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笑可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09年11月出生)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1:46:55 | 只看该作者
        周一周二又因小妹结婚回老家两天.小妹的事没帮上什么忙,主要是跟小臭妮亲近了。小臭妮学会的话更多了,日常中基本的意思她都能用字表达出来,如“钱,买”、“菜,吃”、“姥姥,抱抱”、“妈妈,郑州”、“爸爸,买,子子儿”、“子子儿,剥剥”、等等等等;拐弯的双字词很多也能说,比如“姥爷”、“宝贝“等,当然有些音节吐字不是很清,要常在身边的人才能听懂。当然会说的单字和叠字更多了,最常说的就是“拿”“吃”,一早起来就“拿、吃”个不停,真是个贪吃的小猫。有些用语言表达不出的意思,小妮也很会用动作表达的。

        小臭这次一点都没眼生,一见到妈妈就扑过来要妈妈抱,把头靠过来亲妈妈。还是长大了呢!或许是元旦过去才没几天的缘故吧!再过不久就可以回家接小臭,以后再也不分开了!

        在家三个晚上都停电,天睛上弦月映在街上还挺亮,我们每次吃过晚饭就到街上玩。街上拐角处常有人聚着拷火,我们只是在街上走着,看月亮,读关于月亮的古诗。我念:“笑笑,举头望明月。”笑笑就仰头看月亮;我念:“低头思故乡。”笑笑有时候知道低头看地,有时候好像又听不懂。直接和月亮相关的诗我搜肠刮肚的也只是想起不到十首,《静夜思》、〈关山月〉(明月出天山)、《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月下独酌》、《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枫桥夜泊》、〈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春江花月夜》。最后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搬出来了。念了一遍又一遍,小臭妮就一边赏月一边听读。第二天晚上老二和帅帅也住这儿了,我们四个出来玩,笑笑在街上追着她哥哥咯咯笑个不停,月下跳舞、捉迷藏、前追后赶,俩娃娃都高兴得不行。

        念《弟子规》给俩娃娃,帅帅(3.5岁)是偶尔跟读,就是吐字不清晰;笑笑还是只听,一点都不接(她听我们说其他的话,很喜欢重复的,当然是单字或双字的。像人家问“你妈妈去哪儿了”,姥姥回“笑笑你说去郑州了”,笑笑就重复“郑州,郑州”,不太清晰的)。
        笑笑都是自称“我”“妞妞“,现在又学会说“宝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5:06:59 | 只看该作者
       从10年7月回郑,就开始忙着自己的事,家里的事,白天就把笑笑扔给她姥姥了,其时笑8个半月。到中秋节,更是断了奶,让她姥姥带回老家,我开始全日制的上班,其时笑10个半月。
        离开妈妈的怀抱,一晃半年了!
        笑笑,笑笑……


        笑 快1岁3个月了。正是最喜欢模仿的时,听见什么学什么,见什么动作学什么,语言突飞猛进,动作也经常搞些新花样逗人笑。
        笑笑小姨结婚前夕,我已请假回家。笑姨抱着笑,手正好托在屁股上,笑笑“咚”一个大屁蹦得人手麻,当然这是经常性的没什么稀奇,稀奇的是笑自己扭过头“哎呀呀,呸呸呸”叫起来。笑姨跟我说时,笑笑还在那儿“打、打”的叫,笑姨说:“打谁呀?谁臭臭呀?”我们都笑。笑笑非常不好意思的把头扎到姨怀里。

        笑姨结婚三天回门,笑对着姨叫“姨,姨,钱,买,”眼睛却盯着姨身后的姨父。众大笑,问:“什么呀?”吭吭半天:“子子儿,干干儿。”又笑:“往哪儿买呀?”笑茫然,不知道了。(不知道都是在哪儿学的,在我的严令呀我家是不允许带她去小商店买东西吃的。)
        街坊取笑说:“说你精吧,啥都会说,就不知道商店门在哪儿。看我们**,就算啥都不会说,一过商店门口都知道扯着让进,知道自己伸手往柜上拿东西。”——这是暗讽我家吝啬不给孩子买零食呢。懒得答理。

