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mily7_19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按年龄管教2岁的孩子(转帖)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0:40:33 | 只看该作者
目录




第一章  孩子,你为什么总要吃手        

1.不让吃手会不会对宝宝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啊?        

2.一岁零两个月的宝宝爱吃手怎么办?        

3.比较苦恼,1岁4个月大的孩子吃手是否该干涉呢        

4.没断奶却还吃手,等断掉以后呢???担心呀!        

5.真的就等着他自己不吃手的那一天到来吗?        

6.眼见着离两岁没几个月了,吃手咋就没见好转的迹象呢        

7.欣欣两岁了,依然在吃手        

8.两岁孩子吃手        

9.女儿最近老爱吃手        

10.我到底该不该帮言言戒掉吃手?        

11.吃手,寻求大家的帮助(2岁8个月男孩)        

12.请教一下三岁的宝宝还喜欢吃手,是为什么

13.3岁的儿子上幼儿园后开始吃手指了……        

14.戒吃手瘾!大家给我鼓励吧!        

15.我也想问个关于孩子吃手的问题        

16.求助:四岁的女儿最近开始吃手、啃指甲了        

17.五岁的女儿从几个月吃手吃到现在不戒不掉        

18.女儿快五岁了,啃手指甲的习惯已持续了两年。        


给读者的问题        

1.女孩一周岁了,一直吃手,怎么办        

2.我女儿现在17个月了,我也很关心吃手的问题        

3.我家豆豆也在吃手(快2岁女孩)        

4.请问孩子吃手,我该怎么办(2岁多女孩)        

5.如何彻底让孩子改掉吃手的习惯(2岁半男孩)        

6.30个月的宝宝吃手,最后再试一次,不行只能来硬的了        

7.还是吃手的问题,都6岁了!


第二章 用好安慰物      

1.宝宝10个月了,睡觉会寻找平时盖的浴巾当安慰物,这正常吗     

2.宝宝含奶或含奶嘴睡觉的坏习惯,迁就还是强行纠正?        

3.宝宝喜欢摸着衣物的边儿睡觉,这样正常吗?        

4.小侄子老是“恋物”怎么办?        

5.宝宝一岁半了总是含着奶嘴睡觉怎么办        

6.宝宝怎么什么都不吃就吃奶嘴呢        

7.宝宝黏我,这种情况是离开,还是回来安慰他?        

8.孩子睡觉总摸我的脸,怎么办?        

9.请教关于依恋物的事        

10.一块绒布也算安慰物吗      

11.哪来的拉毛毛的“坏习惯”      

12.宝宝两岁多了还要吸着奶瓶睡觉,怎么办      

13.怎样让我的宝宝不再吃安慰奶嘴儿        

14.我家儿子摸我的乳房        

15.我儿子现在超级爱摸奶。        

16.对儿童的安慰物的疑问—(3岁)        

17.孩子要多大才能戒掉安慰物?        

18.这是“恋物癖”吗?怎么解决?        

19.孩子老要摸妈妈的乳房怎么办?        

20.怎样看待3岁8个月的孩子还喜欢把异物放到嘴里咬?        

21.我家宝宝捏了4年毛毛      

22.四岁女儿的依恋物该不该刻意戒掉      


给读者的问题        

1.我们家儿子一到睡觉就一定要摸胳膊      

2.恋物是孩子的安全感需要吗      

3.我女儿在困的时候用手指头捏头发。        

4.宝宝越来越依恋奶瓶正常吗?        

第三章  正确把握孩子的安全感        

1.宝宝病愈后明显爱哭,安全感严重不足,怎么办?        

2.宝宝没安全感会不会是白天保姆的原因      

3.经常出差,如何保持孩子的安全感        

4.女儿这样的表现是缺乏安全感吗        

5.孩子很顺从,是缺乏安全感吗?        

6.远近亲疏是没有安全感吗        

7.宝宝一点都不黏我是不是安全感的问题        

8.周末陪他两天,周一就黏我,这是安全感的问题吗        

9.病愈后超级粘妈妈,是安全感不足还是恋母期的到来呢        

10.这是胆小还是缺少安全感        

11.这么容易就认为别人是安全的,是安全感出问题?
      
12.2岁多的女儿非常害怕小朋友,怎么办        

13.快两岁半的儿子,从没离开过妈妈,现在送到外婆家会不会造成不安全感        

14.请大家分析孩子的梦,是否跟安全感有关        

15. 孩子刚上幼儿园,老师反应孩子的安全感不太好        

16.怕玩具被抢是安全感不够吗        

17.学了安全感的知识,还有许多问题要请教        

18.女儿4岁半了还不适应环境的变化是缺乏安全感吗        

19.4岁的男孩子处处小心,是不是安全感不足啊        

20.四岁多的孩子越来越任性,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21.怎样重塑孩子的安全感        

23.什么是“不当唤醒”        


给读者的练习        

1.怕生是没有安全感还是很有安全感?      

