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上幼儿园,日常生活散记(09.11月女宝)

[复制链接]
701#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4:4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5-4-24 15:34 编辑

郑州笑妈0911女

5岁半到6岁半听读计划:
    到五一笑笑就整整五岁半了。由于笑笑是2016年快七岁的时候上小学,所以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按着自己的节奏走。到明年五一之后,才开始幼小衔接的步骤也不晚。
    再过两个月大班上完,因为我反对超前学习那种学前班,所以如果我时间能够调整好的话,到笑笑的学费用完(还有半年),很可能不给笑笑一板一眼地上学前班了。或者这学期结束后,间隔一些时候专心做最重要的事,到明年春天再上剩下的部分,当做幼小衔接过渡一下。
    这个还不定,主要是还没和笑笑商量,不知道她到时候的状态和选择会怎样。
    而上学前班和在家学习,那可利用的时间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先列个大致的计划,心里有个数。以后再根据笑笑的状态、喜好,每月调整,做每月计划和总结。

    5.5岁前后相同之处:只选世界级的好书;各个主题题材的书都比较均衡。
    大改变:从多适龄小书,到主要天书;从应她的要求想听几遍听几遍,到从头到尾一遍过

一、伴听和天书   
1、伴听能力形成:《哈利波特》七部1遍过

2、科学数学——继续科学主题;重新开始数学主题(手头有的)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自然基础科学知识》
    《阿西莫夫我们怎样发现了》系列
    《李毓佩数学故事》
    《可怕的科学》系列
     适龄的科普小故事当做调剂
    应笑笑的要求陪她做实验、去科技馆。

3、历史地理
    《凡尔纳科幻小说》8部:一遍过
    《林汉达中华上下五千年》:“鸿门宴”之后一遍过
    《林汉达世界上下五千年》:1遍过
    《东周列国故事100集》
    希利尔讲世界地理、世界史、艺术史:1遍过
    《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希腊神话故事》

手头没有但值得收入的:
    《给孩子的哲学书》
    《数的趣谈》
    《数:科学的语言》、
    《数学真好玩》、
    现代世界中的数学:
    通俗数学名著译丛、
    雨林中的欧几里德
    〈在你周围事物〉等伊林著
    〈时间简史〉
    《少年科学画报》
    《艺术的故事》
    世界科普长廊
    《荷马史诗之伊利亚特》《奥德赛》

4、国学:
    这块是已经烙好的烧饼,只要兴之所至,时不时温一下即可(这块不用伴听的方式,而是继续以往即可)。
    以前听熟过的(超过100遍的),蒙学、四书、五经里的诗经易经、孙子兵法、道德经等,我再人肉读一轮;
    手头有的吟诵,听、学;
    听熟原典的,按兴趣引入百家讲坛相应的部分
    诗词曲(从原有的主要律诗绝句,加入古诗十九首、歌行、辞赋)
    古文观止

二、英语(启蒙后期—提高期):
    接触英语已经过了三年,进入第四年。大约算一下,也超过1000个小时了。
    启蒙期已经过去,要进去提高期,但我精力和能力都有限,还没有明确的思路。再说以后这两年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伴听+天书”构建孩子智力,二是适应小学的各种习惯养成。当然还有趁着学龄前多走走看看玩玩。英语实在是连前五位也排不到。
    还是顺着惯性往前走,不用刻意费功夫。先手头有的资源利用起来吧,还是以享受故事为主,注重听力理解力。

    动画片:《蓝精灵》《天才宝贝熊》《小乌龟学美语》,《神奇校车》《丁丁历险记》、BBC纪录片
    绘本和分级读物:《海尼曼2级》、《RAZ》、《攀登英语》4-5级、《儿百》,还有十几本没读过的名家绘本
    章节书:手头有且跳一跳够得着的有《棚车少年》4本;《夏洛的网》
    电影:看能不能引入名著电影,先看有名著改编的,如《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等。

三、艺术(五年半以来做的最不好的):
    音乐:申爸推荐的音乐,自己找的古典音乐;寻找郑州的音乐会;
    美术:这个想先像笑笑绘画班的老师请假下,他们是大学美术老师,应该能提供很好的建议

