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81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母语孩子的英语作业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2 13:1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这个版里发了个看了一个九岁男孩的英语作业,感觉是,五味杂陈   1 2 3
因为涉及到别人的作业,加了回复可见。为了这个,回复看内容的同学一多,帖子就彻底的水了。

在这里说说我的想法吧,单独开个帖子说,省得被大水淹,得,找不到路了。

看人家的那份作业,是英语课的作业,两三个孩子分一首歌,写个ppt介绍这首歌。我前几天把其中的两三首贴在来听歌~里面了。说实话,这些歌的信息量可不小,不知道历史背景,你就不可能听懂它们。那么这个持续一周的ppt作业,给孩子的是什么呢?除了欣赏音乐之外,他们得上网去查资料,去发现那些歌词背后的信息,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成长了。
我常常看到一些人说国内的教育是洗脑教育,教育出来的产品多数人云亦云,超越被洗脑命运的人呢,部分转而帮忙去洗别的脑,剩下的往往被边缘化了。这些说法是真是假,无从置喙,但我想绝大多数的人,肯定不愿意被洗脑,而想要有自己的判断。想要自己的判断,说难也不难,只要你知道怎么去收集尽可能多渠道和来源的资料、去比较分析、去发现问题。但要说不难呢,其实也不容易。如果彻底浸淫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最后形成了不停寻找“正确答案”的惯性,不被洗脑也不容易。
所以我在加州教材出来之后,常常对别人说它很好。但我认为它的好,并不是好在用来学英语上面。它之所以好,最主要的好处是让我们看到了国外教学的系统性,尤其是教师用书,让我们看得到其教育的目标、重点和途径。

语言和思维二者,孰重孰轻,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当然很多人都认为,二者可以兼得。真的可以兼得吗?
看这个九岁孩子(而且,还不是女孩子——通常女孩子在年龄小的时候比男孩子显得成熟一两年,各方面的发展都优于男孩)的作业,我看到的不是他的英语如何好,而首先是他思想的成熟程度、作为学习者的自律、对任务的责任感,以及对团队合作的配合理解。
这是一份合作的作业,但是呢,合作的一方不怎么合作,对于一周之后要做的报告毫不在意,所以这个男孩子在无人合作的情况下,独立写出了这么一个ppt。但是不与合作方沟通,等到上台的时候就无法作出像样的报告,所以他在报告的前一天,把ppt交给了不干活儿的那一个,让对方去熟悉内容,并做一些美化性质的转换特技。而他在做作业的过程中,google也好,找父母帮忙也好,查图书馆也好,把整首歌的内容呈现出来了,对其歌唱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变化,也把握到了脉络,这对那孩子的思想成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少花一些时间在纯粹的“语言”本身的学习上,而多去用语言(英语不够好,用中文行不行呢?)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那多好啊!
如果双语齐头并进很难,何不让英语学习与学校同步,而更多的把力气放在用母语做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评价、得出结论?这不是作业,也没人评分,但这,恰好可以弥补学校语文教育刻意忽视的环节。

我想起一个今年高考的孩子的事,在这里也分享一下。那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也不算太好,好在是在小县城里,好中学也不难进——实际上好中学和坏中学,差别也不是太大。从初中起,成绩稳步上升(男孩子就是这样,开了窍了,责任心自然就出来了)。现在高三了,这一年体育运动也比较少了,以前很爱的集体项目都停掉了,每天作业要做到深夜。前段时间参加华约自主招生考试,得到了清华的面试机会,去了,回来了。清华的面试题网上也传了不少,他被提问的是,“你的物理化学成绩距离诺贝尔奖有多远”,“你作为新闻发言人,禽流感的情况要不要通报,如果引起恐慌怎么办”,以及他是理科生,为什么要报名文科系。从电话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不用等到考分出来,就知道他的分数不会太高。当然他最后也得到了加分待遇(笔试的成绩放在那里,去参加面试的人通通都会得到加分),但是加的分的确不多。
因为他的时间已经被作业挤占,没有余裕思考些什么了。这就是这些切身实际的问题,他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答复的原因。
趁着孩子的还小,锻炼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吧。
别让孩子太多的沉浸在纯粹“语言”的学习当中了。世界在变化,适应这种变化是最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3:23:15 | 只看该作者

转一个回帖

99的周末帖回复了一下,说了几句大而无当的空话,放在这个楼里似乎也不觉得突兀,就贴回来吧:

前些天和老虫聊天,说到中国学校学英语,她的感觉是,真正好的中学出来的学生,具备的是扎实的语法知识,欠缺的是词汇量,但后者好补,这就是八九十年代出国热的时候,那么多不怎么会英语的中国人出去了,落地就生根的原因——因为语法架子有,补词汇量是不难的。就看老虫那里的学生也是,中学名校的学生,要过的是最初的开口关,所差的就是一些词汇量,但是这个关不难过,稍微用点时间,语言的流畅程度就很好了,而语法因为在学校已经学得很好,所以过关之后就没有支离破碎的东西,理解力和表达力都相当不错。
其实在国内学英语,真正做到母语教育实在是太难了。再读多少原版书,那也还是不够的。但抓好语法,配合词汇,加上孩子本身母语思维的长足发展,我们的孩子比国外的孩子不但不会差,而且还有自己的特色呢。
我观察到的,国内很多所谓“美式英语”“轻松学英语”“亲子英语”教育之类的,其实都是忽悠。尽量把困难说得少一点,门槛降得低一点,海口夸得大一点,家长的钱财就挡不住的外流了。而真正国外的英语教育,词汇、语法、写作、不同文体的阅读、演讲,那是一整套系统性的东西,靠学点语言就以为自己有了国际化的思维方式了,那是在做梦。
真正有国家特色的,真正了解自己国家的,配合语言的熟练,反而真正具有进入国际化环境的基础。——人无我有,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这才是国际化呢。否则,拾人牙慧,拼死追赶,用己所短,逐人所长,哪有不事倍功半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4-23 09:46: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4-22 13:19 发表
在这个版里发了个看了一个九岁男孩的英语作业,感觉是,五味杂陈   1 2 3
因为涉及到别人的作业,加了回复可见。为了这个,回复看内容的同学一多,帖子就彻底 ...