        又提起笑姨没定亲时笑姨父来我家玩,带的香蕉放在高桌上,从果盘里剥瓜子给笑笑吃。笑笑随后几天天天敲着果盘叫:“子子儿,子子儿”,一直到看我表妹的孩子在她家吃过瓜子瘾。其时笑不到一岁。这以后笑就爱上了吃瓜子,天天在她爸爸打电话时叫:“爸爸,子子儿,买。”直到昨晚,笑爸电话里又照例许给笑笑买瓜子,笑笑哭一阵叫一阵“爸爸,子子儿……”,再哭再叫,后来一直不肯睡,赖赖唧唧的哭,闹了半晚,最后还是我妈从哪个衣兜里摸出几粒瓜子,剥剥吃了,才睡了。

        笑姨结婚酒席上,笑看着桌上的吃食,文静地坐在我腿上等我给她夹,给什么吃什么,一点不像对面那两个两三岁的孩子指指点点要这要那的。但是家乡婚宴习俗,菜品非凉即肉,笑笑很过了一次肉瘾,鱼肉、牛肉、鸡肉、梅菜扣肉、甚至肘子,都给她尝着吃,绝对比那两个三岁女孩吃的和还多。当然,没人吃的配菜青菜肯定也都进了我俩的口。还用开水泡了两小块西瓜吃,并把泡瓜的小半杯水喝了。——吃的虽多,吃相却比她表舅结婚时进步多了。
        话说那时笑1岁1个月,在酒席上,从一开始上菜起,她就开始“我、我、我、拿、拿、拿……”个不停,从头吃到尾不说,她姥姥一往自己嘴里夹东西她就急得叫,甚至新郎新娘敬酒时,我妈站起来接,把笑急得哟,踮着脚尖恨不得抱着人家腿的叫“我、我、我……”
         不是亲眼所见,却是我回家时乡亲们不止一个人的渲染,料想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2:16:26 | 只看该作者
君涵妈妈的美文,贴出来以自省

写在AMY四周岁生日
        AMY这个周日就满4周岁了。四年的生活和四年的所谓早期教育,真是感触甚多。写下来,以记录一个阶段的路程。

AMY现在的基本情况:

(一)中文:现在是半自主阅读状态。什么叫AMY的半自主阅读状态?一是读文字不自觉不自愿。如果我“威逼”她一下“你这篇不读完,没有神奇校车看了”。。这样,她就乖乖地读一篇小故事。二是指她的控制能力仍然只有停留在短篇故事上,1000个字以上的故事还不能靠自己顺畅坚持读下来。三字经已经背得烂熟,三字经中的字,估计只掌握一半左右。现在正在读弟子规,背诵能熟背前两篇,后面零星掌握。因为要求指读并识字,所以,弟子规的进度比较慢。

(二)英文:英文表面上没有什么进展,依旧是大量地看、听。词汇量还在继续快速增加。听力理解意义上的词汇量估计超过5000个。口语能力没有大的进步,感觉孩子发展是交替进步的,也就是一阵子英文强,一阵子中文强。她只是每周和老外玩的那一个小时,英文输出才多一些。英文阅读为零。

(三)其他:各方面发展平衡。画画、音乐、制作都一般,没有显示特别的长处,但据老师的反映,在班里的表现都很好。样样都还算出挑。据我的观察,她的音乐能力应该还算强,从出生后,每天大量的古典音乐输入,还是在她身上有所体现,具体效果要等下半年她学习钢琴再看。AMY的心智发展非常令我满意,具体表现在自信、自尊、独立、控制力强、有礼貌、非常讲道理。所有朋友对她的评价高度一致:稳、大度从容、专注力强。

综合AMY的各项情况,我觉得AMY的发展应该算比较中等偏上,不论是中英阅读,还是其他综合素质,都没有特别的强项。这也是情理之中。AMY只是一个智商等方面天赋都非常普通的孩子,同时我和我的先生非常崇尚平衡和谐,AMY各项发展的状态也正基本顺应了我们的思想。

