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我爱飞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看学英语——个人观点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7-17 14:51:12 | 只看该作者

同是新人,学英语的一点感受

巧遇该站,刚注册用户,年过30,自学英语多年,时断时续,主要是坚持不去,年初用原典英语学习法 学习 Twilight Saga(book 1),效果显著。打算让刚入小学的女儿用该方法学习Eclectic reader。
人人都说只要多听多读多看,英语自然没问题,问题是能引起兴趣并坚持下去的方法。此贴非广告贴,该方法也为免费方法。请楼主明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2-8-2 17:46:04 | 只看该作者
新手妈妈来取经,收藏了很多好贴,再慢慢消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8-7 15:09:5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孩子不仅学到了,而且学习兴趣也没丢。这才是有后劲的孩子,这才是聪明的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3:37: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anghualxx 于 2012-8-7 15:09 发表
学习了,孩子不仅学到了,而且学习兴趣也没丢。这才是有后劲的孩子,这才是聪明的妈妈。


其实不是这样的啊。不是我聪明,而是任何学习都一样,条件具备,花多少时间,就见多大效果。

和我理念类似的爸爸妈妈也有不少,但他们的操作方法和我就绝不会一样,他们的孩子英语也不一定同样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09:37:1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开学后重新分英语班,这次分到了最高级。
虽然口头上表示淡然,我还是能感觉到他的喜悦之情。

他的英语“好”,当然不是苦学成才,那是我向来反对的。
又要快乐,又要好,其中努力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比如一开始就给他上外教班,唱歌做游戏不亦乐乎;比如后来的转学,让他顺利渡过英语无用的苦闷期;再如外教的网络课,成功的帮他开口和接触更广的世界...
至于给他念英文书、带他去参加各种英文讲座、下载给他听的那些故事、看的各种视频。。。都是我在陪着、操心着。
他在其中是没心没肺的快乐着的,我们花下去的时间和金钱,可说是难以数计。

作为英语不那么好的父母,我能给孩子的也就是这些了。
每个家庭不同,能走的路也不一样。所以每次看到自己的孩子用外教教学,却打孩子的招牌跑去给别人的孩子上课的父母,我就忍不住佩服金钱的魅力。

有时候,看到孩子的英文学习遇到瓶颈难以突破的父母,还真想劝他们别心急,放缓步子,效果才有可能会出来。
比如,可以让孩子在同一水平上,多读些分级读物。不要“学”完某个“系统的”教科书,就觉得孩子的英文水平就达到下一个级别,可以升上去了。实际上这种升级看起来升得很快,但离开了词汇量的支持,迟早还是得回来补课的。
再比如,任何学习都是靠内驱力,而不是外部压力就能成的。我儿子学英语,前面的力气都是我在花。去认真学习了解读物的分级,注意观察孩子的阅读兴趣,尽可能的选择孩子可能感兴趣的资料,并在他没兴趣的时候及时更换。前面的功夫不到家,就别指望孩子能走上独立学习的道路了。
另外,也要考虑清楚,英语和中文甚至其他的语言,一定存在一个互相挤压的关系。说白了就是时间分配的问题。孩子的英语好,中文相对就会差一点。大了会好一些,小的时候这种状况更明显。所以如果还指望在国内小升初、中高考的,过于执着的强调英语,恐怕日后会大大的后悔。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8-29 16:1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ray + 2 + 2 写的真好!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2-8-29 23:19:15 | 只看该作者
又要快乐,又要好,其中努力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
他在其中是没心没肺的快乐着的,我们花下去的时间和金钱,可说是难以数计。

任何学习都是靠内驱力,而不是外部压力就能成的。我儿子学英语,前面的力气都是我在花。去认真学习了解读物的分级,注意观察孩子的阅读兴趣,尽可能的选择孩子可能感兴趣的资料,并在他没兴趣的时候及时更换。


深有同感。
其实不止英语,幼儿的任何学习都是这样的。想要孩子快乐,只有妈妈多费心。就像接触国学,哪是一句简单的“跟我读”可以包括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23:5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 子云008 的帖子

是啊,我们想的都是一样的。

一个被点燃了求知欲的孩子,他可能不见得早早的知道很多知识,但在内心的好奇驱使之下,却会做出让我们大吃一惊的事情。
只是怎么去点燃,这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多思考,勤学习。