四、 出行和运动:
    这个是重点中的重点。
    鉴于二宝还小,以及经济状况,出游还是以市内游、近郊游、几百公里以内的省内游为主,但争取每个月都要有。
    运动,除了每天在小区、公园、广场、大学操场玩,以及和小朋友们疯跑疯玩,我真没有什么思路。需要请教人之后再结合自家情况来说。
[发帖际遇]: 子云008 发帖时遇到财神路过,得到 5 金币,愉快的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5:3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5-4-24 15:44 编辑

调整自己,从早睡早起开始
    这些天我忙忙乱乱,工作的事(还没转正业绩压力),老家的事(老妈生病小妹结婚),二宝的事(不到一岁半,上班走时抱腿哭,下班回家缠着腿不能离开一会儿),笑笑的教育只能随着惯性走(幸亏之前的习惯养的可以不用太费心);二宝的教育就完全顾不上,只能做到“让他自由地探索,天天在大自然中摸爬滚打”;日记都变成周记流水账;学习只留下总群和2015一年级群,学习活动也是只围观不参与话题;更不要说思考了……
    我总认为一个人停止了学习和思考,平日做的事情又没有建设性的话,那就是个行尸走肉的状态,这种状态如果持续一个月不改善,我就会心情压抑、没有耐心、容易暴怒----就像最近这些天。所以痛定思痛,一定要改变了。
    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部分,接受但试着优化管理不能改变的部分。从早睡早起开始。

自勉——
    【曾经沧海亦为水,落入凡间更晶莹】
       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女孩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楼主| 发表于 2015-4-25 13:2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5-4-25 13:22 编辑

     我刚建了一个本地教育群。 “郑州亲子共学共玩群”, 欢迎各位对孩子教育感兴趣的爸爸妈妈们参与!咱们一起努力,给孩子建立一个好的成长小环境!

“郑州亲子共学共玩群”,   263236518
    针对5-10岁的孩子的家长,最好是郑州的,方便线下聚会,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小环境
希望是个实践群,关于学校班级、家庭教育、亲子活动、等各种形式的都可以聊,百花齐放  (避免不同理念的无谓争论)
    我的理念:
    1、关键期的“伴听+阅读”构建智力
         
多主题的深度阅读才能成就未来,科学、国学、地理、历史、人文(包括中英文)、艺术等,相结合。
    2、教育需要前瞻性眼光
        在开始就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孩子出现问题了才去着急补救。
    3、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每天浇水,静等花开
    4、运动、游玩、同龄小朋友交际,等等,和读书一样重要
    ……

    群刚建,请大家群策群力提些建议,多多参与,把气氛搞起来。我想起来的几条:
    1,欢迎介绍适龄孩子家长入群,关心孩子教育的、喜欢阅读的、善于带孩子各种玩的、喜欢参加各种无关成绩的课外活动的、喜欢亲子旅游的、做老师的,等等。
    2,欢迎闲聊,当然是孩子和教育相关的。孩子最近喜欢什么,今天读了什么书、做了哪些事、周末去哪里玩了、有哪些值得表扬的和需要改变的;当地有什么活动,比如上个月东区的马拉松,各个公园的花展,某次海洋馆有大优惠,博物馆什么时候有名家画展,哪里有音乐会,发现什么地方适合带孩子去玩,等等。请大家补充。
    3,大孩子的家长,高年级的老师,回头看,对小孩子家长有什么提醒和建议?
    4,各项主题阅读,大家都在做哪些?写出来也是个整理思路的过程,并且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看看自己有哪里偏颇。科学、数学、国学、古诗文、历史、地理、人文、艺术等等。当然还有大家都关心的英语启蒙,听、说、读,到底怎么进行,大家有哪些经验分享和需要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方面;有哪些视频和阅读材料,怎么应用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4#
 楼主| 发表于 2015-4-27 12:2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5-4-27 12:43 编辑

