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Aron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aron学英语(03年男生)

[复制链接]
291#
 楼主| 发表于 2012-4-25 10:09:56 | 只看该作者
因为考虑到Aaron的阅读范围太窄,量不够,这几天在到处学习经验。看到Andy妈妈摘录在她在家小楼里QS的一段关于精读与泛读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也借过来学习一下,还要感谢Andy妈妈和QS为我们总结了这么多不可多得经验

============================================================================================

精读的作用在于强记起到的作用,泛读取决于泛读的量——是否形成了多处地方都出现同一个单词,孩子根据上下文逐渐掌握了。强调一下,这和中文是一样的。我女儿精读不多,所以掌握的单词多是泛读得来。这说明她的泛读量比较大,以及比较注意从上下文揣摩词义,以及注意联系其他地方出现的相同词。但因为精读比较少,使得有些并不难的词也并未掌握。”

     所以原则还是大家说的精读和泛读结合
     精读就是每个词都要懂。
     泛读就是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量比较大;比较注意从上下文揣摩词义;注意联系其他地方出现的相同词。泛读需要注意达到上述三个要求中一个或两个或三个。

泛读和精读都不能少。但当孩子的学习习惯还不足以形成泛读需要达到的要求时,可能精读的学习就是更不可少的。我女儿泛读时相对比较注意通过上下文揣摩词义,也比较注意联系不同地方出现的同一词汇,因此我们目前主要花时间泛读。当初我女儿读小乌龟的台词,基本做到每个词过一遍。个人认为这就算泛读中的精读了。只过一遍,意思就是教会意思。一般会有遗忘率的,需要根据情况复习等。但第一遍我们用中文解释词义,作为学习此词的起点。这就是我说的过一遍。也就是不要孩子问你,而是你问她,不懂的,就学习这个词。我认为能达到泛读的三个要求是很好的。反映出通过阅读来学习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逐步培养。即使如此,也就是即使形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精读仍然是和之互补的学习方法。量和进度,可在摸索中决定。只有大句段语感把握得较好了,再精读才是不危险的,不然语感很难提高。这是我的感觉。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elinadingding + 2 + 2 一起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5 11:52:58 | 只看该作者
上面提到的关于“精”和“泛”的问题,突然又有所感悟。

这两天等孩子睡下后,我自己看了一两部ICS频道的美剧,发现平时教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学到的单词出现在电视剧的人物对话中了,马上印象深刻了一些。另外,还有一些词汇本以为自己会的,没想到人家用的是俚语,也就说不是常规的用法。

突然意识到:当孩子的词汇量达到一定的水平以后,真正需要“精”学其实可能就是很少一些教材或经典书籍,大部分的书籍也好,音频影视资料也好,都适合拿来“泛”学。在书中学到的词汇句型可能会在动画电影中听到,在动画电影中听到的俚语、口头用语,又可能在某本章节书中遇到。这样的话,很多词汇或句型相互交叉、频繁的出现在各种场合,孩子看多、听多了,自然就掌握了。而根本不需要紧盯某一套材料长时间重复学,用孩子的话来说,太“boring”了。

这可能是像Annie、舒尔这些大量泛读而又实际听说能力俱佳的孩子们获得成功的原因吧?


=========================================================================

自己纠正一下,还是要选好一套材料精学的。

[ 本帖最后由 Aron妈妈 于 2012-4-27 11:2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5 11:57:31 | 只看该作者
继续说两句,其实上面的道理也曾经看到很多论坛里的前辈提到过,只是当初孩子的学习才开始,妈妈也才开始教,并没有深刻的领会到。我想只有当本身的经历和水平到某个阶段后,才能真正领悟到前人在这个阶段所成功使用的方法的奥秘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elinadingding + 2 + 2 孩子每到一个阶段父母都会有不同的领悟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5 21:48:19 | 只看该作者
又在Andy家高楼里捡到宝了,Andy妈妈关于听说读写如何进行的一段话,正好解开了我目前的困惑。本想摘录一些要点放在自家小楼里学习,可是看下来发现字字精辟,摘无可摘,只好通篇拷贝过来了

============================================================================================

以下是Andy妈妈的话:

陪ANDY学习英语也有一年多了,对于孩子的英语学习也由一些理论的认识上升到一些理性的的认识。不好意思哈,有些自夸了,不过确实是真的,可能我自己做过多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喜欢多思考,如果感觉自己方法不对,就会找出说服自己的原因,然后继续寻找新的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继续来说说上面老虫说的“哑巴英语”,我认为,老虫的这个“哑巴英语”非我们以前说的“哑巴英语”,老虫的这个“哑巴英语”是针对我们这群孩子,包括她自己的女儿,也就是不是从小听上来的这群孩子,这样的孩子在中国还是占大部份的比例。我理解的老虫所说的“哑巴英语”,是将听、说、读、写的顺序改为读、听、写、说,也就是把说放在了最后一个位置。

