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612|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筋柔百病消(很实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9 15:1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筋柔百病消(很实用)
目录

序言
被忽略的筋...
第一章
百病生于筋...


很多疾病都是筋出毛病引起的...


筋是我们身体的生命线...


筋伤是百病之源..


第二章
百病由筋治...

从筋的角度去考虑,疾病多了一条解决之道.

主要的理筋手法.


第三章
头面部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

头痛..

失眠...

面瘫...

第四章
颈胸部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
颈椎病...


慢性支气管炎...
冠心病...
高血压...
第五章
腹部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

月经失调...

糖尿病..
第六章
肢体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

[肩周炎.
腰肌劳损...

腰腿痛...

后记...

[ 本帖最后由 yzz 于 2013-2-19 15:2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9 15:32:18 | 只看该作者

筋柔百病消

序言  被忽略的筋
X光片、CT、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的发明,为我们认识自己的身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许多过去只有凭经验才能诊断的疾病,比如脑出血、脑梗死、肿瘤及体内异物等,现在可以一目了然。但与此同时,这些影像学资料也容易对我们造成误导,把某些正常的生理现象及老化现象也当成疾病,尤其是把一些原本不该手术的疾病做了手术,这在某些骨科疾病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比如某些骨刺、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等。
我拿骨刺来举例,它是脊柱、四肢关节骨质增生的俗称,因骨赘的形状如同针刺,所以被称为骨刺。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刺发生率也逐渐增多,30岁开始出现,50岁以上约90%有关节骨性变化,但有症状者并不是很多。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颈肩腰腿及四肢关节疼痛等症状也逐渐增加。临床上一般关节疼痛就要拍照X光片进行所谓“确诊”,恰好这些中老年人都涵盖在骨刺发生年龄段内,据此就得出一个错误观念:骨刺压迫神经引起关节疼痛。结论很简单,那就是手术切除骨刺,否则是不会有效的。其他疾病也是一样,既然椎间盘突出了嘛,当然要去掉突出的椎间盘。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经常有欧美的患者来北京找我治疗手术未能解决的问题,我在瑞士工作期间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有一个老太太居然做过27次类似“跟骨骨刺”之类的手术。
前年,我回到农村老家,一位叔叔双膝关节痛,我要给他针灸治疗,他说他这是骨刺,扎针能管用吗。我无语。不仅他不懂,我们许多专业人士也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关节内软骨、半月板等其实根本就没有痛觉神经分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2-19 15:34:38 | 只看该作者