2015-4月24-26日   周五—周日
    每天被二宝叫醒。 二宝在6点半左右醒,叫醒我,笑笑往往推后20分钟自己醒或者被叫醒。
    晚上睡着:二宝一次8点、一次9点、一次9点半,笑笑多半是9点左右,不超过9点半。
    周六记录:二宝掰着手指头念:1,2,3,4,5;又翻过我身子,从床头柜那里拿抄写着应景诗词那个笔记本,翻着页指指点点的看;给二宝做操、做亲子小游戏、读诗、咯咯咯的玩闹,20分钟。笑笑醒了,开始读《论语》和关于春天的诗词,给俩宝听。40分钟后穿衣出来吃饭。
    周日记录:才读了15分钟,俩宝在床上笑闹翻腾,二宝叽叽哇哇的想穿衣下床,笑笑就抱着她的播放器听故事了。凡尔纳的《神秘岛》,昨天才开始听出滋味。

玩耍运动:
    周五晚上,上“思维绘画课”1.5小时,回家给我展示她的画,说是“飞鱼图”;晚饭后在楼道里和晨晨玩,吸引大大笑笑好几个孩子出来。
    周六,上午和笑爸带俩孩子到对面小公园玩,我运动一小时(快走40分钟+公园健身器材20分钟),笑笑陪一半,另一半和爸爸、弟弟随意玩了;下午带着球去轻院玩,不料人家操场上在开运动会,笑爸打篮球,我带着俩宝随意玩,在健身器材那片,后来在操场跑道那儿。
    周日,上午笑爸和爷爷带着俩宝出去,去大商超市之外,不知去公园了没有;下午我们公司有理财沙龙,在总部,我和笑爸带着笑笑中午就出发去了;晚上还是和晨晨玩——和晨晨最近真成了好朋友了,谁先出来玩就跑到门边叫,这个呢,就等不及吃饭就跑出来玩。    总之,这个周末玩的不算尽兴,活动量也不大。

3天伴随聆听(天书):
    音频:儒勒凡尔纳的《神秘岛》17-50集
        状态:
        从开头几章认为“一点也不像妈妈说的那么好听”,十几章之后几次说“听着有点害怕”(主要是晚上在被窝里说的),过了18章之后,开始喜欢听、主动听了。当然,出去玩的时候是不拿的,只在家里早起前、晚睡前、三餐前后、在家里玩时、出门在车上时,带着播放器听。
        笑笑听《神秘岛》,很多时候是吃饭前后听的,那差不多是伴随状态。睡前睡后在被窝里听的,就专注。而且特别容易联想到相关的内容,或者是听过的,或者是见过体验过的。
        周五晚上一边听的时候,问我到底什么叫岛。说“纳维亚半岛到底是怎么回事,譙石扔到水里不是会下沉吗,怎么会漂浮在水面形成半岛?”又探讨了“岛”的定义,比如说四面环水、面积是300万平方公里以下(我记得是200万,笑笑肯定地说是300万,我记错了)。又问“元旦我们在长沙看的橘子洲是岛还是半岛”……我也记不清橘子洲是不是四面环水呢?还问世界上最大的岛知道了,最小的岛是橘子洲吗?我说:“那肯定不是,就是小河里的一片鼓起的土地都可以算岛呢,诗经里不是说……”


    听我读:《论语》每天二三十分钟,《关于春天的诗词》十几分钟。
        状态:只是听而已,一般是早上叫醒时候读,开始还睁着眼睛听的很认真的样子,过不了15分钟,就会起来和弟弟笑闹、在床上翻滚。我得声音很洪亮,才能保证他们能听到——还不知道是否能入心。
[发帖际遇]: 子云008 在新儿教发帖时心情特好,花了 1 金币请回帖人喝酒,想喝,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6:51:18 | 只看该作者
2015-4月27-30日   周一—周四
    问笑笑幼儿园的老师,说现在7点半开园,早读+早操(打太极拳)半小时,8点开饭。就和笑笑商量,早睡早起,直接去学校,争取每天都赶上早读和早操。
    这几天执行得不错。基本7点之前起床,7点40能到校,早读刚开始。晚上9点—9点半之间睡着。

