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zty1122b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成长记录] 依依俩俩的初中生活(2001年3月 双女)

  [复制链接]
601#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09:49:31 | 只看该作者
溪上青草 发表于 2014-9-7 10:15
追到现在追完您的贴子。感慨良多。收获跟付出成正比。我们刚上新初一、怎样在课内语文取得高分(没做过预习 ...

非常抱歉,家里最近事情非常多。老人有病,这些天都在医院,没办法回复。
基础部分
语文的基础部分是可以通过预习、课上、复习,掌握的很好的。认真对待是关键。
从小学三年级起,我们在寒暑假都会朗读下学期的课文、背诵古诗文、听写字词。并且有计划的复习以前所学的古诗文--背默。
初中起,还会事先读课文注释,分散课内学习的压力。
阅读理解
首要的是积累阅读的语感--多读书。
1)小说阅读。对于中学生,这是很奢侈的活儿,即使是读那些指定书目。但是,增强语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读大部头,而且还是经典,要语感心智一起向上提。我们小学阶段主要是读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初中开始涉猎一些更为艰涩的作品,比如:雨果的悲惨世界,毛姆的月亮与六个便士,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霍金的时间简史。这还在摸索,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有向上阅读的勇气和毅力。
2)短文阅读。很短平快,是捷径。可以去读古诗文,现代散文,这就像听音乐会的短节目,不累,易懂,省时。但是,要多琢磨,体会文章的脉络,起伏,节点。
再有就是增强阅读技巧
在锻炼语感的同时,多做阅读练习,熟悉答题规则。这非常重要,现代文阅读理解的题型比较固定,熟悉套路,减少盲目。

点评

小学就读茅盾文学奖真厉害  发表于 2014-10-17 10:40
有1122爸爸的书单,买书轻松多了。谢谢  发表于 2014-9-11 22:49
记下了,看丫头那能不能听话!  发表于 2014-9-11 13:20
中年的压力!保重!  发表于 2014-9-11 13:19
谢谢关心!  发表于 2014-9-9 13: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2#
发表于 2014-9-9 10:04:28 | 只看该作者
zty1122bb 发表于 2014-9-9 09:49
非常抱歉,家里最近事情非常多。老人有病,这些天都在医院,没办法回复。
基础部分
语文的基础部分是可 ...

学习一下。谢谢。
我们这个假期才开始抓课内背诵,孩子还是不大经心,有一搭没一搭。结果一开学就是古文,第二天就要背默出来,我家的立刻脸皱得苦瓜一样,花了大晚上背下来。这下跟他说假期要提前背吧,才点头。不过也不知道到了寒假做不做得到。

点评

当他课内背诵轻松的时候,会有新的体会的。  发表于 2014-9-9 1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
发表于 2014-9-9 10:04:56 | 只看该作者
zty1122bb 发表于 2014-9-9 09:49
非常抱歉,家里最近事情非常多。老人有病,这些天都在医院,没办法回复。
基础部分
语文的基础部分是可 ...
要语感心智一起向上提
---我能理解语感向上提, 心智怎么上提呢?是帮孩子多角度分析, 让孩子能理解得更深一些吗?是这样孩子的心智慢慢也就提升了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04#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23:30 | 只看该作者
作文
这是个很难说清楚的事。依依俩俩的作文从来不打底稿,总是一气呵成,一篇600字作文通常30~40分钟一定写完,作文对她们而言从来都是一种释放与享受。
我很少过问她们的作文,她们在这方面很独立,认为作文即创作是私人的事。我觉得就家长而言,如果要帮助孩子的话,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买一些高水平的作文书,比如初中生可以读一读高中的优秀作文,熟悉一下应试文章的套路,做到不偏题跑题。在此基础上,再寻求推新,会有很好的效果。
我觉得作文是一定要借鉴前人的,但是不要亦步亦趋的模仿,更不能生硬的照搬。比如,我们可以从古诗词中学习作文,古诗词的对账、呼应、排序、转折,都很值得孩子作文仿效的。
作文和阅读应该是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这里也很不简单,需要长短兼顾,精粗搭配。

点评

感觉作文好的孩子很有天赋!读书多当然是一方面!  发表于 2014-9-11 13:22
[发帖际遇]: 热情好客的 zty1122bb 花了 3 金币 请坛友去旅游,有想去的吗,快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5#
发表于 2014-9-9 10:27:17 | 只看该作者
很早就关注1122了。我家的懒,成绩也很差。今年七月份没考上我们小县城的好点的中学。孩子爸才开始重视一下孩子的学习。让提前读七上的古诗文。整个暑假才背课文内的2首古诗,4篇文言文。现在让读背课文下的词语注释,很反感。
[发帖际遇]: caifei1 发帖时遇到财神路过,得到 4 金币,愉快的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6#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39:35 | 只看该作者
CHJ_D 发表于 2014-9-9 10:04
---我能理解语感向上提, 心智怎么上提呢?是帮孩子多角度分析, 让孩子能理解得更深一些吗?是这样孩子 ...