大家一听肯定着急,说怎么能放在最后的位置呢?中国的英语教育就是过分地注重了读和写,所以,当大家学了多年的英语之后还是哑巴英语后,醒悟过来,原来听和说才是最重要的,包括我自己。我以前最羡慕别人能和老外用英语流利地交流了,于是花了N多的钱,请外教,去外教机构学习,果然,半年之后,我的口语和听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和老外简单交流了,出国玩也没有障碍了,于是高兴了一段时间。可是,随着出去越来越多,发现自己无法和老外深入交流,看不懂当地的报纸、杂志等,听不懂新闻时,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了。巧的是,这是ANDY正好开始学英语,作为一个英语爱好者,我可能是投入了我最大的精力去陪他学习,同时,在陪他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的英语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是如此地轻松,包括听说读,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其中,我感觉对我帮助最大的是阅读,因为要陪ANDY读书,所以我会事先把他要读的书自己先读一遍,再陪他读一遍,这样我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好,同时,我的听力和说的能力也越来越好。很多复杂句子,我可以不用思考地脱口而出(当然会有很多的语法错误),这在以前根本做不到的。我突然明白,运用这种通过阅读的方法来提高英语和我们以前只学单词,做考卷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哑巴英语”。

其实,老虫、旺网上的不二周助、朱元晨的爸爸所推崇的都是这种“哑巴英语”。也就是先听、读一起进行,等到输入到一定程度,用写作来慢慢进行输出,最后的说是会非常地自然的我认为,这对于在中国学习英语的孩子来说,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一条路。记得朱元晨回忆他爸爸教他学英语时有提到一点,就是带他到附近小学的两年级的班级进行考察,发现那些小孩连中文都无法说得很好,那么这时让孩子的英语能说得很流利确实是比较不现实的。看到这一点,我很震撼,我家ANDY也是两年级,确实,看图说话时很多语句的顺序说的都不对,这时,你让他还要流利地说英语,确实有些拔高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5 22:02: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楼上摘录下来的Andy妈妈根据自身经验总结出来的这段话,应该是坛子里所有不是从小大量听上来的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正确之路吧。

坛子里面主流的、主张严格按照“听--说--读--写”顺序走的妈妈们,应该都是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就双语养育的;我们这种孩子已经进入小学的妈妈照搬这种经验时,一定会像我一样,一路困惑下来。包括如何一开始就盲听,如何在完全不看文本的情况下听懂音频,如何在不开字幕的情况下看懂动画片,如此这般多的问题,曾困惑了我一个又一个夜晚。在困惑的同时,我也隐隐觉得这条路似乎不是“通则”,否则我家孩子怎么就用了不好使呢?也慢慢在尝试自己发掘新的路子,只是没有非常清晰的理论来引导。今天发现了Andy妈妈的总结,眼前的路似乎更加明晰了。真心感谢Andy妈妈呢

像我们这样的大孩子的妈妈,以后也许会在坛子里越来越多,今后也会由非主流变为主流,总之,任何理论都不是真理,都不是不可颠覆的,如果用起来四处碰壁,那一定是需要对它进行质疑了。

[ 本帖最后由 Aron妈妈 于 2012-4-25 22: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5 22:17:51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04月25日 星期三 阴

Aaron学校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外语节活动,一大早把孩子送到另外一个校区参加活动,看着路上走着一个个跟Aaron穿着同样校服的孩子,觉得孩子们真是可爱啊。校门口拉起的外语节--美国文化周字样的横幅,引来了好多路人拍照呢。整条马路被堵得水泄不通。

活动结束接Aaron回家,Aaron告诉我,今天开幕式上有好多老外,还有一个老外致辞了,我们他听懂了没有,Aaron摇摇头。唉,要是哪天能听懂老外讲话就好了呀。

今晚说是白天活动累了,英语把My Weird School#4 Chapter2学完了,MSB自己把带字幕的最后一集也看完了。总共带字幕的有20多集,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看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7#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00:20:04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了舒尔妈,是怎样帮助舒尔提高听力的,舒尔妈妈在自己小楼里洋洋洒洒答复了我一大篇,真的非常感谢,拷贝过来仔细学习一下

=====================================================================================

