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499|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议] 如果你打算级后让孩子去国外读书,那就要做好不让他回来的准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7 11:2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网络暴炒的天津卫视的一档节目,孩子的父母把孩子送出去读中学,但文化的差异最终就会导致冲突。

主持人和嘉宾们身着西装人模狗样的,但是其实和那些蹲在村边抱着大海碗吸溜吸溜吃面条的老农民一样的淳朴。

这就是差异,现在如果准备今后白孩子送出国去念书,就不要让他们回来了,这世界上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可以供他们翱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1-17 17:51:46 |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和嘉宾们......和那些蹲在村边抱着大海碗吸溜吸溜吃面条的老农民一样的淳朴。
老鼠的这句俺是赞同的。不过下一句不敢苟同。我的理想是把孩子培养成能比较自如而愉快地适应中西不同文化环境的international person。当然,理想能否实现还难说,孩子尚小。刘在西方生活学习仅仅三年,按理她不应该忘记掉国内的环境,何况回国上大学工作也几年了,仍然不能适应国内的环境,她自身也是有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17 17:59:28 | 只看该作者
呃,我只能说,有些人适合有些文化,哪怕她生来不是那种文化里的人。

咱还没准备好接纳这种人呢,她最好的环境可能还是在国外。

我有个大学同学,极聪明,极黑白分明的一个人。她去了美国之后就感觉非常好。
换做我,就不一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9:11: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r.Devil 于 2012-1-17 17:51 发表
刘在西方生活学习仅仅三年,按理她不应该忘记掉国内的环境 ...


很多人在“我们这儿”生活了好几十年了,也不会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都在跟着感觉走。

对于场上嘉宾明显的挑衅,刘选择了反击,而且比较到位,确实很让人佩服的。

所谓出淤泥而不染,要是能做到这样,就真的不错了。

洪晃说:“对一帮中年脑残在一个白痴主持带领下,在电视上公开侮辱、贬低一个无辜的24岁求职姑娘,这是我们的文明吗?就这样对一个年轻人,那个所谓评论还用自己在国外待了15年去压人家待了3年的经历,我早就说过,把驴拉到美国哈佛待15年,回来它还是驴,连马都不是。”

蛮给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18 11:31:19 | 只看该作者

震惊

主持人的语言太令人吃惊了,完全是一副教训的口吻,因为是招聘节目,就这样对待一个应聘者吗?连最起码的对人的尊重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18 11:4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jerryhao 的帖子

西西,为了提高收视率呀,他们当然会这么做了。

他们怎么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呢。。。
不过收视率提高了,他们只会对着网络偷笑,不会觉得别人说自己脑残是坏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2:11: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1-18 11:41 发表
西西,为了提高收视率呀,他们当然会这么做了。

他们怎么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呢。。。
不过收视率提高了,他们只会对着网络偷笑,不会觉得别人说自己脑残是坏事的。


其实把这个视频推荐给大家,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好玩,我觉得从娱乐角度上看,这个视频确实挺好玩的,看过的人都会哈哈笑,快到春节了,看点好笑的东西实在是不错。
第二是我觉得那个女孩子,从应聘的角度上说,未必做的是最好,从辩论的角度说,实在是很不错。我看过无数的辩论赛,包括有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华人地区参加的,觉得水平都很差,给我的感觉似乎汉语不适合于辩论,感觉比较好的是一次范跑跑和郭跳跳在一虎一席谈的一次辩论,范跑跑的水平确实非常好,一次就是这个,我觉得那个小姑娘,能敏捷地抓住对方的弱点,并且用非常礼貌的方式给予对方致命的反击,她的机敏、强有力的逻辑体现得非常好,我很欣赏。有时间我可以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三是我觉得这个事件可以作为一个文化对比的典型案例,就如同一位网友说的:“这段电视节目的视频可以在中国做中西方文化、劣等文化和高等文化、文明和野蛮、高尚和卑鄙。。。。。。之教育的最经典案例教材。这里面涉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人性、心理、教育等层面的优劣冲突尽显无遗,可以从中发掘出无尽的思考和评论。而且这个教材延续100年有效。”
第四我觉得有些东西也值得我们反思,比如说节目主持人的霸道、奴性、欺软怕硬、指鹿为马、井底之蛙、虚伪等特点,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弱点,是这个文化带来的,那我们平时和孩子对话的时候,是否也像视频里那些主持人和BOSS们一样呢。我最近不少朋友都在抱怨,孩子越来越大了,不听他们话了,如果大家都来反思一下,一定能返现一些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18 17:29: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r.Devil 于 2012-1-17 17:51 发表
刘在西方生活学习仅仅三年, 按理她不应该忘记掉国内的环境,何况回国上大学工作也几年了,仍然不能适应国内的环境,她自身也是有问题的。
原帖由 jerryhao 2012-1-18 09:11 发表 对于场上嘉宾明显的挑衅,刘选择了反击,而且比较到位,确实很让人佩服的。

所谓出淤泥而不染,要是能做到这样,就真的不错了。

自我检讨一下。。。俺在西方呆的时间比刘多一些,回来后外表上丝毫看不出任何西方的东西,当年俺还为此很得意呢,自认为比那些张扬的海龟成熟,也更加international。看了老鼠这句话,深感愧疚。。。如果大家都像我这样,民族的希望何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18 20:34:51 | 只看该作者
惭愧难当,回老家面壁思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新春阖家欢乐,吉祥安康!一路顺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8 22:20:20 | 只看该作者
粒粒火了哈,懒得打字,本想说这是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娱乐时代,算了,省些口舌吧。转篇海外看到的评论过来吧,我觉得这篇评论还靠点谱:


从她出场拽文、抖英文,我都不必细说,就说张绍刚问她喜欢莎士比亚什么作品,一般人可能会回答,“哈莫雷特”或“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类的作品名,或者干脆说我喜欢他的诗,哪用得着说一个“很少有人读过的"(她自己就是这么形容的)“英雄双行体”呢?

