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说说中国古代算术那些事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3-3-5 15:3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0 jerryhao 的帖子

同一时代或者甚至同一墓穴出土的东西,也许就没那么大的差别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3-3-5 16:1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0 jerryhao 的帖子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8:28:20 | 只看该作者

天文学和算术

天文学和算术

大家要是留意的话,被命名为古代数学家的人物,大多都还有个头衔叫做天文学家,比如东汉的张衡、赵爽;晋朝的何承天、祖冲之;唐朝的李淳风;宋朝的沈括;元代的李冶;明朝的徐光启;清朝的梅文鼎等等。

以前有种说法是中国数学不能发展的原因是搞数学当不了官。尽管有这种可能但不尽然。历朝历代都有负责天文和立法的机构,这些机构一方面职责是要制定历法我们现今了,平时还要看看日历呢,在古代更要有专门的人负责观察天象和制定历法,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同时,这些职位还要承担算命占卜的工作,一有大事,皇帝就要喊他们来问问,一旦搞错了,可能就要被砍头。所以这群人可是不敢不钻研点数学的东西。而对于普通人,除了宋明几代的一些闲人外,对这个复杂的算术可能就不太关心了。

由于中国古代天文能力有限,所以各朝各代都有来自西域的外国人一起进行相关的研究汉代以后就有来自天竺的外国人带来了印度的天文知识,元朝有来自阿拉伯的札马鲁丁负责制定了万年历,把伊斯兰的天文知识带到了中国清代更有来自德国的汤若望当上了钦天监的监正。有人说汤若望是第一个外国人做这个官,这是不准确的,唐朝就有一位名叫瞿昙悉达的印度人,就做了太史监的官,还把印度的《九执历》翻译过来,叫做《《开元占经》,他一家四代都在唐初做这个官。

清朝这位汤先生原本是很受信任的,但由于他的天文知识太先进了,指出了当时杨光先、吴明烜使用的回回历法的错误,结果就被诬陷入狱了。传教士南怀仁来为他辩护,结果一审还是汤若望判死刑了。之后,又做一次实验,由中国、回回和西洋三种历法来观测,同时预测日食时间。结果南怀仁等人根据西洋历法预测的日食时间和事实相符,他预测得很准,是最准的。说这件事情应该给汤若望带来好运,结果却是并没有带来好运,反而加重了他的刑,由绞刑变成了最残酷的凌迟。幸好判决的当天,北京发生了地震(史有记载),接着宫中又有大火,同时天上出现了彗星中国人迷信,说彗星不好,所以京城民众、大臣议论纷纷的,朝中不少大臣都认为这是上天的警告,这可能是我们朝廷办了什么不好的事了。这下是救了汤若望的命当时孝庄太皇太后还健在,下令把汤若望放了,不过呢追随他的哪一批中国人还是被杀了,这就是有名的康熙历狱,汤若望的历法也被废掉了。

不过中国就是这样子,今天你倒霉,明天可能会走运科学只是人家的工具,政治才最管用。汤若望倒霉,是因为鳌拜他们恨他。等到康熙六年,14岁的康熙皇帝亲政。他对鳌拜早有不满,又常常听孝庄和两宫皇太后说汤若望如何如何好之所以落到现在这一步,死无葬身之地,完全是被别人诬陷的,便决定亲自查明此事,为汤若望平反。

康熙七年十一月,内阁通知杨光先、吴明烜和南怀仁,叫他们都过来,比试测算日影,看谁的准。办法是在地上立一根直木,预测正午日影所到之处。测了三天,都是南怀仁预测得准,所谓“正午日影正合所画之界”的结果。这是西洋历法的胜利。而杨光先和吴明烜这一方有很多错误,这些错误被南怀仁一一指出原因,杨、吴人不服。于是,朝中又组织二十多位满汉大臣对双方的测算结果进行为期数天的再度测试,最后奏报康熙说:“南怀仁测验,伊所指仪器逐款皆符;吴明烜所测验逐款皆错。”说南怀仁测的和所有仪器测的,每一款都符合,吴明烜每一款都不行,都有错误。

看看,全都算错了,我总听人说从古代计算能力就如何如何准确了,其实影子这东西,都不用计算,有长期记录就能知道的。总吹牛说中国人早就知道相似三角形了是没用的,没有完备的几何知识,做这些简直是不可能的。

