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果行育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敢不敢这么教你的孩子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3:43:43 | 只看该作者
选这个作为案例,一是因为这是孩子自己有感而写,不具备成人授意而作的暗示;二是这篇文章最开始属于私密信件,没有作秀特质,比较合乎真实。

鉴于目前网络各类教育心得,这类案例还真不好找。为了吸引大家都来参与讨论,我胡乱拟了这个标题,其实不是敢不敢的问题,换句文绉绉的话表达:顺其自然做教育,如何之可能?

如何之可能,至少包含两点:

一,家长如何可能做到、做好“顺其自然”?(或许这是如何“放养”的另一个表达方式,放养也并非不管的意思,放养羊群还有个放养娃呢

二,每个孩子自身有没有“顺自己之自然”学习之可能?(这个在印度的“墙中洞”试验中得到了证明,孩子的学习是无序的、混乱的、但可以自组织慢慢形成有序,而且效率非常高。)

这两点,抽离出来,讨论的就不是个性,而是普遍共性了。期待大家继续探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i5 + 10 + 10 标题党的嫌疑很重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8-18 13:56: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0-8-18 13:43 发表
二,每个孩子自身有没有“顺自己之自然”学习之可能?(这个在印度的“墙中洞”试验中得到了证明,孩子的学习是无序的、混乱的、但可以自组织慢慢形成有序,而且效率非常高。)


什么是印度的“墙中洞”?

另外自组织看来就是进化论的应用,触发进化的条件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0-8-18 14:09:51 | 只看该作者
只需要记住索引,目录,关键点,应用的时候就可以搜索,查资料就可以了。

不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4:10:50 | 只看该作者
兴趣,家长引导也好,老师的启发也好,还有同伴、书籍所引发的也罢,全部存在于自组织系统之中。如果我不给自己的脸上贴金的话,诚实说,我孩子的许多兴趣来自我的引导的少之又少。但我是此系统的一员,也不能否定某些作用的可能。

不说自组织这类学术词汇,蝴蝶效应大家都是知道的,理论上说,非洲蝴蝶扇动翅膀有可能引起美国的飓风。学习也是,不经意的八竿子打不着的因素会引起后来质的变化。

再举个我自己的个例,高中时我就看了大量的哲学类书籍,而这个兴趣只来源于在小说里看到的一句调侃的话: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那个时候,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极了,拼命看书也就是想找到答案。而高中时期看这些废书,那个年代,多少家长会鼓励?顺其自然?幸运的是,我父亲做到了。

我不打算在这个帖子多谈父母引导的作用,这类帖子太多了,大家都在互相交流这类心得,我感兴趣的是,坛子里孩子的兴趣点是如何形成,如果大家能分享些这个,我觉得会很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4:16:47 | 只看该作者
“墙中洞”实验:孩子是如何实现自我学习的(摘录)

接下来我要谈谈孩子的自我组织与我们过去几年做过的一系列试验,正是这样的试验促使我们产生“替代教育” 的想法。我们的试验的名字是“墙中洞——一个崭新的世界”。最初的试验是在新德里展开的。那个试验也非常简单。我当时的办公室隔壁是贫民区,我的寓所和那片地区也仅仅是一墙之隔。我们在墙上挖了一个洞,把一台优质电脑镶嵌到洞里,在旁边放上触摸板,并且联上网络。还在电脑里装上网络浏览器。

这就是我们观察到的情形:

屏幕上看到的是一位8岁的男孩和他6岁的妹妹,此时他正在教他妹妹上网。这不由使我们想到一系列问题:这是真实发生的吗?他们与计算机交流没有语言障碍吗?(那些孩子没有一个是会英文的)我们的机器摆在那里安全吗?会不会有人偷?还有谁负责教会孩子使用那台电脑?人们通常会以为那些孩子会跑到你的办公室里,请求你们教他们如何用电脑。

后来我来到印度中部一个村子里重复这样的试验。我非常肯定,在那里,还没有人教会过那里的孩子任何的新事物。那天天气很热(43摄氏度)。我们迎来的第一个孩子刚刚退学了,他那时是13岁。他来到机器面前,把弄了一下触摸板,发现屏幕出现了一些变化。要知道,这孩子在那之前还没有见过电视,所以过了两分钟,他才明白是自己的操作使得画面发生了变化。他不小心碰到了触摸板上的一个按键,浏览器弹出新的页面。八分钟之后,他已经懂得上网了。后来他还把村子里的孩子都带到那里,教会他们上网,等到夜幕降临,已经有七十个孩子学会上网了。看,只是一台镶嵌到墙里的计算机,还有一位孩子的八分钟的探索,我们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即孩子们可以自己教会自己如何使用电脑。

可是人们跟我说,你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印地语的操作界面。我说,难道让我把怎个互联网翻译成印地语不成?那是不可能的嘛。我们只能是让他们自己学。

这一次,我们把项目带到Madantusi,印度北部的一个村子。那里由于缺乏英文教师,所以当地的孩子都没学过英语。我们同样在一堵墙上挖了个洞,把电脑镶嵌到里面去。在那条村里,去到那台电脑旁边的更多是女孩(而在新德里的贫民区里,女孩通常不会去接触这样的东西)。因为没有办法联上网络,我们就留下了 300张CD在那里。三个月之后,我们再次来到那个村子。孩子们正在电脑上玩游戏,他们看到我,第一句话是,“我们要更快的电脑,要更好的鼠标!“我当时感到非常惊讶,我问他们怎么学会的。他们说,你只留下这英文的CD,我们没别的办法啊,就自己学咯。我粗略估计了一下,他们已经懂得了约两千个英文单词,虽然读音有误,但是使用得当。像退出(exit), 停止(stop), 文件(file), 保存(save)等单词不但在玩游戏的时候使用,还应用于日常的会话中。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语言不是一个障碍。事实上,孩子们假如觉得有需要,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英语。

