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春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花的读经生活

[复制链接]
671#
发表于 2011-1-14 12:27:43 | 只看该作者
多谢众多妈妈和春花姐的经验分享和指点,你们所分享的经验,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4:18:52 | 只看该作者
下周一我家里有事,来不了了,先跟姐妹们请个假,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4:26: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anguoyun 于 2011-1-14 10:49 发表
因为《论语》够长,不把心沉下来读,一时半会是读不完的;
    因为《论语》够难,你不认真读,自以为会背,一不注意就会读串、读错。
现在顺顺读《论语》,容易出错的地方越来越少。
    所以在“一口气”读完《论语》的过程中,人的一些“隐性”的能力,如定力、耐力自然而然就练就了。在读经的过程中,顺顺也体会到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


是啊,就是这样的,能把两本书五万字《论语》《孟子》都读完三百遍,孩子就对读的整个过程都感受过了,这是真正的实践能力,不有一句话吗“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这种读的实践应该比洒扫应对的实践更锻炼人,也更适合小孩子。

“一门深入”是一种方法,要用好它,还要配合时机、内容,单说一句“一门深入”还是很笼统的,在13岁前的吸收期,“一门深入”地“读”就是把握了教育的两个原则“时机”“方法”,13岁前如果是“一门深入”地理解、揣摩经义,那是做不到的,所以这个时期只能“一门深入”地“读”,再加上“内容”是《论语》《孟子》(义理够深),也就涵盖了教育的三个原则了,即: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恰当的方法,教最好的内容。这样做了,想不好都难吧?呵呵。

[ 本帖最后由 春花 于 2011-1-14 14:3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enghuan + 10 + 10 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4#
发表于 2011-1-14 15:03:00 | 只看该作者
惊喜啊!

姐,思来想去,宁肯舍弃其它,寒假里也要上论语了。这两年,重点就国学了,其它都为辅。您看,一天一遍易经、论语,成不?

前几天,儿见我读论语,就说:“我也想读论语。好久没读了。”


[ 本帖最后由 xly2004 于 2011-1-14 15:3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春花 + 1 + 1 一天一遍论、易?太好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5#
发表于 2011-1-14 15:16:34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现在三年级,《论语》已读了58遍,前不久开始跟读《英语导读1000句》,下面是春花姐的建议,搬到这个楼里让更多的人受益。

导语1000句您每一句读10遍就往下进行,这样读完一部份(应该是69部份吧?),再整个部份读10遍就往下进行,每天定时间,读多少算多少,每天半小时即可。周六周日加到一个小时,假期每天一个小时就行。

这样分部份读完20遍后,再通本读,读10遍后做一次英译汉、汉译英,再读10遍后,再做一次英译汉、汉译英。。。。。以些类推,这样读完100遍后,照着抄写一遍,然后每月复习读一遍抄写一遍(不能一次写完,可以每星期抄一部分)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的30遍以后,孩子在现实的表现上就会越来越出色,自信心会大涨。然后您可以视情况而定下一步怎么读法。

因为是大孩子了,想照顾他现实上的快速的表现,所以才这样做,小孩子不必这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春花 + 1 + 1 真谢谢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6#
发表于 2011-1-14 22:04: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春花大姐的鼓励!两个月前看到姐的帖子就放在收藏夹里,每天来看看成为我的必修课.刚建楼不久,希望得到您的进一步指导!我和孩子也会坚持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7#
发表于 2011-1-15 09:01:28 | 只看该作者
向春花姐汇报一下,昨天我家萌(5岁1个多月)已经完成论语40遍,其中分篇30遍,通读10遍,目前用时大约在140-150分钟之内,分两天读完,刚开始自己通读时要分三天才读得完,大概用时将近三小时,已经算是很有进步了,妈妈心里也很安慰。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方云 + 1 + 1 我们家也叫萌,比你们家小一点。
tracylin2002hk + 2 + 2 真好哇!
menghuan + 10 + 10 真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8#
发表于 2011-1-15 23:25:41 | 只看该作者
好几天没上网了,今天照旧来春花姐的楼里坐坐,没想到竟然在我新年的祝福贴后就是春花姐的告别贴 不过现在春花姐又回来了 抱抱春花姐,有你的贴子,才让我对读经有了更多的认识,再次感谢您
这几天没来,但每天肯定是有坚持读经哦,现在读经是我和端端每日必修,什么都可以不做,读经是必需的。
端妈我坚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9#
发表于 2011-1-16 09:11: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伊伊2006 于 2011-1-12 20:38 发表



我不知道你的宝宝多大了,我前段时间也有这个问题,刚刚向春花姐请教不久。
你的孩子还可以呢,一天学几次都不是特别抗拒。我猜是宝宝小吧。
我的宝贝已经四周岁二个月了,才开始读,开始我认为只要孩子 ...