现在事情对杨光先很不利了,杨光先自知大事不妙,但是还要挣扎挣扎,他赶快上疏,说“中国乃尧舜之历”,中国的历法是从尧舜留下来的,“安可去尧舜之圣君而采用天主教历?”怎么能用天主教历?中国人怎么能用天主教历呢?“中国以百刻推算,西历以九十六刻推算,若用西历,必至短促国祚,不利子孙。”康熙看后大为光火,下令将杨光先、吴明烜等人革职查办,杨光先论罪处死斩立决,老婆、孩子流放宁古塔,后来杨光先没斩立决,还是放他一马,叫他回家了。

到了康熙八年三月,清政府正式复用西洋历法,让南怀仁担任钦天监的监正,此后一直到道光时期,钦天监都是由西洋人来掌握着。
所以到了今天,还是有一批人和那个杨光先一样,即使现代知识都是正确的,但就是不接受,整天喊着要恢复老祖宗的些东西,就是这样的可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这个故事好听!跟着你混果然是有好处滴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8:33: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3-5 15:36 发表
同一时代或者甚至同一墓穴出土的东西,也许就没那么大的差别了吧?


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出土的文物,基本上都是经过修复的,出土时包括出土后的氧化,会导致那些东西基本不成样子了。

别说出土文物了,就是家里用的东西,十几年后,都会有很多和当初差别很大的了。

所以一个时代同一个墓穴之类根本没意义,1mm啊,古代人造也造不出这种精度来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3-3-6 08:3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3 jerryhao 的帖子

你的意思是说中国古代算术是为天文学服务的,古代的所谓天文学呢,不过是占卜、预测之术,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0:19:10 | 只看该作者

一些小故事

一些小故事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3-6 08:39 发表
你的意思是说中国古代算术是为天文学服务的,古代的所谓天文学呢,不过是占卜、预测之术,是吗?


喜欢听故事,我就偏偏题,先不说数学那些事了,讲讲历狱那些事。

当然那些钦天监不单单是研究天文了,换一句话说吧,中国古代可能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像哥白尼、伽利略这类是爱好天文,愿意追求事物终极真理的。中国讲究天人合一,琢磨天体现象,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人服务。所以古代类似钦天监的机构,负责和多重要事务,比如算卦、选吉时,立储、风水,甚至皇帝每天荣幸那个妃子,有时候都要听这些人的意见。所以这个职位是一品大员,很大的官了。

汤若望做这个官可是不容易,顺治帝很信任他,所以那时候就没什么大问题,别人告他也告不倒。顺治死了就不好办了,我前面提到那个历狱的故事,其实那个事情完全不是技术之争,而是文化之争。导致汤若望差点被凌迟的原因,就是有人告他用新历法使吉时凶时倒置,造成了严重后果:使顺治的幼子荣亲王3月而疡,又由于下葬日子选得不对,致使荣亲王生母董鄂妃不久死亡,接着顺治帝也染天花而亡了。这罪名厉害吧,一个人搞死了三个皇亲国戚,不凌迟还行啊。

其中最具体的就是荣亲王下葬的日子和时辰给选错了不合乎中国的风水。荣亲王是顺治的小儿子,不幸死了,选时辰下葬的事情就是钦天监负责。其实这件事也是冤枉的,汤若望的罪名是选的日子“年犯三杀,月犯生杀,日犯党杀,时犯伏吟,四柱无一吉者……若用之宦庶之家,其凶祸不可言矣。”汤若望虽然不太懂中国的风水,但他还是很尊重这个习惯的,为这个他还被其他传教士把他告到了罗马教廷,说他支持封建迷信。而他的手下也还是有一大批懂得中国风水的人。当初杨光先说他“误用洪范五行”,但实际上杨光先自己也用洪范五行的。当时钦天监原选定于当日辰时下葬的,结果礼部官员译为满文时误为午时,结果就在午时下葬了,大家听评书的都知道午时问斩这个说法,所以不是好时辰,结果后来审汤若望的时候,礼部否认他们翻译错了。

[ 本帖最后由 jerryhao 于 2013-3-6 10:2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故事听完,很有趣,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3-3-6 13:1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6 jerryhao 的帖子

