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youngy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上课与杂谈:22页323楼“中小学校园篮球明星快速成长攻略”(下)

[复制链接]
241#
发表于 2012-4-14 23:5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4-14 13:34 发表
可不是么,再一个例子就是“今日学堂”了。

看到有的妈妈在思考在家学习的话题,想起那位老师列出来的清单和一些文章,贴个链接在这里好了:
家长和学生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教育问题:自助者天助
我并不是完 ...


       那位清一剑士的文章,我一开始看了惊为天人,佩服的要死,说的都是我想说没说出的话。后来我仔细的分析,越想越不对劲。一来是这个人轻狂自负,吹武功中医之类的,因为我不懂,觉得挺玄、挺忽悠。等后来他讲围棋,我一下子坐实,因为我会下啊,这东西你骗不了我。二来,教孩子学会批判性思维,那学生的观点不说百花齐放吧,也不至于那么一致。他学生写出的文章,整个一个个活脱脱的小清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鲁素 + 1 + 2 同感,过于偏激的人,让人不得不心生警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发表于 2012-4-14 23:58: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youngyou</i> 于 2012-4-14 12:40 发表 <img src="http://bbs.etjy.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attachimg(this, 'mouseover')" onclick="attachimg(this, 'click', 'http://bbs.etjy.com/images/common/back.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小豆豆的现实原型是英国的夏山学校,我最喜欢的学校。夏山最初招收的大多是传统学校所谓的“问题儿童”,而且来自世界各地,大多应该是高收入阶层......跟一所学校相比,培训班就是浮云,学校在国内要过三道 ...
其实所谓私学,就是以在家教育形式来实现,几个志同道合的父母,让某个有能力教孩子的家长做这个事情。完全可以绕开那些限制。完全以自助形式,非盈利性质。

这个在国内软硬件要求还是有一些的,我觉得关键倒不是家长的专业水平,而是核心家长的眼光和组织能力,这个问题值得一谈!

[ 本帖最后由 youngyou 于 2012-4-16 21: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发表于 2012-4-15 00:06: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4-14 23:58 发表

      其实所谓私学,就是以在家教育形式来实现,几个志同道合的父母,让某个有能力教孩子的家长做这个事情。完全可以绕开那些限制。完全以自助形式,非盈利性质。


办私学谈何容易,看看目前国内的几所有名气的学堂,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句话,办私学难呐。

今日学堂不是一般人能上得起的,学费昂贵,但更要命的是没有固定的校址,办学条件艰苦。。。。当然办学理念上我也有好多不认同的地方,其他的学堂就更不用说了。。。

相对于这些私学,我倒觉得国内的有些国际学校或者准国际学校倒是有不少优点,办学理念,硬件,软件,师资都比较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发表于 2012-4-15 08:5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3 secretgarden114 的帖子

这些国际学校一样上不起。要命的是还有国籍限制。更要命的是,有的国际学校放到中国也免不了变味。
在什么环境中就吸取什么场中的能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幸福的花朵 + 2 + 2 是啊,都被同化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12-4-15 09:37: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4-14 23:58 发表

      其实所谓私学,就是以在家教育形式来实现,几个志同道合的父母,让某个有能力教孩子的家长做这个事情。完全可以绕开那些限制。完全以自助形式,非盈利性质。


即便都对体制教育有意见的家长,即便都想在家教育,也未必志同道合。好比有时夫妻之间还意见不同。
求同存异,自古就不容易。想当小众,需要勇气,也需要机缘。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youngyou + 10 + 10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Martina-Mm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12-4-15 16:48: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iscotang 于 2012-4-15 09:37 发表


即便都对体制教育有意见的家长,即便都想在家教育,也未必志同道合。好比有时夫妻之间还意见不同。
求同存异,自古就不容易。想当小众,需要勇气,也需要机缘。


确实如此,现在很多的父母对孩子教育如此纠结、焦虑,其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不可否认有很多是这个时代与社会附加的。中国社会本来价值观就极单一,从来就希望每个人都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如果社会接受更多元化的成功标准,也许会消除很大一部份的问题和焦虑。 成功可以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可以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也可以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成功都应是独一无二的。

再则,我们的祖国又有着那么长的封建专制期,有人说:“ 王朝极权制度有三大稳定剂:科举、反贪、篡改历史。科举制度,让平民中有能力、不安分的人也有机会参与对大众的抢劫,因而使他们不把矛头指向朝廷;反贪,可以平息民愤,从而让民众忽视真正抢劫他们的制度;篡改历史,可以让民众觉得,自己的命运比前朝强多了,即使被抢也心甘情愿,甚至充满了幸福感。 ” 如果人们都能获得更多自由的发展,平等的竞争,而不是只能去争夺那种稀缺的机会,估计也能减少很多焦虑。

