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fanguoyu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岁顺顺和妈妈一起读经典

[复制链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4:45:08 | 只看该作者
12月14日
     读经内容:

     《论语》,1-12篇,1遍。
---------------
     本来想挑战一下从1读到至少15篇的,但没成功。
     练完琴,回到家里,开始读经已经8点多了,读了1个小时10分钟,顺顺才背到第12篇,不得已只能背到这里为止了。
     分析原因,之前就和顺顺说要读1-20篇,顺顺没有反抗,但一开始读就像是瘪了气的气球一样,一点都没精神,很显然孩子在畏难了,但我也不知该什么鼓励她。顺顺一开始就没看书,我也没有对她有要求,导致她到后来,就像是有多动症一样,不停地在动。
     晚上睡觉时,我问顺顺,知道为什么没有挑战成功吗?就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用心读。顺顺说:“是不是没有‘四正’--‘心正’‘身正’‘书正’‘椅正’啊?”我说:“是啊!明天要做到‘四正’啊!


[ 本帖最后由 fanguoyun 于 2010-12-16 09: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10-12-15 15:08: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关注学习中,谢谢,取经学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fanguoyun + 2 + 2 谢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09:42:38 | 只看该作者
12月15日
     读经内容:

     《论语》,13-20篇,1遍。
     《老子》,72-81章,4遍。
-------------------------
      吸取昨天的经验,今天一开始读经就要求顺顺要做到“四正”--心正,身正,读正,椅正。这是书院里要求的,上书院的好处就是可以帮着规范孩子的行为,这一点很重要。
      一开始,顺顺读得很慢,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嘣,我给顺顺做了个试范,让顺顺像我这样,快一点读,而且要读清楚。顺顺很高兴接受了,开始快速读,读的过程中顺顺也在看书,也能指读--指读的时候,那小手就在不停地滑动,有时指的比读得快。读完第13-20篇,顺顺只用了35分钟,如果照这样的速度读,一天读一遍《论语》是能够做到的,但顺顺还是没有信心。
     读完顺顺很高兴。
     之后,又读了3遍《老子》。
--------------------------
     前几天看到一个博文“千万别夸孩子聪明”,感觉很道理,特发到这里来。
  20世纪90年代,还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Carol S.Dweck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她把400名七年级的孩子随机分为两组完成很容易的解谜游戏。事后对第一组的孩子不停地夸奖:“你真聪明!”对第二组孩子则称赞:“你一定是非常努力!”接下来,这两组孩子在如下两种解谜游戏中进行选择:一种是容易的游戏,一种则难得多,不过老师告诉他们这组难的游戏可以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结果,被夸奖聪明的那组孩子,有一半以上选择了容易的游戏;被称赞用功的孩子,则有90%选择了难的游戏。
  Carol SDweck和她的同事用同样的方法对纽约市12所学校100名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另一次研究。这些孩子同样被随机分为两组来做适龄的智商测试题。测试完之后,第一组得到的赞誉是“你真聪明!”第二组得到的是“你真努力!”接下来,这两组学生要对付难得多的智商测试,即八年级程度的测试题。结果,第一组孩子意志消沉,第二组孩子则竭尽全力。最后一轮测试,难度回到第一次测试的水平。第一组被夸奖“聪明”的孩子,成绩居然下降了将近20%;第二组被夸奖“努力”的孩子,成绩则提高了30%。
   Carol接下来的问题是:是什么使这些学生们选择了不同的目标、有了不同的工作态度?她的结论是:前一组学生希望“显示”自己的才能,后一组学生希望“发展”自己的才能。在这里,“才能”对两组学生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对于第一组学生来说,才能是先天的、固定的,他们愿意把这种才能一遍又一遍地展示。对于第二组学生来说,才能是一个过程,是在不停的发展之中。这种发展的引擎是自己的努力。所以,他们不愿意重复已经掌握的东西,而急不可待地要闯入新的领域。对这两组学生,失败的意义也不同。第一组学生遇到失败,本能的反应就是“天呀,我不行!”第二组学生遇到失败,则采取了面对现实的态度:“我这套做法看来不行,要换个方法试试。”
  Carol S.Dweck甚至利用哥伦比亚大学的脑电图室,让具有这两种精神气质的人回答各种问题,然后给他们回馈,同时检测他们的脑电波活动情况。结果现实,“固态气质”的人特别关心自己所显示出来的能力是什么,特别注意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当你提供一些能帮助他们学习的信息时,他们的脑电波中没有信号现实出任何兴趣。甚至当他们答错了问题时,他们也没有兴趣追究什么是正确答案。“进取气质“的人则对各种问题中所包含的能够增长他们知识的信息感兴趣,似乎并不在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究竟把自己排到什么智力水平上。
  这里的道理很简单:固态气质的人,心思全花在琢磨“自己是老几”的问题上,既然他们相信人的素质是固态的,自己究竟是老大还是老二、老三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证明自己,生怕自己不聪明,乃至于通过躲避挑战来躲避失败。进取气质的人则是个学习者,他们为了发现自己的问题,宁愿去尝试失败,因而总愿意迎接新的挑战。
——薛涌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P175-p177