再来谈点体会,这些体会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色彩,即然是个人体会,肯定会有相当不全面的地方。我觉得我实施的早期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大量阅读早期教育著作,形成自己的早教观点。这点非常重要。任何理论和方法都是其限制性,根据家庭和个人的人生价值观,根据孩子的自身特色,从而形成自己的早教观点,非常重要,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在AMY出生前后,我大约阅读了20多本教育类的书籍,也做了非常多的思考,并有了自己独特的早教观点。每个家长的终极目标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但是幸福的源泉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去获得幸福?我和我的先生都是幸福指数非常高的人,我经常觉得如果AMY长大了能和妈妈一样幸福,我就觉得我的教育是成功的了。所以,依据我个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个人的经历,我觉得幸福有两个基本要素:对生命的感悟力和坚强的毅力。具体不展开讲。所以,我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感悟力以及坚强的毅力。。而知识类的获取只是一种途径和手段,不是终极目标。也就是说,孩子的文化学习只是一个为目标所用的途径而已。文化学习重要,但不是全部。

(二)确定一个早教的中长期目标。我对AMY的文化学习期望并不高,并且我相当反感中国的教育体系,偏好国外的高等教育。所以,我希望AMY将来不用辛苦地去挤中国高考的独木桥。我希望她能去国外读本科。即定这样的长期目标后,孩子的文化学习要求就相对低了,对英文能力(包括其他外语能力,西班语,这也是我想让AMY学西语的原因)的要求就高了,对孩子的实践能力也提高了。AMY在幼儿期间的目标是:0-6岁进入中英文自主阅读状态,也即学前可以完全独立地阅读一般难度的中英文书籍。为了完成这个预定的目标,我把这个6年也设定了很多分目标,也确实按照计划做,进展都非常如意,按目前的进度看,这个短期目标基本可以实现。其他素质类的计划和目标,我就不详述了。但有一条主线,我就是想用AMY学前每天半小时的学习时间来换取以后小学、初中9年的每天半小时自由,我将用这些换取来的自由,带孩子去实践,去锻炼身体、去做义工,去旅游世界。我希望是这样的情景,别家孩子周末去上英文课的时候,她可以去打球、爬山、弹琴、做义工,做更多的社会实践。她以后读书的学习成绩只要保持中上就很令我满意了。

我期望,我能把我的AMY培养一个热爱哲学,具有哲学智慧,具有生活热情,坚强乐观的人。

(三)确定几项原则:

130分钟原则。每天“学习”时间累计不超过30分钟;

2、各种关系保持平衡原则,如AMY发展德智体各项平衡;我在AMY教育上所花费的时间与在家庭生活娱乐的平衡等等。我觉得做妈妈的要量力而行,不要为了孩子花费所有的精力。孩子早教,考验的是妈妈。无论我如何努力,都不过份的。可是,我给自己定的规距,每周五晚上是我的自由活动时间,我要去逛街,泡咖啡馆。还要不定期地看电影,唱歌。不能让孩子和孩子教育成了全部。自己也要平衡。

3、无为原则。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东西可以教,有的东西可以不教。全不教不可,全教也不可。我坚持只教语言类的,其他的只做非常轻微的引导。

4、留白原则。教要适度,深浅度要适当,不是教得越深越好,留有空白,也有益处。

5、坚持自己、适度调整原则。我们每个人,每个时期的观点都有局限性,有时看到了别人好的观点难免会被迁着走偏。这时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思路。但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孩子在发展,自己的思想也在发展变化,应当适度调整自己的思路。


4年里,我从当初的对孩子教育的高度焦虑逐步走向一个成熟的心态。我最近一直在反思的问题是:AMY现在取得的一些成绩,有多少取决于我的努力,有多少取决于她个人对这方面的偏好?我很想说,我很幸运,AMY恰恰好在文字和语言上有所偏好,加上我的努力,她才有这样的进步,倘若AMY偏偏对这方面没有敏感性,我徒努力也是白费。而事实上,是有很多孩子在文字和语言方面敏感性差,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努力,却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可是很多孩子在文字和语言方面具有高度敏度,这肯定是好事吗?没有敏感性的孩子也许在逻辑方面特别强???我们做父母的不要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太多幻想,全才是少的,大多数孩子这方面强,一定会在另一方面缺乏。。。

我一直在反省,自己的早教,一定要不走偏,一定要适度,要平衡,要和谐。。。。当然,对适度的理解,每个人又是这样相差甚远。。。我也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纠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4:00:11 | 只看该作者
    在笑笑快1岁10个月之际,重新开始记成长日记。
    其实一直都有写的,不过都是零零散散,发在“听经日记”那座楼里了。现在随着笑笑其他活动日益增多,可记之处一大把,还是分好工,把这层楼重新盖起来