筋柔百病消

说到此,我不由得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一道趣味数学题:“101-102=1”,只移动其中一个数字的位置,就让该等式成立。据作者讲,他问了无数的人,没有一个人回答得出来,反正我是想了好久也没有答出来,因为我们的思维有了定式,不信您就做做看。
这就好比足跟痛,医生会很负责地拿X光片、CT、核磁指给我们看,你看骨刺都长这么大了,能不痛吗?还有所谓的“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都突出这么多了,你能不痛吗?赶快手术取出算了,要不过半年你就走不了路了。我们自己也好像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西医就是厉害,中医光讲经络不通,讲半天也没讲出个所以然来,做就做吧,还犹豫什么。实际上影像学上的“腰椎间盘突出”与临床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两个概念,也确实有真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需要手术的,但并不是所有影像学上的“腰椎间盘突出”都需要手术。
我们稍动一下脑子就会想明白,得所谓“腰椎间盘突出”的朋友一般都会有轻重不同的腰腿痛,但你想一想,神经受压迫以后会疼痛吗?你的腿会压麻,但不会痛,你的手也会压麻,但同样不会痛,神经根也是一样,只会因压迫而麻木,但肯定不会疼痛。反过来讲,这些腰腿痛并不是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的,那你做手术干什么,我曾经见过做了两三次手术依然腰腿痛的患者。这些病的原因到底在哪里?问题不是出在骨刺上,也不是出在椎间盘上,而是出在筋上。
不仅腰腿痛的治疗是如此,某些内脏病的治疗也是一样,如沈阳的李江舟医生就提出了“筋性内脏病”的理论,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他还观察到当左侧腰部的筋受伤的时候,相应的脏腑功能会亢进,而右侧的筋受伤时,则会减低。比如我们一感到心慌、胸闷、心悸,马上就会想到去看心内科,大夫当然会给你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乃至查血脂和心肌酶谱等,却很少有人想到这有可能是颈背部的筋出了问题,如果从颈椎或胸椎入手去治疗,症状很快消失的话,那基本上就可以诊断为颈性冠心病。高血压病也是一样,有人颈部劳损或受伤以后不久出现了高血压,如果服用降压药,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的话,那我建议你去看看针灸科或按摩科。如果从颈椎治疗效果很好的话,那基本上就可以考虑是颈性高血压了。
祖国医学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注意到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的损伤,统称为“经筋病”,并认识到该类组织的损伤会引起关节痹痛及内脏病,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方法,本书也将从自我保健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做介绍。
但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名临床大夫,我坚持的观点是,所有疾病首先一定要搞清西医诊断,也就是所谓的定性和定位诊断,这在神经科疾病中尤为重要,否则难免会耽误某些疾病的治疗。明确诊断之后再考虑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比如脑出血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高压等,必须西医抢救治疗;有些病可以中医和西医结合治疗,比如高血压病、哮喘等;有些病可以单纯用中医来治疗,比如大多数的颈椎病、腰腿痛等。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讲,我们的自我保健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是辅助性的,打个比方,医生的治疗如果是饺子的话,自我保健就好比是醋。
101-102=1这道题做出来了吗?其实答案很简单,只要改变一下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就行了。因为我们总是习惯水平移动数字,这就好像跟骨刺较劲一样,永远不会有好的结果,其实只要您将“2”向右上角移动一下位置,问题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2-19 15:37:48 | 只看该作者

筋柔百病消

第一章  百病生于筋
很多疾病都是筋出毛病引起的
相信大家看到这个说法都会感到很好奇。不着急,咱们先通过一些临床的真实案例来了解体会。
我的大学同学崔淑丽,现在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疼痛中心工作。某天,50多岁的蓝阿姨找她做针灸治疗。蓝阿姨的病情不复杂,只是左脚跟上长了一个骨刺,但就是这小小的骨刺给她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她一度痛得连走路都困难,需要踮脚跛行才能减轻痛楚。蓝阿姨说,她曾经向骨科医生求助,对方的建议是开刀切除骨刺。由于她当时的工作无法让她拿出三个月的长假来休养,所以她拒绝了这项建议。医生只好给她注射了类固醇药物来暂时压制疼痛,但这治标不治本,才刚刚两个星期,她的疼痛问题又出现了。后来经朋友介绍,她辗转找到崔医生这儿,做了大约9次针灸治疗,脚跟骨刺的问题就彻底得到解决。
其实,类似的问题,我也遇到过。我在瑞士工作期间,一位老太太对我说,她再也不想做手术了,因为她已经做了27次手术,当然都不是什么开腹开胸之类的大手术,基本上就是“跟骨骨刺”之类的小手术。我也是用针灸的办法给她处理,效果非常明显。后来,我和我的同学说起这件事,我们不约而同地得出一个结论,很多被认为是骨头病变的疾病,归根结底是骨头周围的筋出了问题,只要把筋调理正常,那么骨头的疾病自然就痊愈了。再举个常见的例子,比如颈椎病,现在成年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过去,人们总认为是骨质增生使椎间隙变小,最后压迫神经血管所致,或者认为是椎间盘出了问题,所以一定需要手术治疗。现在看来,这些认识是有些偏颇,甚至是错误的。实际上许多病人主要还是筋出问题了,只要把筋都调好了,各种症状就会随之消失。
很多疾病本来比较容易治,但过去因为只是单纯地从骨科角度来考虑,就觉得必须手术,比如颈椎病、腰椎病,但手术有时候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造成另外的损伤。这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筋的重要性,光看到骨头出问题,椎间盘异常,事实远非那么简单。
我们医院原来的骨伤科主任刘维老师曾经提到,他年轻时和老师一起做切除腰椎间盘治疗腰腿痛的手术,手术做得很好,但许多患者效果并不理想。而当时另一位症状很重必须手术的患者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做手术,采取了保守治疗,几年后却完全恢复正常。这事对刘主任触动很大,所以后来他一直从事中医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脱出等的研究。
我们以前对骨性的东西强调得很多,尤其X线发明以后,一看见骨头异常,就把问题都归结于骨头了。现在更是运用CT、核磁共振等,把许多筋的问题都当成是骨头的问题来处理,包括骨头位置的异常、骨刺,还有椎间盘的疾病。大家都想通过手术来纠正,把骨刺去掉,把突出的椎间盘取出,这其实是现代医学的误区。
经过诸多专家十几年的努力,“筋”这个罪魁祸首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专家认为,大量疾病主要是软组织也就是筋的问题。筋一旦出问题,那么内脏、神经系统就会受牵连,把筋调整好了,那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当然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手术。
手术不仅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对于很多自费的患者来说,一做手术动辄上万,甚至好几万,费用问题必然是需要考虑的;另外一个,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手术是创伤性的,病人要承受很大的痛苦。所以但凡保守治疗能达到同样的疗效,病人就会选择保守治疗,这个大家都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2-19 15:39:58 | 只看该作者

