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不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春期] 紧急求助 事件发生中。。。。。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2-5 09:33:14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也要读论语了。
其实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就象火箭妈妈的感觉一样。比如吃东西,大千也不知道谦让别人。特别是带他到外面吃饭,人家还没有动筷子,他上来菜就要下筷。这样的事情我说过多少遍了。不管用。每次他只要一动筷,别人肯定会说,小孩子饿了,让他吃啊。没关系的。要么会说,你让他象你一样规规矩矩的,那还是小孩子啊。

一般我是不会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的。但宴席结束后,我总会把吃饭的礼仪再给大千讲一下。可等下一次宴席,大千还是不顾一切的去吃。让我抓狂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lp525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14:04:56 | 只看该作者
昨晚九点还没到家,但发个短信回来:路上赌车,可能晚点到家。
九点十分,到家了。按照和老公的约定,我们都没有说什么,她也没表现出什么异常,和客人打了个招呼(我们家昨天来了小姑子一家,带两个4——7岁的孩子),奶奶要给她做饭,她表示吃过了,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关上门,不知在干什么(我推断要么写检讨,要么写作业,因为这样是她表示知错的行为,即使不愿意,怕我们批评也会这样做。老公说:“未必“。事实也证明:老公是对的!)
这一段的时间,虽然记着榴莲版主的叮嘱,但还是没有表现出担心和关心,一是确实没有担心,因为4点前我认为她在上课,4点后她就和我们短信报平安几次。再加上看她一点悔过的意思也没有,心中也有气,感觉能压用火气就不错了。
因为有客人晚上和我们挤在一个房间,我们的想法是对这件事闭口不提,她肯定会不知深浅心中忐忑,最后忍不住会主动问我们为什么不问她,但说不明白我是高估了自己还是高估了她,到现在人家还是只字不提。
偷看她给同学发的短信,居然说:“没事,我爹妈什么都没说,我还玩了一会儿”显然。我的一切推断都是错的!
我想我们如果不问她,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还是我们忍不住,打算找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氛围跟她谈一下。客人还在,刚刚她们带孩子出去玩,问她作业写完没有要不要去,她说没写完,但想出去,换衣服就准备走。爸爸忍不住了,叫住了她。说:“我和她谈”
丙分钟后回来了,说了谈话过程。
“你昨天那样做对不对?
”“不对”
不对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怎么办?“
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于是爸爸回来了,现在站在我身边喘粗气。。。。。。
说:“真想一巴掌搧死她!”
我想完了,晚上我可能要费很大心思再谈,还不知能不能谈下去,怎么谈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2-5 14:52:11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谈话就四句话吗?感觉父亲的谈话是失败的,没有任何效果。
你有没有尝试过,用信来与女儿沟通,表达出你对她的关切和焦虑?
我感觉你们可能在沟通上已经出现了问题,你们和孩子一谈,孩子立刻拿刺猬一样。试着写一封感情至深的信,表达出你对她的殷切期望,表达出你对她的爱。

我再出一个损招。你们家现在有客人,可能不行。
你试着装病,装着头疼什么的。然后让孩子关心你,问你怎么了。你就不说话,冷着她。让你老公和你一唱一和地来。偷偷告诉你的女儿,妈妈是因为生气伤心,才生病头疼的。看看你女儿会不会主动向你道歉。继而,妈妈和女儿心贴心的,在一起谈话开始了。

这招,我好像对大千使过。嘿嘿。

[ 本帖最后由 木瓜 于 2012-2-5 15:5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不解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2-5 15:00:00 | 只看该作者
不解,都是为孩子想,还请原谅我的直言哈。

我感觉前面孩子离家时,你是真的急,担心。但随着孩子的一点点表现出回归,你的急和担心减弱了,慢慢转向了继续和孩子纠缠对错,潜意识里,还在纠缠于控制权和权威感。

俗话说清官居难断家务事,这话放在教育孩子上,也是非常适合的。当父母于孩子之间爆发这样大矛盾的时候,其实已经很难说清楚谁对谁错了。孩子最后的错起因于前面父母的不忍,而父母不的不忍则缘自孩子再前面的不听话,而孩子的所谓不听话,可能是父母唠叨的结果,父母唠叨又哪次不是因为孩子再以前的某次失误呢?就这样,一环扣一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一步步走上了恶性循环,这个时候,你看,能说是谁对谁错呢?