我觉得磨耳朵不能急,我当时就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原本以为卡由之类的起码听个半年到一年才会有起色,结果是大约3个月,舒尔就开始听了上句知道下句了。可见孩子的听力真的很惊人。
      我觉得我们家的听力是这样训练的:
      1、经常反复。我给舒尔听动画片和音频经常反复,当然一部分原因是舒尔喜欢对某几集反复听,基本一周为限。刚开始我也急过,卡由那么多集得听到什么时候呀。但事实证明反复绝对有效。赶进度其实孩子没听懂几句又要开始适应新内容了,前面的没消化,后面的又喂进去,结果什么味儿也没品出来。当然大孩子不喜欢听着一集听,可以听个5集或10集反复一次。一开始最好选孩子喜欢的动画,因为动画一般有许多集,其中许多口语化的词会经常出现,孩子容易记住。而且同一个动画的风格差不多,孩子熟悉之后,听起来会逐步轻松。
       2、我不卡听哦。原先小乌龟卡过一集,结果是孩子完全没有了看动画片的乐趣,本来是高兴的事儿,给弄得大家不开心。而且我后来发现,孩子真喜欢这集动画,反复裸听也能背出来,模仿的还十分象。我就觉得没有卡听的必要。所以现在我不用卡听的方法。卡听动画的目的我觉得就是正音,而这点我觉得以集为单位反复听的效果比卡的要好,起码舒尔是这样。等她说的溜了,我有时也会用手机录一小段,这时再让孩子听自己读的,她自己也会发现读的不到位的地方,也会注意的,而且还有乐趣。
       3、听的内容经常换。我卡由没让孩子全听完。象JBJ她听了一集就不太听了,觉得故事没劲。我马上换了HH。有时孩子现在不乐意听,过段时间又会很喜欢。所以我经常换着听,让孩子始终有兴趣。她最近一直盯着HH,我也就让她去,等我觉得差不多情节她都清楚了,我就再换。今天就给她早上听了The Secret of Droon第一集,她刚听题目时还不想继续,我说早上没时间调HH,就让她凑合听。晚上回来问她早上的故事好听吗?她点头说好听。所以隔段时间换个故事听听,也能保持孩子的兴趣。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xjc2011 + 2 + 2 这一点跟我家的很像,喜欢的,她自己就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发表于 2012-4-26 08:19:45 | 只看该作者
Aron妈妈很勤奋,在很多楼里都看到了你的身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ron妈妈 + 2 + 2 谢谢你的鼓励啊,儿教真是个温暖的大家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09:38:25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04月26日 星期四 晴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一大早,送Aaron去上学,正准备换鞋开门呢,Aaron突然告诉我:“妈妈,昨天晚上我看的那一集没有字幕的神奇校车Gets Lost in Space,看懂了一大半。”我表示有点怀疑,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凡是看动画片,基本上他都说看懂了,于是只淡淡地说的一句,“哦。是吗?那很好。”结果人家一听到鼓励,就把看懂的内容叽里呱啦讲给我听,讲到关键的地方,还将一些人物的对话,用英文复述个大概。他说出来的句子,我听了几句,基本上都是平时我们在My Weird School里面学到的,这次又在动画片里面听到了,就能复述出来了。

到这里我才相信他还真听懂了一些。用孩子自己的话说,“看懂了50%吧”。虽然我觉得真正听懂的一定没有这么多,但是就凭刚才那叽里咕噜几句英语,我已经非常高兴了。要知道,这可是孩子第一次不借助字幕听懂了动画内容呢!

虽然只迈出了小小的一步,但是我已经很高兴了,因为孩子的表现证明了我这几天思索出来的结论是对的,那就是使用多种资料交叉学习,学习到的内容会交叉出现的话,孩子的印象就会深刻,就会较快的掌握这些知识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elinadingding + 2 + 2 交叉学习法,说得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11:00:5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摘录Andy家高楼里的精华:

============================================================================================

对于听力和口语的提高,“听”也是首要的。Effortless English 的创始人AJ Hoge 提出,这里“听”有两个技巧:简单和反复简单,是指所听的内容要听者完全可以听懂;反复,这里有一个量的概念:一个生僻的词,听30遍可以完全听懂,要听50-100遍才可以达到听过马上反应出词义并自行运用的熟练程度。102楼的qwery123 提到他家的做法是“反复听”,“不妄想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其实是非常切实而有效的。

AJ Hoge 还提出一个“Narrow Listening”的方法。就是就一个主题,广泛地听相关的文章和故事或者一段时间,只听一位作家的多本著作。因为每位作家都有他自己常用的词汇和语句,类似的句型和词汇的在他的著作中反复出现,有利于听众汲取。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3:03 , Processed in 0.103511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