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前车之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大手拉小手,爱心创明天——记我们的阳光贝贝

[复制链接]
491#
发表于 2005-4-20 22:30:16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凡凡可好了,天天追着问我:今天是星期几(他是星期四的值日生)生怕耽误了。
围绕着值日生的话题也就多了起来,这不早上一起床洗脸时还在讨论呢:
“凡凡,明天要当值日生了,可要早起来呀”
“妈妈,我能起来”
“哪好吧,我们明天回来就早点睡觉”
“妈妈,你说怪不怪,我晚睡就会早起,早睡就起不来”(说的还蛮认真的)
  <img src='images/smiles/eek.gif' smilietext=':eek:'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eek:' />   “为什么呀,人家都说早睡早起,我可没听说晚睡早起的”
摆了一个很POSS的姿势说道“因为我于众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2#
发表于 2005-4-20 22:45:1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带孩子到以前的幼儿园去玩,看到凡凡的好朋友们在一起拥抱、一起追逐,好感动呀!
当孩子们都围在我的身边,我用从前车老师那里偷学来的一点技巧和孩子们游戏时,感到自己又找回一份童真,也稍稍有点成就感呀!  :p   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发表于 2005-4-21 08:59:0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值日的问题,不知道是否可以把孩子星期几值日写清楚呢,因为是两个人一组,所以看起来好长时间才能轮到,而且下次就不知道是星期几了。四个人一组可否,这样一个星期刚好轮过来。孩子们的责任心和参与感会更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楼主| 发表于 2005-4-21 13:36:55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有不可预计的事情发生,如有的孩子生病没有到园,所以只是按照顺序编排值日。五人一组,容易出现
混乱,跟风,没有主见,等等行为,让孩子学会等待,酝酿自己的情绪,我感觉应该可以接受;
另外,孩子有什么想法,家长有什么想法,只要是对班级好,就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5#
 楼主| 发表于 2005-4-21 13:49:15 | 只看该作者
可爱的小宝贝们,今天的晨读,让我们大家笑得很开心。
我带动孩子们创编诗歌。春来了。小雨小雨刷刷,小风小风刷刷,(原句)
我说,小树小树----窦易辰接着对:摇摇;
贾之栋:小狗小狗汪汪!(真棒,平时不言不语的,今天真好)
小石头:小毛小猫喵喵!接下来的都是小动物了,
我赶紧打岔,夏天来了,怎么办?
棒棒:龙卷风呼呼刮
润润:海啸海啸海啸来了(?n,又来了)
班里顿时乱成一团,对海啸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只隐约听到凡凡说了一句:
小树小树摇摇,白云百云飘飘----(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6#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21:42:38 | 只看该作者
从孩子开始关注心理健康

  记者:您作为nlp的专家,为什么又会想到研究儿童成长及心理健康?

  李中莹:翻阅报纸,四周充满着悲惨的故事,无论涉及成人抑或小孩,背后的原因,都是因为当事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我渐渐明白,尽管我用自己学会的nlp帮助了很多人,但都只不过是治标。今天出生的婴儿也许30年后仍会因为困惑来找我学习nlp.一个人就好像一棵树,我们只想一棵树苗从小长大,而不知道该怎么样防止病虫害,让它真正健康地成长,真的等到树叶树干全被虫咬了的那一天恐怕就来及了。我们的传统教育也是这样,只知道让孩子学知识,可是从来没有一门相关的学问是教他们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的。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心理健康很重要,可是怎么做到,没有多少人知道,更没有人教。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就涌现出一股力量。我综合运用nlp、eq、脑神经学及其他学问对亲子沟通和亲子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并设计出一系列的讲座及工作坊,我写了《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并在国内外的许多城市举办讲座,希望能够帮助家长掌握培养孩子良好健康心理的技巧,让他们在成长中快乐轻松地过每一天,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心力、智力和能力正确看待这个世界,积极妥善地照顾自己的人生和其他人。

  一技之长已非安身之本

  记者:从小学开始,家长就会强调孩子要学会" 一技之长" ,这样才可以终生无忧,这种教育孩子的观点正确吗?

