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tiantian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田田读《易经》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1-2-18 17:15:40 | 只看该作者
等着看田妈的寒假班总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12:35:09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2月21

2月16日把田田接回来。去时正中午,孩子们在教室里休息。王老师把田田叫出来,穿着她的桃红中式棉袄,笑笑地走进办公室,看见我,笑成一朵花。

  老师说她状态非常稳定,带班的小张老师说了3件事情:
1.第一天只有一个女生,田田晚上和老师一起,告诉老师:我最喜欢的事情是读书,其次是画画。
2.田田摔倒手上擦掉一块皮,老师问痛吗?回答说:已经上了创可贴就没有关系了。非常镇定。
3.田田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无论周围多嘈杂都能大声读经。

其实不一定那么好,只是离开家长懂事一些罢了。

  知道我们要走,王潭龙老师要田田写完他布置的两个问题。田田就回教室写去了。我疑惑他能否用中文写段落,王老师就让我看田田年前写的心得总结。看的时候,笑出来,拼音和汉字写得很工整,还真有些心得呢。
   问现在要写什么,王老师说是要孩子说说自己的志向。我很好奇田田会怎么写,她先前在日本幼儿园毕业时,志向就是“开花店”,日本的孩子大半是这样的,卖花啊,做蛋糕啊之类。回国半年,不知田田有何变化,平时很少和她谈这样的事情。
   颇花了几十分钟,田田出来了,郑重其事地给王老师一张纸,老师看完说:田田妈妈,你看看吧。
  我看时:
1.你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志气的人。
2.你的志向是什么?我要好好读《论语》,让它传到以后的年。

  不得了,在读经学校呆了20天,就有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志向了。

  和欧阳和王老师都合了影,就离开了生活学习20天的小院,问田田,暑假还来吗?答曰:不来了,暑假要回日本,去迪斯尼。
   回家的路上,田田说:妈妈。回家以后我还要象在读经学校一样学习。自然是做不到的。
   回来的几天每天都在说读经学校的事情。我问她:你想欧阳姐姐吗?她说:想。不过我更想王老师。然后顿一下,她又说:你猜我最最想的是谁?我最想我们的校长。她说:我说这些话的时候,真的太想他了,恨不得立刻就看到他。

   我于是很羡慕这位校长和那边的老师,我想我的学生离开我的时候,大约不会想我到这种程度吧。

   寒假期间:
1.田田巩固背诵了《论语》1-15,没有读其他经典。
2.培养了一定的定力。
3.培养了耐烦的能力。
4.接触到很多好朋友、好老师。

以上就是收获。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8 金币 +18 收起 理由
hlp525 + 3 + 3 我好喜欢。。。
新叶 + 2 + 2 田田妈的文字总是能让人从浮躁中安静下来
mayavati + 10 + 10 感动得想哭。
小花妈 + 1 + 1 学习一下。
fanguoyun + 2 + 2 我也很喜欢欧阳小同学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22:3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9 manmanmm

您说的苹果种子的比喻,是对了一半。不错,是有种子在那里,不过不是一粒,而是像瀑布那样的一个流,这就是所谓的“因”,您对于孩子是什么呢?您是一种“缘”。就是苹果的种子也不一定都能长出苹果,如果你掉它到沙漠,它就干枯在那里了。因缘具足,果报现前。
   所以没有觉悟,就听天由命,一念回光,就把握自己的命运。的确,每个人都在这世界上独去独来,纵然是母子,也只是陪伴一程而已。不过因为这一程,要敦伦尽份,珍惜这个缘分。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自己觉悟是最重要的,这是自然的,不然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要救他人,也只是说大话而已。不过,做事情,关键要看存什么心,静坐也好,参禅也罢,都是要修定。所谓的定,就是一心不乱。看起来是关“心”的事情,不是关“身”的事情。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定力是在世事中磨练的。其实和教育孩子也不是两个事情,而是一个。不过说来容易做时难啊。
    起心动念处,看自己的用心就好了。凡事不跟别人比,让孩子读经也不为了让他成名,只为让他有生活的智慧。就不会急躁了。
    我自己觉得,只要方向正确,早点晚点,不停走,总是能达到目标。怕就怕南辕北辙。或者,今天往东走,明天又往南。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心里哪怕些微的疑惑都看得很清楚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练自己的定力吧。

   以上也是说给我自己的,与您共勉。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2 + 2 学习一下。没有觉悟,就听天由命,一念 ...
得一 + 2 + 2 我很赞同。
猪仔妈 + 2 + 2 精品文章!
hlp525 + 3 + 3 精品文章!
tracylin2002hk + 2 + 2 精品文章!
新叶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22:58:17 | 只看该作者

