四姐夫被除掉后将来到的晴朗天空。

现在读来,全书无论从语言还是从情节上,都能明显地感受到浓厚的时代烙印,有些语言甚至令人感到有些好笑,但有些情节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又是如此地类似,又不由令人感到无奈。

http://sou.kindleren.com/f/discu ... le=forum&fId=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0:20:14 | 只看该作者
沉重的翅膀
第2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写于1981年,反应的是1978年的国企生活。

很令人震惊:

震惊一:那时候的部长也仅仅是收受土特产而已,还是要付钱的;
震惊二:居然部长要管到诸如一个厂的生产计划、基建工程;
震惊三:同样性质的问题,居然可以存在几十年;
震惊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当中某些特质的人,居然也会改头换面出现在这本小说里(其实,哪本小说里没有呢?哪时的生活中没有呢?)

下载链接同上一篇。

点评

以前好喜欢张洁,最爱的还是世界上那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1 0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3-7-23 10:29:04 | 只看该作者
happy_99 发表于 2013-7-2 13:45
只有医生知道

要说协和真的是无法比的呢,原以为就这本书让协和还多出一位畅销书作家,结果看书看到最后 ...

感谢99推荐,定来读一读!

点评

好的,喜欢这个读书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31 09:50
读了也来交流一下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30 14: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3-7-23 12:25:05 | 只看该作者
真是老了的缘故吗?周末我发现连续读书不能超过2小时了,开始头晕,肚子也有点不消化的感觉。
记得以前看书是几个小时都不觉得就没了。

点评

呵呵,不是年龄的故,是书太厚重的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30 14: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3-7-23 14:19:17 | 只看该作者
吃的真相,我们就先从这本开始吧

点评

嘻嘻,我今年看的第一本也是这个。有三本,俺还有本没看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30 14: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3-7-26 16:53: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99,按书单买了3本书,以后常来这里交流。

点评

热烈欢迎来交流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30 14: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14:33:46 | 只看该作者
白鹿原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陈忠实著。

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本书了,有书,也有影视作品。

第一次是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午的小说连续广播听的,那时候,为了每天到点能准时坐到收音机前,作业也好,家务也好,啥条件都会答应的,然后端坐半个小时,意犹未尽,却也只好等第二天继续,遇上天气不好,信号不好,那一天听得鬼火起,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现在想来,如今的孩子们大概就是生活中少了这些个小挫折,才会经不起另一些大点的挫折?也因为少了这一天天的小期待,所以也没了更大点的期待?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长篇小说,写了四代人,当然,浓墨厚笔描写的也仅两代人而已。三家:白嘉轩家、鹿子霖家、鹿三家(斗胆凭自己一鳞半爪的知识,给他们分别划在地主、富农和贫农的成份里吧),生活在那个朝代更迭、战乱连绵的时代,面对着传统和革命的冲击,走着完全不同却又惊人相似的道路,最后却都是归尘归土的命运。

又把话扯开一步,经常有人争论历史的真实性,谁、哪个国家书写的历史是真实的,争得面红耳赤,也没有个所以然。其实,俺真觉得,要想知道真实的历史,看小说其实是最有确定性的。是,写历史的人难免会带上自己的主观而让史实有所偏颇,写小说的人更是有着自己对人物的喜好,对事情的看法,不可能给出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的描述。但是,无论是桐城派还是新安派还是鸳鸯蝴蝶派,故事要开展,人物要成长,总需要环境,而这个环境,总得是当时环境的再现,这本书有点往这边偏,那本书却会往那边偏点,多读几本, 虽然不知道一个个的历史事件,对那时的人文环境却也会有个比较真实的感受的。

白鹿原上发生的革命也罢、斗争也好,其时,全国其他哪个地方不是一样的呢?再看那几十上面年的时间段,经历了清朝、军阀、民国,许多事情其实不就是在重复着发生吗?你方唱罢我登场,斗过去,打过来,坚持到最后的,却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白嘉轩。看到最后,鹿子霖那么不体面地离世,蓦地想起的,却是儿子小六时数学老师的话:“啥子素质教育、赏识教育,到最后,还不是成绩说了算。”

KINDLE版电子书下载地址同前.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umimi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3-7-30 14:49:46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佩服99,一年都读这么多书,我也要紧跟姐姐的步伐,努力做一名“知识”女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25 , Processed in 0.101334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