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笑笑识字、阅读记录(1岁10个月开始)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08:55:51 | 只看该作者
    笑笑越加的喜欢画画,总是要求妈妈“画个小鸭子吧,画个苹果吧,画个气球吧……”——妈妈手笨,也就会画这几种。无比羡慕那些可以随手作画的父母(哪怕能画些简笔画也好呀),也无比羡慕会写一笔漂亮字的父母(我的字,也就是能看得清而已,最多算得上端正)。但是她自己还是只能画线条,还不直不圆不成形状的那种。

    以前总是拿她本子或废纸给她画,手边随时也能找到白纸,她倒是没有在书上和墙上画过。最近我看自己的书,有什么体悟喜欢随手记在书边,认为的精华部分也喜欢拿笔划出来。昨天我们在白纸上画了一会儿之后,我又坐电脑前了,笑笑自己在桌子前玩。一会儿她一手拿笔一手拿着拿本《点点爱去幼儿园》过来献宝:“这是笑笑画的!这是笑笑画的!”一副邀宠的口气。我一看哭笑不得:封面上和前几页,全是划的密密的线条,横七竖八的。简直不知该怎么和她解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09:22:51 | 只看该作者
    有什么想法必须马上随手记下来,哪怕记个一鳞半爪都可以,不然过后简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昨天下午我们去广场上玩,离家有两三百米吧,步行来回,笑笑都是自己走。在广场上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她多跑,捉迷藏、开汽车让笑笑追,笑笑咯咯笑个不停。如果能和大些的小朋友跑着玩就更好了。——每次下来到小区玩时,笑笑要么说“想回家读书了”,要么就要求“去公园玩吧”,是觉得小区里没意思?小朋友也挺多的,不知怎么笑笑和人家玩不到一块一样。

    傍晚接到爸爸下班,去外面吃饭。爸爸抱着走在小区里,笑笑指着9号楼说:
    “那是9。”
    爸爸说:“在哪儿呢,我怎么看不见?”
    笑笑说:“那个9树挡着了,笑笑能看见。”
    平时和笑笑走在小区里时,笑笑就是看见什么说什么的。她认的数字,多半就是在这儿启的蒙。


    今天早上笑笑醒得早,吃完饭我们慢悠悠走从小区里穿过去学校。路两边看到的字牌都认一认,当然两边楼上的数字笑笑是不放过的。走到水塘边,照例站着看一会儿,读读朱熹那首《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或许后两句小孩子理解不了,但是看着水里的倒影,品品“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诗,应该还是可以的吧!至少笑笑会说句:“真美!”


    又想起有次和笑姨一起在公园玩,走在小路上我说:“那边有一片花儿,咱们过去吧。”
    走近了,笑笑说:“花满蹊。”
    我们还没反应过来,笑笑就背起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是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里的第六首。共七首,我们只读过这一首)


    还有一次,是我感叹高楼大厦什么的,笑笑背起来:“《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还说:“就是说,这个楼好高呀!”

    可见,小孩子绝非有人认为的什么都不懂。做父母的且不可障碍了孩子。
    不过,想来也和我们读唐诗多半是“情景教学”有关,总是走到一处,我突然想起哪首,就给她背几遍,随后几天想起来就背背,这样她可能也能和实际联系起来。如果照着《唐诗三百首》之类的书读背,这么小的孩子恐怕确实不易理解。——我是不赞成给小孩子讲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09:31:15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如何读经典这个问题,想起几天前给“如果”超版一篇帖子“《弟子规》应是孩子的自我期望而不是家长的要求”的回复,贴在这里备案。

    如何读《弟子规》
    1、家长先读,反省自身
    2、结合现实,有所取舍
    3、生活中体现,不必刻意讲解

    好像给楼主做的总结,倒没有自己的思想了,呵呵
    《弟子规》本就是古代儿童的“行为规范守则”,个人理解,就和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学习守则”一样的,确实不必当做“经”一样一遍一遍地背。何况,确实有些不合情理和现实之处。
    只从蒙学读物来比,也没有《三字经》和《千字文》内涵广一点