    “我的好姥姥”
    上周去姥姥家,住了三四天。回来那两天笑笑动不动就半弯着腰,一拱一拱的走,嘴里还说着两句话,可惜两天我们谁也听不出来她说的什么,让她重复几遍还是听不懂。到晚上笑笑再说时我脑中突然一闪:“是不是说的‘我的好姥姥,下班回到家’?”笑笑很高兴的再表演起来。
    反应过来之后,再听就很清楚是这个音了。不过仔细听她应该说的是:“我去帮姥姥,下班回到家。”怪不得我们反应不过来呢!原来是改的歌《我的好妈妈》——再说姥姥下晌时候也不至于那么弯腰驼背的吧?


    “世上只有爸爸好”
    笑姨教笑笑唱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笑笑:“世上只有爸爸好。”
    姨:“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笑笑:“有爸孩子像块宝。”
    姨:“你爸爸就那么好吗?换个歌:‘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
    笑笑:“我的好爸爸,下班回到家”


    午睡时候,我和笑都躺在床上,笑笑靠过来抱着我的脖子,小小声地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孩子像块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4:11:53 | 只看该作者
    爱说对立的两个句子,比如:
    “妈妈是大人,笑笑是小孩,嘟嘟是小臭。”
    “笑笑的鼻子小,妈妈的鼻子也小,爸爸的鼻子大。”
    “不臭,香。”
    “妈妈坐矮凳子,笑笑坐高的。”


    臭美的小孩
    对着镜子说:“里面有个小美女。”又说:“笑笑是小美女,妈妈是大美女,爸爸是帅哥。”(以前说“爸爸也是大美女的”)
    穿衣服,人家自己选:“不穿这个,这个不好看;穿这个吧。”
    洗完脸,妈妈经常忘记涂爽肤水和面霜(夏天,常常在屋里呆着),人家笑笑一看到就打开涂抹,这只手抹完还要抹另一只手。
    洗脸只喜欢让洗鼻子一下的部分,一洗上面就叫,但只要一说:“洗洗就美了。”就让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4:12:22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爱说“因为”这个词,也不知道她明白意思不?
    “因为妈妈是大人。”不管接什么话,都能把这句接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4:57:09 | 只看该作者
笑笑夜里睡觉的时候总是翻来翻去的,脚蹬爸爸肚头拱妈妈胸,把我和她爸爸都蹬到床边,一张床不够她自己睡的
    白天还好,现在午睡一个半小时了,我看还是初睡时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20:04:07 | 只看该作者
    上午在小区玩的时候碰到笑笑以前亲子课的同学,他妈妈带他去另一个地方上课,邀我们去试听,就一起去了
    经过半个夏天的蜗居,笑笑现在在一群人面前越加的腼腆了,不表现、不活泼、不主动,而且和小朋友玩的时候非常弱势,经常呆呆的站着。
    太爱静了,一去就坐那儿玩玩具,专注倒是专注了,定力也有,可是哪像小孩子?一点都不喜欢运动,做大运动的时候还不如一个比她小5个月的孩子;不和别人打招呼,连“你好”“再见”也不说了……真是非常忧虑呀


    昨天一个大她5个月的孩子和他妈妈到我家里玩,笑笑招呼那个哥哥倒是招呼得很好,有吃的给人家拿,玩具一起玩……

    我自己就是太静太闷了,从小运动能力就很差,笑笑跟着我肯定很受影响。不行还是送托班算了。早一个月就有这个想法,一直拖着,现在早教班新进的一批孩子大多和笑笑年龄差不多,试一个月看看怎么样,送半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09:52:43 | 只看该作者
8.29 周一   


第一天上学

        周末起念要把笑笑送半托班,也没什么过渡,周一就直接送去了。
        先和笑笑商量好,要去中心和小朋友一起玩了——笑笑一直认为去亲子中心是“玩”,在家才可以“读书”。其实也是事实。

        路上迎着初升的太阳,我唱起依稀记得几句的《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背起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笑笑也蛮高兴的样子。