都要家长来搞,可能真的很难。

可是看到了问题,又没法完全配合现在的学校教育,孩子的教育就两字: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4-23 11:0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3-4-23 09:46 发表


都要家长来搞,可能真的很难。

可是看到了问题,又没法完全配合现在的学校教育,孩子的教育就两字:痛苦。


知道的越多,痛苦就越多,有时想还不如就傻乐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ovecheesecake + 2 + 2 印在俺马克杯的话,no brain,no headache.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1:56: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3-4-23 09:46 发表


都要家长来搞,可能真的很难。

可是看到了问题,又没法完全配合现在的学校教育,孩子的教育就两字:痛苦。



能对老师施加影响,那是最好的。
如果不能呢,试试给孩子一些思维上的挑战,一起听一些歌,谈论一些话题,都是有帮助的。
似乎我推荐过叶开的《对抗语文》,其中他谈到大学的自主招考,老师出的题目简直“害人”——人家十几年来就没受过这种思维训练,出那些题可不就是害人么?!
所以我觉得有个朋友的总结挺不错,平常不要太顾着老师的脸色,尽可能的让孩子拥有更自由的思维,接近考试的时候,如果没有其他的出路,就用一些速成的办法,抓一下应试。在没有其他路可走的前提下,我觉得这已经是最不压抑孩子的方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2:05:29 | 只看该作者
我前段时间纠结于孩子的中文成问题,现在已经放下了。现在对他来说,是英语更能开启他的智慧,让他乐在其中的思考,我也没必要去阻止。有一种语言占优势其实是好事——对于孩子思考的深度而言。另外一种语言,就当第二语言学着,需要的时候再学也来得及的。而且,知道孩子的中文不好,那么至少让他的中文思考能力不要太弱,这我们还是做得到的~
相对中文而言,英语既是父母的外语,也是孩子的外语,父母都无法用流利的英语表达稍微复杂一点的意思,对孩子的“英语思维”,又能提供多少帮助呢?越到文化的部分,越难。
所以我对未来多半是在国内体制下突破的父母,始终建议他们更多的尝试在中文的深入思考方面突破,深入,再深入。毕竟现在引进翻译过来的资料也很不少了,想多看一些东西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了。如果碰到的老师好,体制内的英语教育,语法还是不错的,其他方面也在缓慢的发生变革,父母在儿教上又可以下载到足够的资源,也够让孩子打好基础并葆有兴趣的了。花很多的时间在英语上,中文分配到的比例不足,对孩子的未来是好是坏,的确值得考虑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英语小蚂蚁 + 2 + 2 非常赞同,你写的这段,正是我现在思考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4-24 09:5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5-19 10:02:44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楼主发的九岁孩子的作业,跟帖到这里。
首先,不知道这个是否命题作业,一般来讲国外学校很少留指定的作业,多半会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形式来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这样,大家到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便中国的音乐迷,略加引导也可以作出这样的作业。
再者,学习英语和学习西方文化还不是一回事,有些习惯是从小溶化在血液中。比如自我认可,一个从小被鼓励尝试,并勇于接受失败的孩子,和一个从小被安排工作和不断被纠正的孩子在个性上和行为习惯自然不同。这个话题太大,不在这里多说了。
最后,国内也有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孩子,只是这样的孩子很难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脱颖而出,能够不被打击到自信全无并安全毕业就不错了。这自然远不是英语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即便孩子将来不走高考独木桥,他们能否有足够的内力顶住学校对创造性思维的破坏,被打击的自信又如何重新激发,这也是我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Xieno + 10 + 10 这个问题提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5-21 16:04:34 | 只看该作者
同感,现在孩子的作业实在太多了,从小填鸭式的教育不解决,大学到接轨的挺快,确实害了一代又一代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5-23 11:13:21 | 只看该作者
等到他自己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就可以甩开家长这个脚手架,又何必担心自己的这个脚手架是不是能再高点,再精致点。
倒是你说的那个中英文时间比例,确实是个问题。没有历史,没有案例可以借鉴。摸索着,摸索着,不知亮光在哪里,好像只有慢慢等待。并且,单独的档案也无法说明普遍的规律,真是为难啊。

你说英文不学嘛,又不可以,人家确实有许多优秀的思想散落在语言里,我们自己的许多糟粕文化中没有的。
你说学嘛,成天半杯水框当哐当也不是个事,要花时间,结果连中文的精华也变得就不上用场了。

不过,也许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作好最坏的打算,也就不怕有更坏的了。好悲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4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56 , Processed in 0.292811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