2.14个月大了,突然开始粘妈妈,是敏感期还是缺乏安全感?        

3.是没有安全感吗?        

4.建立安全感和认识这个社会,熟重要?        

5.孩子走丢后如何弥补和重建安全感?        

6.安全感跟粘妈妈到底是什么关系?      

第四章  让分离远离痛苦        

1.睡觉时也会有分离焦虑吗?        

2.女儿是出现分离焦虑还是假期整天陪着她的原因?        

3.十个半月的宝宝,没有一点分离焦虑,结果我很焦虑        

4.求助:1岁的宝宝为什么总离不开爸爸        

5.孩子的分离焦虑有所好转,但几个具体做法心存疑虑。        

6.如何正确对待分离焦虑中的孩子?        


7.怎样解决1岁10个月的儿子初上幼儿园的分离焦虑?        


8.是安全感问题还是分离焦虑?        


9.为什么孩子会突然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        

10.为什么他没有表现出分离焦虑        

11.求助:如何让儿子与一直带他的奶奶分离?        

12.妈妈上班他就大哭,怎么办?        

13.怎样把分离伤害降到最小?        

14.儿子两岁多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      

15.关于女儿的分离焦虑和要爸爸抱着睡的新习惯        

16.两岁半的宝贝上幼儿园,有着典型的分离焦虑症, 我还可以做什么?      

17.分离焦虑,除了倾听,我还需如何做?        

18.是分离焦虑感吗?怎么越大反而越严重了呢?        

19.与5五岁儿子的第一次分离        

20.7岁男孩,与母亲的依赖分离如何做?        


给读者的问题:        

1.四岁半的孩子还会出现分离焦虑吗?        

2、是分离焦虑吗,我快撑不住了。        

3.一岁多的小姑娘,没有出现过分离焦虑,正常吗?        

4.分离忧虑。        

5.对即将的分离要告诉孩子吗?        

6.今早,儿子体会了分离之痛        

7.1岁到一岁半的孩子一定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0:41:32 | 只看该作者
目录



第五章  孩子害怕、恐惧的对策        

1.请教关于婴幼儿恐惧的问题 (10个月)        

2. 当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1岁6个月)        

3.孩子再次打针,大家都是怎么让他克服前次留下的心理恐惧        

4.请教:如何让孩子不害怕医院、医生?(1岁8个月)        

5.孩子害怕到封闭的环境中去,怎么办( 1岁10个月)        

6.求助:孩子害怕洗澡怎么办?(2岁3个月)        

7.孩子害怕某些东西时该怎么引导?(2岁2个月)        

8.女儿变得害怕小朋友,正常吗 (1岁8个月)        

9. 我的儿子害怕“最熟悉的陌生人”?(2岁)        

10.不喜欢跟小区里天天见面的一般大的小朋友玩(2岁1个月)        

11.孩子害怕生人怎么办?( 2岁2个月)        

12.孩子害怕其他小孩怎办?        

13.有关孩子被打的问题        

14.当孩子害怕某种东西时 (2岁)        

15.如何对待儿子的害怕        

16.儿子害怕东西坏了(2岁男孩)        

17.女儿害怕影子,求教( 1岁3个月)        

18.儿子害怕能发出声音的一切东西(动物除外,2岁3个月)        

19.大家帮我分析一下为什么我女儿特别害怕气球( 2岁8个月)        

20.我该怎么做:儿子害怕黑乎乎的东西 ( 2岁10个月)        

21.小妞儿害怕图画书里大个的动物,咋回事        

22.如何消除女儿害怕“大灰狼”的心理阴影(2岁5个月女孩)        

23.急!孩子非常害怕黑白标志。(3岁男孩)        

24.宝宝说害怕鞭炮声        

25.真不知道该怎么开导惧怕放鞭炮的闺女(3岁4个月)        

26.我现在也不知该怎么做,当孩子哭着说不去幼儿园,我害怕幼儿园时        

27.怎么办?孩子害怕在幼儿园上厕所了        

28.害怕幼儿园的游泳课,怎么办        

29.如何消除萱萱的恐惧        

30.老师来家访,晗竟表现害怕...怎么回事?(2岁9个月女孩)        

31.害怕上学,进教室就哭,甚至躲在家里逃避上学        

32,关于死亡(快5岁男孩)      

33.谁能帮助我解除孩子的恐惧(5岁)        

34.儿子害怕鬼,老是担心小偷,是不是没有安全感(6岁男孩)        

35.孩子害怕看情节不太完美的故事,我该如何做        

36.果果总会说我害怕,而且一害怕或紧张就会说我想尿尿,请大家来出出招,谢谢。(2岁女孩)        

37.求助:孩子害怕某人,该怎么走出心理阴影        

38.丁是个不爱表现,害怕别人嘲笑的孩子(4岁5个月男孩)        

39.害怕竞争又在乎竞争的孩子怎么教?        