后来,我获得了一些资助,就把我们的试点范围扩大。印度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场,因为那里有众多不同的民族、种族、以及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我们认为印度是世界的缩影,那里的试验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我们做了五年的试点,走遍了印度南北大部分地区。

看,我们来到了喜马拉雅山附近的地区,那里非常冷。我们用的是普通的计算机,还得请工程师设计出适合不同气候的解决方案。

我们在沙漠地区,在临近巴基斯坦的地区,都有试点。在屏幕上你看到那个女孩,她正在寻找一个能教会她们英文字母表的网站。还到了印度中部,那里传统上以捕鱼为业,气候湿润,电脑摆在那里也极容易受潮。我们不可能把电脑放在空调房里,于是我们要想别的办法来应对潮湿的当地气候。这是一位六岁的男孩在教会他的姐姐用电脑,这种年纪小的孩子叫年纪较大的孩子的现象非常普遍。

我们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即六至十三岁的孩子可以自己组织起来学会这一切新事物。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他们就能学会这一切,这与任何别的因素都毫无关联。但是前提是这些孩子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学习。我们从试验中可以看出,在没有大人的干预之下,孩子们自发组织的学习小组是多么有力量。我们做了详细的统计数据,不过在此我只想给大家展示这个孩子们学习能力的曲线图,在我们的试点地区的孩子的学习曲线几乎是跟城市发达地区的孩子的学习曲线是一致的。

孩子们通过电脑学会了什么?他们学会了基本的Windows的操作,学会了浏览器的使用,学会了电脑绘图,在线聊天,收发电邮,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就和我们大家一样。在六个月的时间里,会有三百个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学会电脑的使用,而这一切仅仅需要一台计算机。他们通常是由一位孩子站在电脑前面,他的身边有三个孩子在边上指点。于是他们四个一起获得进步。而在这四个孩子周围还会有十六位孩子在旁指手划脚,不过最后他们都学会了。他们边观察,边实践。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事情匪夷所思。不过你想想,八岁的孩子通常会听大人的话,大人说,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于是他们先是在旁边观察,慢慢的就懂得其中的原理了。

好了,我们的结论是什么?结论是,第一,小学基础教育可以是自发的,完全可以以一种“自我组织”的方式发生,而不一定要通过一种自上而下的渠道来实施。

第二点结论是孩子们可以自我组织起来,教会自己知识。

第三点是关乎价值判断的。我们在印度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问卷,我们给孩子们准备了69个与价值判断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回答“是”或“否”。其中有十六个问题争论较大,正反双方的意见可谓旗鼓对立。这些也恰恰是孩子们感到最困惑的地方。比如:“有时候说假话是有必要的。“孩子们不知道面对这样的问题该怎么作出回答——或者我们大家都不一定有一个很好的答案。

第四点是我留给大家的一个问题:科技能否改变人们价值观的形成?

最后,讲一讲自我组织系统。大自然充满了这样的系统:宇宙、细胞、组织、社会都是这样的自组织系统。尽管还有人坚持“智能创造(intelligent design)的观点,但是,目前科学界的普遍看法是,这些都属于自组织系统。此外,交通阻塞、证券市场、灾后重建、恐怖主义、武装起义,以及众所周知的互联网,都是自组织的系统。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hi5 + 10 + 10 你知道为什么孩子可以自己学会上网?
V3V + 1 + 1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8-18 14:27:42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有没有顺自己之自然学习的可能?我觉得有,,不过孩子学习的内容,就看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是否认可了。就像墙中洞,孩子学会的是使用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视频,,,等等,如果没人引导,很可能学习的内容到此为止,,,,,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可能和人的本性有关,,,,,,

  家长怎么顺其自然?还是要把握方向吧,,,就像这个例子里的爸爸,最终还是把孩子引到了物理化学英语哲学美术的兴趣上面,这些毕竟还是在社会比较功利的方向里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V3V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8-18 14:4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5 果行育德 的帖子

从这个来看,自组织进化的触发条件是教大孩子对小孩子的传帮带,就像我们小时候学棋一样,没有人教,但都能学会。

那需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和充裕的时间,现在这个环境现实,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0-8-18 14:46:01 | 只看该作者
马上要去坐飞机了,赶着写两句,,果行家丫头对电脑编程语言的兴趣,我一直想知道渊源呢,,,对一个东西感兴趣,往往从一个很小的事情上开始,果行能不能聊聊。。。

这样专而精的兴趣点,能够自组织学习吗?很希望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0 + 10 见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8-18 15:07:49 | 只看该作者
总感觉现在的孩子真是有大把的时间。
52个周末,12周以上的寒暑假,10个公共假期,考虑到时间的重叠,至少有170天可另行支配,与学校上课天数几乎对等。这些时间如何利用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8-18 16:57:24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个“墙中洞”实验有些疑惑,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诱导的情况下,孩子也能自组织学习么?比如说,孩子们没有直接或间接获取过任何与电脑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有探索的需求(欲望)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43 , Processed in 0.07513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