英文经典开始

田田从2011年2月18日开始读英文美文,是我自己的一本书。大半是生活哲理论说文。第一篇是“Life is what we make it”每天读5遍,已经读了4天。我仔细想想这文章,竟然是一个深信因果的文章。比方:You will reap what you are sowing today.这句子很像圣经中的句子。让孩子深信因果,是好的。

田田回到家里,每天读经在一个小时左右,主要还是《论语》。我自己最近每天坚持诵读《无量寿经》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24、25;第29-37;第43-48,《心经》和《无量寿经》是我最喜欢的两部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新叶 + 2 + 2 请教田妈,如果想接触佛经,最开始读哪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1-2-22 14:57:02 | 只看该作者
田田妈妈说得太好了!大家多多“抛砖”多引出些“玉”来,让我们大家受益哦!
原帖由 tiantian03 于 2011-2-21 22:33 发表
您说的苹果种子的比喻,是对了一半。不错,是有种子在那里,不过不是一粒,而是像瀑布那样的一个流,这就是所谓的“因”,您对于孩子是什么呢?您是一种“缘”。就是苹果的种子也不一定都能长出苹果,如果你掉它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0:24:2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佛经

新叶 2011-2-22 00:27 威望 +2    请教田妈,如果想接触佛经,最开始读哪部?

     新叶,佛的教育是究竟智慧。读诵佛经,可以培福修慧,唤醒自性中的圆满智, 绝非世智辩聪可比。
      三藏十二部 ,说千道万,只为解决一件人人势必面临的大难题。
     佛经就是说明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办法的行动指南(不是行动本身),办法有很多,称为八万四千法门,并无优劣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一般的小孩子的话,诵佛经可以从《心经》开始,言简义丰,同时平时念念“南无阿弥陀佛(namo  amituofo 注意发音)”也很吉祥,培福开慧;成年人的话,建议从《无量寿经》开始,如果觉得太长,就诵《阿弥陀经》,如果还觉得长,就直接到行动,每天念“阿弥陀佛”(amituofo)最好。不过凡是读过一点书的人,大半除了烦恼障,还有知识障,总觉得自己学过科学,很是了不起,大约是信不过“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的。这是无法可想的事情,这就牵涉到了上面那位妈妈说的“因”的问题。这一句佛号,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闻。佛在《无量寿经》里反复说,“念佛成佛”这是易行难信的法门。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诚然!
       我自己很喜欢《无量寿经》,看看全名《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念一遍这个经的全名,就生欢喜,感到里面的意思真是圆满、究竟。不过因为《无量寿经》比较长,诵一遍要1个小时40分钟,我就挑选中间对自己最对症的部分,诵下来也要1个小时,有时晚上就诵较短的《阿弥陀经》。但是诵经对于我,只是助行。就像读了《论语》就要按孔子说的去做一样,读了佛说的行动指南,就要落实在行动中。行动最是重要。把旅游指南背到滚瓜烂熟,还是没有接近目的地一步。所以闻道能行,是为真信。
      所以我大半的时间是按《无量寿经》说的方法“行”的。一点一点,一句一句为自己今生怎么毕业、毕业去何处做准备。
     以上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tiantian03 于 2011-2-24 09:1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9 金币 +9 收起 理由
WINGOO + 2 + 2 还是雾水。。。
新叶 + 2 + 2 感谢田妈不辞辛苦的教诲,我虔心地阅读 ...
得一 + 2 + 2 我很赞同。
丹溪佳人 + 2 + 2 感谢扫盲。
小花妈 + 1 + 1 感谢田妈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1:13:44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2月23日 一年级春季学期-

田田的英文经典看起来这回挺顺利的,LIfe is what we make it.每天跟读5遍。除了几个较长的单词外,她已经可以读得很好。并且,自己一边读,一边表演出来。比方读到:If we are sad and sorrowful a sudden gloom falls upon nature's face.她就用她的手在我的脸上拂过,脸色也马上阴郁下来。
   (昨天听到布朗大学一位教授对毕业生的讲话,其中有drop out 。我正要解释,她说:就是淘汰。我很吃惊。)

    田田这个学期不喜欢英文课了,说太简单。妈妈,你猜我们学什么?How do you do?I'm fine.我说,“我对老师讲:田田不上你的课,因为你的课太简单。,怎么样?”她说:那不好。你应该说,田田不上1年级的英文课,因为1年级的英文课太简单。这样老师不会觉得是他的课不好,而是1年级太容易。她叮嘱我好几次,还挺细心的。