我感觉心智的提高与孩子的担当有很大关系。
家庭的担当。比如说,外出旅游或居家过日子,孩子适当的承担些任务、家务,非他不行。
社会的担当。去做义工,我们曾经去过多次启智幼儿园,帮助智障孩子开心。
看电影,看一些苦涩一点的,比如肖恩的救赎,钢琴师,雾都孤儿(我们学前看的),悲惨世界。看一些有社会意义的,比如1942,活着。
探险,我们曾经在河滩地上开车,目睹左近的车辆深陷沼泽,自己也有一点悬。(还是小心为好)
一定要让孩子理解生活是不容易的,是多面的,但努力是可以有希望的。
这时候,读书,会有共鸣,会有体会。
[发帖际遇]: zty1122bb 在新儿教发帖时心情特好,花了 1 金币请回帖人喝酒,想喝,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7#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51:18 | 只看该作者
caifei1 发表于 2014-9-9 10:27
很早就关注1122了。我家的懒,成绩也很差。今年七月份没考上我们小县城的好点的中学。孩子爸才开始重视一下 ...

对读背很反感,这也正常,毕竟是要花很大力气,而没什么趣味的事。
那可以只读不背,如果还不行。一人一句,孩子会不好意思不接受的。读了总比不读强,读熟了一定好过粗读一两遍,孩子体会到效果就会有成就感,进而接受原本无趣的学习方式。
不勉强,但要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8#
发表于 2014-9-9 11:26:31 | 只看该作者
跟班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9#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1:3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4-9-9 13:16 编辑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没聊---古文或者古诗文
这里也有一个语感的问题,要多读,但对于中学生而言,时间有限,读课外的古文真是需要极大的毅力。而以前没有这方面的基础,更是不容易。
前阵子,北京市中学教育改革特别突出了语文的地位,如今,国务院则强调一切不变,很值得玩味。是学还是不学,是不学还是学,挺逗的。
不学就不说了。学,我觉得还是要抓课内课外。课内,背文,背注释。课外,读史记之类的中等程度的古文。至于论语、孟子、道德经,是否要下工夫,我觉得对于没有读经爱好、传统的家庭来讲,就算了吧,撒手为好---太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3:40:4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9月9日,读到一篇文章有感触。小时候记事早--林彪出逃,我在幼儿园听说惊骇不已,政治信念发生第一次动摇,惘然!
《转》找回自己:我的一段心路历程
马勇
我是1956年初来到这个世界的。在很长时期,我们这一代人被誉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最幸福的一代人,因而我们这代人也很自豪地发誓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要为解放全人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那时觉得天下最亲的人就是毛主席,他是我们的大救星,他将我们带出"旧社会"。
尽管稍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这样的事件,尽管稍后发生"人吃人"这样的惨剧,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我们这代人对毛泽东从来没有发生丝毫怀疑。后来很多年,当我在历史研究领域工作很久,中国与世界恢复联系后,再回想少年时代的故事,我发现我们这一代人之所以在那个时候,在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还能放眼天下,胸怀世界,还总想着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等待我们去解放,去拯救,主要原因只有一个,信息隔绝。
我们根本不知道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世界究竟怎样看我们,因而我们才能自得其乐,自我陶醉在自己营造的乌托邦中。历史研究的经历还使我多想一层:毛泽东在那个时代是否知道真相?不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毛泽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知道真相,哪些是他刻意编造假话欺骗人民,哪些是他自己也不知道真相,而是被舆论误导,终于铸成永远无法弥补的历史错误,甚至历史罪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我认为,对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毛泽东在很多时候并不知道真相,因为他用自己的手铸就了一个封闭的围墙。他不想知道真相,不忍知道真相。而他的所有部属,渐渐也知道了毛泽东不想知道真相,也就知道怎样应对毛泽东的知识、心理及精神需求了。
毛泽东为中国铸就了一扇铁幕,中国与世界在毛泽东时代相互隔绝。当然,所谓完全隔绝,是隔绝掉了自己不想知道的东西,对于来自世界的赞美,毛泽东时代从来不拒绝。没有批评的赞美不仅没有价值,反而有害。不论是中国在那个时代怎样折腾,通过《参考消息》之类的"内参",依然可以感觉到世界对"新中国"赞不绝口。即便到文革这样的政治灾难,《参考消息》之类的内刊依然可以从全世界浩如烟海的报章中选择赞美中国的言辞。这些言辞害了中国,也害了毛泽东。
