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5-12 10:25 发表 ![]()
孩子的情况的确是千差万别。也许孩子有过目不忘的天分,也许对文字特别的敏感,也许有其他什么天分。这个天分适合用来读经,那就利用好它。
我个人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如果您觉得瞎说可以一笑而过 ...
我就是你说的这类想让孩子亲近传统文化,但在引导上却有点不知如何切入的家长.
女儿幼儿园时,国学热风头蛮劲的,好朋友的孩子就很热情的投入国学诵咏大队伍了,热心的她曾把弟子规送到我手里,要我从这开始给孩子国学启蒙吧.因为个人局限吧,我实在不喜欢弟子规,对国学从此有了偏见,但内心其实非常希望孩子能亲近传统文化,只是不认同读经就是最好的办法,但自已也没找到更好的方式,除了偶尔给孩子念念古诗,其它并不知该如何切入.
在亲子阅读时,我承认,国外绘本一下子把古诗给打败了,我和孩子都爱上了绘本,也因为这,孩子独立阅读后到现在都是,中文书除了自然科学外,文学书几乎只看译本,为此我内心常纠结.担心自已引导的偏差使得孩子太疏离传统文化了......
今天看这个贴子我很受益.尤其是徐冬梅和叶开两人的文.还有你上面这段话.
怎么让我们传统文化中优良的部分,能够变成儿童接受的形式,我的确要好好花心思琢磨下
谢谢你的抛砖引玉
[ 本帖最后由 英语小蚂蚁 于 2012-11-28 18:1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