筋柔百病消

筋是我们身体的生命线
筋是什么
说了好半天的筋,我还没有解释筋到底是什么。现在大家一说到“筋”,马上就会联想到肌腱,比如大家平时去菜市场买肉时会说:“我买牛蹄筋儿,我买猪蹄筋儿。”其实,医学意义上的“筋”可不只是肌腱,它还包括肌肉、韧带等附着在骨头周围的软组织。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游泳时小腿肚子突然抽起来,大家几乎都会说小腿肚子“抽筋儿”了,在农村还有人会说小腿肚子“转筋”了,这里的“筋”显然指的是肌肉。还有喜欢养生的朋友都知道一种传统的养生功法——易筋经。“易”是改变的意思,“易筋”就是指改变我们僵硬紧张的肌肉,使之柔软灵活而富有弹性。
筋的学名叫“经筋”,因为它是纵向分布的
以上是我们生活中了解的“筋”,可在传统中医最权威的经典《黄帝内经》中,筋是没有独立出现的,凡是提到“筋”的地方,都会在前面冠一个“经”字,称为“经筋”。这“经筋”又如何理解呢?
经筋可不是对筋的泛泛论述,在筋之前,加上“经”字,我们的老祖宗显然是有特定含义的。“经”字的本意是指织物的纵线。大家知道,织布前必须首先在织布机上固定好经线,而经线是纵向排列的。因此,所谓经筋,指的就是人体中“筋”的走向,它们大多是纵向分布的。
十二经筋与十二经络有什么关系
在《黄帝内经》中,经筋与经络是对应存在的,有十二经络,就有十二经筋,它们的走行大体相似。
简单地说,十二经筋就是包裹十二经脉的一些组织。用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大家就明白了。十二经脉相当于火车和汽车通行的隧道,十二经筋则是隧道周围的路基和穹顶等辅助的部分。如果隧道周围的山体有塌方,比如发生了地震或者塌陷,那么就会影响到隧道的通畅。就像汶川大地震,其中有一个隧道因为塌方所以整条道路都不通了,物资也没有办法及时运进去。这就相当于身体的十二经筋出现了问题,也就是“塌方”了,那隧道(经络)就不通了,气血也阻滞了。长此以往,身体某些部位的营养供应得不到保证。所以说,通道固然很重要,但是通道周围的组织一旦有异常,通道也会出问题。反之,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假如经脉中气血亏虚或者其本身出问题了,那么经筋就得不到濡养,它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经脉与经筋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毫不夸张地说,十二经脉能否发挥正常功能有赖于十二经筋的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它们的关系就好比鱼和水,经络是鱼,经筋是水,水里没有鱼,它依然是水;但鱼离开了水,十有八九是活不下去的。过去我们常说“军民鱼水情”,实际上主要还是讲鱼对水的依赖。
由筋异常引起的疾病,就是经筋病
经络是什么,学术界现在还有诸多争议。但筋是摸得到的,如果有异常,我们通过检查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比如筋结疼痛等,易发现,也易调整。所以养生也好,治病也好,从“筋”来入手往往更容易把握。把筋的功能调节正常,人体就会保持健康的状态。从医生的治疗角度讲,许多疑难病从筋入手,也会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所以筋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我从事针灸临床已有二十几年,发现很多疾病诊断和治疗应该更多地从筋的角度来入手,因为很大一部分的疾病往往就是筋的异常所导致的。比如有时候我们认为疾病的原因是经脉淤阻了,其实是由于经筋挛缩而导致的。而一直以来,我们都忽略了筋的重要性,这无疑给很多病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本书的初衷即是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2-19 15:41:31 | 只看该作者