所以,还是回到了本贴的开头,我们这些生为伟大时代的父母们,只能学习,学习再学习!把眼光放远点,把视野放宽些,多想想到底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然后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8 金币 +18 收起 理由
紫竹林 + 1 + 1 呵呵,原来大家都在焦虑。
youngyou + 10 + 10 所以我们在转型的路口:目
shwyyan + 7 + 7 除了我们不是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外,同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发表于 2012-4-16 10:35: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iscotang 于 2012-4-15 09:37 发表


即便都对体制教育有意见的家长,即便都想在家教育,也未必志同道合。好比有时夫妻之间还意见不同。
求同存异,自古就不容易。想当小众,需要勇气,也需要机缘。

     明白。相信小林校长当时的困难程度,不会比我们现在小到哪里去。我想,一个国家总是要有一些人不计得失,站出来承担责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 + 1 我很赞同。没加引号,你懂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发表于 2012-4-16 10:5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6 Martina-Mm 的帖子

虽然每个人的未来是自己走出来的,我本不该为孩子做任何设想。
但是早晨还是忍不住为儿子的未来想象了一把。
以当今的热门来看,最高目标:爬藤成功,然后进入500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以我自己在500强的经历来看,这样的人生实在太没劲了。
虽然,我也曾经为自己的工作付出过热情、为那个行业的日新月异感到过兴奋。
但是终于有一天,那个行业令我感到厌倦;终于有一天,当曾经的鼓吹成为现实时,我却感到无比悲哀。
当然,我在那里的位置比较低,能做的实在有限,权高位重的人也许感受完全不同。

最向往的是有使命感的一生。
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为它的改变做些什么。
这种改变,最好不要都是那么物质的,而是环境的改变、观念的改变。
多么希望我的孩子能感到自己在为某种使命而活,而不是为生存而活。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3 金币 +23 收起 理由
大大姑娘 + 2 + 2 希特勒,是不是也是有使命感的?
Aron妈妈 + 2 + 2 ciscotang? 好像我十多年的一个同事的 ...
pawpaw + 10 + 10 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能做喜欢做的事, ...
shwyyan + 6 + 6
treehouse + 2 + 2 精品文章!
Martina-Mm + 1 + 1 “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为它的改变做些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发表于 2012-4-16 12:47:08 | 只看该作者
3分钟前朋友的推荐。我告诉她,看首页就深合我心。慢慢拜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youngyou + 10 + 10 嘿嘿,欢迎常来:)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21:08:35 | 只看该作者

十五谈:好好学习从球场开始

开贴至今谈知识文化学习比较多,今天换个话题,谈谈运动。现在的孩子最缺什么?今天的孩子在知识积累方面已经大大超越了同时期的前辈们,但我们似乎也经常看到,孩子们在身体和意志方面相对薄弱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想,这些问题要靠运动,尤其是团队运动来解决。
       
        事实上,运动应该是比知识积累更重要的学习项目。你看,从古代的骑马、射箭、驾驶马车、打猎,到如今欧美校园如火如荼的足球、篮球、橄榄球、棒球,哪里的成年人不给孩子留下大量的运动时间?因为从古至今的人们都清醒认识到,运动是全方位的身心训练,是今后人生建筑的地基,不单是锻炼身体这么简单,更是精神力得到提升的良机,并且最符合孩子好动的天性,应该放在所有学习的首要位置。我认为好学校应该每天上午学习文化知识而用整个下午用来运动才是!而那些在现有学校教育如此低效的环境下,还把一些乱七八糟的培训班排在孩子的运动前边的家长就是不够清醒,那是典型的抓小放大。
       
        运动的种类那么多,我们选哪项?比较安全的当然是游泳和长跑,国人比较热衷的是乒乓球、羽毛球,现在练习网球、跆拳道、武术也有相当市场,也有不少骑行小组,这些都很好,担不是我心中的最佳运动项目。而可怕的广播操则根本不是运动,那是政治学习,正常的学校压根儿就不应该有广播操。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学校一天不取消广播操,则我们的学校就还不是一所正常的学校。
       
        我认为我们的孩子最应该参加,也是可操作的运动项目是篮球和足球,因为这两项运动规则设计最妙,运动装备要求低,老少咸宜。篮球和足球该被负责任的学校纳入必修课程。如果学校没有纳入必修课程,我们也可以为孩子们将此归入日常学习计划。