        8
10分进教室,只有一个小老师在,我出去给笑笑买包子。回来崔老师说:“刚才我一进来笑笑就说:妈妈去买包子了。”给笑笑吃过,我告诉她“跟老师和小朋友玩,妈妈先回去,中午来接你”,笑笑拉着我的包,我又说“好好和小朋友玩,等会儿做操妈妈就来看看你”,笑笑没吭声,和王老师玩积木了。我又提醒她“尿尿拉屎要先告诉老师”,就走了。


        9
点多我去看时,别的小朋友都在运动,就笑笑在门口坐在老师腿上,一看到我就说:“叫妈妈,妈妈不来。”(正好正放着《小老鼠上灯台》的儿歌,引起笑笑的联想了)。又说:“小猪找到妈妈啦!”(这是《婴儿画报》里的一句话)。听老师说玩了有半个小时,她就要找妈妈了。老师提议抱着她坐屋里看小朋友做操,她非要坐在门口,等妈妈。听的我心里酸酸的。

        陪她玩一会儿,承诺等吃完饭就来接,笑笑开始和老师玩,我又走了。

    中午去托班接笑笑时,她正在门口榻上看书,老师说了两遍“你妈妈来了”,她都没听到一样。再叫,扭头看见我,扑过来,撇撇嘴要哭的样子,不过最终没有哭。
    老师说,表现还好,没有哭闹,就是中间又找妈妈,老师带她去小区里转了一圈,回来就好了。加餐的水果吃了不少,吃饭时都是自己吃,把上面盖的菜都吃完了,米吃了有半碗吧。正吃着饭时有小朋友的妈妈来接,笑笑就慌了,跑出来,饭也不吃了,喂就紧闭着嘴,汤也没喝。看来下次要早点去接笑笑。

    那老师又去给笑笑盛了大半碗饭,浇上菜,笑笑很高兴的坐凳子上,说:“这是笑笑的碗,这是笑笑的勺子,笑笑自己吃。”吃了一口,陶醉的神色,说:“真好吃嗷,这只小猪爱吃米饭!”又舀一块肉:“我、要、吃、肉!”(一字一顿的说);舀一勺子冬瓜:“这是茄子。”我说:“这是冬瓜,小宝。”笑笑:“这不是茄子,这是冬瓜,我、要、吃、冬瓜!”吃了几口又舀一勺喂我嘴里:“真好吃嗷,妈妈一起吃。”
    居然又吃掉大半碗。根据她平时的食量,估计之前她并没有吃多少。

    吃完我们就回去了。我提议在小区里玩会儿,笑笑反对:“想回家读书了。”于是就回家。笑笑第一天上学就结束了。回家的活动,记在另一帖子里。
   “笑笑识字阅读记录”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233460&pid=4007204&page=1&extra=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1-8-30 09: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0:14:3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笑笑表现出一个小小的进步:知道维护自己的东西了。

    下午在广场玩的时候,笑笑拿出小汽车在台子上玩,旁边一个女孩看见了上前就抢,笑笑紧紧地护着,左突右举,叫着:“这是笑笑的小汽车!这是笑笑的小汽车!”那孩子锲而不舍地抢,笑笑摆脱不得,只是大叫,终于把孩子奶奶的注意力引过来,把那孩子拽走,拿出他们的玩具玩了。

    不管是玩具,还是吃的,笑笑很懂得分享的,都会主动给熟识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吃。但是在外面玩的时候,有些孩子是上来就抢,笑笑往往就松手给人家,自己呆呆的站着;如果是别人的玩具笑笑想玩,她从来不抢,就转来转去的跟着,盯着看,也不吭声。只等人家不玩了扔一边,她就赶快捡起来玩。有的孩子往往再来抢,她仍然松手还给人家。
    在外面,笑笑玩别人家的玩具,如果人家要离开,或者我们要回家了,笑笑都是主动还给人家,极少缠着还要玩不给的。


    颇有“温良恭俭让”的风范啊!
    不过,这样好吗?像我们姊妹小时候也是受的这种教育,以致长大后一个一个都很弱势,该自己的利益都不知道争取,尤其笑笑一个姨,几乎就是“人善被人欺”的典型了。
    像小孩子的这种性子,到底是天生的因素多些,还是后天教养的因素多些?维护自己的利益,与温和谦让之间,这个度到底怎么把握? 在人人教孩子不吃亏、个个培养小霸王的大环境下,应该怎样引导孩子与他人相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5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32 , Processed in 0.12061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