给读者的问题        

1.孩子害怕比试,怎么办        

2.儿子极端恐惧医院,怎么办        

3.儿子的恐惧(5岁男孩)        

4.如何面对小孩的恐惧心理        

5.最近儿子老是一看见电风扇转就哭,是恐惧还是安全感不足?( 16个月)        

6.请教3岁半的男孩,特别害怕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0:42:44 | 只看该作者
目录



第六章:如何应对孩子撒谎        

1. 18个月的宝宝怎么会撒谎拉!!!???        

2. 关于说谎问题的困惑,急于求各位妈妈帮助!!        

3. 是宝宝有意撒谎么?这么小的孩子应该不会啊,那是什么问题呢?      

4. 21个月的孩子喜欢装哭[言行] 1岁9个月        

5. 这样的撒谎该不该严肃对待?        

6. 两岁宝宝说的假话,该怎么处理?        

7. 能做到一直不对孩子说谎吗        

8. [求助]如此“撒谎”,我该如何引导?        

9. 二岁八个月的小侄女撒谎        

10. 为什么会当面撒谎呢?3.5岁        

11. 女儿从幼儿园偷偷往回拿东西,还说谎        

12. 不到4岁的孩子撒谎如何引导?      

13. 关于孩子“撒谎”的反思        

14. 我儿子5岁8个月,他开始说谎了,我该怎末办!      

15.信任危机!!        

16.给女儿讲《小狗钱钱》的后果 6岁 女孩        


给读者的问题        

1.关于孩子的说谎,各位帮忙分析一下        

2.我有一个女儿叫家家,今年七岁,正在上一年级。        

3.何谓诚实        

4.孩子爱撒谎怎么办?[求助]        

5.1岁11个月的小女孩,总撒谎说要尿尿,到厕所又不尿了,怎么办?        

6.两岁的宝宝开始骗妈妈了        

7.今天5岁半的女儿撒谎了,当妈妈的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来教导孩子?        

8.你的孩子开始撒谎了吗?        

9.【讨论】四岁,到了说谎的年龄了,怎么办???        

10.孩子是不是在撒谎?        

11.孩子说谎该怎么办?      

第七章: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        

1. 16个月宝宝脾气越来越大        

2.不到18个月宝宝的任性、坏脾气、需要教育吗?        

3.我和我的老公脾气都不好,近来发现我的女儿的脾气也不好        

4.两岁的儿子什么都要我帮,见了我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5.我家遥遥的问题我该怎么办呀?我真的想哭 男孩        

6.我家宝宝怎么了?        

7.三岁的小孩会自我否定吗???        

8. 3岁女儿,在幼儿园的问题,很难说清,请看一看        

9. 优优是怎么了? 我的教育出问题了吗?        

10. 我儿子为什么一进幼儿园的大门就死缠着我的腿不放,而且满脸的忧愁呢?        

11. 快凌晨了,我却睡不着了,因为孩子晚上的一事,不知如何处理      

12. 怎能样对付4岁女儿的这种性格        

13. 女儿这是什么现象?--"倒退"的现象吗?        

14. 求助,请大家帮帮忙!4.5        

15 .我的宝贝怎么了,我该怎么做 4岁9个月 女孩        

16.这样训育儿子,对路吗?        

17.我该如何安慰受伤害的儿子  五岁        

18.内心非常焦虑,五岁的女儿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并且已经表现为抽动症        

19. 如何化解5岁孩子的消极情绪? 5岁6个月 男孩        

20. 我遇到了一个畏惧困难的孩子 6岁 女孩        

21. 一颗强大的心到底能有多强大        

22.上学前昔,着急中        

23.6岁的儿子要"自杀"?        

24. 关于孩子的情绪及自信问题,请大家支教        

25. 我家有个难管的九岁男孩        


给读者的问题:        

1.我家宝宝最近特别怕人,是怎么回事?        

2.我儿子的的臭脾气该怎么办?        

3.3岁10个月的宝宝脾气特犟        

4.八个月的宝宝脾气这么大啊        

5.儿子脾气特坏,性子特急        

6. 我该怎样鼓励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0:43:41 | 只看该作者
这目录看的,立刻就有买书的冲动啊!希望大家喜欢的话,都去买大李的书,支持大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0:44:4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 孩子,你为什么总要吃手




0
开篇的话

.

.

.

.



    孩子总是吃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0


    不管,一直吃怎么办?管,怎么管?

0

    用替代品?用多了不好吧。

0


    讲道理,做工作?孩子好象当时听进去了,过后肯定照旧;

0


    威胁,恐吓,打骂……,心里面知道这样做肯定是不好的,可是火上来,真的控制不住,怎么就改不掉吃手这个毛病呢?