但是,追踪到最后, 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并不是自己选择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是一张白纸,他(她)现在的样子,都来自于我们当初的第一笔墨,所以,我历来认为孩子如果有错,最最最根本的起因,还在于我们为人父母者。

基于此,我的建议是:

首先,在飞飞妈妈那个关于反思自己对孩子教育的规划之前,先回想一下(必须是客观地、心平气和地)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历程中,哪些地方做得有所欠缺,孩子目前的错误哪些是起源于我们的失误。我看《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时,收获最大的是明白了要想进步必须要学会直面自己犯过的错误,对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持自嘲的态度,才能有助于自己在今后真正改正。这个道理,放在我们教育孩子的事情上,也是很正确很有用的。找个时间,静下来,和孩子爸一起,用笔和纸写下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以及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今后可以怎么改进。

然后,准备好和孩子谈谈,先承认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以及这些不对对她带来了哪些不良的影响,表示歉意。再告诉孩子自己打算怎么改进,听听孩子对你改进措施的意见和建议,然后一起来执行。比如关于孩子自理生活能力的事情,肯定是你们从小包办太多,所以导致孩子觉得早上起床就应该你们给她倒水。在你们让她建立了这个概念后,又倒过来指责她这种行为,对孩子确实有失公允。所以和孩子谈谈,谈自己以前为什么会那样做,做的结果为什么不好,然后再讲今后你们双方怎么来努力走上正确的路。把你在执行改进措施中面临的难处告诉孩子,也听听孩子有什么难处,你们相互可以给予对方什么样的帮助。

以上谈的是我能想到的第一步,以后该怎么做,需要看这一步走出去后的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37 金币 +37 收起 理由
童童ma咪 + 10 + 10 精品文章!
新叶 + 10 + 10 我很赞同。
hlp525 + 10 + 10 我很赞同。
不解 + 2 + 2 谢谢你了
我爱飞飞 + 3 + 3 精品文章,跟你学习!
winterming + 2 + 2 赞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2-5 16:13:5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不解描述的事情发展,我觉得自家孩子身上也有这种影子,现在还只是叛逆的初期,到了孩子觉得不需要依靠父母的时候,还不知道会出什么漏子呢。

我觉得不解上面说的“不活了”,是孩子的话吧?是她说如果以后自己过不好,大不了就不活了,是这个意思吗?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是孩子对自己缺乏自信的表现,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孩子这样的逆反,是不是父母一直对她过于溺爱和控制过多呢?
正好前两天和同事家一起玩儿,她的孩子也是因为同事说了一句“你要走就自己走”,那孩子就真的一个人走了,头也不回。我跑上去拉都拉不住,他把我拉着的袖子连衣服和背包脱掉扔在地上,继续走,同事气得脸都白了。
一起玩儿的这几天,同事对她的儿子就是生活上百般照顾,同时我也觉得那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差。因为妈妈照顾太多,其实是一种对自由的剥夺,但是孩子一方面知道是妈妈出于爱,一方面又对这种控制难于接受,所以平时对她妈妈也是骂声不断。
我觉得孩子也很痛苦的,可是家长却还是不自知。

推荐听听杨杰的音频:过度的照顾,不是帮助,而是伤害 - 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反倒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
http://t.cn/S5WUov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lp525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2-5 16:50:14 | 只看该作者
推荐两本书给楼主家的女儿,《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和《影之翼》,是我女儿最喜欢的两本书,通过她的一些复述,我认为这两本书会教给孩子如何珍惜爱以及付出爱。
另外,楼主自己也要多看书,飞飞推荐的应该不错,我也打算去买来看看。
我再推荐一本《少有人走的路》,全家都可以一起看的书。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木瓜 + 10 + 10 谢谢您。请看回帖,具体书名是?
不解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2-5 18:51:43 | 只看该作者
别吼,别打,这两点一定要切记!
先冷处理,再找个合适的时机(但不能拖得久,在孩子还有内疚的时候谈会更容易听进去),比如散步,比如孩子情绪好易于接受的时间,跟孩子聊聊,至于用什么的语气和态度与孩子谈,我各得做父母的心里最有数,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
飞飞妈的话说得有理,孩子性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解决起来也不可能一时半刻解决得了。
另,我还觉得,孩子偶然犯一些错,不用太紧张。回想我们小时候,哪一个没做错过什么?哪一个没和父母“对抗”过呢?始终觉得,只要孩子是善良且明事非的,长大了,都会懂事的。
呵,别的妈妈别拍我,或许我对孩子的日常行为比较“纵容”吧:比如做家务,比如放假时的作息时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不解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2-5 19:02:51 | 只看该作者
中学版的妈妈们不愧是大孩子的妈妈,跟大孩子相处的经验是我所不能比的,具体的方法要多参考她们的。99的建议尤其详尽,我也跟着学习啦,谢谢!