以我的经验,最初,即使孩子不开口读都没关系。我们自己读,有空就读,不必规定多少分钟的时间。同时我们放录音,让诵读声不断的萦绕在孩子身边。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想不喜欢读经都难。

教育,不是兴奋剂,不是今天打上,孩子立刻就精神的。
教育是温补品,长期的滋养下,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3:13: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姐妹们的信任,期待您信心百倍地读下去,好好记录宝宝的成长过程,这样做对孩子对妈妈对别人都有好处的,功德无量。如果您的孩子还小,如果有信心,至少6岁前别急于孩子的任何表现,也不必让宝宝学太杂,我觉得只要中英文听经读经听经典音乐看经典字画就足够了,其它的东西随便就好,表现好了表现不好都以淡然的心态来对待,只问自己是否让孩子吸收了好的内容,只问自己是否尽心了,该表现的时候孩子就一定会表现的,这是没什么好说的,也不必和别人比,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的,古人动辄说背下百万字,如今在这样的文化沙漠时代,三十万字就足以成为大家了。

说这些“真话”我是拿出了勇气的,因为一个没名也没才的人说话太肯定,会被认为自恋或是好为人师或是疯狂的,我不想和任何人辩论,或许某些事有辩论的必要,但我觉得道理王财贵教授都已经说完了,我自己觉得都懂了,也非常认同,只要您还能有点虚心的话,可以多看教授的文章讲演,我不想耗费生命去做这样的事,想做的,就是在实践中摸索规律与经验,去实现教育的理想,这几年在读经的过程中,常常想起孔子说的:“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意思是谁能不从门出来呢?就从门正常地走出来好了),老子说的那句话:“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大道很平坦,可是人们都愿意找小路走)。

读经很简单,难的是父母的心态,并不是孩子。这让我常常想到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人家,门口挡了些东西,这家人就找不到门了,要出门怎么办呢?找来找去找到了窗子,就从窗子跳出去了,这样跳来跳去的,逐渐还练出了一些好看的招式,跳上跳下的花样越来越多,时间长了,即忘了找门口了,也忘了出门的目的了,执着于跳窗的动作而不能自已,腿上的肌肉也有些萎缩了,只会用手帮忙跳着走,已经不会正常走路了,而他们家的小孩子生下来以后从未学过直立行走,就跳来跳去的,这时某甲告诉说:这儿有门啊,把障碍物移开走出去多方便呀,可以走得不急不徐、气定神闲呀。这家人看了看、想了想,觉得还是从窗户跳出去好,那样直着走不行啊,很累呀,腿受不了呀,跳窗多漂亮呀,还能玩点花样,而从门走出去太平凡了,直着走也太累了,只是这样直着走就能到外面吗?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不耍点花样就能走出门?某甲说,从门正常走,那些招式以后也可以继续练习呀,。。。。。。

人生的许多事情都是如此,您把心冷静下来想一想,道理就在自己的心中,记得王阳明有一句诗这样说:“问君何事日勿勿,烦恼场中错用功”,易经乾卦中说:“大明终始,六位时成”。要知道“终”点、目的,才能迈开腿走第一步,如果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的目的,该走向哪里呢?如果想从长春到杭州,一定要知道杭州在哪里,不知道的话,第一步该怎么走呢?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lizehui_lzh + 1 + 1 看了很过瘾。春花老师功德无量。
新叶 + 2 + 2 学习一下。
yym1225 + 1 + 1 精品文章!
子云008 + 2 + 2 再次学习
xly2004 + 2 + 2 说这些“真话”我是拿出了勇气的----- ...
tracylin2002hk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5:29 , Processed in 0.08236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