   


[ 本帖最后由 fanguoyun 于 2010-12-16 09:4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太厉害了,35分钟13-20,比我快多了。 ...
新叶 + 2 + 2 顺顺很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10-12-16 11:37:20 | 只看该作者

回133#

谢谢分享,“千万别夸孩子聪明”,学习了,真佩服像您这样的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10-12-16 12:5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3 fanguoyun 的帖子

可以即夸孩子聪明,又夸孩子努力,无所谓的,只要大人别把“聪明”太当回事就是了。

广义的说,真有聪明的人,才能真的老实用功努力呀,如果有点聪明而不知努力,那是小聪明了,一般也是很媚俗的表现了,读经就是让人成为有智慧的大聪明人呀~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新叶 + 2 + 2 是的,聪明不落到实处是没用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09:40:53 | 只看该作者
http://video.sina.com.cn/v/b/44064248-1639614013.html
顺顺所在的书院的纪录片,里面有顺顺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得一 + 2 + 2 看到顺顺了,在您的博客见过顺顺的照片
春花 + 1 + 1 哪个是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3:09:45 | 只看该作者
12月16日
     读经内容:

     《论语》,1-15篇,1遍。
     《老子》,72-81章,5遍。
---------------------
     今天早上顺顺6点半就醒了,没再睡了。读了
《老子》的72-81章,5遍。早晨还是不愿意读书,在我盯得紧的情况下,才能读。
     晚上,顺顺读了1-15篇,顺顺读1-10篇比轻松,读到12篇顺顺去拉巴巴休息了大概10分钟,接着读,读到卫灵公第十五时,顺顺说“读得快没气了”,看着顺顺读得确实很辛苦,很累,读完第十五,就没让顺顺往下读了。
     周二到周五的晚上时间也不够多,还是打算两天一遍《论语》吧!周末的时候可以一气读完《论语》,这样可能对孩子来说轻松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3:15:27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记一下,春花姐的话:
我觉得跟小朋友讲道理有长效性,但现实上好像一时借不上力。

我的经验中最好的方法是鼓励,有信心地鼓励,并且辅之以态度坚决不容商量,一时做不到,可以缓一缓,但不能因为一“缓”就“缓”没影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10-12-18 13:42:2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德书院的视频了。
一直这样的唱读,那遍数就快不起来了啊。不过,这种唱读方法还是很好听的。我很喜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fanguoyun + 2 + 2 每天只有一节课是唱诵课。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14:04:18 | 只看该作者
   12月17日
    读经内容:

    通读《论语》,1遍,用时1小时10分钟。
   12月18日
    读经内容:

    通读《论语》,1遍,用时1小时5分钟。

   12月19日
    在书院读书,读经内容:

    通读《论语》,2遍。
   《老子》,71-81章,6遍。
----------------------
   顺顺终于又一次突破自己,可以一口气读完《论语》了。每次都是在将要放弃时,顺顺一下就越过一个台阶。开始每天读三篇《论语》(10年9月以前),之后三天读一遍《论语》(10年11月以前),到后来每天半部《论语》(12月初);今天12月17日,顺顺终于可以一口气读完一遍《论语》了
   从每天半部《论语》到每天一遍《论语》的过渡也就只有半个月的时间,进步是明显的,当然离不开春花姐的“快马加鞭”,特此向春花姐表示感谢!

