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paisle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韩寒方舟子论战意外带红杭外高中生书单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2-2-20 13:10:48 | 只看该作者
对书单有个疑问,即在古文经典中 诗经 的份量挺重的。而且有两本译注。
虽然我现在跟着孩子的进度在读诗经,但也是不求甚解的读,虽然看了些注,但也是随看随忘,但是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 中国文化常识 能看得进,因为里面很多诗经方面的摘引。
所以在想 诗经 是不是古文化不可逾越的桥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2-21 11:11:52 | 只看该作者
简单凑个热闹。
个人认为:没有心灵的充分成长和生活的深层积淀,即便把书看懂了,即便能在课堂上夸夸其谈,甚至写出论文来(论文大多以东拼西抄为能事),也不是真正的深层阅读。

读没读懂,自己的心灵才有真正的回答!

经典的书,不仅仅是小学时候会读(我从来不认为小学读经典太早,孩子读不懂),而且中学时候更要读(我也不认为中学读了就算懂了),以后还要不断深入地读和领悟。每一个阶段,读的感受都绝对不一样。

而对于这些经典,什么样的层次算是读懂了?算是能验收合格了?我不认为中学阶段可以,缺少心灵和生活的长期积淀,所有的读懂都只是表面的一层。

等杭外这些孩子再过个二十年,自己用心灵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2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 新叶 的帖子

是啊,上古历史,存留的资料太少,考古与文献密不可分,昨天看的李学勤先生的书里也这么说来着。诗经太重要了,这么详细的材料很少见呢。我第一次读《七月》时就觉得很有意思,宛如一副风俗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此篇曾经读过一遍,能让我们构画出当时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3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风中白杨 的帖子

您说得很对,读书真正的价值,并不外求。

不过,这句话,用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如此。所以不必盯着别人,我们这些号称读书的人,都用来反省自己比较好。  别人的书真正读进去没有,有没有因心灵成长或生活积淀得以升华,实在说,和我一丁点儿关系也没有。我受到激励,我因此奋进,我真正读书有得,都是我自己的事,对吗?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风中白杨 + 2 + 2 哈哈!赞同。啥事都追究个没完,那就谁 ...
新叶 + 10 + 10 我很赞同。
ozma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2-22 13:53: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aisley 于 2012-2-17 14:31 发表
韩寒方舟子论战意外带红杭外高一寒假作业书单

发布日期:2012-02-03 08:19字号: 大  中  小


  春节前,有人质疑80后作家韩寒,说他的博客和小说等有人代笔。经过短暂交锋,最初的质疑者“麦田”向韩 ...



经严格求证,询问了杭外业内朋友、杭外的学生,及俺当年在杭外就读现在北大与复旦的学生。杭外没有这个活动。最多一个书单而已。

据杭外在校生反印,连老师自己也没读过几本书单里的书。

我浙江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不较真了,你也不知道我的背景。:)
新叶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2-2-22 21:30:1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些贴,自己现在认识,读书是干嘛?无非就是获取前人的经验,来让自己头脑更健康思考吧。关注孩子阅读一直是我这1年很在乎的。
看卓越99赠送一本,《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让人感触,要想知道更多,你必须去走更多的路,去思考,才能清晰的看透你需要了解的世界,读书也是如此吧,多看看多读读,让思想碰撞,让自己更能理解这个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2-2-23 14:37:35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理解的阅读就是开始人生的寻找,能找到什么?就看自己需要什么。或者不需要什么。而这还有什么比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更重要。认清了自己,阅读才会带来心灵的撞击。


楼主在研习区转的帖子真值得读,有敲击心灵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2-2-23 22:59:27 | 只看该作者
我倾向于认同大米的观点

其实现在针对给年级的书单不少,但是推荐的人读完书单的不多

有人叫我推荐书的时候,我推荐的基本都是读过的,如果确实有些没读过的,我会给人说清楚,本书我没读,我读过该作者的什么什么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主帖说了,老师推荐的都是自己看过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2-2-23 23:02:49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小学3年级以上的孩子,我建议每年保证50本以上的读书量(不包括绘本),其中不超过5本精读。

范围可以很杂。不要求孩子全部看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2-2-28 13: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 paisley 的帖子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32 , Processed in 0.10156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