0


    到底吃手是不是问题,到底孩子几岁还吃手算是大问题,到底要不要戒掉孩子吃手的毛病?

0


    解读孩子吃手内在原因,手把手教你解决孩子吃手问题,请看第一章:孩子,你为什么总要吃手?





1.不让吃手会不会对宝宝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啊?



    我儿子现已四个半月,早在两个多月时就已经开始吃手指了。我看书上说,六个月前吃手指,应让其尽情吃,六个月以后反而不会再吃,所以我们目前并不阻止他吃。我认识的一个妈妈,女儿一吃手指就打一下,现在已经不吃了,但不知道会不会对宝宝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啊?



    答 孩子的发展是从用口来感知事物开始,吃手是这一过程的前奏。4个月的孩子正在练习将手伸到嘴里并将手留在那里,这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因为在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孩子的手和腿完全不受大脑的控制,随便地踢蹬,而吃手是第一个被大脑控制的有目的的行为。

    案例中那个孩子一吃手就打孩子的妈妈,等于亲手用镰刀砍断了孩子发展的道路,这就像把山上的树砍掉一样,是对自然的破坏。

        4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够抓住物品送给嘴去啃,这个时期,可以准备一些不同质量大小的可供孩子用手抓握的物品,在孩子吃饱奶后还没睡着时将孩子熟识的某个物品塞到孩子手里,供孩子用嘴巴去探索。等孩子再大一点就可以用一个托盘多放一些物品供孩子自由选择。过一段时间则更换其中一些物品使孩子有新鲜感,供孩子继续自由选择……这就是成人对孩子发展的帮助。案例中的妈妈要抓紧去学习孩子成长的规律,了解孩子每一阶段成长的状态,然后才能够养好孩子。



2.一岁零两个月的宝宝爱吃手怎么办?




    我家宝宝一岁零两个月,最近特别爱吃手,主要是白天无聊时吃,睡前吃,半夜和早上醒来吃。目前我想出的办法就是尽量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有事做就不吃手。但是睡前和半夜吃手的问题比较头痛,因为想不出什么可以替代作为睡前仪式,他好像是用这种办法自我安抚然后入睡。我有时给他用安抚奶嘴,但是据说用多了不好。请问各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 孩子在睡着的时候吃手和睡觉前吃手都不会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不想让孩子吃手,给孩子安慰奶嘴是一个好办法。

    如果成人担心哪类事情做多了对孩子不利的话,那么对于人类来说,任何事情做过了头对人类都是不利的。好在人类天生有内在的平衡机制,吃饱了就一定不会再吃,累了就不会再工作,心理不愉快一定不会去娱乐。儿童是人类最自然的时期,他们所表现出的自然状态就是人类生命的本质,他们还没有成长起对应、隐藏、压抑这些自然需求的多种方式,所以儿童做的事情大致都是生命本能的需求,因此成人也就不必担心他们做什么事情做过了头。

    就说吃奶嘴。如果吃过了头,还在继续增加。这只能说明儿童生命的本质被破坏了,使这一行为成为了孩子心理的病态需求,而不是生命的自然需求。这样孩子真的容易由于做一件事情做过了头而受到伤害。

    例如一个孩子吃饭,本来他的肌体能够告诉他吃多少就可以不吃了,可是在他自然的感到吃饱了不再吃之后成人总是不相信他们(这就象不相信自然),还硬要逼着孩子再吃一点,结果就会导致孩子的自然生命感觉被破坏,剩下的只有心理上对于别人要求他吃饭的反感,于是孩子就开始拒绝吃饭。饭也吃得越来越少,最终竟然造成营养不良,造成的结果与没有食物吃的儿童一样——营养不良。

    所以家长不必担心孩子吃橡胶奶头吃过了头。只要成人不对孩子的自然状态造成破坏,不使吃奶嘴成为孩子生活中最大的需求,孩子就不会被吃出问题来,否则孩子生命状态是需要吃的,不让孩子吃橡皮奶头那让孩子吃什么呢?那孩子就只有吃自己的手指头了。



0

0

0



温馨提示



  案例中的孩子还在应该吃手和吮吸橡皮奶嘴的时期,尤其在断奶后更是这样。

    所以家长不必干涉孩子,如果担心孩子吃手指头不好,就给孩子橡胶奶嘴,如果担心橡胶奶嘴不好,就让孩子自然的去吃自己的手指头吧。



3.比较苦恼,1岁4个月大的孩子吃手是否该干涉呢



    我儿子一岁零四个月了,还是经常吃手。今天我带他在小区幼儿游乐场玩,别的孩子都在玩滑梯什么的,我儿子站在那里只管吃手。我看着觉得有点烦,就把他的手拿出来,反复拿了几次,儿子大哭。我现在很苦恼,到底这么大的孩子吃手应不应该干涉或者说引导呢?是不是我儿子这个敏感期比较长我应该顺其自然等他自动放弃吃手?如果应该引导,采取什么办法比较好呢?