筋柔百病消

筋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身体的健康养生方面少走一些弯路。
筋伤是百病之源
说起这个筋,可能大多数人的感觉是,它不过是和我们的肢体有关系,会引起一些疼痛、麻木等症状。其实,筋一旦出问题,不光会造成运动的障碍,身体其他器官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包括现在一些内科病,比如消化系统的疾病、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神经系统的疾病等,都跟筋的失调有很大的关系。
揉开颈肩部的疙瘩,耳鸣痊愈了
1985年左右,父亲单位的一位同事,当时是县卫生局的一位领导,在同仁医院确诊为神经性耳聋。这位叔叔说,因为自己平时爱开玩笑,起初他对别人说自己耳朵不好想去看病,大家都不信,因为他与人谈话时反应等各方面都很正常,所以都说一看就没病不用去医院。但有一次他走路时钥匙从右边的兜里掉到水泥地上,自己居然没听见,这之后大家才意识到他右耳可能真的有问题。
之后他就到同仁医院检查,结果诊断为右侧耳朵神经性耳聋。按照医嘱用了一些药物之后效果不太理想,还是听不见。有天我去父亲单位也就是卫生局玩,这位叔叔正好在,大家聊天时他随口说要不让我给他治治。我觉得这个耳聋肯定是不好治,但是整体检查了一下,发现他两侧肩膀高度不一样,脖子有点儿歪,而且整个颈肩部的肌肉都很紧张,摸起来还有一个一个的疙瘩。当时我正好在学按摩,学习热情比较高,也很愿意给别人做手法,所以就说给他放松放松。结果放松了一会儿,突然他就说听力有好转。当时我自己也不太相信,但是他很肯定地这么说,那肯定是有好转。之后他又到我家让我给他治了3次,结果他这个耳聋真的完全好了。
这事对我触动特别大。我总结一下,他的耳聋就是因为筋出了问题,才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临床上有些病很难治,比如这例神经性耳聋,按常规思路肯定是听神经受损,用中药的话就是补肾,一般辨证阳虚的,吃金匮肾气丸,阴虚的,用六味地黄丸,这样治疗可能会有些效果,但不会太理想。而如果从筋来入手,直接把不正常的筋,绷紧的筋给松开来解决问题,这样反倒比较简单。
放松筋结,治好神经衰弱
我常去阜成门那边的广济寺看望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一诚大和尚,为他老人家做保健。本来上级打算给他派一个保健医生的,但他说他有保健医生,因为我是他老人家的皈依弟子,他就把我当成自己的保健医生了。
有一次,是他老人家的一位侍者精神焦虑、心发慌、晚上睡眠也不好。我看了看那位法师,又摸了下脉,没有什么大问题。他自己说,最近太劳累了,工作太忙,事情太多,心情太紧张了。我想了想说,我用手法给你放松放松吧。我只在他脖子和后背处推拿了一阵子,把一些痉挛的筋结揉开,顺便还做了几下颈椎复位。之后他便告诉我,那一次就好了七八成。后来我又给他做了四五次,他基本上就完全正常了。
绝大多数的疾病都是筋出问题引起的
身体的筋一旦紧张痉挛,就必然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导致心慌、胸闷等一系列症状。举例来说,颈部的筋一紧张,膀胱经、督脉都会受到影响,这样的话,头部就会不舒服,头晕、失眠、烦躁这些症状就都会出现,所以把筋的问题解决了,很多头部的疾病、脏腑的疾病,乃至全身的疾病,治疗起来就变得简单很多了。再比如,有的人有冠心病,实际上是后背的筋,特别是心俞附近的筋出问题了,造成相应的经脉不通,进而导致气血阻滞,最后心脏就出问题了。背俞穴一旦出问题,相应的脏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包括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道理都是一样的。把后背的筋调好了,相应脏腑的疾病自然会好转,乃至痊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2-19 15:43:06 | 只看该作者