   “如果”超版的回复:
     3、生活中体现,不必刻意讲解。这个讲得非常好,特别是前半句。《弟子规》是做的,不是背的,这是孩子老师的定性,深有同感。
    不刻意讲解,也挺有道理,凡事刻意,总会过犹不及。
    个人感觉,适当的讲解也是需要的。买过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的《悦读弟子规》,每一段“说教”后面,会有一则小故事,道理讲得贴切温暖的还比较多。例如“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后面跟的是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虽然小朋友对中药与西药怎么尝,纠缠了很久,看起来好像浪费了时间。但是奶奶病了,他给奶奶倒水,会吹一吹试试水温,就令奶奶非常感动。所以读多读少,背多背少,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深入心灵。


   还有一句: “要读经,建议家长先读,同时思考三个问题:我自己有没有做到?没做到的能不能做到?能做到的要不要做到?自己有了定论,再带小朋友读时,自然会有取舍。” 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09:54:58 | 只看该作者
早上笑笑喝奶时,墙上换贴了两张新的唐诗卡片(A4纸打印的大字,高频字用红色字体标出),李白的《静夜思》和《古朗月行》,前者笑笑会背,后者没学过。
    我献宝一样拉着笑笑过来:“笑笑,你看妈妈给你贴的什么?”
    笑笑瞟了一眼:“是李白的诗。”——“李白”这两个字,没特意给笑笑读过呢,只是贴的上一首《夜宿山寺》,指读的时候滑过去,居然记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11:08:4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一起讲故事”
      周一开始读《乐悠悠摇篮书库》里的《点点爱去幼儿园》,一共五个故事:《好看的房子》《点点爱去幼儿园》《兔子楼》《黑夜来了我不怕》《大海螺》,一天一遍(平均)。笑笑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偏好,每次都是按顺序一篇一篇地读。但听了第一遍之后,第二天就开始时不时地说其中的一句:“黑夜来了真有趣,爸爸坐,妈妈坐,大家一起讲故事。”——在孩子心里,只有爸爸、妈妈、宝宝在一起的家,才算真正的家吧!

     笑笑最开心的时候,似乎就是晚饭后,爸爸、妈妈和她一起活动的时候。不管是在家读书、玩耍、在床上逗乐,还是在外面散步,笑笑都是咯咯乐个不停。特喜欢“妈妈拉右手,爸爸拉左手,笑笑在中间”,打滴溜转儿。

     笑笑在一岁半之前,爸爸都不在身边。一年半中间相处的时间,把所有的节假日算上不知道有没有三个月。一岁左右有四五个月时间妈妈也不在身边,和姥姥和姨一起生活。不知这个经历对她心理是否有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0:38:5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月识字总结
    8.22号开始贴字,算是正式识字的开始;8.28号买来打印机,打印大字版的故事和《千字文》给笑笑指读。
    8.31号忍不住把她可能认识的字写到纸上问她,满篇的“不认识”,张口说出的不到五个。


    这几天在外面玩,笑笑经常指着店铺招牌、小区里的指示牌说出某个字,新给她打印的唐诗儿歌,也有好些字可以自己读出来,就又给她测了测。仍是我拿着笔,像玩一样把她可能认识的字一个一个写出来,问她。写了一百来个,认出50个左右——已经很让妈妈惊喜,因为这算是100%认识的,在什么地方都能读出来的,能有50个之多;那些50%认识的,就是在特定的地方认识,或者认识词和短语甚至句子,但拿出单个字不认识的这种,至少也得是50个的两倍多。在亲子阅读半年,指字认字不到一个月的情况下,我已经很满意了——毕竟咱娃识字敏感期来得晚,不能和那些两岁认过千的牛娃相比。


    以这一个月识字的经验,不同种类的材料,如贴字卡、指读打印的大字故事或《千字文》等材料、读绘本和故事书等,一定要结合起来用才好,让同一个字在不同地方互相印证。小孩子在这里见到,在那里也见到,平时说话时也会说到,这样这个字或词的音、形、义才能统和进小孩子的脑海。

