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带俩学生读《论语》 (召集同道,暑期共读)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09:36:40 | 只看该作者
    帅帅进步确实很快。这孩子,如果在体制内上学的话,绝对比笑笑更能适应,而且更讨老师喜欢——
    因为他听话,乖巧,对老师的指令不折不扣地执行,而且,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绝不怀疑——就像我领读儿歌时,自己分心,有一句明显读错,偏偏那一句每个字他都是认识的,他也跟着我读错——这或许是因为他也不专心,没认真看字,只是小和尚念经似的心不在焉地跟读。但平时很多事上都能看出来,他确实说什么听什么,不思考,没有自己的想法——这和笑笑正相反。


    ”听话“,我知道这是我妈及我妹妹最喜欢的“品质”;它的同义词“没想法”“没主见”,却是我最反对的性格。所以,我宁可要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不人云亦云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的、为此可以反抗师长,可以批判圣贤的(更不要说怀疑现下粗制滥造的书籍了)孩子,哪怕为此我经常需要控制自己的脾气,需要不断地学习以便应付她成长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想更多的办法来让她做那些她不喜欢但不得不做的事(现在没有,但上学以后必有)。

    可是,帅帅这个孩子,他现在这种性格以及表现,有他家庭的影响,但我想,天性的因素估计也不少。对他,教育方面应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性格,家长和老师喜欢,更能适应教育体制,如果能考上大学,参加工作,是不是也会得领导喜欢?或许他不会有多大成就,但走一条常规的路,做一个好的“螺丝钉”,是不是也挺好呢?甚至比笑笑更好——因为笑笑这种性格,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因材施教”,通读《论语》,可以看出孔子的本意,或者并非纠结在学习方法上,而是什么样的材料就让他做什么样的事,按孩子的性格和天赋来培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08:40:04 | 只看该作者
    八十年代的电视剧《孔子传》确实是精品。
    昨天看了两集,主要是从孔子15岁开始“至于学”到娶妻成家的一段成长,也包含了很多春秋时代鲁国的礼仪文化和风俗习惯。读《论语》,不可不看此剧(特别是家长)。可惜四岁多的帅和两岁多的笑都不怎么感兴趣,看了没两分钟就跑了。


    但是第一集里有一点特别不舒服:
    孔丘要拜左太师为师,左太师要他发誓任何事情都不管,只一心志于学。
    少年孔子疑惑地问:“什么事不要管,哪怕帮助自己生病的母亲?”
    “是的!”老师自然斩钉截铁。孔子不愿。
    “丘儿,拜师!”孔子的妈妈颜徵在好容易求到这样的机会,自然一心为了儿子的将来。


    于是,病弱的母亲操持着家务,年轻的孔子在老师门下一心求学,再也不为家庭琐事操心。甚至两年之后母亲积劳成疾死去前那几日,孔子仍然没有在床榻前尽到孝。我每当看到那一段的闪影:病将死的母亲仍是双臂无力地拉着织布机,孔子心不在焉地随老师学习,心里念着家里的母亲,他心里定然想要亲身侍疾吧,可是不被同意,不管是妈妈还是老师。
    母亲死后,有一个场景是孔子不吃不喝,呆坐在屋里好几天。我不知道在那些天里他在想些什么?是否有所后悔,在母亲的最后日子里,自己只顾自己的学业,没有给母亲更多陪伴?

    我不知道,这和后世提倡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什么区别呢?前些天看的报道,高考前一位考生父母双亡,为了不影响这孩子的高考,瞒了他十几天!难道一场考试,比见父母的死还重要?这是不是就是延自古时候的价值观呢?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 学而第一》里面,这三段关于这方面的论述,看起来都和左太师和孔母的教导意见相反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enghuan + 10 + 10 那说明孔子认为当时的做法是不对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0:09:10 | 只看该作者
我给孩子们领读时,尽量模仿音频,语速中等。孩子跟读时,也就一个要求:“发音要清晰饱满”。
    至于他有没有看书、有没有指读、有没有端坐、手里在干嘛等等,现下都没有要求。

    “学而第一”读完20遍,读的熟练多了,帅帅会主动有要读了。
    今早醒来,在床上我自己读《诗经》时,帅帅居然说:“大姨,读‘子曰’呀!”当然,我还是读完自己的《诗经》,才开始给他领读《论语》。“学而第一”1遍,“为政第二”1-4章每章重复领读5遍。