        我们生活在一片不正常的土地上,一切首先为政治服务,连带运动也是这样。小球项目本身的魅力远不如大球项目,却莫名其妙成了我们的“国球”,连带国人有时也在这小球上找到了亦真亦幻的满足感。我们为什么不能大力推广篮球、足球?不得世界第一又如何?最要的是每一个普通人身体和精神的健康,而不是少数人的脸面。
       
        有人说足球篮球对基础设施要求高,这根本就是借口,把我们胡吃海喝浪费掉的钱用到场地建设上绝对绰绰有余。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对很多孩子来说,一块不大的空地(学校里、小区附近多半能够找到)、几块砖,就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足球场(看看巴西的孩子们都在哪里踢球)。篮球的优势是参与人数可以比足球更少些,甚至对一些真正的爱好者来说(本人就是),一个人练习投篮也是很有趣味的活动。目前的问题是,有篮球架的地方相对难找些,这可能需要成人动用自己的资源,或租或借想办法。只要有心,要在城市中、小区附近借到可以稳定训练的篮球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什么篮球和足球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这里头当然有全球化、商业推广和媒体的力量在起作用。但本质上还是来自运动本身的魅力。
       
        大型球类项目强调个体与团队的协作,强调身体与意识的结合,对不断变化的空间与形势的认识,获胜的成就感空前,而且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的,这些是一般运动或者其他学习项目无法比拟的。作为旁观者,我们也最能在球场上发现孩子的问题。身体(敏捷、力量、爆发力、耐力......)的不够强健,意识上(预见性、洞察力、形势判断和策略选择......)的不足,个性中的问题(顺境下的谨慎和逆境中的坚持、大度还是自我中心......)——这些都会在球场清楚地反映出来,而善于观察的成年人也可以借此加以适当引导或者自我反思。所以说运动场是孩子最好的学校。其中有意识有兴趣的家长(尤其是爸爸们也会更乐意吧)配合一位对相关运动稍有了解的技术助教是很好的组合。家长比较了解孩子,适时地做一下孩子们的思想工作,可以很好的弥补一些技术教练在意识、经验上的不足。并且如有些家长所说,运动过后的孩子可能更容易沉下心来进行其他头脑和知识的学习。
       
        有人说受伤怎么办?首先哪里都有风险,业余玩家基本没有机会受重伤,而受点轻伤对一个人来说算得了什么呢?我打了20年球,因为身体天赋一般,小时候也没有像样的高帮篮球鞋穿,在不要命的学生时代,磨穿了几百个水泡,几十次脚踝扭伤、手指挫伤,手脚均因骨裂上过石膏,但从未觉得那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且受伤时还特别能感受到周围人们的温情,长大后学会自我保护,受伤几率自然也大大降低。
       
        也有人会问那女孩子怎么办?有两次看到女孩子打球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一次是在一群外国小学生的业余球赛上,一位长发乌黑的台湾小姑娘,穿梭灵动、魅力十足。还有一次在华理大著名的篮球场,两位短发的女大学生加入一群业余高手一起玩,周围停下围观的篮球少年以百计,除了俩女孩儿球技了得,更是她们身上透出一股特别的英气令人为之倾倒。
       
        而在日常训练之余,大人小孩还可以一起看球赛。NBA赛场跌宕起伏戏剧性十足,而很多足球比赛本身就充满美感。人类的身体之美,人类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都可以在球场得到展现。从审美的角度看,足球因为场地宽大、延迟满足的设计以及更加注重团队又不压抑个人的规则设计,完全可以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创造物来欣赏,更不用说世界杯那激动人心的节日般的气氛了。有兴趣的小朋友顺便看看巨星们的成长之路,往往又是极好的励志教材。而作为一名近20年球龄的业余篮球爱好者,在我的生命中,因为篮球燃起的激情、爱和奉献的青春更是我至今最宝贵的体验之一。
       
        所以,家长朋友们,为孩子留出足够的时间,为他们联系一块场地,联络几个邻居、同学、亲朋好友的孩子。如果他们说没时间,就尽可能说服他们,告诉他们什么是最重要的,告诉他们去球场可以为孩子打下身体、精神力的基础,可以收获友谊和亲情,可以消除抑郁......快去球场上撒点野吧!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7 金币 +27 收起 理由
幸福的花朵 + 2 + 2 精品文章!
我爱飞飞 + 3 + 3 精品文章!
Tina_L + 2 + 2 100%同意。我家女孩,每周都和几个孩子 ...
pawpaw + 10 + 10 我们小区就有蓝球场。只可惜,我家爸爸 ...
shwyyan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0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53 , Processed in 0.10962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