    笑笑指读《千字文》和大字版唐诗儿歌,读一页我常常拣出个平时常见的字说说,一般我会说个词,笑笑往往用这个词说个句子,一般是绘本和故事书里的原句,也有平时说话的句子,不过,句子造的基本很恰当。有时笑笑还会另组个词。
    比如读到“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我说:“这个‘己’是‘自己’的己。”
    笑笑说:“小猫捡到自己的尾巴。”
    我说:“嗯,很不错。这个‘短’、‘长’就是咱说的绳子长短的‘长短’。”
    笑笑:“小狗的尾巴长长的,兔子的尾巴短短的。这个绳子不长不短。”

    多半是类似这种方式。
    看到“阳”,笑笑会说:“这个阳是‘太阳’的阳,也是‘阳台’的阳。”

    有趣的是,笑笑也开始认混字形相似的字了。
    看到“王”,笑笑抢着说:“这个读‘五’。”(我原以为她会说是“玉”呢,因为这个字她见的比较多。不过现在笑笑已经能分清了。)
    第一次看到“目”,笑笑也是主动说:“这个读‘月’。”给她纠正了。后来再别处再见到这个字,笑笑看了半天,说:“不认识了。”我说:“这个读‘目’。”笑笑:“这个不是读‘月’,这个读‘目’!”(可能心里原以为是,看着又有点不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07:58:07 | 只看该作者
笑笑自己指读词卡,都是从右往左指。由此想来,是不是古人的竖版自左向右的编排方式更符合小孩天性呢?
    有次出门玩,我和一个妈妈说话,笑笑读一串数字,然后说“电话”。我一看,原来是店铺门口的广告,她读的数字就是从后往前读的。
   
    《千字文》读到“盖此身发”,笑笑说:“这个盖是盖子的盖。”然后就跑到墙边找贴字,没找到,说:“‘盖子’拿下来了,没有了。”(确实是换下来了)
    门上本来贴的有“火车”,看她这两个字都认识了,也撤换下来。新贴的一批有“推车”,笑笑最先记住:“‘火车’拿下来了,这个是‘推车’。”——看来还是有些联系的新词更容易记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08:02:48 | 只看该作者
“原来”
    读《嘟嘟熊的故事》里《大鞋子秋千》,第三页是“他们在草丛里发现了三只圆乎乎的大鞋子。这是谁的鞋子呀?这么大,这么圆,还有三只。“谁的鞋子?谁的鞋子?”他们喊了半天也没有人答应,一定是没人要的。”读到“这是谁的鞋子呀?”笑笑作恍然大悟状:“原来是小象的鞋子。”——你看这个“原来”用的多么贴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08:16:44 | 只看该作者
    情感丰富的小女孩
    读《一匹小红马》,每次读到“没人理,没人玩儿,小马、小马心好烦,“为什么别人不理我,只剩我一个人好孤单?”笑笑都小嘴一撇一撇想要哭的样子,又一次还真的哭出声来,眼泪嗒嗒的(妈妈反省:难道真的让笑笑体会到孤单的感觉了?);再读到“小马小马懂礼貌,见人就问好,大家都爱找他玩。小马特高兴:“以后我要有礼貌。”笑笑也高兴地笑起来。


    先前读《小猫捡尾巴》,也是一读到“小猫很高兴,把尾巴给了狐狸”,笑笑就叫着:“不读这个,不读这个了,读这本书。”自己换一本要我读。原来后面一页是“狐狸抓住尾巴,使劲一拽。小猫疼得大叫:疼死我啦,疼死我啦!”

    读《小红帽》,好几次也是读到“大灰狼把外婆用绳子拴起来,关在柜子里”,就不让读了,要换书。

    又一次去托班接笑笑,老师说:“今天真是好笑死了。有一个小孩老哭,我就给他们讲大灰狼的故事,讲有个爱哭的小孩被大灰狼吃掉了。那个小孩倒是不哭了,笑笑嘴一撇一撇哭起来。赶紧哄她说:‘不哭的小孩大灰狼不吃,笑笑最乖了,都不哭,大灰狼不吃笑笑,是不是啊?’笑笑就抽搭着点点头:‘是,笑笑不哭。'"

    真是情感丰富的小女孩!读书这么容易读进去,和她妈我一样一样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胡卓悦 + 1 + 1 真好哇!敏感而细腻的小公主,肯定很会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2-6 14:14:32 | 只看该作者
妈妈们好负责啊  我也要好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33 , Processed in 0.22343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