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uge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我将课堂搬到绮园——我对女儿的早期教育散记 袁鸿林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05-11-3 01:19:32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支持袁先生的观点的!
没想到在这个论坛里能碰到袁先生,三生有幸!
我看完了这个专栏的帖子,几乎是含着眼泪看完的。

自古是”曲高和寡“。

也让我想到伽利略,不知现在的课本还把有关内容列为教材否?

优秀的早教方案是能给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人类带来很大利益的钻石矿,而卓越的早教方案就是无价之宝,我所言之卓越,指的是它要能引导情商、智商和能力等内涵的东西和外在的能力都达圆融境界的早教,它不属于利益的范畴。

个人的目的不一样,选择和爱好就不一样。

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国际化的社会,古时都已有百家争鸣之盛况,而况今日!孤陋寡闻的我只看到争鸣时期出来的各门派的佳作和系统的思想阐述,而没看到争论,更没看到攻击。(我所言的是争鸣时期,而非后来的时期)。

如果有不同意见,我私下认为最好能只阐述自己的,因为战术上”不攻而破“也是上策嘛。这样有利于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也有利于大家在这坛子中兼收并蓄,而不是来内耗。

另,在压缩学制方面,不知为何会有那么多非议,国家早就在数个重点学校开展这方面的实验班,好像都有十多年历程了吧?(本人记性不好,别扔砖头啊,本人胆小。有话好好说。)效果非常好,要招区区几十人,涌来的是数千人来挤这独木桥。

夜深了,有空再来切磋!请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0:08:5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你的喜欢和颇带感情的赞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05-11-10 19:07:24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可以借鉴不少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05-12-17 21:32:19 | 只看该作者
I  just registered in this forum and was eager to express my own opinion,however,I was unfortunately told that "you would be able to do that 600 minutes later",hehe,I can't really endure.So I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the waiting time should be shortened on behalf of latter participants.With no other way,I have to type my innermost words right now and paste it 10 hours later.

After reviewing the experience of Mr.Yuan'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I got entirely shocked by
it.What a marvellous experiment!First of all,please accept my very appreciation of your unselfish
spirit,extraordinary courage and inexhausted patience.  <img src='images/smiles/agree.gif' smilietext=':agree:'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agree:' />      <img src='images/smiles/agree.gif' smilietext=':agree:'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agree:' />      <img src='images/smiles/agree.gif' smilietext=':agree:'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agree:' />   

I am a graduated student yet staying at home without finding a job.In terms of the current argument of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and home education ,I should say I hav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a kind of voice.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ypical exam-oriented education system,I &quot;accomplished&quot; my learning through elementary school、middle school、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passing various kinds of examination and eventually became a product of modern education pipelining.Terrible felling!Turly the birth of a tragedy.Although I learned a lot of so-called knowledge,I have no idea about the real meaning of living,the moral of being a human being,the point of love、marriage and family with which I have to confront pretty soon, and all of these are the very core of life. I did comply with the conduction of family and school,but why I deserve this outcome?why did I become a total crap after so many years of education?why don't you all tell me the truth of life?why don't you all teach me and then answer my questions over living、being human、love、marriage and family which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things in the world?Surely I do know many people will helplessly say &quot;sorry&quot;,nevertheless,your conscience would be tormented by it.And if you are the victims of the wrong model of education,you will constantly suffer when using the same way to teach the latter generations.As the only child bearing in 1980s,I,as well as the other peers, have secured abudant material enjoyment ,with regard to the mental part,however,it is definitely pale.Then ask ourselves&quot;what's wrong with our education?&quot; whenever the news of suicide cas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masters and even doctors are of high concentration.此帖由 缘来缘去 在 2005-12-17 21:45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05-12-17 21:42:54 | 只看该作者
实在不好意思,一方面很长时间不写了,一方面今天很疲劳,下面全部是中文了,英语确实要多practise.