筋柔百病消

对于这些因为筋出问题而产生的疾病的治疗,应当尽可能地应用一些非药物疗法,包括针灸、按摩,甚至长圆针、小针刀,还有一些别的方法。把筋调理顺了,一些相应的症状就会消失了,疾病也随之痊愈。假如单纯用药物,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针对性都会差一点。
当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疾病全是因为筋的毛病,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筋出了问题,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从筋入手,而且疗效好过其他方法。
有些疾病比较复杂,既有筋的问题,也有脏腑本身的问题,这就需要从两方面来治疗。某些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那主要是内脏器官的问题,但如果把筋的问题解决了,也会对病人有所帮助。因为临床情况非常复杂,所以我们需要多层次多方面来理解筋的重要性。
第二章  百病由筋治
从筋的角度去考虑,疾病多了一条解决之道
十二经筋虽然也像十二经络一样看不见,但是它能摸得到。在正常状态下,我们的筋摸起来很柔和,不僵硬,不疼痛,但是如果出现了病变,比如僵硬或是痉挛了,在医学上就叫做“筋结”,它好比绳子打了结。经筋发生病变既可以是导致一些疾病的病因,也可能是有些疾病产生后在十二经筋上的反应。比如有些胃肠功能不太好的人,会发现腿部的足三里穴和背部的脾俞穴、胃俞穴附近有条索样的筋结,压痛敏感。如果从经筋的角度进行治疗,将打了结的绳子结解开,疾病的症状就会得到缓解或是痊愈。
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小腿“抽筋”,实际上按照现代医学应该叫做“腓肠肌痉挛”,也就是说小腿的肌肉发生了痉挛和收缩,用手触摸会感觉到有硬硬的筋结块,压痛明显。虽然坐着休息一会也能缓解,但如果配合着轻轻揉按小腿部的肌肉筋结,使之放松,就可以更快地缓解症状。所以说,筋有异常了,我们非常容易发现,也非常容易调整和治疗。
1984年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一天起床发现自己落枕了,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筋发生问题的痛苦。可能不少朋友也有落枕的经历,这虽然是很小的毛病,但是很难受,脖子转也转不动,一天活动不自如,心里很烦躁。正好那天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到我科里找我,这位同学是骨伤研究所的,他从治疗骨头错位的角度给我治了一番,但没见明显效果,脖子还是转不了。下午我去我师父王选杰先生那里练拳,其中一位师兄说要给我治疗,这位师兄拳练得特别好,劲特别大,推手能把我给扔起来。我心里很害怕,但又不好拒绝,正在犹豫时,他给我拨了几下,很疼很疼,但就是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脖子就完全好了,颈椎活动自如,这实际上就是瞬间把颈部挛缩的筋结给拨开了。后来我就经常跟这位师兄学习这类手法,主要就是把筋结拨开,放松痉挛的软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我在二十几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经筋病用一些非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最好,包括扎针、按摩、艾灸、长圆针、小针刀等,而单纯使用药物或手术,效果会差一些,严重的有些疾病还会误治,既浪费精力,又浪费财力,绕很大的弯路。比如所谓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会选择手术治疗,其实大多数病人并不是因为椎间盘出了问题,而是腰椎周围的筋出现病变了。这点我在后面还会详细地展开谈,这里就不多讨论了。
经筋病一方面可以请医生进行治疗,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自我锻炼和保健的方法来防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揉筋法,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坐车、看电视,花上几分钟就可以随时随地对筋进行保养和治疗,很方便,很简单。
揉筋时,首先,要找到自己身体上筋的异常之处,即压痛敏感或痉挛的“筋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2-19 15:44:43 | 只看该作者

