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婧珂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成长记录] 养成好习惯,改正坏习惯(01年4月 女孩)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17:04:45 | 只看该作者
这还能赚到金币,下次多发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22:4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婧珂妈 于 2013-8-3 14:51 编辑

续写游记:
    在结束宁夏的旅行之后,我们去到了海拔2200多米高的西宁,西宁给我们的感觉很好,城市的建设完全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落后,而前来接我们的男导游黝黑的皮肤,戴着一副酷酷的墨镜,一看就感觉非常的结实,这位赵导陪伴了我们四天,正是因为他给我们详细的介绍,让孩子们学到了很多平时旅途中学不到的知识、见闻、及藏区的风俗习惯,在西宁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当地的酸奶,青海的酸奶在全国都是很有名的,我们去尝的是马忠自制的酸奶,它不似我们平时在超市买的酸奶那么小,都是用饭碗装的,上面放了一层菜油,我们南方人肚小,一碗吃下来,就不用吃饭了。西宁的美食也是很不错的,在那儿早晚都十分凉快,温差比较大,但我们去的那几天老天爷似乎格外的照顾,天气并没有人家说的温差很大。从西宁去青海湖要驱车3个小时,一路上都是连绵不断的高山,藏民或回民把牦牛、绵羊等都赶到了山坡上,远远看去,那些绵羊就是一团团的云彩,煞是美丽。到达之后所有的疲劳都消失了,青海湖用英文说就是blue lake,的确湖面和天空合为一体,都是呈现出蔚蓝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美,本来打算在里面玩2个小时,但实在是太好了,我们在里面骑单车、在湖边戏水,流连忘返,导致玩了4个小时才离开,只是青海湖的海拔到了3300多米,在玩的时候并没有高原反应,在回程中有两位妈妈出现了头痛的现象,据导游说是我们太剧烈运动所导致的,回到西宁后头痛就消失了。
    在去青海湖后的第二天我们就去了青海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塔尔寺,也是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宗喀巴是达赖和班禅的老师,所以在藏区百姓的心中地位极高,在塔尔寺所看到的景象是我们在南方完全看不到的,有很多虔诚的修行者聚集在大金瓦殿外面磕头。殿前的木板已被磨得精光呈亮。年轻的身体好些的十万个长头要磕三个多月,年纪大的就要半年左右,有的甚至需要一年至两年。他们必须在寺院附近住下,然后每天在大金瓦殿敲钟的时候开始他们誓愿的完成,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因为时间较长,他们有的就住在寺院的空地处,他们往往随身带来了足够的米面,炉灶餐具,以便满足长期大量的食物供给。寺院也会施舍一些给他们,有了信念的支撑,所有一切都不以为苦,每个修行者的脸上都是平和的神情。听导游说藏人总是嘲笑汉人没有人生信仰,一切都在朝钱看,活得不如他们潇洒,这是多么不同的人生观啊,以苦为乐。塔尔寺内的壁画、堆绣、酥油花这三绝做得非常精美,壁画色彩十分艳丽,有些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仍然是保持原样,堆绣是失传的一门技艺,在寺庙里存放着16幅精美绝伦的堆绣,目前大部分人都只能制作平绣,所以这些作品也就成了文化遗产。
   今天就讲到此,明天再来聊聊门源的油菜花和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吧,这两处地方都可以用震撼来形容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bianyr01 + 10 献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22:42:42 | 只看该作者
新论坛,新规矩,实在有点晕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3-7-12 11:22:13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婧珂妈 + 1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00:1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婧珂妈 于 2013-7-13 00:27 编辑

续写游记:
   说到门源,其实是个很小的乡镇,那里主要是种植着大片的高原油菜花,每逢7月中旬油菜花海呈现出一片金黄色,是美丽而蔚为壮观的景色,这大量的油菜花都是附近监狱的犯人种植的,这也是劳动改造的一种方式吧,这里的油菜花不能榨油,是纯观赏的,我们爬上一处观花台,眺望远处就好比一幅幅色彩无比灿烂的油画,如果喜欢画画的孩子不凡带上画笔,在那里笔记大自然。我们去的时候还不是油菜花最灿烂的时候,但也让我们觉得十分惊艳了。
   张掖,也就是古代的“甘州”,甘肃的甘字得名由来地,张掖我们去了两个景点,其中最值得去的就是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那里的丹霞色彩之艳丽,气势之磅礴,造型之奇特,都让我们发出由衷的赞叹,在这里最能体会到西北干旱地区独特的魅力,同时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为这个景点开发时间并不长,很多人对此还不是十分了解,所以目前去的人还不是很多,但如果想去西北旅游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个非常值得一看的天然景观哦。
  咱别的也不多说了,附上几张门源和张掖丹霞的照片吧,拍摄技术水平有限,只能提供个大概。




门源油菜花1.jpg (127.7 KB, 下载次数: 2)

门源油菜花1.jpg

门源油菜花2.jpg (116.77 KB, 下载次数: 1)

门源油菜花2.jpg

门源油菜花3.jpg (208.31 KB, 下载次数: 1)

门源油菜花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00:4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婧珂妈 于 2013-7-13 00:42 编辑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图片:

张掖丹霞1.jpg (205.07 KB, 下载次数: 0)

张掖丹霞1.jpg

张掖丹霞2.jpg (151.9 KB, 下载次数: 0)

张掖丹霞2.jpg

张掖丹霞3.jpg (150.23 KB, 下载次数: 0)

张掖丹霞3.jpg

张掖丹霞4.jpg (177.07 KB, 下载次数: 2)

张掖丹霞4.jpg

张掖丹霞5.jpg (160.92 KB, 下载次数: 0)

张掖丹霞5.jpg

张掖丹霞6.jpg (132.84 KB, 下载次数: 1)

张掖丹霞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3-7-13 06:04:52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太美了!