  李中莹:我们回顾香港过去几十年里一些行业的盛衰:20世纪60年代的假发业,70年代的塑料花、80年代的制衣业,90年代的货柜运输业,都曾经有过它们的辉煌,但是,如果坚持不肯转行,会发觉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大家也许还记得数十年前,象牙业曾经很蓬勃,但国际上决定了保护大象,一年之内,90%的象牙工作者失业。我少年时在香港的工业专门学校的夜班上过课,那时有一科叫" 绘图" ,训练人在当时的建筑师楼或工厂里做绘图的工作。计算机出现后,也是一两年的时光,整个行业萎缩了90%以上,整个学科也就消失了。所以教孩子只求" 一技之长" 不足够应付21世纪的挑战。除了有一门专业的技能外,必需帮助孩子培养出三个方面的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与任何人和谐相处,有效沟通;精通计算机的运用;掌握两到三种语言。

  如果你让孩子不要调皮,就等于说:孩子,你不要变聪明!

  记者:您在演讲时说:如果家长不让孩子调皮,就等于在孩子变聪明的路上堵上了一堵墙?这是为什么?

  李中莹:一个成年人有1000亿个神经元,人和人之间相差很少。决定聪明与否的并非神经元的数目,而是这些神经元所连接的网络的大小,即神经元之间连接点的数目。一个成年人的脑里会有500万亿个连接点,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可达到25%。连接点越多就越聪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绝大部分是因为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产生出来,从在母亲体内开始到出生8个月的时候达到最高值1000万亿个连接点,之后会有一个淘汰:连接的不好或少用的网络会消失,连接点的数字会下降至500万亿。这会在12岁左右完成。此后,一生的神经元连接网络的数字会大致上留在这个水平。因此,许多家长坚持孩子要听话,不要顽皮,其实无疑于对孩子说:你不要变聪明!因为听话的孩子往往少用脑,让孩子用听话的方式成长,固然得到了家庭的和谐和融洽,但却妨碍了孩子更重要的智力发展!而调皮的孩子不断地接触和尝试新的事物,不断地运用他的感官和身体作出配合,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神经元连接点,自然变得更加聪明。

  12岁前给孩子寻找未来成就的方向

  记者: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将孩子培养成天才,这种心态对吗?这个目标有可能达到吗?

  李中莹:孩子从出生到12岁这个阶段里,由神经元组成的连接网络会不断发展出一些特别的组合去配合某些学习或者成长需要的条件,例如思考、说话、观察、态度、行为倾向等。这些特别组合会快速形成,若没有被好好运用,也会快速消失。这些特别组合更是儿童" 天分" 的显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这样的" 学习窗子" 出现,特别适合某些活动,例如弹钢琴、绘画、运动,甚至学术上的特别领悟力。如果我们给孩子充分的机会去不断尝试新事物,也许会正巧碰上合适" 学习窗口" ,孩子就会有异常的表现,被认为有天分,加上孩子对此有兴趣继续学习,孩子便找到了未来成就的方向。一般来说,12岁之前所有这些学习窗子都出现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7#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21:43:31 | 只看该作者
教您几招亲子沟通技巧

  记者:在许多家庭,家长和孩子无法沟通,孩子也根本不听家长的话,如何培养良好和有效的亲子关系技巧,李先生能否教家长几招?

  李中莹:技巧一:每周安排一次或以上的" 黄金时间" ,在那段时间里,家长与孩子共同选出某一项活动一齐去做。其中包括四个步骤,一是共同挑选活动,二是双方订下" 黄金时间" 的"约会" 时间;三是家长用嘉许、描述、接触等新的行为模式,避免质询、命令、批评的模式;四是活动结束后,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各人的观察和感受。

  技巧二:设立" 好行为箱".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克服恐惧到培养自信、自爱、自尊的过程,这需要很多肯定,而传统教育中,孩子每天得到的否定永远比肯定多。因此家长注意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他肯定,是他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你可找一个小箱子,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外面贴上"好行为箱" 的贴纸,每次看到孩子有良好行为,就写在纸上放入箱内,每天晚上睡觉前和孩子一起查看。