筋柔百病消(很实用)

通过按揉的方法将它揉散开。力度根据自己的承受为度,觉得不痛就重一点,觉得痛就轻一点。
平时还可以用灸法来保健。通过刺激经筋,实际上也是刺激腧穴,来达到调整经筋的目的。此外,像站桩、练习太极拳、大成拳等传统的养生方法,也可以从根本上调整身体十二经筋的柔韧性,使身体的机能趋于正常。所以建议中老年人经常活动锻炼,减少经筋病的发生。
从医生的角度讲,有些疾病从筋来入手往往更容易把握,临床上会取得比较好的疗效。从个人的角度讲,从筋来入手,将全身的筋的功能调节正常,对治病也好,对防病养生也好,都是一种简单方便的保健法,何乐而不为。
主要的理筋手法
我们来打个比喻,人体的脊柱好比帆船的桅杆,而我们的筋就好比固定桅杆的绳索,如果绳索出了问题,桅杆当然不会稳定和正直,身体也是一样。由于这种原因得的病用药物治疗显然不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正确的治疗方法就是要调理我们的筋。
筋出了问题,比如痉挛了,就好比绳子打了结,对应在我们人体叫做“筋结”。如果我们能像解开绳子扣一样,把筋结解开,那疾病自然就痊愈了。
解开筋结的方法,中医的学名叫做“理筋手法”,它包括点穴、按摩等,这些理筋方法尤其适宜于经筋疾病的早期和中后期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它很方便大家随时随地地进行自我保健,防治各种经筋疾病。常见的理筋方法主要有摸法、滚法、揉法、按法、拿法、弹筋法、拨法等,简单地介绍给大家。摸法摸法主要是指用手触摸肢体、穴位、筋结以疏通经筋、调节经脉的方法。摸法主要用于检查和寻找身体的压痛点和筋结。医生根据病人的诉说,首先在相应的部位寻找压痛点。病人自己也能照猫画虎,用拇指或中指指腹触摸,稍用力作上下左右滑动,痛觉特别敏感或迟钝的地方,往往就是治疗的关键点。另外,医生还会用指面触摸,检查病人是否有肌张力增高或是挛缩,是否有硬结或条索状的筋结等,以便采用适合的理筋手法。
滚法  滚法主要是指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通过我们腕关节屈伸外旋的连续往返活动,使产生的力量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其动作要领在于肩臂不要过分紧张,肘关节屈曲120~140度角,手腕要尽量放松,滚动时掌背要紧贴身体,不能跳动或摩擦,压力尽量均匀,动作协调而有节奏,不能忽快忽慢或时轻时重。这种方法接触面较广,压力较大,适用于肩背腰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为丰厚的部位。对于肢体的瘫痪、麻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疾病多采用此法,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经筋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揉法  揉法是理筋推拿常用的手法之一,主要是用手掌大鱼际、掌根部分或是手指螺纹面,用力按在某个部位或某个穴位上,动作轻柔缓和,环旋转动。其中用大鱼际或掌根部着力的称为掌揉法,着力面较广,刺激缓和舒适,适宜各种年龄阶段的人,常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以及因外伤引起的软组织疼痛等症,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消肿止痛的作用。用指面着力的称为指揉法,力量轻柔,临床上多用于小儿推拿。
按法  按法也是理筋推拿常用的手法之一,是用手指、掌根按压体表以向经筋透力的治疗方法,具体分为指按法、掌按法。指按法是用拇指或食、中、无名三指指面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最常用的是拇指按压法,将拇指伸直,用指面按压经络穴位或经筋筋结点,其余四指伸开起支持作用,协同用力,这个方法的接触面比较小,刺激的强弱容易控制,对全身各处的经络穴位都适用,具有较明显的开通闭塞、散寒止痛作用。掌按法是用手掌根、鱼际或全手掌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适用于治疗面积较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腹部等,这个方法的刺激比较缓和,具有疏通筋脉、温中散寒的作用,常用于脊柱两侧疾病的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2-19 15:46:43 | 只看该作者

