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提倡“归真返朴”,要重新估计从小学到初中的语文教学,要重新提倡“默写”经典诗词、名篇这种做法。这种做法不但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更是语文学习培养综合素质的需要,是符合当前教有改革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材的需要,为什么这样说呢?
1.从语文学习角度看:首先加强背诵默写有利于中小学生从小培养语感;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进而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第三,多背多默还有一个更直接的作用,积累语文素材,这种素材既有语言形式方面,更有内容方面的。
2,从培养健全的人的角度看:无论从教育改革大趋势看,还是从语文学习本身要求看,语文教学决不仅仅是将语文这一“工具”交给学生,语文教学必须从人文教学,必须从培养健全人格这一角度去考虑,必须考虑到审美教育。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从教育的立场说,国文若只知养成学生写作的技能,不注重他们了解和欣赏的力置,那就太偏枯了。”15“偏枯”的教育和教学必然培养不出健全的人格,一个不喜欢诗歌散文的学生便不可能喜爱文学作品;而不喜爱文学作品的学生,不受一点文史方面熏陶的学生,他的审美能力是有限的,他的情感也不会是健康的。极而言之,没有受过文学熏陶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吟诵是接受熏陶的最好方法。
??而通过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进行健全的情感方面教育正是符合七十年代以来西方教育发展大趋势的。西方七十年代兴起的以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为根据,“情意课程”也是强调要从培养健全人格这一点出发来设计课程的。
?3.从爱国主义教育看:爱国主义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决不是抽象的,爱祖国首先爱自己祖国的语言。而祖国语言是有历史连续性的,历史上留下来的优秀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诗元曲等都是我们进行教育在大好教材,那种歌颂真善美揭露假丑恶的作品,那种描绘祖国大好河山自然风光的作品是永远值得我们去吟诵的。
[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0-11-11 08:0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