4天伴随聆听:儒勒凡尔纳的《神秘岛》51-74集 (第一遍结束)

    其他项目全是“无”。

    我上班气氛越来越紧张,天天开会要业绩,公司几次下午6点让开会,开到7点半才走,不开会时6点下班时就没有人走的,我也不好意思马上走。偏偏实用性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几乎没有,完全偏离了我当初选择这公司的初衷“1、时间自由方便照顾孩子;2、深入学习理财投资的各个方面,看好自己和亲朋好友的资金”。
    笑笑呢,5点20放学,爷爷带弟弟接着,不管是在外面玩,还是直接回家,就没有自己主动开播放器的。(晚上一上床,早上一睁眼,倒是第一件事是招呼“把我的播放器拿来”。)
    这种状态非常不好,一定要想法子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7:3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5-5-1 18:26 编辑

4月份总结(笑笑到五一正好5岁半):
    这一个月,主题就是“户外随意玩耍”和“伴随聆听”,中间迷上做实验,把那五包20个小实验做完了。

2015年4月伴随聆听:
   (一)科学地理类(4-6算是“天书”)
    1、《小无知漫游太阳城》全部:1遍    专注聆听,不过说是“不太喜欢,听完一遍就收了吧”
    2、《儿童百科全书》90--157集(结束) :3遍  
                ——全部听完了。正是适合五六岁孩子听的带点知识的娱乐性故事书,所以一直是“专注聆听”。
    3、《自然科学童话之旅80集》61-80集(结束)——3遍

    4、《房龙地理故事》7-47章(结束) :2遍   
             ——前期多半认真听,偶尔还去看地球仪;这个月大量听的时候,变成“似听非听,边玩边听,没有反馈”,莫非这就叫“伴随”了?笑笑说“是因为不太喜欢听了”。

    5、《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呈妈朗读)1-26节  :2遍
    是最高难度天书。第一次试着放,她没在意,一边玩着一边 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似乎做什么事情不受影响——不像之前听适龄科普故事的时候很专注的状态。我想着先插入试听下,等预定的科普小故事听完,就可以正式伴听这部长篇了(上下册多于1000页,60万字)。
    第二天重新放那几节,吃完饭笑笑又跟以前专注聆听时一样,靠在桌子边,一边手里摸索着什么,一边听故事。
    听着听着忽然恍然大悟似的说:“怪不得伽利略受苦受难呢!”(估计是想起《受苦受难的科学家》里说的伽利略故事了)
    我随口问:“为什么呢?”
    笑笑说:“因为伽利略的学说是对的,但旁边有两个不懂什么是科学的人,认为亚里士多德是对的,就把伽利略烧死了。”
    我疑疑惑惑的:似乎记得以前上学时候教科书上是说布鲁诺、哥白尼、伽利略都是被烧死的,但又似乎在哪儿看到不是。就百度了一下,又有说法是“布鲁诺被烧死、哥白尼善终、伽利略被软禁至死”。
    怎么,又变成“专注聆听”了?

    6、儒勒凡尔纳的《神秘岛》:1遍
        我之前给她做了很多铺垫,群里讨论说王刚朗读的非常好听,我把看到的评价语都读给她,她也很期待。听了几章之后,笑笑说:“我觉得不太好听,怎么其他人觉得好听呢?” 我说:“也许是朗读者不一样;也许你刚听,没听出滋味来;也许你年龄不够,还不到很喜欢的时候。如果暂时不太喜欢听的话,就听一遍,听完再决定是否喜欢。” (发现是岳峰演播的)
        从开头几章认为“一点也不像妈妈说的那么好听”,十几章之后几次说“听着有点害怕”(主要是晚上在被窝里说的),过了18章之后,开始喜欢听、主动听了。当然,出去玩的时候是不拿的,只在家里早起前、晚睡前、三餐前后、在家里玩时、出门在车上时,带着播放器听。
        笑笑听《神秘岛》,很多时候是吃饭前后听的,那差不多是伴随状态。睡前睡后在被窝里听的,就专注。而且特别容易联想到相关的内容,或者是听过的,或者是见过体验过的。
        周五晚上一边听的时候,问我到底什么叫岛。说“纳维亚半岛到底是怎么回事,谯石扔到水里不是会下沉吗,怎么会漂浮在水面形成半岛?”又探讨了“岛”的定义,比如说四面环水、面积是300万平方公里以下(我记得是200万,笑笑肯定地说是300万,我记错了)。又问“元旦我们在长沙看的橘子洲是岛还是半岛”……我也记不清橘子洲是不是四面环水呢?还问世界上最大的岛知道了,最小的岛是橘子洲吗?我说:“那肯定不是,就是小河里的一片鼓起的土地都可以算岛呢,诗经里不是说……”