    我现在采取的办法就是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他玩具,或者给他磨牙棒、安抚奶嘴、磨牙饼干等替代物。但有时不管用。




  答 案例中的家长为孩子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环境中吃手的行为感觉到厌烦,其实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家长为什么会厌烦,而不是孩子为什么会吃手。如果这个孩子从一出生就在这个游乐场活动,只要能来一定要来,这期间成人带着孩子把这里所有的游乐器械都玩熟了,对孩子进行过一个自然训练过程;使孩子对这里的所有器械都有经验,孩子就不会在感到紧张,不紧张就不会由于紧张而吃手指头。如果孩子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来游乐场的机会又没有其他孩子那么多,那么孩子站在那里吃手指头就是最智慧的行为了。另外,家长觉得孩子站在那只是吃手指头,也许孩子是在一边吃着手指头一边观察别人的行为呢。这也是小年龄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像学习语言一样,他们在没出生前就在听成人说话,出生后一般听到10个月他们依然不会练习自己说话,一直要等到1岁到1岁半左右才开始练习说话。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孩子张口说话之前的那些听是没有用的。一个懂得孩子的家长应该尊重孩子发呆的权利。因为我们不知道在孩子的小脑袋里正在发生着什么,发呆的时间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所以我们不能干涉孩子发呆。

    案例中的妈妈一定要相信自己生的孩子是一个人,只要是人他的童年一定是吸收的,只要成人不干涉孩子,孩子就会用发呆、试探、冲上去行动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入新的环境并降服新环境,同时自己也被环境所塑造。

    案例中妈妈对待孩子的态度是不尊重孩子的。其实1岁4个月的孩子吃手是非常正常的,根本不必多虑。只要成人懂得给孩子作榜样,懂得人是应该被训练的动物,懂得怎样去训练孩子,就不会凭空要求孩子出现特殊的能力,也不会因为自己孩子没有别人孩子所具有的能力而对自己的孩子感到不满。

    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这个1岁4个月的孩子在这个游乐场里感觉到恐惧和紧张,他应该是要求成人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没有要求成人抱他,而只是用吃手来缓解紧张,说明孩子对依抚对象不够信任,就是说孩子依恋的模式不够明晰。通常家长对孩子的反映不敏感,或者对孩子有不良情绪,都会造成孩子在紧张和恐惧时自己寻求自我安慰,而不去寻求依恋对象。







温馨提示







       一、1岁4个月的孩子家长最好不注意孩子吃手的问题,一直到2岁孩子都会在陌生环境碰到陌生物品时习惯于用口的敏感期所建构起来的探索模式先试一下,然后再决定怎么办。所以吃手是这么大的孩子所应该有的行为。

        二、案例中的家长,要感激因为有了这个宝宝自己才能当了妈妈,应该不求回报的去爱孩子。如果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情,自己要先去做,或者至少跟孩子一起去做,一直到孩子不需要家长也能自己做为止。不应该为孩子的行为而觉得很丢面子,更不应该为自己的颜面而怪罪孩子。这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基本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0:45:11 | 只看该作者
11.吃手,寻求大家的帮助(2岁8个月男孩)




    可能是因为从小给我儿子没建立好安全感,导致孩子现在总爱拿着他的枕头吃左手的大拇指,现在那个大拇指上有个大门牙那么大块的茧,他睡觉之前,或平时想睡觉,或是情绪低落时都会拿出枕头吃手。

    “五一”的前一天,我决定给他戒掉这个吃手的习惯,将他的枕头藏了起来,可是他却又恋上其他的东西,比如说他盖的被子,他的小公仔……在头2天,一时找不到枕头时他还会说“枕头去旅游了”,但是真到了没有枕头的那天,一直折腾到12点才睡着,而且是浑身都不爽的状态。平常是10点左右就睡着的。

    怎么办呀?我不知道我除了将他吃手时拿在手里的东西藏起来之外,还能通过什么方式来让他慢慢地不吃手,也不知道我在言语方面需要怎么做,还有就是也害怕以后他什么物品都不需要就直接吃手……




    答:  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在孩子长到三岁之前几乎很少有引导孩子工作的意识,这样,很多孩子就将工作的需求转移到了抚摸自己的身体或着吃手这样的行为中。我见过一个十二岁的男孩,现在在课堂上还会咬红领巾或衣领,课是无法听进去的,因为他已经在“工作”了。