    领读“为政第二”时,因为是第一次读,帅帅长句子还是跟读不了,中间总有好几个字读错。这时候笑笑每每说:“哥哥读错了,是这样读的!”然后自己跟读一遍(其他时候她是不跟读的,有时候叫她读,她总是说:小宝不读书,小宝拼图。)
    帅帅还读不对,笑笑又说:“都教过哥哥了,怎么还不会呀!”
    我说:“因为笑笑以前听了好多遍了,都听熟了,所以笑笑会读;哥哥以前没听过,多读几遍就好啦,你看前面学而第一读的遍数多了,是不是就读的很熟练,很棒呀?”
    帅帅点头,再重复跟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0:22:09 | 只看该作者
帅帅有一点习惯非常好:每次读完书,他都会自己收到书包里面。据他说,在家买笔本子收拾书包,每天都是他自己做的。

    还有一点,端午节在姥姥家时,听他妈还是他姥爷说,在学校里上课时候睡着了。是那种谈谈讥讽的口气。我当时问我妹帅的作息时间,因为我妹有了小二(三个月了),这几个月帅都是随他奶奶吃睡。听我妹说,他奶奶家有事没事都会磨蹭到晚上9点才吃上饭,吃晚饭看看电视什么的,每次帅帅睡都在十点多;早上七点又要早起上学;中午也没人管他,很少午睡——天啊,这四岁多的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都不够九个小时的!
    在我这儿,每晚六点多吃完晚饭出去玩,回家洗澡读书讲故事,最晚九点多一定关灯,帅帅入睡很快,总是不到一分钟就睡着。早上和笑笑一起,差不多七点左右醒来。而且我发现他每天午后如果不睡的话,最多撑到下午四五点,都困得睁不开眼——因为笑笑入睡极难,所以我都安排帅帅不要理笑笑,自己午睡,总是一分钟睡着,往往能睡三个小时!——可见在老家,他都缺睡缺到什么程度!
    不知道哪些老人,他们整天都在想些什么?光顾自己,一点都不考虑孩子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enghuan + 10 + 10 帅帅有你这个大姨,真是福气!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0:24:07 | 只看该作者
摘自“女儿元元读经背经记录”  (深以为然)

我目前对元元读经的态度是: 先熟读,再背诵,辅以少量讲解或是不讲解。

我觉得讲得太多,有两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会影响孩子的读经背经进度,孩子读经的第一目标就是将经典的内容存入孩子的大脑,等长大后慢慢再处理;
二是家长或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讲解的内容不一定正确,可能会限制孩子将来对这些经典内容的感悟。

其实,不光是读经,对于各种语言、文学的学习我都不主张讲解得过多。
比如,学英语,再具体点,学习新概念,好多孩子去上课就是去听英语老师对于某篇文章的讲解,一听就三个小时。这三个小时,孩子有多长时间去直接和语言亲密接触,听了多少英文,读了多少,说了多少,每个孩子有10分钟吗?  如果把这三个小时直接用来跟读,听,背,是不是效率更高一些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紫竹林 + 1 + 1 我现在也是不求甚解的,孩子经常会主动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0:47:46 | 只看该作者
小学开始认汉字,合适。小学前开始认汉字,也合适。关键不是认字的早晚,是认字的过程带给孩子的是快乐满足,还是做为任务完成。   (笑笑妈妈)

    不知道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讨论要不要认字,问别人自己孩子该不该认字。
    我总认为,该不该认字,什么时候认字,是应该孩子说了算,而不是家长说了算,更不是网上素不相识的人可以决定的。   
    如果你经常给孩子读书,给他讲故事,自然能发现孩子什么时候对文字开始感兴趣(这个不同孩子应该是不一样的)。

    哪怕从没有亲子阅读过的孩子,如果在外面玩时,逛街时,孩子总问你某个字读什么,这时候也可以教孩子认字了。

    甚至像我外甥这样的农村孩子,生活环境中没有一点接触文字的地方,要发现他的识字敏感期可能会难些,但也不是不可以。像他四岁多点上幼儿园,老师教认字写字,每次他都非常认真地写,学的儿歌,在家都主动地念,我想这时候也可以在读儿歌之类文字的过程中顺便教他认字了。当然他家里人并没有这样做,我妹妹那时怀着小的,孕期反应比较重,也就给他读了一本《五四快读》就算了。我给他买的那些书,多半都在他姥姥家放着,根本就没拿到他家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1:16:53 | 只看该作者
想找一些和中国古典文化相关的书和材料,比如书法帖、论语故事、讲古代文化的视频、古代神话、国画、古代舞蹈等等。把氛围营造起来,像paisley家做的那样,想来读论语就没那么枯燥了。

