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婧珂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成长记录] 养成好习惯,改正坏习惯(01年4月 女孩)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1:17:37 | 只看该作者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
第二十六章  生命的物质   
    这一章主要讲人体里的物质。作者从基因,从你出生那一天讲起,一直到你的DNA都涉及到了。

     有可能,在你出生的那一天,就有无数个婴儿也出生了,但如果不是遗传基因,你也不会来到这个世上。那么什么是基因呢?首先,在一个细胞里有一个细胞核,细胞核内就是染色体。46种复杂的物质,23种来自母亲,23种来自父亲。而这些染色体组成了一条条遗传指令,也就是DNA,因此形成了基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0:28:3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Sweety又看了两章万物简史,还剩下两章,最近这1、2天就能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是从5月8日开始看,历时一个半月,这真是考验孩子,也是考验家长的耐力。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
第二十七章  冰河时代
    看见这个标题,你一定想到了电影《冰河世纪》。你可能会说,这一章一定讲了有关冰川的事情吧!对了,这一章就是讲这个。
     19世纪以前的200年的时间里,欧洲和北美洲经历了一个冰河时代,人们在上面进行各种冰上活动。可是,却不知道冰川的厉害。它可以覆盖整个地球,当它封锁了海洋时,厚度达到了800m深。
    但是,还是有许多地质学家、科学家、气象学家历经千辛万苦去弄懂种种冰川的奥秘。

第二十八章   神秘的两足动物
    我们的祖先是猿,这也是达尔文提出的结论,可是当时没人重视。
    你一定会问:为什么我们的祖先是猿?我们根本不像猿啊,猿身上那么多毛,笨笨的,鼻子撅着,怎么可能和我们一样呢?
    那是因为我们进化了啊!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在山洞、沙漠、平原上发现了各种进化了的人科动物的骨头。从最早的南方古猿到现代人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一个奇迹。当我们把很久以前的东西挖掘出来,其中有一些还十分完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0:08:16 | 只看该作者
一大早就去看安妮妈妈发的帖子,其中看到Jiangying版主的数学言论,觉得见解独特精辟,吸引了我去翻看他之前的贴,在他的数学学习——努力并快乐着这个楼中,看到了一位高水平的父亲是怎样引导孩子学习数学、物理的,对这对父子真是佩服之极,作为我来说,数学是无法那样引导孩子,水平实在有限,但多买点数学科普书给孩子看看,在这点上是可以做到的。这里有一篇Jiangying版主写的文,觉得讲得特别好,故收藏到小楼来,时常翻看。

以前对数学,甚至于理科的思考,总是局限于怎么学好,怎么学轻松,而忽略了一个本质的问题,学来干啥?目的是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功课,毕业了能用到多少。

昨天看了木头妈推荐的《数学课必须改头换面》,明白了一点,学习是为了生活,学数学的终极目标是优化生活。而不是考试多少分,上什么中学,上什么大学,等等。要找好工作,就得上好大学,要上好大学,就得上好中学,就要搞好小升初,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如果为了这样一些功利性的目标,放弃对美,对快乐的追求,最终得到的是劳累的一生。

学数学的终极目标是优化生活,什么是优化生活?大到工作的选择,小到晚饭吃面条还是米饭,怎么样选择最优,这些都是数学能力的终极体现。那么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要追求的,也得为这一目标进行。我们追求最优,而不是最好。有些时候,更优和更好是一致的,比如,花同样多的学习时间,A考了100,B考了95,那么A比B更好,也更优。我们的数学题,也是这样,给出你条件,你选择一个更好同时更优的公式,解出来,就行了,在这里最好就是最优,从而混淆了最好和最优的概念。可是在大多数时候,什么好很容易判断,什么优却是无法判断的。比如,A用了120%的力气得了100分,B只用了80%的力气得了99分,C用了60%的力气,得了95分。毫无疑问A最好,C最差。可是对于谁优呢?这个就没有标准答案了,如果给出这个完整数据,大家也许还有些不同的判断,如果隐去前面的付出,只看到最后的分数呢,A 100分,B 99分,C 95分?估计大家都认可A最优吧,可是实际上A的辛酸谁能知呢。我们的教育,只告诉大家追求更好,这是奥运精神,不是我们的生活。

正如《数学课必须改头换面》所说,我们生活中,不可能有正好符合条件的环境存在,我们必须在无数多余的条件中选择合适的条件,并且在无数不足的条件中进行假设,并最终解决问题。前一条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后一条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些都不是学校教育能带给孩子们的。当孩子的课余时间被作业和补习班占满的时候,他哪里还有时间去生活呢?