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的确很有趣~~
你不赞成给孩子看历史,自己倒是看得很有劲的

不过说真的,历史之所以有用,就在于它会反复的重演,温故可以知新呀!
有个朋友出任公司高管,最近被董事长十分含蓄的提点,做领导不要太冲锋在前,事必表态,尤其是反面意见,否定也要不露声色最好由别人去说比较好——如此方可不得罪人。我估计外国人到中国来,大概最初也都要经过一些这样那样的挫折,最后才会发现(也有些人永远都发现不了)其中的机巧。
我不用做官,也不会有机会当领导,真好。

哈,我又歪楼了,幸好你不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4:20:27 | 只看该作者

抬棺死劾权臣

抬棺死劾权臣

下面我再讲点杨光先的小故事吧。

这个杨光先现在好多人不知道,其实他在清朝是个很有名的人物,现在没人知道他主要还是宣传不够,有一些戏讲海瑞罢官,所以海瑞就出名了,杨光先其实名气不比海瑞小,而且他和海瑞一样是一个二杆子。就是到现在还有人赞赏杨光先呢,说尽管在科学之争上,历史证明,杨光先没有一件事情是对的,但是他在政治上还是正确的,因为他坚持中国特色,反对普世价值。

杨光先第一次成名是因为抬棺上书,发生在崇祯十年。那时候,杨光先已经40岁了,没当什么官,是一个世袭千户。为了参劾当朝权臣大学士温体仁,他把千户之位让给弟弟,自己成了布衣身份。他学习海瑞,抬着一个棺材去向崇祯皇帝上疏,历数温体仁和陈启新的罪状,称为“舁棺死劾”。

这个温体仁是怎样的人呢?温体仁是崇祯时期的首辅,辅政8年,没有提出过任何经国济世、救亡图存的方略,结党营私、玩弄权术、陷害异己等方面功力深厚。杨光先的运气好得很,虽然他的“舁棺死劾”未能撼动温体仁一根汗毛,自己反而遭到廷杖和流放,可不久温体仁就倒台病故了,杨光先被赦回乡,一举成名。不过这也是明朝的传统,后世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到了今朝,上书的都给打成右派,最终给折磨死了。

转眼间明亡清兴。不知为何,在改朝换代的危急时刻,杨光先没有用他一贯的激烈方式去践行忠臣不事二主的孔孟遗训,也没有效仿春秋时的伯夷叔齐躲进深山饿死不食周粟,而是与时俱进,时刻准备着为新政权建言献策呢。


[ 本帖最后由 jerryhao 于 2013-3-6 15:0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二杆子肯定不是什么好话。跟现在说的很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4:45: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3-6 13:17 发表
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的确很有趣~~
你不赞成给孩子看历史,自己倒是看得很有劲的

不过说真的,历史之所以有用,就在于它会反复的重演,温故可以知新呀!
有个朋友出任公司高管,最近被董事长十分含蓄 ...


故事还很长,容我慢慢讲,后面还有更好玩的事情呢。

我不让孩子看历史,是因为没有可看的书,我讲的这些故事,估计大家以前也都没听说过。因为现在书里希望大家知道的,都是那些编造出来的,假的东西。

虽然不是写论文,我下面还是会尽量地去引用原文,也许看起来会枯燥些,我尽量给讲解一下。

历狱事件,就技术上说,是非已经立定。但擅长辩证法的中国人,后来还在说:“其实《大统》未必全失,西人未必全得。”,这话说的有什么意义呢。

但如今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以前我中医楼里,类似讲法的历历可见。

[ 本帖最后由 jerryhao 于 2013-3-6 14:5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哈,你直接的本色又来啦~~~所以咱们这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3-3-6 21:48: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3-3-6 14:45 发表


故事还很长,容我慢慢讲,后面还有更好玩的事情呢。

我不让孩子看历史,是因为没有可看的书,我讲的这些故事,估计大家以前也都没听说过。因为现在书里希望大家知道的,都是那些编造出来的,假的东西。
...


嗯,很喜欢听,八卦点历史也很好玩,俺每天想起来就上来瞧瞧,看更新了没
有空就多写点啊!

以前还追一个博客,也是八卦历史故事的,人家后来出书了,我还想着去买一本看呢,等闲下来第一个就买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3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6:24 , Processed in 0.181100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