  技巧三:亲子关系急救箱——" 太空时间" ,用于挽救濒临破裂的家庭关系。这是家长和孩子共度的特别时间,双方要把所有不愉快的情绪抛开,就像坐火箭去了太空,把所有不愉快的事留在地球上。孩子可以毫无拘束地说出心里话,而家长亦可毫无保留地献出关怀、支持和爱,目的是不要为原先存在的情绪或态度形成隔膜,使亲子关系中断和让孩子感到无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21:44:2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不善交往的原因在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切,事事代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的机会。例如当孩子学习自己玩的时候(约六个月大),父母常过分注意他,拿东西给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为总是父母先开口,教他叫x叔叔或x姨姨。父母常喜欢拿他来向人炫耀,次数多了则令孩子感到尴尬。孩子生病时,父母总是不眠不休的细心照顾,同样,当孩子顽皮时,父母也往往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以致小题大做。凡此种种,使孩子太少练习出口得其乐之道,不懂如何合群与讨人喜欢。

  入学以后,这类孩子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不容易结识朋友。与同龄的伙伴玩耍时,也不能相安无事,不是争吵打架,便是畏缩,最后被群体孤立。

  正因为以上原因,使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发展较缓慢。如果不能及时辅导,孩子便逐渐养成孤僻、内向、软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没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泼气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做事非常认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钻进"牛角尖".

  另一项使孩子不善于交际的原因,便是父母过于严肃,尤其是一些初为人父母者,由于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望子成龙之心亦过于急切,便常有管教过严的情形出现。就像一个初学骑马的人,心情紧张,不懂得如何配台马的动作,而对待马的方式也常常过于霸道。在这情形下,马和骑士两方面都非常吃力。然而,有经验的骑士,便知道应如何放松自己去顺应马的运动,怎样才能坐得稳,以及怎样温和地指挥马。带孩子与骑马当然是两回事,但是在精神上,两者是相同的。因此,父母应该放松心情,表现出和霭、友善的态度与孩子接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9#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21:48:49 | 只看该作者
病态教育可能会害了孩子
东方网消息:"8岁以后人脑可开发的能力空间仅为20%",这个来自科研部门的最新信息引起哈市部分幼儿家长对号入座:咱家宝宝80%的大脑,在学前期开发得怎么样?

  近日,有关部门采用高科技手段对哈市20余家幼儿园的700多名3至7岁幼儿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测评,发现部分幼儿大脑开发不均衡,有的欠缺,有的过剩。病态的早期教育正在"磨损"孩子的基础素质。

  病态一:开发错失"黄金期"

  幼儿期的大脑发育能力各有分工: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等,每一项能力都有它的黄金"开发期".据市心理健康指导学校专家讲,1至3岁是口语能力形成敏感期,3至4岁是符号期,4至5岁为书面语言期,5岁以后则为图形期。抓住敏感期,能力培养事半功倍;错失"黄金期",今后再弥补也变得很"夹生".

  病态二:懂得越多越"弱智"

  识字卡、背唐诗,许多家长认为,幼教就是小学的"提前版",致使大批"神童"出现行为弱智。在一家幼儿园中,测评人员用一件玩具测查孩子的交往能力,却发现大多数幼儿非夺即闹,根本没有商量和沟通。专家指出,3至7岁是孩子的游戏期,要在自然的玩耍中养成协作、友爱等行为能力,而盲目"填鸭"只会扼制心理和性格的健康发展。病态三:挖掘"特长"随大流儿"你看看人家……",不少家长"兴啥就给孩子补啥".专家称,特长挖掘决不能随大流儿,要遵循两条:一是看孩子有无兴趣,二要看孩子是否具备发展此特长的整体能力,否则好心误了"前程","'个性化'是孩子应对未来最具竞争力的工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0#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22:04:02 | 只看该作者
挫折教育应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为幼儿设置的情境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幼儿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调节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2、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让他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另外,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困难。

  3、对陷入严惩挫折情境中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如帮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孩子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而进步、达标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困难的过程。在平时则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活动,把握其发展趋势,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均告失败,就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

  4、要多为孩子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8 22:36 , Processed in 0.07951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