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明白,杰杰为什么要知道那么多广东的琐碎信息?我不知道那些信息,但也没什么呀,甚至我对上海的琐碎信息也不了解,但有朋友来的话我会及时了解一些,也不迟呀.给孩子灌输那么多的信息派什么用呢?看起来知道的好象很多,但这些信息相互间唯一的共通点就是都是广东的信息而已呀.注意,我用了"信息"一词,而不是"知识",这两者间是有区别的.
Education2008说的关于大脑研究的那段,和我在doman那个帖子里说的,虽然不一样,但加强了我的看法,那就是,我认为人类对大脑的研究尚未定论,那那些所谓的开发又如何成立呢?
据我们这里一些小学老师的反应是,一些在幼儿期被灌输里所谓大量知识的幼儿起初能显现出优势,但往往到了3年级也就化为平凡了,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后劲不足.因为早期枯燥单调机械式的大量填鸭,孩子出现的是反射性学习状态,而不是思维性.学珠心算的孩子进入小学后老师比较头痛,因为他们看似飞快的计算能力其实都是枯燥的机械训练出来的,而现在小学数学的思维是非常活的,所以,这些孩子上学后反而被要求从脑子里彻底忘记珠心算重新建立计算思维,孩子痛苦老师麻烦.而这些孩子也只不过在入学考试里做几道不学珠心算也能做的出的题来显示一下他们有速度,1~2年的枯燥的训练就为了几秒钟,是不是很可笑?
幼儿的抽象数思维是在4~5岁的时候建立的,所以,我不明白2岁多的孩子如果具有理财能力,勉为其难也只能说对钱有点概念了.理财可不光是现金和存款的问题.rainbow请不要有想法,我只是在提出一种我们家长可能出现的理解误区而已.
我想我对我女儿所做的一切都是不断的在给她打一个基础,所有的学习和能力到最终都是取决于是否自发,套一句土话:"我们的孩子将来是否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也许我现在少听很多别人对我孩子的赞美之词,不过我宁可我的孩子将来脚踏实地自己会把路走稳走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