筋柔百病消(很实用)

如急慢性腰疼、骶尾部软组织损伤、脊柱侧弯等症。
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内收,并做持续的揉捏动作,这个方法的动作要领在于,腕部要放松灵活,指面用力,揉捏动作要连绵不断,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它的刺激性较强,可用于颈肩部和四肢部经筋筋结点和穴位,治疗头痛、脖子僵直、肌肉酸痛等症,具有疏通经络、镇静止痛、开窍提神的作用。比如,用拿法处理完风池穴及脖子两侧能使毛孔竖起,有发散解表作用,拿肩井穴能通调周身气血等。实际应用时,实施拿法后,常辅以揉摩手法,来缓和刺激。
弹拨法  弹拨法可细分为弹法和拨法。弹法是以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对紧捏肌肉或肌腱,用力提拉,然后迅速放开,使其弹回,好像拉放弓弦的样子,适用于胸背部的骨肉及浅表的肌腱部,有舒筋活络、畅通气血的作用。拨法则是把手指按在穴位或某个部位上,适当用力下压,到有酸胀感时,再做横向拨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指下的“筋结感”,选择使用弹拨法,能解痉止痛,对于松解软组织粘连有一定作用。
具体应用的时候,大家应该根据疾病的程度和症状不同而采用相应的手法,或者根本没必要拘泥于花样繁多的手法,只选自己用着最顺手的。另外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外伤所导致的关节错位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则不仅需要进行理筋手法的治疗,还必须找专业医师进行手法复位等。
第三章  头面部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
头痛
不少朋友都把头痛当成小毛病,不愿到医院去接受治疗,而是简单归咎于睡眠休息不好,或简单服用些止痛药物,或只做些物理疗法等等。如果是轻微的头痛可能因此缓解,但一有诱发因素,头痛马上就又回来了。其实头痛并非都是小毛病!
临床上头痛的病人很常见,据统计,它的发生率仅次于感冒,基本上,80%的人曾经有过头痛的经历。据我的临床经验,大多数人的头痛是由于头颈部的肌肉紧张收缩,也就是头颈部的经筋出了问题。因为经筋得不到舒展,头部的气血受到滞阻,不通则痛,最终引发了头痛。
曾有一位经常头痛的朋友问我,我们人体头颈部的经筋为什么会容易出现问题呢?中医有句话叫做“寒主收引”,身体一旦受寒,全身的肌肉就很容易紧张收缩,气滞血淤,不通而痛。大家都知道,现在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夏天不开空调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空调温度往往打得比较低,寒邪很容易从皮肤的毛孔侵犯头部和脖子后面的经筋,进而导致头痛。夏天经常有年轻人到医院看头痛,许多都是因为在办公室吹了空调后引起的。此外,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紧张,大家很容易焦虑,尤其是知识分子。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点,我们就会发现,那些长期紧张焦虑的人肩部总是高耸着,这说明他们的心态长期得不到放松,如此也很容易造成身体肌肉的持续紧张,尤其是头颈肩部的经筋会长期处于紧张挛缩的状态,这样怎么能不头痛呢?
再次,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像空调、电脑、汽车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也是引起头痛的重要原因。长期面对电脑的办公室人员和长期手握方向盘的司机,身体常处在某个固定的姿态下,颈椎承受的压力过大,又得不到适当的活动、休息和锻炼,颈部肌肉会持续性地紧张,颈部的气血得不到疏通,从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头痛。
还有一个罪魁祸首,就是手机。手机虽然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9 15:48:04 | 只看该作者