    案例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首先大家要分清什么是正常范畴之内的吃手,什么是正常范畴之外吃手,之后,才能确定该不该解决这一问题,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巴学园也有吃手、吃物的孩子,我们从未强行干预过,但全都消失了——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巴学园环境刺激及工作内容非常丰富的原因吧。

    我说的那个吃红领巾的十二岁的男孩子还有其他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孩子从小到大基本没有工作。只要孩子生活环境中有丰富的工作材料供他选择,成人又很会利用这些材料引领孩子工作,孩子即使有案例中的行为,也不会影响将来的学习。

    孩子的认知发展主要来自于他的活动,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工作的过程,一个热爱工作的孩子将来不会不热爱学习。想必一个成人在工作过程中,停下来啃一下手指头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这只是假设孩子到成年了,那些独有的习惯还没有改。

    据我们的经验,只要孩子生活的环境是丰富的,并获得了发展的自由和行为的独立,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兴趣的扩展,吃手的习惯就会消失。

    另外,孩子在生存环境中遇到新的冲突的时候,会产生暂时的焦虑。因为他已有的经验无法处理新的冲突,这时就会恋物。这样看来恋物是能够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心理失衡期的。当然造成这样的情况是有着使孩子痛苦的原因的:

   (1)家庭成员的情绪问题带来的焦虑。这个问题不解决,孩子的问题采用任何招数都不能得到解决。

   (2)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环境刺激不够,工作投入不够,成人给的肢体的依恋过多,在需要离开成人身体的时候,孩子感到失落,就会选择依恋物品和吃手来填充空虚,同时以吃手和恋物代替了工作的需求。

   (3)家庭成员不正确的制止行为,更强化了孩子的不良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0:45:57 | 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



    坚决地解决家庭成员的焦虑,否则即使孩子的吃手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其他问题。

    对孩子进行丰富的工作刺激和游戏倾听,这时不要藏起他的枕头。但要不断地用非常有趣的工作刺激他,如:用一个娃娃和一些有良好手感的布给孩子演示怎样照顾娃娃,并将孩子经验中的内容编成情节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这样孩子一定会对家长的行为发生兴趣,进而家长可以给孩子分配一个角色,孩子就会跟家长一起玩,慢慢地孩子就会把枕头当作工作材料,由于工作的原因会对更多的材料感兴趣,枕头慢慢地也就变得不太重要了。

    一直到他对工作感兴趣,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慢慢地对工作的兴趣就会占有他的心灵,他对物的依恋就渐渐地淡化了。这时可以将他伸到嘴里的手拿出来,将工作材料放在他的手里,让他承担部分的工作。白天在幼儿园要有专人来做这样的事情。坚持下去,一两个月后就会有好转,半年后就会消失。

    晚上将所恋的物品一起揽在怀里,给孩子讲故事,不时地亲吻孩子,用身体给孩子温暖和安定的感觉。天天坚持,两个月后给宝宝宣布原则,从明天开始不可以吃手,到第二天宝宝再吃手,就把他的手从嘴里拿出来,妈妈的手握住宝宝的手,给宝宝讲故事。故事讲完睡觉的时候,如果宝宝还吃,妈妈就握住他的胳膊,边和他聊天边哄他睡觉。这个阶段宝宝会很痛苦的,无论怎样大家都要坚持住,这有点像戒毒。我们给孩子以爱的支持,但一定要忍住自己的心疼,让孩子成长。这时成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现情绪,也不可以提手指的事,表情要平和,不要急于让孩子入睡。最快15天以后就会好转,一个月左右就会戒掉。注意这期间孩子有可能会得病,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有没有必要非要戒掉吃手的行为。

    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不可以用语言制止吃手指头的行为,但在斋戒期家庭成员应该有专人负责白天在孩子吃手指时帮助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0:47:07 | 只看该作者
给读者的问题






1.女孩一周岁了,一直吃手,怎么办?

    嘟嘟已经十三个月零十天了,还在吃手。不是一直吃,闲下来就吃手,只吃右手大拇指。

周岁前,我一直都没有干预过她吃手,我是一个粗心的妈妈,我都记不起来嘟嘟是什么时候开始吃手了。

    嘟嘟在二个月的时候,得了肺炎,然后断断续续在医院住院三个月,痊愈的时候,都半岁了,似乎是半岁以后开始吃手的。那段时间在医院中天天打点滴,因为吃手,这丫头牙齿都是歪歪的,而且大拇指的指甲总是秃秃的。我都快崩溃了。

    这该怎么办啊?


2.我女儿现在17个月了,我也很关心吃手的问题。

    琪琪婴儿期的时候,没有吃手的习惯,记得那时我还担心她不吃手呢!因为看了孙瑞雪的书,知道吃手是孩子智慧发展的一个标志。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就开始吃手了,现在我也想不起来了!因为我们这儿都认为吃手不是一个好习惯,所以几乎所有的大人,看到琪琪吃手,都好心地劝告我,要让她戒掉这个习惯!听说有一个小孩到小学一年级还吃手呢!

