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yidindi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共读读书会] 看这俩本书,是家长和孩子的福气!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0-11-16 11:28:31 | 只看该作者
好书很多,找到合适的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0-11-16 12:32:47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教育理念都值的我学习,谢谢src="http://bbs.etjy.com/images/smilies/handshake.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5:00:57 | 只看该作者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很大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接60楼话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家长稍稍用点心,耐心启发、引导,孩子就会在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孩子更容易接受,比简单的说教效果要好上上百倍!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多观察孩子,多欣赏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具体的鼓励和引导。因为孩子的是非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鼓励时具体一点,细致一点,孩子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孩子就知道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在鼓励孩子的同时,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正确的理念,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心情好的时候,最容易接受别人的观点,并且此时的印象最深,也最容易记牢,最容易得到认同。经过反复多次的教育,孩子正确的观念就会建立起来,孩子良好的行为就会得到固化,随后的教育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7:23:4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培养宝宝创造性思维


孩子的培养最需要的是平常心,做孩子的朋友,有一颗童心,这样和孩子沟通起来才会有最佳效果。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鼓励孩子观察,思考。为孩子提供一些帮助,让孩子的思想自由飞翔!


 1.如何面对孩子的“为什么?”


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会不断提出许多为什么的问题。对待宝宝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必答,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一起探讨,一起去观察,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答案不一定都要严谨,科学。让孩子大胆去想象,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去观察,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寻求答案。这样孩子的智商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爱思考,越来越聪明,比简单的告诉孩子答案,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这是一天傍晚在楼下小花园玩,我和儿子关于“夜晚为什么天空会是变黑?”的一段对话。儿子问这个问题时,我说:“宝宝自己想一想,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孩子说:“不知道。”这时我就故意说:“太阳下班回家了。”“不对!”孩子立刻回答道。“也可能是太阳上班累了,回家睡觉了。”“也不是!它又不是人?”孩子坚定的说。


这时孩子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也是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的最好时候。“好吧,妈妈和宝宝一起来想一想,看看是为什么好吗?”“太阳早上从一边升起,晚上从另一边落下。宝宝想一想为什么落下后,天空就变黑了呢?”宝宝思考了一下说:“太阳跑到楼后面被挡住了。”“对,宝宝观察的很仔细,妈妈就没想到这个原因。看来爱观察、爱动脑筋,就是厉害!”(家长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是对孩子的最高奖赏。)看到孩子满足的笑容,我感到孩子的收获比我直接告诉他答案,孩子获得的更多。


晚上回到家吃过晚饭,我又和宝宝说:“宝宝,我们看看书上怎么说的好么,看看宝宝的答案对吗?”孩子很乐意的接受了。我找出书,把书上的内容给孩子读了一遍。然后找出一个篮球,一个手电筒,把灯关掉,又实际演示了一下,孩子非常高兴和满足。玩中学,是孩子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


幼儿教育,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良好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这样既培养了孩子良好习惯,良好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孩子就会多观察,多思考,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去书上查,让孩子知道书的作用,知识的用处。同时又培养了孩子动手做实验的习惯。比空洞的说教效果会好上很多倍。孩子自然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求知欲就会被调动起来,一旦学习兴趣建立起来,孩子的求知欲就会得到极大提高。孩子自然就会越来越优秀。孩子的智力就会得到极大提升。智慧才是我们能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也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本帖最后由 yidindian 于 2010-11-18 17: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0-11-19 13:34:3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本看过了, 确实不错. 第一本貌似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0-11-20 23:42:3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看一下,教育理念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8:57:4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故事引起的对幼儿教育的思考!


现在众多家长都为幼儿的教育问题十分纠结,既想让孩子拥有轻松快乐的童年,又担心孩子无法掌握应有的知识,输在起跑线上,二者看起来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其实看看大禹治水的故事,认真思考一下,也许我们能打开这个死结。只要方法对了,孩子既可以在童年的游戏中快乐成长,又可以掌握应有的知识和能力。

禹为鲧(音gǔn)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传说大禹治治水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经过十三年不懈的努力,终于战胜了洪水取得了圆满结果。


读后启示:

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规律。孩子爱玩是天性,不让孩子玩,强迫孩子学习如同鲧治水,堵不是办法,只能造成孩子对学习的更大反感和抵触,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引导才是最好的办法,就像大禹用疏的办法治水。尊重孩子的天性,顺势而为,根据孩子爱玩的特点,巧妙地加以引导,把玩变成最好的学习,孩子玩的开心,学的轻松。家长教的轻松、愉悦。


大禹治水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

育儿也有三件宝:一是良好的理念;二是合适的方法;三是耐心和爱心。


根据孩子爱玩的天性,巧妙的加以应用,玩中学,玩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升能力,与大禹治水何其相似!

[ 本帖最后由 yidindian 于 2010-11-22 19: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0-11-23 08:26:0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笨孩子 只有笨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13:22:33 | 只看该作者

良好的理念:


引导为主,培养能力,培养习惯。我们说个简单的例子可能更能说明问题。就拿数的认知来说吧,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拿着书本,让孩子认1234……,让孩子记住这些数字。既枯燥无味又不易理解掌握,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如果我们尊重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引导孩子,用一些孩子喜欢的画片(或者积木),玩剪子、包布、锤的游戏,赢者一次赢取一张画片,直到画片没有为止,此局游戏结束。同时拿一张白纸记下每局各自赢取的画片数量。(家长记录的同时,孩子自然学会了认识数字,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激发,孩子自然而然会模仿大人学习书写数字。)


游戏学习法的优点:


1.增加亲子关系,锻炼宝宝的手、眼、身、心协调能力。(这种游戏不逊色于任何左右脑训练、协调能力训练的结果,家长轻松,孩子高兴。同时还节省了昂贵的培训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2.宝宝轻而易举的理解了数的概念,数的关系。孩子不仅学会了认识数字,而且知道了为什么1+1=2,也不用去死记硬背1+1=2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这样练习,不用教宝宝2+3=?,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出答案。所以说培养孩子的能力,胜过于教孩子做了N多道题。孩子学的怎么会不轻松?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学习?


3.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中学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孩子的主观积极性,培养孩子主动观察、主动思考、主动总结的习惯。而这些习惯和能力在孩子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真正体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会不聪明?孩子的能力怎么会不高?


4.玩中学效率更高,如果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认知是一个过程,学习数的概念是一个过程,学习数的关系又是一个过程,孩子兴趣不高,注意力不能很好集中,效率自然低下。如果用孩子喜欢的比赛,调动了孩子的兴趣,孩子的专注力迅速提升,具体的画片把数的认知、数的概念、数的关系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孩子面前,符合幼儿的理解和记忆规律,孩子一下子就理解和掌握,效率怎会不高?(儿童善于理解和记忆感兴趣的具体事物,我们拿出三样玩具和三张生字卡教孩子任两遍,过两天以后再拿出来,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三样孩子感兴趣的玩具孩子可以准确的认出它们,三张不感兴趣的生字卡孩子基本全部忘记。所以适合孩子特点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0-11-25 10:35:16 | 只看该作者
《智慧教育123》确实不错。宝宝用了三个多月,进步很快。值得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34 , Processed in 0.08111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