聪明一世的毛泽东能在1940年代脱颖而出,击败蒋介石,夺取全国胜利,凭借的是知己知彼;1949年后错误连连,铸就中国历史上不曾有的惨剧,主要的,甚至惟一的原因,就是与外界隔绝,而且是这样的隔绝,只屏蔽批评,不拒绝赞美。我们这一代就在这种政治气氛中长大,我们赞美毛泽东,发誓忠于毛泽东,紧跟毛泽东革命到底。这些今天读来如狂人呓语的言辞,并不是那一代人的虚伪,而是那一代人真的不知道世界,也不知道中国。
毛泽东沉迷于他营造的封闭体系中当老大,他当然知道"万岁"只是一种期待,并不会成为事实,因而毛泽东很早就开始培养接班人,我们每一个青年人,也都成为"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一个分子。然而毛泽东建构的体制太特殊了,在他执掌中国政治的二十八年间,阶级斗争为纲,社会分裂、厮杀,政治运动一直不断;党内斗争一直不停,而且越来越严酷。毛泽东亲手选定的接班人,刘少奇、林彪、王洪文,没有一个逃脱悲惨下场。
直至毛泽东去世,华国锋接班,这是毛泽东的安排,但又显然不是毛泽东最理想的结局。那时候,我高中毕业到部队当兵,曾有幸担任过毛泽东最后一次在杭州的外围警卫,当然什么也没有看到;也曾有幸为王洪文在杭州的住处站过岗。那时的部队,除站岗、种点菜园子,所有时间都用来政治教育,学习理论,反修防修,批林批孔,评法批儒。部队简直就是一所大学,每天都在比赛着读书。读书越多,思考越多,当然今天看来那些思考几乎毫无意义。毛泽东去世,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精神打击,也多少改变了人生轨道。
那一年刚开始,就充满着不祥,周恩来的去世引起了人们深切悼念,尽管没有几个人见过周恩来,但人们的悲痛就像自己家里发生了大事。悼念活动还没有结束,在南京、北京等地就发生了因悼念而引发的冲突。这些冲突后来被解释成四人帮的干扰,解释成人民与四人帮的斗争。由周恩来去世引发的风波还没有平息,朱德委员长去世。朱德去世没有引发什么风波,但紧接着就是唐山大地震,再接着就是毛泽东突然去世。由于经历了周恩来、朱德相继去世两次大的震撼,又有唐山大地震的现实影响,毛泽东去世虽然让底层民众依然悲痛欲绝,其情形就像不久前电视上看到的日正日丧礼一样,人民群众虽然在毛泽东活着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接触,更不知道毛泽东的生活实情,但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宣传,让人们久已失去怀疑的能力,我们那时几乎所有自认为有点头脑的人每天都忧心忡忡,毛泽东走了,我们怎么办?
我们那一代人没有人想到毛泽东会走,更没有想到毛泽东走了之后中国会更好,而不是更坏。毛泽东去世成为事实后,特别是当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李先念等人将四人帮抓捕起来之后,"英明领袖华主席"脱颖而出,仿佛毛主席早就为中国做了妥善安排。但是,意识形态的颠覆,还是让一些人渐渐觉醒,渐渐从个人崇拜、英雄崇拜的迷雾中出走,渐渐增加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国知识人思维能力提升,独立意识增强,还是在华国锋之后。华国锋下台后,中国政治主导者出于各方面因素考量,必须否定毛泽东,否定文革,甚至否定前面几十年。这种体制内否定原本是帝制中国最正当的纠偏手段,没有哪一个新皇继位后宣布一切照旧,诸多"凡是"。
帝制时代既然不能在一个皇帝任内频繁"罪己",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新皇对旧皇政策予以调整、修补,尤其在人事布局上,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帝制中国的政治正当性。华国锋和他的智囊没有很好地理解帝制中国的经验,后华国锋时代的诸多老人差不多都与毛泽东一起共过事,因而他们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心知肚明,所以在排除华国锋的时候,很轻松地打出了否定文革,否定毛泽东这两张牌。否定文革,否定毛泽东对我个人来说,很长时期无法接受,因为这两个否定等于否定了我的青春我的梦,因而在很长时期,我仍沉溺于对毛泽东的无限崇拜,对文革无限怀念中,总相信这股否定思潮就是毛泽东生前一再预言的修正主义、资本主义复辟,证明毛泽东晚年的伟大:资产阶级就在党内。
带着这样的认知,我在1878年考进中专,第二年考入大学,四年后又考到上海读研究生。几年的校园生活,使我有机会阅读过去"革命年代"不曾读到的西方名著,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一直黑格尔、罗素、杜威、弗洛伊德、萨特,都成为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精神导师,使我们渐渐脱离先前的偏狭、愚昧,与个人崇拜、领袖崇拜渐行渐远,使我相信毛泽东去世标志着一个英雄时代的结束,中国从此必将渐渐进入一个常态社会,中国政治也必将进入一个常人政治,拥有毛泽东那样至上威权的领袖不是不能产生,而是理性的中国不会再让这样的超人出现,更不会让这样的超人持久垄断权力,制造民族灾难、国家不幸。
[发帖际遇]: zty1122bb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关注,获得 1 威望,恭喜啦!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6 09:06 , Processed in 0.395531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