    我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可是家里的其他人就不那么定心了,但也不至于阻止她(至少我在的时候没看见),我一直相信她会自己停止的。可是前一阵子,琪琪的爷爷和外公,都同时采用一种办法,就是看到她吃手,就微笑着说:“不吃手!”结果有几次,琪琪真的把手从嘴里拿出来了。这下,他们看到了希望,就坚持采用了这个办法。不过,当时我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果然,现在琪琪一听到他们说“不吃手!”就很难过,不肯把手放下来,还哼哼。我想,她是心里知道,如果放下手,我们就会高兴,可是她真的不想放下来吧!所以,我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们,不要说了,不要用这种方法了!

    现在我有时心里也在想,会不会一直这样下去呀?会不会真的到小学呀?记得孙瑞雪的书上说过,小巫也说过,吃手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只要找到这个原因,解决了这个原因,吃手的问题自然就取消了!可是,怎么找这个原因呢?是什么原因呢?


3.我家豆豆也在吃手(快2岁女孩)

    我家宝贝儿叫豆豆,现在马上两岁,平时都很好,就是睡觉前一定要吃手,一会儿就睡着了。我自己想想好像豆豆也不属于没有安全感或是有其他心理因素,有点不明白,希望大家给点建议。谢谢!




4.请问孩子吃手,我该怎么办(2岁多女孩)


    在这里问这个问题真的是有点傻的,但我实在是没招了。关键在于,我的半通不通的理解使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如果是按老的方法,我应该是制止她吃手的,但我却记得按蒙氏的方式,应该是让她吃个够,但是吃手的敏感期我记得似乎是在1岁之前,我女儿现在已经两岁多一点了,现在有点累的时候就开始吃手,咬自己的手指甲,脏且不论,我认识有不少女孩子都成人了,一紧张也啃手指甲,我不想给她养成这个习惯。但我不想用什么打啊,涂东西啊的方法,我现在是发现之后就把她的手拉开,然后用正常语气告诉她吃手会肚子疼的,指甲不是用来啃的,妈妈会帮她剪。但通常是不起作用的。这样的情况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没有改变。

    亲爱的朋友们,请问我该怎么办才好呢?让她吃还是不让她吃?不让她吃的话,我应该怎么做呢?非常感谢!


5.如何彻底让孩子改掉吃手的习惯(2岁半男孩)

    儿子两岁半,从小个性敏感,胆小,不大敢尝试新事务。

    从几个月大就开始吃手,也曾经尝试很多办法,比如涂抹手指水或者转移注意力等,现在白天已经基本不吃了,但是遇到闹脾气、睡觉之前或者是睡觉中间要翻身的时候,他就不可抑制的又吃起来,很用力的吃,只吃左手的大拇指,这个拇指已经被他吃出了一块很硬的茧子并且有两层指甲!

    他自己也知道吃手不好,但是我觉得他控制不了自己,尤其是睡觉过程中翻身的时候,他就习惯性的把手放到嘴巴里要吃一会,等又重新睡熟了才自己放开。如果这个时候我拉着他的手不给吃,那他就会大哭大闹,直到哭的精疲力竭才又抽噎地睡去。

    请帮忙分析一下,我应该怎样纠正他呢?


6.30个月的宝宝吃手,最后再试一次,不行只能来硬的了

    宝宝30个月了,还是有吃手的习惯。

    白天还好些,安静下来的时候就要吃,尤其睡觉前更加是不吃不行的。我老公和我还是想用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一直没有很大的效果。现在奶奶爷爷都说一定要戒了,我老公也说来一次硬的算了,包个橡皮膏什么的就好了。我想再试最后一次吧,不然我也觉得实在不大好了,人大了,手毕竟也比较脏啦。

    宝宝白天由阿姨和奶奶带,应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晚上我和老公自己带,每次睡觉我们都会陪,但是陪着还是要吃手。我实在也找不到什么原因,还是觉得毛头的时候吃惯了,所以变成习惯了。

    大家帮我看看还有什么好办法,不然,哎……


7.还是吃手的问题,都6岁了!

    小龙从小爱吃手指,大拇指关节前的老茧一直都在,指甲也有点破损。

    4岁多的时候,请教过各位妈妈。关于爱,关于安全感。我也做了。可是小龙一直还是吃手。总是在睡觉之前,包括午睡前。现在发展到躲着我吃。

    上周,带他到麦当劳,让小龙向大家宣布“从此不吃手了”,如果实在忍不住,马上去喝点水,或是酸奶。

    自宣布后,吃手次数少了些,但还是有。大家都鼓励他:“比以前少了,加油!”