    一方面条件所限找出的不多,另一方面不知是孩子的年龄不到,还是一时间不适应,总之不管是放的视频《孔子传》,还是我翻着国画讲,还是读那套《幼学启蒙丛书》,俩孩子都不那么感兴趣。

    倒是翻出来前两个月买的那一批民国幼稚园老课本和读本,他俩倒都挺喜欢。
    昨天读了那本《幼稚算术》(全二册合订本,1947年出版,2012年修订版合在一本书上,共66页),他俩除了“厚薄”、“轻重”的概念不理解,其他全部过了一遍。

    内容其实很少,全本就这么些,对已经上完中班的帅,和一岁多已经在生活和玩耍中理解了这些数的概念并会点数、现在经常自动自发地自己编数学题的笑笑来说,就是一遍过的事。不过里面的图画挺漂亮,让我觉得买的不亏。
    1、大小、长短、厚薄、轻重的认识
    2、10以内数的认识和数法
    3、10以内数字的认识、练习和应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紫竹林 + 1 + 1 笑笑妈太厉害,笑才3岁呢,佩服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8:12:55 | 只看该作者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鲍鹏山主讲,2010年百家讲坛16集系列节目,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是如何从凡人修炼成圣人的过程,又是如何用自己一生的不懈努力激励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

    2010年,史诗电影《孔子》,电视剧版《孔子》、《孔子春秋》以及动画片《孔子》陆续播出。
    另有八十年代的电视剧《孔子传》。
   
     留个印,抽时间看。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2-6-30 18: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1:44:37 | 只看该作者
读“为政第二”关于“孝”那几章,读完讲故事,想起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和兄弟们把一篮梨子放在桌子上,哎呀,大大的梨子,看着就想吃,孩子们口水都流出来了,可是他们都没有吃。为什么呢?他们等谁呢?”
    笑笑:“等爸爸妈妈回来一起。”
    帅帅:“是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爸爸去上班了,妈妈管着一个大家,都很辛苦,要等他们回来一起吃。爸爸妈妈忙完时候,看到孩子们和桌子上的梨子,心里真开心呀!爸爸让孔融给他家分梨子,孔融先拿出一个最大的梨子,”
    笑笑抢说:“最大的梨子给爸爸吃!”
    “又拿出一个大梨子,给谁吃呀?”我看向帅帅。
    帅帅和笑笑一起说:“大梨子给妈妈吃!”
    “然后,孔融从剩下的梨子里挑出一个最小的,留给谁呢?”
    笑笑再次抢说:“最小的给妹妹吃!” 我笑,看帅帅。
    帅帅:“最小的给弟弟吃!”
    我说:“是不是呀?”
    笑笑:“是!爸爸妈妈是大人,吃大的;妹妹小,吃小的。”
    ……
    你能说些什么?

    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故事。自小家里人就给我们讲类似的故事,心里总觉得哪里不舒服,可是如果反驳,经常一项大帽子压下来。造成我青少年时候对一切说教都非常反感。那时家长老师都说我叛逆。

    笑笑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出自天性和模仿,绝不是给她讲什么道理能起作用的。她的回答,正是她平时自然而然做的。
    倒不是笑笑听不懂道理,只是这么小孩子的行为,很难用大而空洞的说教来约束——而且这是我反对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等竹林七贤的理念,才是合乎我天性的。我相信笑笑身上带有我的基因,再加上自小的熏陶,她绝不会是喜欢守“规矩”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1:54:51 | 只看该作者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将自己所学尽数传授给弟子,这是一种教育理念。

    另一种教育理念呢,认为过多的约束,只会给学生增添枷锁。你看老天爷说过话吗?可四季分明,风调雨顺。为人师,应该是在引导,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学生。
    圣贤们已经把道理说的很清楚,很明白了,需要学生自己去理解。做老师的,就是在一旁扶持,不让他走歪门邪道。毕竟,人和人不一样,一样米养百样人的道理,同样的话语,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又何必非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让他自己领会,不是更好吗?

    第一种理念没有错,可以尽人师之道。

    第二种理念也没有错,能解放天性,令其自由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31 , Processed in 0.112720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