点评

的确,美不胜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13 0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3-7-13 08:12:38 | 只看该作者
游记详细,风景很美。

点评

谢谢,多多交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13 13: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3-7-13 09:58:44 | 只看该作者
好美啊,和美国西部有的一比,照片上看啊

点评

是的,在当地人的眼中这不算什么,但我们就很稀奇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13 13: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6:3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婧珂妈 于 2013-7-14 23:40 编辑

游记之结束篇:
    我们最后两天分别到达嘉峪关和敦煌,嘉峪关市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全市大约30万人,但有13万是属于酒泉钢铁公司的职工,据说以前的嘉峪关非常的破旧,这几年由于酒泉钢铁厂搬迁到此,市政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的确我们看到的楼房都是新修的为主,城市非常的干净,路上行人也不多,哪怕是下班的高峰期也没看见拥挤的人群,我们到达嘉峪关市就去了他们的小吃一条街,因为当地人很多是来自全国各地,所以饮食上也是五花八门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北方的面食和烧烤之类的,我们平时以吃米饭为主,既然到了西北就得偿偿地道的西北面食,最终我们选择了一家甘肃本地餐馆,老板人很朴实的样子,非常热情,我们点了排骨焖饼、鸡肉炒疙瘩、小炒羊肉等,在我们眼中应该份量都不多,没想到老板给我们上疙瘩和焖饼时着实把我们吓了一跳,好大的一盆,有家里脸盆大小的一个盆子装了满满一盆,我们九个人吃,最后这两大盆还剩下一大半,那个肉啊,份量多且排骨上面块块是精肉,西北人就是实在,一点也不弄虚作假,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很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为之感动,要是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真诚,少一分虚假,那人际关系就会好处得多了,那些不必要的纷争也就大大减少。饭后,孩子们在嘉峪关的雄关广场的湖边玩啊,跳啊,追逐嬉戏,难得有这样放松的时刻,孩子们在这一刻已经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有的就是眼前的同学相聚一起出游的快乐。唯一的遗憾就是去参观嘉峪关时狂风大作,下起了暴雨,不过我们也算是了解了古代将士保家卫国镇守边关的情景。

最后要说的就是敦煌了,我们从张掖去嘉峪关的途中看到的景色就已经很荒凉了,但从嘉峪关去敦煌就格外的荒凉,沿途只有两个绿洲,一路全部是戈壁,荒无人烟、只有低矮的骆驼草与这广袤的土地作伴,我们的旅行车行走在公路上,一路上我似乎没有再找出其他人的痕迹,炙热的太阳焦烤着大地,车里开了空调的温度也是极高的,同伴们可能因为太热一路都是昏昏欲睡,唯独我和孩子在拍着沿途的景色,孩子在画着,中国的古人们真是伟大,怎么会找到一个这样偏僻的地方来建造那些洞窟呢,而且有许多人耗费了一身的精力,老死在此,莫高窟是很早之前就想来看的,但由于参观极其严格,随时都有工作人员提醒你不要照相,所以在莫高窟我们遵守了他们的规定,没有照相,而是认真听讲解员给我们详细生动讲解了8个洞窟,洞窟内的壁画、雕塑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莫高窟破坏也是极其严重的,有些壁画上的镀金都被游客挖走,要去参观莫高窟一定得在网上查找足够的资料,了解史实,因为几个小时的讲解不足以来了解莫高窟的基本慨况,做好了功课再去看就不是走马观花了。据说2014年开始莫高窟就不再对游人开放,主要是政府为了保护真迹,已经在建仿真窟,想去看真迹的可不能错过了这最后的机会。
   我们最后去的景点是鸣沙山和月牙泉,超级好玩,我带上两个孩子骑骆驼、滑沙,感受丝绸之路商人们在驼背上一路行走的感觉,其他人因为怕热选择了坐车,附上几张照片大家一同来感受我们的丝绸之路吧。
  这次旅行是辛苦的,因为路途远、车程长,气候干燥,但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我们收获的是强烈的喜悦感,让人终生难忘。

鸣沙山1.jpg (75.98 KB, 下载次数: 2)

鸣沙山1.jpg

鸣沙山2.jpg (144.38 KB, 下载次数: 4)

鸣沙山2.jpg

月牙泉.jpg (93.3 KB, 下载次数: 1)

月牙泉.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2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44 , Processed in 0.095531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