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无事生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强烈推荐,一定要看看:海岚对安妮鲜花《路线图》的读后感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3-6-1 14:18: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6-1 12:51 发表



学语言就要认同别人的价值观,这也有个问题:那些会多种语言的人,他们得认同多种价值观,岂非更容易人格分裂?

学语言要有海纳百川的勇气和胸怀,这倒的确是真的。
中西方对话是个很有趣的话题 ...


       你说:“得认同多种价值观。”逻辑上推理一下,你就是推定: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价值观。而我的意思,这世界上只有黑和白二种价值观,或者说真和假二种道义。

     那么,我说:“学习别人的语言而不认同别人的价值观是指什么?”
     就是我最恨一个人,而每天要背他的语录一样。这就是一种人格分裂。
    这种人格分裂的人很多。CCTV在那个门前采访的青年,前面咒骂米国,后面说要去米国,并说能不回来就不回来了。还有那个姓司的,天天朝鲜好,却把儿子送到米国。
     总之,学习语言却不为先进的文化,那要掌握这种工具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6-1 14:24:05 |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那些例子,我只看到那些个体的柔韧性不够。可是典型的中国人不是这样的,他们柔韧性非常强。
那两个发疯的例子且先不说,故事背后一定有原因。

至于那些普遍受骗的,倒不见得都是柔韧性不强,只是没有被逼到不得不的程度。到了不得不的时候,不是发疯,发疯的必竟少,唯有更好地适应了。
听说美国人动不动就见心理医生,我们就没这个习惯,不也挺好。
可是也许就是我们这种隐忍的特质,让许多残忍的行为变得司空见惯,见怪不怪。

[ 本帖最后由 tricom163 于 2013-6-1 14: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6-1 14:39:30 | 只看该作者
价值观倒不会分很多种,只是追求的方式或手段不同。
用在语言上,也是表达方式的不同。
所有的真善美,都要用爱来表达。
可是,为什么我们对爱的表达方式那么隐晦,那么偏离人性呢。
我记得论坛里有位朋友说过,意思是几千年来的破落文化造就了这种表达方式。
所以能救自己的,也只能是唤醒那最原始的爱以及不被那破落文化给绑架了吧。可是,能做到吗?信心当然要有,前途亦未必一片光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6-1 15:05:22 | 只看该作者
人家还在奋起直追流利的时候,楼主却在反思了。有多纠结。。
话说不要铺张浪费,可眼见着铺张着,浪费着,却无法阻挡。
不仅是现状。谁又不是那洪流中的一股。
有些东西是无法预见的,虽然满以为自己能预见到。
影响一个人的,有时候看起来是某种习惯,有时候却是一些很不起眼无意识的东西。
靠,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6-1 15:05: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ricom163 于 2013-6-1 14:24 发表
你说的那些例子,我只看到那些个体的柔韧性不够。可是典型的中国人不是这样的,他们柔韧性非常强。
那两个发疯的例子且先不说,故事背后一定有原因。

至于那些普遍受骗的,倒不见得都是柔韧性不强,只是没有 ...


   唉,你说得真好!
   我坚持民族文化上有问题。有人会用台湾来反驳,台湾是靠失败者低头和学习者推动造就的。在相同价值文明的政治总框架下,民族文化回归到它的本质——个体社会的影响。也就是面子、人情、祖宗崇拜、阴暗。那个富士康就是阴暗的代表。

    看看这个民族的文化追求的是什么价值?孔子这个为师者不也是周游列国四处求官吗?他的门生们呢?


[ 本帖最后由 黑夜里的眼睛 于 2013-6-1 17: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6-2 02:57:05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章千万不能睡前看,看了有话要说,就想马上跳下床发帖,那我这觉还怎么睡?
忍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6-2 09:11:32 | 只看该作者
好话题,进来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6-2 11:36:37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孔子,我想多数人是误解他了。
他的那些门生也大都是些断章取义的家伙。
不过,我想,他的徒子徒孙中总也有得其真传的,但是为什么不指破呢?
可能是想到了孔子只述不作的初衷吧。

孔子本人想要传达的思想并没有多少偏狭,反而断章取义的宗徒,挟私充大神,这就是人性啊。
我们的制度不好的地方,就是任这种人性的阴暗面自由生长,对滋长人性的光明面却无能为力。当真不称职,丝毫体现不出专业本能。

举一个例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似乎许多人拿这话当励志贴。
按目前权威的解释,难道没人觉得这个解释有个顾此失彼的错误。
这是一句很能反映人性的话。
孔子不会犯这个错,解释的人才会犯。理由是,孔子不单单讲过这句话,他还讲过很多话,这许多话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形成他自己的思想。
可是解释的人却将一句句串起来的思想肢解,按自己意愿去装饰。或许这解释的人,认为自己是对的吧。我理解这种肢解,就像能理解人性有两面。但是不太能原谅。我想我自己也可能深受这种肢解文化熏染,也会做这种错事,所以假如我自己不小心做了这种错事,也一样不值得原谅。

[ 本帖最后由 tricom163 于 2013-6-2 12: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6-2 22:43:5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啊,慢慢消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6-3 08:32:2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赞同楼主这一观点:“学习一种语言,目的绝不是学习语言本身,而是透过语言去理解其文化,将来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则是不言而喻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5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07 , Processed in 0.08605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