    关于意识聆听的问题:
    上个月好几位妈妈回答过我,但我虽然看到了眼里,似乎没有过到心里一样。这个月初和笑笑说“吃饭慢”的问题,问她是不是因为听故事吃饭才慢的,她想了想说“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我听那些《自然科学童话》还有《儿童百科全书》的时候,听的很认真,吃饭就慢。听那个……的时候,我不太想听,就不影响吃饭。”后面那个,我给她放她也没反对过,一直听着,似乎就是“伴随聆听”的状态。
    前两个月听《最软的物理书》,更是完全的“专注聆听状态”,非常认真,听完都会跟我讲,考我“你知不知道……是因为……”,在外面玩见到大转轮啊跷跷板啊之类书里举过例子的,都会随口把工作原理讲一讲。
    这是聆听内容难度的不同。不过也不好说,像她一个不到五岁半的孩子,听《经典少年游》和《房龙地理故事》,差不多算是天书了吧,但她有时候也是听的很专心,听后者的时候还经常看着地球仪。
    似乎和大申的“静默期”状态完全不同。

关于上学的孩子伴听时间的疑惑:

    我看歪妈的日记里写的“每天早上6-7:30伴听。下午5:15-8:00伴听”,春天外面天气那么好,学校里户外又很难足够,难道孩子都不去户外活动吗?都不和小朋友一起疯跑疯玩吗?放学后这两大块很占时间的呀!所以我们都是冬天最冷那几个月,夏天最热那几个月,是听和读的高峰期。春秋天,玩着玩着就过去了。

    从4月22号笑笑上幼儿园后,明显听的少了很多很多。上学的日子平均每天也就能听1小时,还是在其他任何事都不做的情况下。


(二)文学类:
        1、《伊索寓言》49个小故事  :2遍
       某天申爸讲《伊索寓言》,正好看到我电脑里有,就拷到播放器里了。是周末去黄河边玩来回路上听的,堵车,单程正好一遍。是专注聆听,有的故事还讲一讲,哈哈大笑。我也听,觉得有些故事的寓意真的很深刻,就是三四十岁的人也有收获。
        笑笑还想听,正好前几天有妈妈分享了英语版的《伊索寓言》,我看了PDF格式的书,看了两个故事,觉得对笑笑来说也不算太难,或许第一次听有不少生词,但看着书亲子阅读两遍,通通词句的话,再听很多遍,应该就差不多了。

2015年4月英语:
    1、青少年探险小说《棚车少年 1》1-6章
          —— 在去年夏天“通词句+精听二三十遍”的基础上,重新听,笑笑是“意识聆听”的状态,说“能听懂80%”。后来我又中英对照过一遍,听一段英语,我读那一段汉语,如果笑笑有理解不对的地方就提出来。偶尔会先暂停问笑笑刚才是什么意思,笑笑一般能“直译”出来。在去年听熟的基础上,重听约7-10遍。
    2、动画片《little bear》1-9集 ——泛听,也是去年看动画、听音频有几十遍。但没有精力弄自制书。

2015年4月亲子阅读:
   《可怕的科学》之《进化之谜》 —— 我边读边录音,听我读一遍,听录音一遍
    实在是精力不足,压力大心情不好就容易懈怠。这个月只亲子阅读这一本书。