筋柔百病消(很实用)

但同时也带来不少麻烦。有的人喜欢用手机煲电话粥,头部会不由自主地歪向一侧,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偏头痛。
两年前,一个女孩儿找我看病,说自己经常头痛。这个女孩儿二十七八岁,已从事文秘工作多年,平时习惯一边打电脑,一边夹着电话聊天。后来就慢慢感觉到经常会头痛、头晕、头发沉、思绪不清楚、记忆力明显减退。有时头痛起来,会从后枕部痛到前额及太阳穴,甚至延伸至眼睛周围,而且眼睛也会雾蒙蒙的,早晨刚睡醒时好一点,到了下午,事情一忙,又严重起来。她曾到神经科看过,并作了完整的神经科检查,如核磁、脑电图、眼底镜,都没有发现问题。
其实,这个女孩儿刚一走进诊室,我就发现她的头往右侧歪,而且右肩比左肩高,坐下一检查,她的颈背部经筋高度紧张,可以触摸到条索样的粗大筋结。我在她的颈背部才扎了几针,她的头痛马上缓解了。后来她又来找我针刺几次后头痛基本消失了。
追根究底,她的一系列问题就是出在颈部的经筋上。所以,我嘱咐她一定要注意坐姿,平时有空就站站养生桩,每天按一按颈肩部僵紧的筋结。后来这个女孩的头痛再也没有犯,而且有时还帮家人及同事进行保健按摩,成了家里及办公室的保健医生。
头痛如何进行防治呢?从中医角度来说,头部前额、两侧和后脑部的疼痛分别是由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和足太阳经筋挛缩导致的。我的经验是,对于紧张收缩的经筋采用局部的按法、揉法以及拨法。对咱们读者来说,可以在各自的经筋循行路线上寻找筋结,如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小腿前外侧)、风池穴(与耳垂齐平的后头骨下方)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俗称脖筋处)附近等。此外,还要每天用手按揉相应的阿是穴10分钟,中等力度,长期坚持就能使筋结变柔甚至消散,从而让头颈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头部的气血得以灌注,头痛自然会缓解甚至痊愈。
此外,站养生桩也能很好地帮助头痛的朋友早日解除痛苦。站桩时,只要我们注意头部微微向上扬,头顶好像用一根绳子吊着,目光平视,使得头颈部的经筋得到很好的放松,头痛的症状可以逐渐得到缓解。
失眠
基本上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晚上睡不着觉的经历,或者是入睡难,或者是睡不实,或者是醒得早,或者是整晚都在做梦,《诗经》里用“辗转反侧”这个词来形象地描述这种状态。其实有些时候“辗转反侧”是正常的,比如突然换了一个环境、身体不太舒服、作息时间偶尔被打乱、有重大事件刺激等,这些暂时性失眠都不算是疾病。只有那些没有特殊原因的长期失眠,才算是病理状态。失眠是当今社会一个极为常见的症状,同时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大疾病。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与健康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经筋异常,失眠发作
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心理精神因素,有的是身体其他疾病发作,引起的各种功能失调的问题,这些要依靠调整情绪和治疗原发疾病的办法来解决。我这里着重要处理的是经筋失常引起的睡眠障碍。现代人长期的工作生活紧张,精神压力较大,各种原因造成身体颈背部的筋紧张,就会引起失眠。
年轻人一整天坐在办公室,一个姿势保持很久,再加上空调的冷风吹个不停,颈背部的筋很容易受寒、僵硬,筋的不柔和进一步影响经脉气血流动,最终就是出现了失眠的问题。
另外,大家都知道“阳主动,阴主静”这句话。阳气保证我们白天一天的活动精力,而到了夜里呢,阳气就要暂时下班,阴气开始值班,这样身体才能够得到阴气的涵养,我们也才能睡好。如果某处的筋出了问题,阳气潜藏于阴气的通道不畅通,那么阳气自然不能按时下班,阴气也不能到点上班,阴阳失序的结果就是人整晚都睡不好,而且白天也无精打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5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10 , Processed in 0.09934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