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小润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男生,四年级下开始正式读经

[复制链接]
491#
发表于 2011-9-22 11:5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9 小润妈 的帖子

现在的教育水平变化不大,可要求却是越来越高。
正如oye妈妈所说,五年级的数学已经很不简单了。

[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1-9-22 11:5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小润妈 + 2 + 2 是的,我要好好注意下这个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2#
发表于 2011-9-22 15:41:23 | 只看该作者
之前一直是看少儿英语,但是母语也很重要,所以开始关注读经,国学,请大家多多指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小润妈 + 2 + 2 中文真的是很重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08:33:30 | 只看该作者
昨晚问了一下儿子,原来考题有一题类似奥数的题目是上周老师讲过的解题思路,正好儿子那天生病没去上课。
不过这个也提醒我了:是该关注一下孩子的奥数了。过去我们断断续续学过一点点,但因为孩子不喜欢都是半途而废。五年级了,时间紧张起来,如何合理分配是个大问题。因此除了自己做些习题外,我给孩子报了网校的课程,刚开始,先上入门班吧。其他课程都是基于他的兴趣,这次这个必须由我说了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逗逗1123 + 2 + 2 我们这学期重点放奥数了,没报班,以自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发表于 2011-9-23 08:53:10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才发现了这座小楼,忍不住开始看,原来小润同学和我们家小羽的喜好有不少相同之处,都喜欢Percy Jackson这类的magic小说,还喜欢看科普文章。先握下手。
《论语》当年我们读过百八十遍,到如今估计忘得差不多了,《孟子》压根没读过。。。。 看小家伙写的《梦故友.忆别》,觉得挺有趣,看来他对这方面是很有悟性,得多培养培养。

看你提到《桃花源记》的朗读音频我忍不住插一句,陈琴吟诵过此文,很美,很美,有空你不妨听一听,看从声韵角度欣赏是什么感觉。音频在“我爱吟诵”里,论坛里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小润妈 + 2 + 2 谢谢小羽妈妈,马上就去看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5#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20:09:50 | 只看该作者
记录一下最近的学习情况:
1、《孟子》之《公孙丑章句上》读了共20遍了吧,现在读书速度慢下来了,不像过去那样飞快的读赶时间了。我喜欢这样。
2、中文书《希腊三部曲》之一《追逐阳光的小岛》已经读完了,再看第二部《桃金娘的森林宝藏》。这书真是写的不一般,连我这个近来因为体力很少看书的人都会捧着书看上一两个小时。写的是作者一家从英国移居希腊一个充满阳光的小岛,在岛上快乐无比地享受童年生活的故事,属于nonfiction,内容偏生物学,写的生动有趣,译者翻译也见功力,真的想书评说的那样,是个在人生每个阶段都可以读的书。
3、《三国评书》听到230集了,随着关羽、张飞、曹操等核心人物一个个逝去,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悲凉。
4、英文小说继续在读《The lost hero》,看到一半了,全书五百多页。
5、英文网络课继续。越来越觉得加州教材真是不错。
6、最近自发地接二连三写了些英语小故事,还带插图的,图文并茂。就是错别字太多。
7、英文动画、美剧和国外优秀电影都在看了不少。特别是观影这一项,我觉得对于滋养心灵、丰富情感是很必要的。

昨天我们夫妻几乎整天都不在家,孩子自己在学习、看书、观影之余还给自己下了碗面条当中饭吃。

这学期继续进行国学班、书法班、乒乓球、篮球训练、科技馆机械拼装活动。

[ 本帖最后由 小润妈 于 2011-9-25 20:1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chenlili75 + 2 + 2 你们孩子这样培养下去真是不可限量呀!
新叶 + 10 + 10 很独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6#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3:30:46 | 只看该作者
在春花姐楼里我的帖子,发到这里来:

我尊重春花姐、元元妈、学而妈妈、1122爸爸以及所有参与讨论的朋友,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走到了一起,以下是我的浅见,说的不对的地方多包涵:
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大孩子,我都反对大量读经。特别是一天读到三个小时以上的学堂,如果有一天中半天读经,半天从事其他活动的学堂,我觉得还是可行的。读经在三个小时以上的话,就是违反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规律了。就算读三个小时,也不能要求孩子规规矩矩的坐着,对学龄以下的孩子特别不能如此要求。
以上对于需要在某段时间(例如暑假)进行强化训练的大孩子可以除外。
但是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我都觉得适当的读经十分必要。如果说大量读经是要培养经天纬地的第一线人才的话,适当的读经就是培养那些能使中华文化传承下去的有道德、有思想的第二线人才了。
可是问题是并不是说大量读经就一定能培养出经天纬地的人才,因为纵观古今中外历史,那些成为杰出的“家”的也并非都大量读经。能成为“家”并非只需要读经就够了,还需要各种文化知识的滋养,还能够联系实际、还能够融入社会又能够影响社会,需要各方面才能均衡全面的发展,否则,就只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人。
所以,建议父母们多多观察孩子的特点,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例如孩子开始接触经典的年龄、自己有没时间陪孩子读经)顺其自然,条件具备就适当的多读点,不具备的就少读点。千万不要因为读的少了而焦虑不安,那就不是顺势而为了。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在读经过程中一定是需要反复的,因为只能反复才能到达熟读,才有了理解的可能性。
我很欣赏元元妈妈楼里贴的刘梦溪对话录http://bbs.etjy.com/thread-233650-9-1.html
作为我,一个五年级男孩的妈,是会把读经这件事情坚持下去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09:17:25 | 只看该作者

士的三种层次

最近读了四遍《孟子》之《离娄下》。
孩子发问了:为什么孟子说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呢?我认为这是错的!
看来孟子和孔子的思想真的是一脉相承的。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而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都是一个意思。言必信行必果只是士中最低的一个层次,这样的人用在自己做人方面是可以的,但要用来处理国家大事,就不可行了。

人才的最高层次: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人才的第二个层次: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人才最低的层次:言必信,行必果。
那么,在孔子的心目中,这三个层次的人分别都是谁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hlp525 + 10 + 10 我好喜欢。。。
果行育德 + 10 + 10 应该是按事件大是大非区分,而不是按照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09:18:53 | 只看该作者
儿子今天和同学们去森林公园寻宝和cs大战去了。今天是台风天,在屋子里都能感觉风在呼呼的吹。希望他能看顾好自己,注意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11:03:50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又读了《孟子》之《离娄下》几遍,总12遍了。
儿子提出来以后要读一遍原文,再看看释义什么的,然后每天重复。如果不看注释他实在没办法对着不懂的文字读。但是这释义也挺难找的,象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他就不感兴趣,估计大人能看得懂,没有生活阅历的小孩还是有点难度的。我过去买过的《教女儿学论语》和《教儿子学孙子》他倒是能看的来。对于学习《孟子》,不知有没有适合小孩看的注解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11:10:13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练习的曲目:
德彪西《练习曲“博士”》(选自《儿童园地》
肖邦《圆舞曲》(Op.64 No.2)

巴赫的《第三英国组曲的前奏曲》已经不弹了,现在加了一首
贝多芬的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就是那首“悲怆”

儿子喜欢肖邦和贝多芬,也是一种天然的感觉。特别是后者,他总是弹得十分激动。以至于钢琴发出可怕的敲击木头的声音。经过老师示范和强调,开始有一点注意了。
那天上课老师讲德彪西,问知道什么是印象派,他居然说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11 , Processed in 0.088941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