    另下旬,偶尔给他俩读《论语》前5卷,和《关于春天的诗词40首》。
        状态:只是听而已,一般是早上叫醒时候读,开始还睁着眼睛听的很认真的样子,过不了15分钟,就会起来和弟弟笑闹、在床上翻滚。我得声音很洪亮,才能保证他们能听到——还不知道是否能入心。

2015年4月运动、出游、兴趣班:
    清明节笑爷爷来了,终于结束了我自己带着俩孩子上班的日子。
    我每天上班,笑笑和弟弟跟着爷爷在家玩。每天一天三晌地在外面玩、在楼道里和小朋友玩。可真是玩过瘾了!    22号从三姨家回家,开始上幼儿园。每天下午5点20放学,爷爷带弟弟接着,都是玩到七八点我下班到家。晚饭后还要在楼道里和小朋友玩。

    只有一次大的出游:
    三姨结婚,在广东,姥姥几个姨和老表们都去。七个大人6个小孩(最大快8岁,最小不到岁半),火车13个小时,并转汽车等。
    两天在车上,和老表们打闹玩耍,也偶尔有伴随聆听。
    一天是结婚正日子,偏偏一阵阵的小雨,没法出来玩,孩子们被关在三姨的新房里,大半天,被吵哭多少次。
    另外两天就是爬山、玩了。可过了爬山的瘾头——在河南,一马平川,连个土包都没有,哪见过什么山呢!

     兴趣班:只画画2次

迷上做实验
    韩国的《玩科学 我的科学实验宝盒》第一阶段(4-5岁),以前做活动时买了5盒,每盒含有科学实验收纳盒+一本科学绘本(含4个科学故事)+实验材料包(4个小实验)+实验指导手册。
    妈妈手懒,一直没有给她打开。4月8号,笑笑从电脑桌那里拖出来说:“我实在是好奇,这个大箱子里到底放的什么呀?”
    打开开始做。笑笑说:“我都迫不及待的想做啦!”
    从4月8号到4月16号,光趁二宝睡午觉的时间,每天自发做一小时,把五盒20个小实验都做完了!真是如痴如醉的状态!(二宝没睡时,笑笑是没法做的,因为二宝看到什么都往嘴里放)。

妈妈的状态:
    我上班气氛越来越紧张,天天开会要业绩,公司几次下午6点让开会,开到7点半才走,不开会时6点下班时就没有人走的,我也不好意思马上走。偏偏实用性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几乎没有,完全偏离了我当初选择这公司的初衷“1、时间自由方便照顾孩子;2、深入学习理财投资的各个方面,看好自己和亲朋好友的资金”。
    笑笑呢,5点20放学,爷爷带弟弟接着,不管是在外面玩,还是直接回家,就没有自己主动开播放器的。(晚上一上床,早上一睁眼,倒是第一件事是招呼“把我的播放器拿来”。)
    这种状态非常不好,前几天我简直要焦虑了。

    想了些解决的方法,“解决孩子成长微环境”方面,建了个“郑州共学共玩群”,邀请身边的朋友加入,目前还没看到成效。这两天大申爸正好做了个“群体指导”的活动,我申请通过了,可以借助大家的力量,把身边关注教育的家长集合起来。
  工作和时间精力分配的问题,也想了些方法,五一之后,看看实施情况。

    看了以上总结,感觉很惭愧。    5月份计划还得想想,主要是解决工作和家庭、孩子时间精力分配的问题要加强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而不是把孩子扔给播放器
    目前答应她的:赶紧买剩下的“科学实验宝盒”,让她可以尽情地做实验;周日科技馆的科学实验班开始上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9:46:00 | 只看该作者
五月简单计划:
一、音频伴听:
1、凡尔纳科幻小说
2、《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3、《林汉达中华上下五千年》:“鸿门宴”之后一遍过
4、《东周列国故事100集》或者《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二、需要妈妈陪伴做的(四月份非常少,五月份要特意加强)
1、人肉天书:《阿西莫夫自然基础科学知识》、《我们怎样发现了》系列、《李毓佩数学故事》、《可怕的科学》系列,根据笑笑的兴趣选择,平均每天不少于20分钟。
2、应笑笑的要求陪她做实验、去科技馆。
3、《论语》20卷、《关于春天的诗词40首》、《关于夏天的诗词50首》,等,全部录音——孩子们喜欢听妈妈读的,但现在没时间像笑笑小时候一遍一遍地读,只好录音。
4、英语:
    《棚车少年 1》7-13章 (过词句关,听二三十遍,计划5、6两个月)
     动画片《little bear》:看动画四五遍+自制书疏通词句两三遍+听音频一二十遍

