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天高任鸟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功利引诱下的【读经】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6:33:24 | 只看该作者

生活,离不开八卦

一、正派和反派


一直以来,读经版的大多数时间,都是波澜不惊一团和气的景象。
有很多人喜欢这个样子,他们认为,姐妹们和和气气凑一堆,你表个演,我唠个嗑,互相捧捧场,多好啊。
也有【反对派】不喜欢这样。他们认为,连俗套都俗成了千篇一律,这心灵得多贫乏,这脑子得多无聊啊。

后来,反派们扛着一颗颗不安分的脑袋,展翅高飞去了。
读经版没有了反对分子,不知不觉之间竟演变成【同志社交网站】。

只要舍得花时间,你就能在这里结识一群热爱写作的拖儿带女的才女型贤母。




二、鸟版的八卦


我是这里的【反派元凶】,我什么时候离开这里?

据可靠八卦消息:鸟人这版主的职位,其实是阴谋篡位得到的。他的目的就是要率众造反,报复读经。
你问他为什么仇恨读经?你菜鸟啊,连这都不知道。因为他要为私仇泄愤啊,事情的经过,是如此这般,这么这么这么回事... ...
啊?原来这样啊,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 ... ...  

我可能忘了这八卦是听谁说的,不过,听后是真给逗乐了——难怪人们喜欢八卦,它的确能给人带来快乐。

话又说回来,读经版从创始之初,一步一步,演变成今天的同志社交网站,我一直都在场
不要忘了,这块天地,毕竟是我当年亲手开辟出来的。

我在儿教开辟这个栏目,不是为了【宣传读经】,也不是为了【友情社交】。而是为了为父母提供一个【学习与成长】的园地。




三、昔日的战国


在读经版成立之前,儿教论坛的气氛,从来不是【波澜不惊一团和气】这样子的。

那时,论坛气氛活跃,各类观点经常会碰撞出火花——【鼠目寸光】就是那会儿成立的一个泄洪闸,人们在鼠版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所以鼠版自然也就成为【战火最频繁】的观念交锋之前线。

当时,儿教也有几个人在宣扬读经,名字就不提了,因为他们在不断升级的战争中,最终,都被反对派湮没了。
鼠版俨然是【读经者的屠场】,反对派牛人云集,他们既有不错的素质基础,也不乏传统文化的底子
关键是,他们敢于思考,不服权威。

来到鼠版时,我不仅是【读经】的践履者,还是【大量读经】的忠实践履者,又是【王理论】的忠实捍卫者。
可想而知,激烈的论战就这么开始了 ... ...

当年,鸟人与对手争辩的笔法,远比现在更直接,也更伤人(僵硬听了,应该会笑的)。
回想起来,我唯一不后悔的,就是:
我绝不是为了【推销自己的观念】而与人论战,我主要是为了校验自己的【思考能力】。


【校验】就一定有自疑自省的成分,这当然也就为【内在的固执】留下了融化的缺口。
我当时并不知道,这里面还含有最有价值的【诚意】,只知道一定要辨明【是非-真假-对错】。

反观自己所参与的任何辩论,哪怕发言再尖锐,也绝无【阴暗】与【粗鄙】的内容
翻开旧帖,我这个读经的铁杆支持者,与那些反对派们的所有论战,没有一次会升级到放纵意气的场面。
显然,论辩双方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不是为了争面子,争胜负

在那些反对读经的人们(现在很多都成为了朋友)看来,鸟人从来都是一个不太狂热的【读经推广者】
无论以前,还是现在,他们好像从未看到过鸟人【反对读经】



四、开辟独立的读经版

为了鞭策自己勤学不怠,我在很多佛学-国学-哲学论坛,专与高手论辩交流
通过大量激烈的辩论,我发现,大多数【反对读经派】其实应该被称为【反对迷信派】,而
许多与我发生过激烈争辩的敌人,也认识到【读经派】原来并不尽是些【狂热分子】