批判容易,建设难,建设只有靠我们自己。首要的,是要认清做一件事情,是否有利于提升孩子成人后具有优化自己生活的能力。

第一个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家长要做的是善待孩子的问题,即使回答不了,解决不了,也不要吝舍您的赞美。孩子每一个稀奇古怪的念头,都有课程成为砸向牛顿的苹果,让我们期待它比乔布斯的更伟大。

第二个,是变量思维,变化会引起变化,数学中这就是函数,生活中就更多了。

第三个,是对称思想,对称是最美的,语文,美术,音乐,物理,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对称。

点评

都是好书,必做题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8 14:00
谢谢你,我也去找看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27 08:28
是啊,才引起我的注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22 10:27
我也很喜欢僵硬,批判和建设,这种思考方向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22 1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0:32:49 | 只看该作者
在jiangying楼里提到了一些数学、物理书籍,记录如下,有时间去找找:
1.有趣的悖论和佯谬
2.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3.从一到无穷大
4.图形与逻辑的故事
5.数学课必须改头换面
6.费曼物理学
7.物理学的进化
8.物理学史
9.我爱趣味科学——别莱利曼
推荐克莱因的书籍,及大数学家昂利.彭加勒的故事

点评

拷贝走了,谢谢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24 14: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1:42:46 | 只看该作者
把惊天巨啸的下载链接放在此:http://www.rayfile.com/files/5a3 ... -8393-0015c55db73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21:56:40 | 只看该作者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
  第二十九章    永不安分的类人猿
    这一章的图片真恐怖,第一页就是一个人的头骨,让我翻开这一页时吓了一大跳。
    好了,进入主题吧。这一章主要讲了人科动物,从上一章的猿进化成了类人猿。呵呵,类人猿可比猿聪明多了。它们尝试着制造出了手斧(不过从书上说好像它们做着好玩),也学会了生火,总之,类人猿就是要机灵一些,所以它们的头骨也要大一些。
    它们总是不安分,就像题目所说的那样。人们认为最初这些类人猿生活在非洲,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让这些类人猿走出了非洲,到了世界各地,所以才出现了蒙戈人、智人这样的人猿,但是有些人则认为真正走出非洲的只有智人,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人一直争论不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6-22 22:03:29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是无缘得惊天巨啸了,试着下了4次,一打开网页就是死机,重启动,不知是何原因,杀了也没毒

点评

我重新给了个链接给你,你去试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22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22:06:44 | 只看该作者
曾妈 发表于 2013-6-22 22:03
看来我是无缘得惊天巨啸了,试着下了4次,一打开网页就是死机,重启动,不知是何原因,杀了也没毒

曾妈,你到这儿去下载看看
http://so.jj186.com/plus/search.php?kwtype=0&keyword=%BE%AA%CC%EC%BE%DE%D0%A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6-22 22:08:1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马上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0:29:50 | 只看该作者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
第三十章:一个星球,一次实验   (结束章)
  今天写最后一章了,终于把这本像砖头一样重的书读完,说实在的,我还有点儿舍不得它呢!
   下面回归正题:这一章主要讲了灭绝了的动物,首先是渡渡鸟,哎,渡渡鸟真可怜,在短短的70年里,渡渡鸟就完全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个头和一部分腿。第二个是海牛,海牛可真大,真重,一只成年海牛可以长到近9米长,10吨重,但是自从一位叫乔治.施特莱的博物学家发现了海牛,在之后的短短27年里,因为人们的大量狩猎,使得海牛走上了灭绝之路。第三个就是关于鹪鹩的,这是一种不会飞的鹪鹩。(鹪鹩有会飞的和不会飞的),它们只有在新西兰的库克海峡中的一座小岛上有所发现,可它们都被灯塔看守人的小猫杀戮殆尽。
    还有许许多多的动物灭绝了,例如:猛犸象、卡罗莱纳鹦鹉、袋狼......,它们都被人们无知的猎杀而最后无影无踪了。
    我真希望人们不要这样对待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来保护这颗原本美丽、而富有生机的蓝色星球吧!

点评

真是一本好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8 13:58
真好啊,一本书这样看下来,这收获,不摆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8 15:38
靖珂妈,我觉得你特别有条理,有空你去回那个贴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25 17: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25 , Processed in 0.082345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