   昨天还是给田田报了一个兴趣班,是软笔。田田上个学期是为数很少的没有兴趣班的孩子。她说:我对兴趣班都没有兴趣。报完班,在校园里走了走,看着林林总总的各种奖杯,评判的心思又来了,我告诉自己:不要嘀咕,念佛吧。

   田田是超爱数学的一个孩子,如果我和她一路走,一半时间可以念佛,一半时间要和她互相出数学题。我已经请D快买一些举一反三之类的奥数书给我,因为我已经没有题目出给她了。昨天就出了鸡兔同笼和照照片。出鸡兔同笼,我总是自己先要算半天。

   晚上她自己读经一个小时,我要她一字一字清清楚楚地读,不要背诵,只要读清楚,听明白,忘记周围所有的事情。她论语背到第17,昨天读17-20两遍。

   同学来电话,问学佛的事情,我回答时,田田就在一旁补充。我说:佛教,是佛的教育。她就大声说:是关于生活的教育。我说:如果说二三十岁不能体会的话,四十岁了,四十而不惑啊。她马上大声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我说:你就先念佛吧。会念吗?她马上大声念了几句阿弥陀佛。我说:嘴要念清楚,耳朵要听明白。她又大声补充:什么也不要想。。。我放下电话看看她,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钢琴回来一直没有找老师,这个事情,我想想就发愁,不过了缘未易且随缘吧。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ptsamm + 2 + 2 田老师回来多时,现在才发现。。。
新叶 + 2 + 2 英文课应该有好的处理办法,笑笑家好像 ...
fanguoyun + 2 + 2 好喜欢看田田的故事及田妈的文字。我都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1-2-23 16:0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tiantian03 的帖子

英语课可以不上吗?如果不上这节课怎么安排?很想知道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9:27:20 | 只看该作者

有随顺有变通

回顺顺妈,英文课哪里可以不上?我只是那么一说而已。便是老师同意不上,我也不大会同意。我提出来,让田田想像一下。她其实自己就得出结论,还是上的好。他们每周3节英文课,2节中国老师,1节外教。

我也不想让她上英文课的时候,看别的书。人要培养耐烦心,随顺心,这一点很不容易。田田的英文并不扎实,上上课,对她是好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不过,现在我们每天回来跟读他们英文课本的作业就没有做。田田说,我们跟读西方美文就好了。呵呵,有随顺有变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1-3-1 08:48:42 | 只看该作者
给宝宝的“早教”是“提早教育”,还是“非主流教育”?

接受“提前教育”的孩子,上学后当然是一马当先,成为班中的尖子,但接受“非主流教育”的早教孩童,他们能读经典文章、听懂长篇英语故事,但是在班中往往不如那些受父母“催谷”学习的孩子。

以宝宝为例子,去年幼稚园,由于宝宝入学前已经会读书,加上班中孩子水平较低,宝宝自然“成绩超然”,拿了班中全年学术成绩第一的奖状。我这个当妈妈的也轻松地、超然地度过了幼稚园的一年。

到了一年级,阅读(英文)进度艰深了很多,而且被编入水平较高的班中,阅读水平(这里的学生各人按着自己的进度选择相对水平的读本)从往年的遥遥领先跌落“中上”位置,被后来赶上的压力也不少,这个情况下,当妈的我也倍添压力。

迷失了!昨天我毅然把“读经”抛开了,把本来已经非常紧逼的时间,用到英语阅读上,让宝宝好好地读懂一本书。我在想就算我没有让宝宝争第一的宏心壮志,也不至于任由她慢慢落后于人吧。

细心想想我这样就变成“隋波俗流”了,跟其他“应试式”、“催谷型”的家长有什么分别,我一直的理念不是很超脱的吗?培养她的人,培养她的心,不是比学识更重要吗?原来落实到实践上却是那么身不由己,那么难以取舍,从前我天真地认为,这样培养出来的宝宝必定能够充满智慧地立足社会,把她放到那里都可以“顶天立地”,但看来现实并不如此。

回看“田田”,多么出色的孩子,她的出色并不是能背诵多少经典,而是她的懂事、她的人格、她的心性,是多么让人刮目相看。 但就她一句“妈妈我不想被人家当傻瓜。。。”最终选择入读一年班,我真的搅不懂,田田怎么能够跟那些“还在等父母喂食”的孩子混在一起。仿佛孩子在这个世界对错了号,如果我落入如斯境地,必定不知道方向,反观田老师坚定的信念,好像根本不在意世俗的种种、学校的种种,还是已经到达见招坼招、随心所欲的境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08 , Processed in 0.242357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