论辩双方都为诚意和理智所感动,这使得我们彼此,都能谅解对方的缺陷
我和反对读经的敌人们,在不断的激辩中,砥砺理性,刷新见解。。。

我们都有了成长——消化自身的愚昧与无知,此谓【成长】。
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敌我双方,都曾被内心深处涌动的【理性的敬意】所感动——这就是【文化】,文化是一种力量,每个人都能感受
很多反对读经的敌人后来都开始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经典了,但是,从始至终,我都没有【劝说】要他们【读经】

不读经不会死人的,没脑子却一定等于死人
有脑子的人,迟早总会明白:该不该读经,什么时候读经,怎么读经。
有脑子的人,最讨厌的,就是听那些没脑子的人自以为是地胡说八道。


我没有劝人读经,我只是坚持反对【胡乱批评读经】——我反对的是非理性
那些【反对迷信派】的敌人,也是反对非理性的,我们成为朋友是必然的

论辩肯定会得罪人,但是,我真不在意是否得罪人,因为我知道,别人无法得罪我——除非我像个娘们似的闹情绪

可能是因为我太傻,二愣子似的永不退缩,渐渐的,儿教反对读经的声音越来越少,读经队伍越来越壮大了。这个时候,可以独立开一个板块了
我就倡议,大家赞成,管理方不反对——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读经版。
好像有人邀请我当版主来着,但我境界低,一没工资,二浪费学习时间,就推辞了

可是,我还是要强调一句,当初舌战八方开辟出这个版块,我的初衷,可不是用来做【同志社交网站】的



----------八卦未完,续集就来----------------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11-6-10 08:5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呵呵
丹溪佳人 + 2 + 2 很感动,思索中!
xylonhong + 2 + 2 感谢鸟版推动读经版的创建。我们获益匪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9:11:10 | 只看该作者

生活,离不开八卦——续集

五、从铁杆读经派,到铁杆反对派——叛徒是怎样炼成的


被评为【叛徒】也可以是一种荣幸——至少我觉得荣幸。某位孟女士,最近不也被评上了【教授】职称吗?那也算一种【荣称】。每个人都有荣誉感,但每个人的荣誉感来源却不尽相同。我承认自己是个叛徒,因为我的确【知道】自己【背叛】了什么。我【背叛】的是【自己内在的愚昧与偏见】。不断发现自己的病痛,就越发反感世间的愚昧与自甘堕落。 岁月流逝,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内在的黑暗如附骨之魅破之无可穷尽,这一辈子也就是个【当叛徒】的命了。。。

我很荣幸地认了这个命。某些人很荣幸地冠以【教授】之称,我们都一样,开心就好。
鸟版现在还只会让自己开心一点,没办法照顾到别人是否开心。有人抱怨说,看见鸟版发言就反感
鸟版感到很抱歉:我笨,哪怕再修十辈子,这博人一笑的本事却总不如一剂 High药来得 有效果


----------------八卦未完------------------------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11-6-10 11: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6-10 09:35:4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传世经典《X语》中有个打酱油的也叫“小鸟”。这个“小鸟”仅仅出场几次,每次都对“子”嘀嘀咕咕地说小话。就是这么个反对派照样被“子”的弟子写入《X语》。可见古人有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管仲那么大本事,夫子照骂,这也是量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4:00:59 | 只看该作者

读经版的波澜,怎么就不惊了?

六、读经版的波澜,怎么就不惊了?

读经版创建之初,乔迁新居的大伙儿还是很热情的,纷纷出谋划策,看起来还挺热闹。这种表面的繁荣,并没能维持多久。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就变得【波澜不惊】了呢?说老实话,我不知道,因为我很快就厌倦了【一言堂】的无聊氛围, 极少再光顾自己一手开辟的这个【父母学习进修的园地】了。我甚至都忘了它的存在,谈何波澜?每一个离去的朋友,在他们离去的那一刻,读经版在他们的世界,就不再有什么波澜。他们扛着不安分的脑袋,离开读经版的每一刻,就是读经版分期步入坟墓的每一刻(鸟嘴就是吐不出象牙)。