三、需要笑笑努力的:
1、朗读,主要跟着幼儿园作业,朗读《论语》和《语言书》
2、配合老师,解决上课指读不认真的问题

四、 出行和运动
    平均每周出行一次;
    新买了双排滑板车,练熟

五、个人
    1、希望通过参与申爸的群体辅导活动,带动更多的身边人加入聆听行列;希望能成功组织一次线下活动,哪怕只是简单的一两个孩子,见个面。
    2、做好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家庭、孩子教育、和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比例。
        通过思考和实践,确定下一个五年的工作重点。
    3、学习:工作中的各项培训;曾赞军的《命运规划师》,《中国震撼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20:1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5-5-15 13:59 编辑

    关于计划里面完全没有童话或者儿童小说之类的解释:
    这些不需要写进计划里,因为这些内容是随着孩子兴趣来的,童话和儿童小说我们前几个月听的比较多,每个月听七八本,每本都有好几遍那样。
    这两个月孩子特别喜欢科学主题,所以科学方面的就多些。
    因材施教,还要因时、因地,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时期的状态,有所侧重——毕竟上幼儿园的孩子,时间有限,一把抓很可能什么都抓不到。

    我上个月做的不好,老家和公司都有很多杂事,笑笑完全是顺着惯性走。除了听故事和户外游戏,其他用心的很少。
    不过这也看出做计划和总结的好处了:
    如果没有元旦时的“五岁半前计划”,像过年以来这两个月,我这公司事、老家事、俩宝事,万事缠杂焦头烂额的状态,笑笑的教育就完全顾不上了。现在呢,翻一下计划,捡着不用太费心的去做就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0 12:18:41 | 只看该作者
2015-5-10日   周日  阴有小雨
[发帖际遇]: 子云008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开宝箱,分到了 4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3:29:4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一个妈妈问:为什么她眼里好好的孩子(比以前更优秀),幼儿园老师却认为什么都不是(不如以前好)?
究其原因,幼儿园老师要的是听话的、懂事的、好控制(好管理)的孩子,而妈妈要的是优秀的、自信的、有主见的、懂得爱的孩子。同一个孩子,因为评价的机制不同,评价结果当然就不一样。

    换个角度,“听话”是一种教养者的懒惰逻辑,而“懂事”却是孩子深深的绝望,“好控制和管理”是压制爱的需要后屈服于强权的无奈。
    我相信所有真爱孩子的好妈妈们,都不希望“听话”、“懂事”、“好管理”成为自己孩子的代名词,但那确实是母亲很多幼儿园老师用于评价好孩子的标准,他们不谈爱与不爱。
    好妈妈们要的是心中充盈着爱与被爱的体验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拥有足够的爱和自信,他们是不会太乖巧听话的,更谈不上懂事好管理。相反,他们会醒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怕给父母或者信任的大人惹麻烦,他们总会有许多挑战大人思维极限的“小创意”。同时,他们也会努力地去表达自己的爱和自信,而不会轻易退缩或放弃。
    这些心中充满爱与被爱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和亲人常常会带着点嗔怪的语气说他们“调皮”。但如果你仔细聆听,你会发现,这些父母的语气中还藏着一种骄傲,似乎他们很欣赏自己孩子的“调皮”、“鬼主意多”和“能量无穷”。而这些孩子才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未来能真正超越我们这一代人(他们的父辈)的。因为“调皮”的、“鬼主意多”的或“能量无穷”的孩子,比乖巧的孩子更健康,比懂事的孩子更自信,也比好管理的孩子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4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53 , Processed in 0.107285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