   12月9日,春花姐提出顺顺可以一口气读完《论语》了,那时,我心里真没底,心想:“这读半部论语,顺顺还读得那么费劲呢,每天晚上就一个多小时可以读经,读一遍不大可能吧!”回家后,我试探顺顺是否愿意一口气读完《论语》,令我没想到的就是顺顺愿意一口气读完《论语》,但没有信心一口气读完,每次读之前都兴师旦旦地说,要把《论语》读完,但一开始读就蔫巴了。
   12月16日,顺顺一口气读完了1-15篇,读得好辛苦(现在想一想,读得辛苦,主要是没有信心,所以读得时候,心很累)
我听得也很心疼,本来都先打算放弃了,第二天春花姐沟通,春花姐给我鼓劲,“坚持十天,困难就过去了,孩子的能力就上一个台阶”。
   
12月17日(周五),在读经学校的宝宝姐姐(15岁)到我们家里来了。到幼儿园接顺顺的时候,我告诉顺顺说:“宝宝姐姐今天来我们家”。顺顺第一句话说:“宝宝姐姐来了,太好了!”第二句话说:“今天我和宝宝姐姐一块读经,读16-~,不,不,读1-15篇(论语)”。没想到,一切来得这么简单,本来顺顺一直坚持今天读16-20篇的,没想到自己改为1-15篇了。
   回家顺顺和宝宝姐姐一起读《论语》。顺顺还是先指读了几篇,之后就又是边玩边背了,今天对顺顺读经没有过多的要求,比如,读快的地方听不清楚,偶尔有漏字,也不管她,关键是让顺顺没有负担地背完一遍《论语》,给她建立一个信心。顺顺读的过程不停地看姐姐读到哪里了,如果姐姐比她读得快了,她就着急了,我只好让姐姐等等她。快读到阳货第十七的时候,顺顺才发现已经读多了,说:“超了,超了”,我说:“你都读到这里了,加把油,就把20篇都读完了”。就这样,顺顺没有负担地一口气读完了《论语》,用时1小时10分钟。读经的过程中,顺顺不停地想管姐姐,姐姐读得不清楚,顺顺一边读,一边说:“又‘哼哼’了,又‘哼哼’了!
   
这次一口气读完《论语》,顺顺的信心大涨,读完了顺顺心里美得不得了,以后再读《论语》时,顺顺都说从1读到20篇,也许是有姐姐赔顺顺读(各读各的,姐姐如果超过顺顺了,姐姐就再从头开始读,速度差不多顺顺读一遍,姐姐读两遍),顺顺似乎一下就适应了一口气读完《论语》。宝宝这次刚好在节骨眼上来了,来得真是太巧了。

   12月18日(周六),顺顺没去书院。(因为顺顺知道周日书院的学生少,到下午就顺顺一个人了,顺顺喜欢‘吃小灶’。)上午,顺顺和姐姐用了1个小时5分钟就读完了一遍《论语》。
   12月19日(周日),顺顺在书院读书。没想到,书院因为周日没有学生去,周日老师就休息了。而我不知道,所以我们去的时候,老师们在忙别的事情,开始我就自己看着顺顺读《论语》,在书院读书的感觉就是不一样,顺顺读得很认真,很快,10分钟左右,顺顺就读到公冶长第五了。之后,老师来了,我就走了。顺顺读了2遍《论语》,《老子》71-81章,6遍。
   晚上我有事,让顺爸去书院接顺顺,回到家,顺顺一见到我就说:“我晚上还要读《论语》1-20篇,《老子》1-81章,然后看动画片……”,听到顺顺这么说,我心里一阵惊喜。等到我真要让她读时,她又不干了,这小家伙居然说是在哄我开心呢!


[ 本帖最后由 fanguoyun 于 2010-12-20 14:3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6 金币 +16 收起 理由
春花 + 1 + 1 妈妈棒宝宝棒~
新叶 + 2 + 2 厉害的顺顺!视频里镜头拉近的一个认真 ...
WINGOO + 2 + 2 顺顺很厉害。妈妈引导的真好
mayavati + 10 + 10 祝贺顺顺,向顺顺学习。
艺如雨薇 + 1 + 1 真好哇!顺顺真厉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7:01 , Processed in 0.10975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