说话是要讲层次的,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细节,这样比较自然,比如你在街上遇见朋友,你问他,你从哪儿过来呀,他说我刚在餐馆吃了饭,你问朋友吃了什么呀,他说一个或几菜名。如果他跳过这个层次,不说去了餐馆,直接说一个很生僻的菜名,说我刚吃了这个,你不会一愣吗?(当然如果菜名不生僻,可能还可以,比如说我吃火锅去了。

另外关系比较亲近,有时可能会越过层次沟通,因为他们互相明白的情景和上下文比较多。)在这个节目中,如果这个女孩先说自己喜欢莎士比亚的诗,张绍刚再追问她喜欢莎氏的什么诗,她再说“英雄双行体”或其他什么,即便再生僻,嘉宾和主持人都不会觉得生硬,只能怪自己才疏学浅了。

接着张绍刚问她为什么选择英语,她没有像一个正常求职者一样,给出答案,比如,喜欢从事英语这一行,或者自己擅长这个,或者不喜欢别的专业,或者父母的意见,等等,她没有选择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利用这个机会让张绍刚难堪,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文呢?

她的无礼让我这个不相干的人都有点愤怒了。她是来求职的,主持人用问题引导她介绍自己的专业和背景,她却因为自己的情绪将问题本身抛至脑后,利用这样的机会来攻击别人,我完全可以理解主持人后背发冷的感觉。

张绍刚可能由于需要能量压制自己的愤怒,以及对遇见这样一个无礼的求职者的意外,都忘记说,中国人当然要学习中文,中国也当然是学习中文最好的地方,但不是学习英语最好的地方,尤其对一个刚从英语国家回来的人。

张绍刚肯定是看她不顺眼的,但是张绍刚在“中国”这个词的使用上挑毛病,是有点找茬了。我仔细回忆了下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怎么措词,我经常会用“国外、国内”、“这边、那边”这样的词,但也难免会在比较两个国家时用到“中国”这样的词汇,或者会说“咱们中国”。

陈冲当年回国上春晚,一句“你们中国”差点让口水淹死,当然她活该,但是这次刘莉莉使用“中国”时的语气是中性的(语气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张绍刚带着情绪,神经过于敏感,觉得刘的语气带有洋奴味儿,他潜意识不好直接挑剔选手卖弄英文、对主持人无礼顶撞,就那这件事开刀了,由于挑刺不太恰当,导致他后来挨骂,其实刘莉莉真该被批评的他没有批评。

刘莉莉后来就像个刺猬,对其他无辜的嘉宾也很无礼,有个性和有修养不矛盾,怎样能把众人的不喜欢化解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高段的。

有人说张绍刚会因为女孩提到“英雄双行体”自己不懂才生气,根本不可能,张绍刚是中央台的主持人,中国最好的传媒大学的老师,会因为不知道一个生僻的词而失去自信、迁怒于别人?张绍刚喜欢真实、朴实、不卑不亢的谈话,没有让选手低三下四的意思。

你们看一下同场第二个求职者,就知道了,那个女孩不漂亮,但是不装,亲和。张绍刚一再告诉刘莉莉,放松,像平常一样谈话,刘莉莉一直很紧,装得厉害。这个我觉得也无可厚非,毕竟她才24岁,但是她后来主动攻击别人都是很无礼的,我没有觉得大家欺负她,而是大家顾及自己的身份,都对她口下留了情,旁边的嘉宾都放弃了评价的权利,简直就是无话可说了。

她后来说起华尔街的课程顾问,月薪低于两万是很丢脸的,那表情、那语气真是可憎,把嘉宾当成什么了,你就算不把他们当成老板,也得当成谈话的对象吧,有那么跟人家说话的吗?

这里很多人同情海归女,可能是不知不觉中身份的认同,觉得自己有朝一日也可能面对那样的求职场面,或者有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国内很多人同情刘,可能是因为不喜欢张绍刚,以及对张所代表的有话语权的一方不满,即对强势者的不满,和对弱势者的同情。

我对张绍刚也绝谈不上喜欢,看今日说法时,经常希望是撒贝宁出来主持,而不是他。但是我看过他很多节目,对他是比较了解的。他是一个不装、喜欢真实的人,另外也不是没有度量的人,当年马东、叮当经常调侃他,他都笑纳了,他才不会为一个“英雄双行体”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而心理失衡呢。

听说刘莉莉被“男人装”录用了,张绍刚也算对得起她了,把她“捧”红了。中国当前的社会就是这样,凤姐、兽兽、马诺、郭美美,不管香臭,都有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19:06 , Processed in 0.08962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