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孩子的爱也许是一种害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10-17 01:58:40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一篇类似的文章:

莫把孩子当作稀世之宝




  现代父母都认清生育子女,要重“质”而不重“量”。由于家庭中子女成员不多,父母难免会将全副精力投注在他们身上,如此一来,他们获得眷宠程度,不仅有若“掌上明珠”,而且犹如“稀世之宝”。结果容易养成孩子的娇气,霸道和倔气,其行为稍有偏差,就可能误陷歧途,故现在青少年犯罪率高居不下,而且犯罪年龄也急剧下降,身为父母的人,倘若不对子女多加约束,恐怕来日就后悔莫及了。

  父母究竟应如何帮助子女,我个为以为至少要注意下列几项重点:

  一、不要让孩子依赖成性。现在孩子都很精明,懂得察言观色,父母给他的爱愈多,他对父母依赖性也愈强,爱本来发自天性,但父母不能让他自觉是温室里的一朵小花,每一秒钟都需要爱的滋润,没有父母跟在身边就仿佛失去行为的指针,这不算溺爱,但却爱得不得法,也爱得缺乏深度。

  二、不要让孩子永不知足。享受太多的人,往往不懂得享受所应该付出的低价,使他在定型的生活满足感中,追求永无止境的物欲享受,这种恶性行为容易产生恶性循环效果,有百害而无一利,做父母要给子女一种有限度的享受,使他知足,知止,知其所应为。 世界不能没有你我他。

  三、不要让孩子太爱自己。从小让他养成自私心理,长大后绝对不会合群,孩子本来就是自我中心的利已主义者,假如再施予错误观念,那就太可怕了,所以必须让孩子晓得这个世界是属于大家的,他只是这个世界中的一份子,他爱自己,更要爱人,基本上,至少要对兄弟姐妹,充分发挥手足之情。

  四、不要让孩子孤僻成性。这和第三点有密切关系但比第三点更有影响力,太孤僻的孩子不仅不合群,而且会形成“自闭症”,使自已孤立于团体之外,造成偏激和反社会的心理冲动。

  五、不要让孩子老气横秋。孩子永远是一个孩子,“小大人”不会讨人喜欢,过于精明的孩子常常出现老气横秋的态度,日久会影响他健全的人格发展,不得不严加纠正。

  六、不要让孩子若有所失,孩子的心太纯也太美,他容不下太多失落感,他希望相信这个世界,获得更多富足的爱和温馨,如果任他终日沉浸在“若有所失”的生活里,将会痛苦万分,难以适应而失却童雅的天真和赤子之情。

  七、不要让孩子没有明天。富兰克林说:“一个今天值两个朋友。”约翰雷却说:“今天是过去的终结,未来又是今日的创始。”所以,今天固然重要,但明天也值得重视,因为没有明天的人,也没有展望,没有展望的人,也不会有斗志,做父母的要鼓舞子女如何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使连续不断的今天和明天,串连成一个完美的生命。

  爱是心甘情愿的奉献,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锻铁成钢,其实不难,只要能遵守上述信念,教他“尽己推己”的哲理,敦促他“恐惧戒惧”的律则,当能达到这个心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4-10-17 09:47:12 | 只看该作者
看不出什么可操作性的东西,或者引起思考方法的东西,思想反而更混乱了。几个“不要”如何掌握尺度,或者通过什么方法来掌握尺度都没有介绍,这样的建议还不如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7 11:07:43 | 只看该作者
baitwhite+-->引用:baitwhite 看不出什么可操作性的东西,或者引起思考方法的东西,思想反而更混乱了。几个“不要”如何掌握尺度,或者通过什么方法来掌握尺度都没有介绍,这样的建议还不如没有。
哈哈,操作事情要靠自己,不能靠别人,谁也不可能做教师爷,要是看到别人说几句要如何如何去做,自己就盲目去做的话,还不如没看过。 正面的、反面的都去看看,然后呢,自己动动脑子,做一个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10-18 17:32:03 | 只看该作者
父母爱是必要的,但是要有度,过度溺爱就会娇惯孩子一生的毛病。作为家长在施于爱的时候要时刻留意孩子的心里变化,一旦出现偏颇就要调整自己的一些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10-18 19:49:47 | 只看该作者
baitwhite+-->引用:baitwhite 看不出什么可操作性的东西,或者引起思考方法的东西,思想反而更混乱了。几个“不要”如何掌握尺度,或者通过什么方法来掌握尺度都没有介绍,这样的建议还不如没有。
恭喜你,混乱就对了,我猜当你再次清晰的时候,会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JERRYHAO的帖子并非说服你如何去做,旨在希望能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4-10-19 08:43:43 | 只看该作者
在我认识的人中,倒是老师的孩子优秀的更多一些,工人、农民的优秀子弟当然也有,但统计起比例来远远低于教师的子女,所以楼主这个论点在我的生活经验里应该是不成立的。不过翻过来,我认识的人中企图自杀(好在企今还没人成功过)的也是教师的子女居多……个案说起来原因各异,并且都不是单纯的原因,可能是很多打击接踵而至……哎,这是个沉重的话题,真希望所有的人都快快乐乐的渡过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9 08:48:34 | 只看该作者
szanny+-->引用:szanny 在我认识的人中,倒是老师的孩子优秀的更多一些,工人、农民的优秀子弟当然也有,但统计起比例来远远低于教师的子女,所以楼主这个论点在我的生活经验里应该是不成立的。不过翻过来,我认识的人中企图自杀(好在企今还没人成功过)的也是教师的子女居多……个案说起来原因各异,并且都不是单纯的原因,可能是很多打击接踵而至……哎,这是个沉重的话题,真希望所有的人都快快乐乐的渡过一生!
嗯,这很正常,也许年代不一样了吧。我们那时候,非知识分子的子女大多没什么压力,而知识分子自己抱负不得实现,都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干涉甚多,故问题也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4-10-19 12:03:18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故事挺有价值,很多父母为孩子做了很多事,结果未必如愿。我个人认为父母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你到底想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子?也就是目标。这和做任何事情一样,没有目标以前,父母做了很多也许都是矛盾的,所以孩子也是处在矛盾之中。我有个朋友说:我孩子长大不要走邪路,能自立,快乐就达到目的了。所以每个父母都需要问问自己究竟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2.要学会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孩子的世界不同于大人的世界,父母强加太多对于孩子未必是好事,往往导致孩子没有童真,没有快乐,太过功利。  <img src='images/smiles/rolleyes.gif' smilietext=':rolleyes:'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rolleyes:'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10-14 13:22:3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rainbow的:育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你觉得那是一件事业也可以,但不代表父母该要求孩子怎么样,孩子的路该由自己去选择。家长的任务应该是让他们掌握足够的能力去选择更宽广的路。 rainbow想明白了,可以放手去做了。你的做比不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10-14 17:21:09 | 只看该作者
儿孙自有儿孙福。

好的教育能够使教与学的双方都感到快乐,否则就不是。

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做,就什么也别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13 , Processed in 0.09858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