从孩子后来的反应来看,只是有点忐忑,而你们忍得一时,她就认为事情过去啦。

在我儿子的这个年龄,他现在上的这些课外班都是他喜欢的,他基本上不大可能做逃课的事,所以我无法预设我要怎么面对这样的事情。
我想,也许首先要考虑一下,这个班是不是孩子必须上也有能力上好的。因为你要参加高考,有些补习班可能不得不上。如果报的班有问题,那么也许要对此进行调整。
不过,关于补习班是否调整、何时调整,你要和孩子详谈——她大了,对她自己要上的班乃至她自己的未来,应该有更多的发言权。
我儿子天生不喜欢和人直接冲突,我以前也试过各种课外班,其中有一些他试听时表示很喜欢的,报课之后很快就不喜欢了,要求放弃。
其中一个音乐方面的课程,是他六岁的时候的事了,冲突挺大。
退款是不可能的。那么我就问他,是不是你自己选择的?是不是你决定上课的?既然是你自己决定的,你就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把课给我上完。我不要求你拿什么成绩,只要你认认真真把课上好,快快乐乐享受音乐(还好,那个课并不要求刻苦练习,弹弹唱唱就ok),并且以后不再乱做决定,那就行了。
最后他老老实实把课上完了。——后遗症(对他和对我都有)是,以后我每次带他去试听,除非爱到不行,他不会轻易说要,而我也绝不当场报课,一定要等到过一段时间,反复弄清楚他真实的想法,才作决定。
现在你女儿上的这个补习班的情况具体如何不是很清楚,所以不好拿我的经验瞎说,随口聊聊而已。
如果现在的补习班是她需要且与她的学习能力相适应、她能学到东西的,昨天的逃课只是因为要和你们对着干,那么你不妨想一想,给她一些什么限制,让她知道自己这样做是有后果的——她做了不适当的事情却不需要承担后果,下次再做同样的事情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我说的限制不是体罚,可以是零花钱方面的,或者外出和同学玩方面的,看孩子平常的喜好及可执行程度来确定就是了。——人的自由都是相对的,能力强、能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和时间、守信用(昨天逃课的行为,就是不守信用),自由度就可以很高。你可以先和女儿讨论清楚,制订规则,下次出现这样的行为就要照章处罚。——规则制订之前的既往不咎,但是制订之后就要严格执行了。
而且,既然你女儿有过逃课不守信用的记录了,你以后遇到她单独外出的事情,还可以跟她临时约定不守信用的特别处罚措施,让她自己去权衡,要不要守信用。
当然,如果你做不到真的让她看到后果,那就不要去尝试了。。。越尝试,她越知道你的规则都是可以打破的,就更不会重视啦。
这样执行下去,只要她做到守信用、慢慢尝试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情绪,对于她的每一次尝试,都不要吝惜你的赞赏,并据此给她更大的自由度。
这不是夸张,而是给她一个深刻的印象:好的行为、受鼓励的行为是有回报的,而不受欢迎的行为就要遭受实际的惩罚。

从点滴小事开始,让她知道父母的爱,也知道自己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间长了,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不过,妈妈自己的观念,可能还是要转变。
如果你读过聊斋,也许还记得江城或马介甫的故事。两个故事中的悍妇对丈夫的掌控都很有趣,每次有事,亲朋好友都会去支一招,而结果却是妻子步步取胜,丈夫节节败退。为什么呢?借中医的名词来说,叫做治标不治本。
我可以就一时一事给你一点建议(而且这个建议是不是符合你的具体情况也不一定),但要治本,还是需要爸爸妈妈自己想清楚,你期望孩子长成什么样子。久病成良医,我要感谢我家古怪精灵活力十足的捣蛋鬼,因为有了他,我不得不经常思考相处得失,没做好的地方马上补救,被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逼迫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2-5 19:1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不解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2-5 19:15:43 | 只看该作者
接着回复你前面的帖子吧。
我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这样想:孩子任性,有一些天性的成分,她对家人表现不佳,但对外人非常好,集体荣誉感也很强,那么我就宽容她,让她在我的宽容呵护中长大。步入社会没有问题。她自己长大了也说:“我觉得和你最亲,所以才对你那么无理取!”!
…..