前一段时间网上关于复旦大学研究生的虐猫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我以前还看见过一位青春活泼的年轻人为了爱情、为了和他的北京女朋友结婚留在北京而连续考研五年最后人格极度分裂的事情,这不禁让人困惑,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格分裂的学生?我很庆幸现在我还没有人格分裂。我更庆幸的是,我没有随波逐流地接受一个稳定工作,从此,糊里糊涂的了却此生。可是,原来建起的人生大厦已经轰然倒塌了,灰飞烟灭。我现在要面对的是现实的生活,还要建起一座人生的大厦来。可是,在这片废墟上,我首先要做的是寻找,寻找我自己,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不断地问:”我是谁?”这可是以往应试教育没有教过的。现在我还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这许多年我都是在按照别人的观念生活,真正有了自我观念的时间毕竟太短了.我告诉我自己:人活一次不易,你不可能明白这世上一切事情,但是,在你逝去的时候,你欣慰地说“我至少明白了一件事”,那你就没白活。

上面可能扯远了,但是,我从我的失败中发现了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自己接受的是一套错误的教育理念。当看到袁先生的家庭教育后,我发现了我自己失去的很多东西:作为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自然性、和谐性。不带任何flatter色彩,我不得不说我从这种教育里看见了一种人性的光茫。由此,我心中也产生了一种想法,我要在教育上进行一番探求,我要搞明白人究竟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的人。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任何一个孩子在出生后都是白纸一张,它不得不被动地接受这个已经被成人设计好的世界,那么,这些白纸将来会是五彩斑斓还是会乱作一团就看成人怎样教育了。袁先生的探索给我这种想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纵观古今,一切新的事物在刚刚出现的时候都被当作胡说八道,但是总是需要有这种吃螃蟹的人、吃西红柿的人。这个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而且是一代比一代棒,那么我们就不必顾虑重重,而是应该开放地接受一切新鲜事物。还是那句话,没有任何flatter的成分,我觉得袁先生没有任何炫耀或是炒作的心态,大家有这种想法,只是因为在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有很多新鲜的事物有炫耀成分或是被炒作的,所以,会株连于所有。

在学习语言问题上,我个人认为袁先生是有先见之明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中国没有学习它国语言的环境。袁先生能够给小逸创造出这样一个环境实在难能可贵。未来的世界是需要这样能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中“游泳”的人的。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才开始全面接触英语,虽然有妈妈的启蒙和后来努力基础上的长足的进步,但是,现在在很多方面差得远呐。这还是这些年因为兴趣而没有放弃的结果。忽视对儿童的全面开发就等于自动放弃了很多宝贵的机会。成人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低估儿童世界。成人总以为自己懂的东西很多。”小孩子,懂什么?”是很多成人的 “共识”。可是,正是这一批一批的小孩子把整个世界不断推向前进,难道不是吗?所以科学、全面地关注儿童世界太重要了。

这段时间我的思考是中国现在进行的改革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完成的,我们可能都不会是享受改革成果的人,更多的可能是我们得作出牺牲。我们大家都得有心理准备:我们都是这段改革之路上的铺路石,是后人将来乘凉的大树。所以,大家应该首先对这条路上的先驱者报以热烈的掌声,然后再谈其他。社会不断地前进,这又何尝不是因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过得比自己更好呢?在此,我恳请所有的网友能理性地思考袁先生的教育理念,我想由于他本人也在摸索中,很多事情他也需要考虑再三,也是有压力的。大家能够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是好事,我个人以为有的对袁先生是会有启发的,但大家争论归争论,关系不要闹僵。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应该是原则吧,不必过于苛求他人。同时,我也恳请袁先生要顶住所有的压力,继续让我们大家分享您独特的教子之旅。我支持您!

by the way,Mr.Yuan,I would be glad to talk with you and angella online if you both are of interest.the ID name of my yahoo messenger is &quot;spring78cn2003&quot;.Nice dream angella ,and the great father!此帖由 缘来缘去 在 2005-12-17 22:05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15:39:36 | 只看该作者
缘来缘去:

谢谢你留下的中英文的长篇留言!

正像你所说,我只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所以对任何批评我都会欢迎,除非对那些很本反对早教或认真教育的误人子弟的胡说八道,我会毫不客气地予以抨击。

由衷感谢你的真诚支持,我一定会坚持走下去,并在合适的时候把我认为合适的想法、教育实践的真实情况公诸于众,为认真研究教育的父母或学者提供参考。

网上QQ聊天的事,恐因时间的关系,不能如愿了,清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5-12-20 21:05:44 | 只看该作者
没关系的,时间确实是宝贵的。毕竟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命运。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05-12-21 03:15:29 | 只看该作者
再次认真的看了袁先生对于孩子的英语和国学教育,很有启发,谢谢!
您女儿比我孩子大,虽然我水平极低,做不到您所做的三分,但因为您走在前面,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方式方法,真的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07-7-18 15:26:56 | 只看该作者
"取长补短、兼收并蓄"说得真好!希望更具体地看到袁先生的教女方法与过程,我非常敬佩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7-7-26 02:55:1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受益非浅啊,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20 , Processed in 0.07490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