国学方面我知道得比较少,因其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厘清,而且很多东西不符合俺家儿子飞扬跳脱的性子,比如书法啊、琴艺之类的,所以不会太早的去碰它。
但孩子对围棋的兴趣很大,这也许会成为他进入中国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契机。且待观察。
另外,从孩子学英语和中文的经历来看,他对韵文、绕口令这类东西的兴趣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现在着手给孩子弄母语,也会从这些他兴趣较大的方面入手,让他慢慢熟悉而爱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2-9-4 11:39:38 | 只看该作者
嗯,好贴,我需要慢慢消化下这里面的精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21:02:30 | 只看该作者

再泼点冷水:加州教材

从加州教材这套资料初出江湖,坛子里真是激动了。
买书的、打印的,很多。
孩子单靠这套教材,能学好英语吗?我看,未必吧。

这套书有系统性,漂亮,很吸引人。这不假。
但,是不是美国孩子用的,我们的孩子用了就一定好呢?

和老虫会不时聊一聊,问问她那里开网络课程的情况啊之类的。听她提到,加州教材2-3之间有相当大的跨度,很多人在外面找老师教了加州二,想在她那里读加州三,纷纷在分级测试的时候落马。
想想为什么呢?
我不好妄作揣度,但我知道语言学习有个规律,单靠教材,不管这个教材多么有趣,都是学不好语言的。
打个比方,假如我们要造个人的话,可以说,教材给你的,就是一根根的骨头。靠骨头能造出人来么?即便是size 0呢,骨头上还得有层皮吧。有了皮肤,没有皮下脂肪,这个人也很难说得上是美女呢,是不?

顺便说个题外话,虽然老虫那里加州教材的课开得热火朝天的,家长趋之若鹜,老虫自己对此有何看法,可能不见得有许多人知道。。。
她说:我的观点一直是,加州不是用来学英语的——关键在于,加州教材的设计的学习对象不是学英语的外国人。因而有很多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生的学习问题,这套教材瞄不准,导致内容方面,难的太难,容易的又太容易,存在的问题没办法解决。她的这个观点,我很赞同。不过,也曾听她说过,由于这套教材过于热门以至于无法忽视,她特地联合其他老师一起进行了ESL化,使这套教材能够贴近些中国孩子的实际。

再换个角度来看,我们给孩子学英语,时间从哪里来?大家一般都是上普通学校,多半还要参加小升初、中高考的吧?那么孩子课内的压力已经不算太小了。
再加一套加州教材,加的就不只是一门英语课,而是一所美国小学的文字部分,包括美国孩子的语文、科学甚至还有人文学科的学习。
任何学习都是需要时间的。投入多少时间,产出多少收益。天才除外——天才也不需要我们在这里讨论了,人家早早就可以自学啦!
上一所中国学校,再加一所外国学校

流行的,是不是最好的?
最好的,是不是适合自己的?
我考虑了很久,要不要上老虫那里的网络课,最终还是没能下这个决心。我儿子上学已经够累了,我不想再给他多一些压力。
要说哪个好,其实我听过老虫最早开的中教的纯英文的网络课,感觉是非常实用的。至少对我们中国孩子,是极其实用的。变着花样让孩子开口练习句型(一个老师告诉我,孩子学新词,一周里面见过它5次以上,用它的机会在3次以上,下周及之后忘记这个词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降低。我旁听的那个课,老师和孩子互动练习的句型,可不只能让孩子用到3次以上呢),家长自己使不上劲的部分,老虫当时的老师(不知道是她本人或她合作的那位周老师)实现得很漂亮。
所以我家孩子虽然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还不能说绝对的好(但也不输于同龄的母语孩子了),只要我肯加压他还可以表现得优秀很多,我还是在左思右想、旁听或单次购买了老虫的很多课之后,遗憾的放弃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英语小蚂蚁 + 2 + 2 说得很实在啊. 你可以旁听再取舍,对 ...
瑜珈 + 5 + 5 精品文章!同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2-9-18 10:12:31 | 只看该作者
很偶然的机会接触儿教,跟楼主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2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5 03:49 , Processed in 0.086808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