孩子任性是天性吗?
其实可能未必。
不过,不管是不是天性,人最好都不要太任性,尤其是对最亲近的人任性。
用我的家乡话来说,有一种人是“耍门槛汉儿”,意思是说他们对外人极好,关起门来对自家人却坏透了。
今天在网上看到有人揭露,某个道德典范之所以成为典范,是因为她把自己一岁多的女儿绑在床上任其因病(或其他什么原因)死了,而自己却在外面抢救病人。如果事情是真的,那这个人对家人多么无情!
我认识的有个人就是这样。对外人,不熟悉的人,他真好,好极了。请人做卫生,不是别人要多少他给多少,而是别人要220,他会给250。但对家人呢?他会对着老母亲大声咆哮,会暴打新婚第三天的妻子拽着头发在地上倒着拖,看到女儿不顺眼就一脚踹过去!
如此人才,如何造就?
我不知道前面新闻人物的成长轨迹,但后者,我知道他的性格发展是与家人的步步退让息息相关的。得寸进尺,至理名言。
如果你不希望女儿长大以后不孝顺、结婚以后成为悍妇(现在离婚自由了,估计当悍妇的可能性不大,离婚倒是更有可能的)、生了孩子也不知道怎么表达爱,现在就不要让她在家里太任性,哪怕她在外面与同伴相处融洽也不行。

其实不要孩子太任性并不难,只需要你心里清楚,你对她成人的目标是什么。
像你前面说的,只要她能上一所不错的大学就行。。。让我想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上一所不错的大学能带给人(或者说,带给你女儿)什么呢?
我看到一个朋友说过,她小姑子已经拿了欧洲国家两三个硕士学位了,但是不愿意工作,嫌起薪低。。。现在仍然在家里啃老。
幸好,她家里有钱,能养活她。
但我们不一样。
我们虽然不一定需要孩子养老,但养大了孩子,该她出社会独立生活的时候,她却要靠啃老度日,我们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趁着孩子尚未成年,你可能还是需要想一想,你打算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或者说,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过什么样的生活——曾经流行说“成功”,现在成功学被摈弃了,改说“幸福”了,问题是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还不一样呢。。。不是又有女孩子说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的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不解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2-5 19:38:30 | 只看该作者
每每说到孩子做家务的事,我也总是说,学习已经很累了,难得玩一会儿,干嘛非得让她做呢?
我们确实也太在意她的学习了,考试成绩差了比她要着急多了!
写到这里我也想:我怎么成这样的家长了呢?
在我没有孩子的时候我也是很反对这样的做法的,总是想:如果我有了孩子,我肯定会。。。。!
我没有总体目标,只想着她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


我想,我和你的看法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我认为“学习”不是——至少不只是——在学校上课的学习,而是渗透在孩子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的。
所以论坛上经常有人讨论该不该给孩子学英语、英语有没有挤占其他功课尤其是中文的学习、要不要学才艺等等,我都很想说,任何东西都可以学,但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具体条件,另一方面则是,所有的“学习”都得高唱一首主题歌:成人进行曲!

亲子阅读版童童ma咪的那个游戏贴(http://bbs.etjy.com/thread-242894-1-1.html)我很喜欢,经常到处贴链接,大家都可以去玩一玩游戏,再看看结论。
虽然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成功”这个说法,但这是当今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就照这个方向去做,也不错。
如果你也认真的参与一次上面提到的游戏,认同游戏的结论,再回过头看看,你那么在意成绩是不是在舍本逐末呢?
如果你给孩子设定的主题是成人而不是成绩,在她成人的过程中,因为能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将来有所思考和设计,而她的智力(不得不承认,人的智力还是有区别的,但这对人将来生活是否幸福、事业是否成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又没有问题,那么你会惊喜的发现她的成绩也不会差。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3 金币 +23 收起 理由
雪之影 + 1 + 1 深有感触
木瓜 + 10 + 10 精品文章!
hlp525 + 10 + 10 谢谢你了
ozma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32 , Processed in 0.14329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