不安分的人走了,又有什么可惜呢?剩下的姐妹们并不觉得有什么损失,在她们看来,【太聪明和学识太多】反而是一种障碍,还是老实一点好。 是啊,我也觉得老实一点好。我并不反感【一言堂】,这个世界,到处都是【一言堂】——比如,上街你得遵守交通规则,这不是【一言堂】吗?比如,人有人的活法,猪有猪的活法,我们能要求猪活成个人样吗?我们能养猪似的养孩子吗? 绝对不能。 世间万物,各行其道,这不就是【一言堂】吗?  我们的内心世界,何尝又不是【一言堂】? 一个良心,一个理智,不都是【一言堂】吗——我们做人做事,能违背良心违背理智吗?谁违背了,谁就会造孽! ——造孽的例子,我们看见得还少吗? 。。。


我不反感【一言堂】,我反感的是【一言堂前瞎三话四的那些傀儡】——傀儡是不会说真话的,因为他从未【活着】。他看起来很老实,忠实地按照主人的命令行事。可是,假如主人的命令是【像个人一样活着】,那么,傀儡是绝对做不到的。 他并不是主人造出来的一个【物体】,主人也从未要他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傀儡】,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傀儡究竟是老实,还是不老实? 他连主人的命令都从不曾费心去求解,哪里谈得上老实呢? 我像个死人一样行走了多年,我从自己的内心,清清楚楚看到了傀儡的盲目。我非常了解傀儡的生活,他就是我内心的愚昧和无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4:18:55 | 只看该作者
如何从反感中解脱?彻底承认即彻底解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5:07: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端妈</i> 于 2011/6/7 13:49 发表

当然是“功利”才会入门
“功利”才会促使进步。
有好处的事情,人们才会去做呀。

至少我是的。

但“功利”地入门后,往后的修行就看各家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修行的深入,心态总是会变化的。




端妈,你说的这个【修行】是怎么个修法,你怎么做的?或者,随便谈谈心得也好
我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你的话从【程序】上看很有道理,这令我很想在更深层次问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鸟版就不要笑我喽。看了你上面几楼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6-10 15:55:43 | 只看该作者
百人百样,又如何?绕了半天等于没说


百人百样是说我可以同意别人对相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8:2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xylonhong 的帖子

有没有了解过,自己在多大的程度上能保持这种【对差异的尊重】? 假如,你和一个特别讨厌的人(比如我),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就算是压力测试吧),你有过这类【实战】经历吗? 不必告诉我结果,我的意思只是——人们要留意从【观点】到【实现】之间的巨大跨度。

敏感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6-10 21:09:4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慈禧老太是闭门自守的话,jiangXX和liX就是急病乱投医什么都引进来,到现在看来中国的教育至少后退了十多年,人人都向功利看齐官本位有钱什么都好说,现在的小孩子们都学会了攀比和利势失去了从小做人的道理和儒学的品质,85后的90后的没有经历过战争时期和文革动乱也谈不上对文化的深厚感情,也只是有个基础理论而已,海归是尖子生也只是在海外过的可以而已,但忘不了自己的根在哪里可却无处求知解渴,做人还得问自己做着如何?正如钱学森学者所说的: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一个诺贝尔人才呢?是我们不如外国人,还是外国的月圆呢?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11-6-11 22: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有意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6-10 21:18:44 | 只看该作者
作者: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出自《全唐诗》
  释义
  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人们不去采摘兰花却好像它仍然佩戴在身上,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今日的变故,并非我的过错。我常年行走四方,看到隆冬严寒时,荠麦却正开始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赏析
  深谷幽兰,清芳自足,甘于淡漠,正是象征着一个人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要成就事业,都要能够承受寂寞和忍受别人的不理解,用达观、平和的心境去面对风雨人生。然而,这并不只是某种孤芳自赏的清高,而是因为学习君子之道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和充实的。

幽兰操
  兰之猗猗①,扬扬②其香。
  众香拱之③,幽幽其芳。④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⑤,渭水泱泱⑥。
  采而佩之,奕奕⑦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注释
  ①猗猗:长且美好的样子,形容兰的叶姿优雅绰约。
  ②扬扬:高举,往上升腾。
  ③拱之:孔子有“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之语,拱是环绕之义。
  ④此处比喻兰香为众香之王,所有的花香都拱而奉之。
  ⑤文王梦熊: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姜尚。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源自典故“飞熊入梦”,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急需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来辅佐,他苦苦寻找。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生有双翅的异兽飞进自己的怀中。第二天他叫人占卜预示即可找到这个人,于是带领人马到渭水边找到直钩钓鱼的姜尚(也就是姜子牙),恰巧姜尚自号飞熊,当即延入朝中,此姜尚有伊尹之能,辅弼文武两代周王,兴王师而诛不道,解倒悬而抚黎元,堪称周兴之第一功臣。周文王梦见飞熊扑入帐中,遂在渭水边上访得姜子牙,此典故在儒家文化中,一直是“王者求贤,贤遇明主”的理想典范。但是此句嵌入词中甚是突兀。
  ⑥泱泱:宏大,水深而广的样子。
  ⑦奕奕:光明,若日月之丽天也。
  释义
  本词分为上中下三阙。
  上阙,中心是兰香是王者之香。
  译文:兰花的叶子,长长的,在风中摇曳,优雅而飘逸;兰香,在风中升腾,向四方飘扬。兰香所及之处,所有花香都黯淡无味,并成为兰香的一部分,众多的花香拱卫着兰香,兰花的芬芳,远而不淡,近而不浓,幽幽的从中心向八方输布。兰是香中之王,如果没有人认识到而不去采摘佩戴他,对兰花而言,又有什么妨害呢。
  分析:孔子是思想之王,故后世有素王之说。孔子一生看似被权贵所弃,但在其思想深处,有一种“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信与豁达,而这份自信,源于其坚信他所传承的是“祖宗珍视而为后世子孙所需要”的思想之香!
  中阙,中心是兰只为王者而香。
  译文: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东南西北,四方都走遍,我虽然像香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不过我也在积极地寻找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机会。周文王夜梦飞熊入帐,渭水之畔访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兴周之业,先祖早寄希望于太公也”之说,故名太公望),从而奠定周朝800年基业,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啊。兰一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间蕴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分析:孔子是主张要积极寻求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机会的,他曾对子贡说:“贾之哉,贾之哉,我待贾者也!”。故而,儒家有“入世”之说。在他看来,姜子牙“渭水之畔,直钩而钓,愿者上钩”,就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兰花虽隐幽谷中,但其香扬扬奕奕,也是一种积极地寻求。孔子主张如遇“王者采而佩之”,就要无私心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才华“奕奕清芳”。
  下阕,中心是兰历苦寒而成其香。
  译文:雪霜铺天盖地,树冠上厚厚的一层,虽是冬天,但看起来万物都像更加茂盛了一样。严寒中,兰的花蕾,静静的孕育和等待,在忍耐中积累。兰之所以有王者之香,是因为在寒冬中孕育了花蕾,如果人们能明白这是君子应该遵守的道理和法则,那么,那么后世子孙必定昌盛。
  分析:冰雪覆盖,万物萧条,不过雪霜覆盖下的树木,以兰的精神来看,却是一种茂盛的征兆。冬天,在视觉上是萧条的,但在教育上,却是历练自我的机会。在兰看来,苦难对于积极面对的人将是崛起的根基。另,兰生活的地区,冬天一般气温0℃左右,虽“雪霜茂茂”但是,植物是不落叶的,白雪覆盖在植物的叶片和大地上。
  备注
  本词以孔子“兰为王者香”的思想为中心拟就,是孔子人生写照的缩影,同时也是孔子教育哲学人生哲学的凝结。兰,承载了孔子一生的精神寄托和对后世子孙的殷切希望与情感,是中国文化巨大的人文载体。但是本词和孔子以及韩愈的精神并不一致。孔子的词抒发了老怀悲壮不得志的感慨,韩愈的词有明显的淡泊自守的意味,然而本词欲仿古而不得,空得其形未得其髓,贸然入世,从“君子之伤”到“子孙永昌”,立意立判高下。

如有不对之处,只是个人见解哈。。。

[ 本帖最后由 ysxk 于 2011-6-10 21:2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2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3:56 , Processed in 0.10190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