    今天午睡,我已进入睡眠,但仍能感觉到小龙在吃手,持续了很久(约10分钟),于是我爆发了,狠狠打了他的手心。

    真是失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0:47:42 | 只看该作者
李跃儿,一个把画布变成立体乐园的人


尹建莉




    我和李跃儿没见过面,也没联系过。但她对于我来说不是陌生人。

   早在几年前,我在一家书店看到一本书,是一位画家谈她如何教孩子们画画,如何和孩子们相处的。那本书图文并茂,很独特的开本,更独特的内容,充满教育智慧。于是李跃儿这个名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时,我对她的理解是“一位对教育有兴趣的画家”。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读了《窗边的小豆豆》,对那所叫巴学园的小学心仪不已。它作为一个教育样板,给我示范和鼓舞,让我怀揣理想;但是,我也和很多人一样,从未有勇气在现实中去实现它。因为我知道,把一个理想从蓝图上搬到现实中,那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需要决心,需要力量,需要智慧,需要魄力……后来,我知道,居然有人就去干这个大活儿了,真的在北京办了一所“巴学园”,这个人就是李跃儿。

    其实,办个仅在大门口挂块“巴学园”牌子的幼儿园,这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把牌子后面整个学园的气氛一并做成“巴学园的味道”。

    名称有时是个唬人的东西,它经常会让人产生幻觉,以为挂了羊头的地方卖的应该就是羊肉;但事实证明,现在教育上的“狗肉摊”实在是不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办学者的动机,二是办学者的素质。胡萝卜穿上锦盒也变不成人参,教育说到底不是牌子的事,不是围墙的事,也不是教室的事;教育是理念的事,也是信仰的事,没有虔诚之态和感悟之心不可能做好。

    巴学园,让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李跃儿。

    从媒体对她的幼儿园的报道中,从她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我看到了她的一片赤子之心,她是个真正懂教育和爱教育的人。她的巴学园表里如一,在中国当前的教育形势下,独树一帜,自信地坚持着自己的教育风格。

    李跃儿作为一名画家,从教孩子绘画开始,发现教育中的问题,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于是开始去做——当她的画布已放不下她的教育理想时,她把画布变成了一座立体乐园,让孩子们真正走进来,和她一起去实现一种理想教育。她从绘画转行去做幼儿教育,这一转身可谓“华丽”,现在的李跃儿,已变成了一位“懂绘画的教育家”。

    李跃儿在办幼儿园的同时还在写书,她用这样的方式把“李跃儿教育”这个品牌做出影响,这不知会让多少孩子受益。我相信,作为一个良好的范例,她的影响将会更大。

    我们年龄相差不远,且对教育有共同的爱好,在教育价值观上有共同的取向。尽管我对她的了解都是从各种媒体上来的,但隔着纸张和电脑屏幕,我分明感受到了一份熟悉和知心。

    所以,当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希望我能为她的这本新书写几句话时,我是非常乐意的。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向李跃儿及其所做的事业表达敬意,同时也用这些文字对她的新书出版送上我的祝贺和祝福。

    (注: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0:49:30 | 只看该作者
以成人为本的教育

    用以往的教育观念来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听不懂别人说什么,也不会自我表达,更无法回答我们的问题,甚至于连自己脸上的肌肉都不会使用,而教育需要将成人认为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们,这个传授的方法就是讲解、演示和提问,而他们则用听讲、抄写、回答的方式来学习。一个不能做这些事情的婴儿是无法对其进行教育的。成人通过提问来检查儿童是否将我们教给他们的东西学会了,儿童通过回答来展示他们从成人处接受的内容是否都记住了。这样的教育模式中,成人决定教育的内容,处于主导地位,儿童成为被动的接收者。然而问题在于每一个成人都会忘记自己六岁之前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需求,在不懂儿童的基础上,成人就会选择自己生活中认为有用的东西灌输给孩子,而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完全不同。

    前些年,全国兴起了神童热,许多成人认为要想在社会中很好地生存就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生存技能,可以通过知识的积累达到这样的目的。出于这种观念,许多父母按照某个神童的模式塑造孩子,孩子刚刚呀呀学语,就马上教他们认字、背诗、学算术,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与同龄儿童相比较,发现经过训练的儿童确实比未经训练的儿童掌握了更多的具体知识。但很多孩子在七岁之后,开始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有些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成绩极其优秀,但升入初中之后,无论怎样用功都学不好。还有的神童虽然小小年纪就可以提前进入大学,但其心理状态远没有发展成熟,终身痛苦不堪,无法享受正常生活带来的幸福。

    在这场全民运动中也有一些成功案例,但为数太少,与大量失败的不成比例。

    最终大家发现,许多没有经过这种特殊训练的孩子在一定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技能水平,与早期训练过孩子完全一样,甚至超过了早期训练的孩子。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在1929年作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格塞尔选择了一对双生子进行对比研究,在试验之前,他已经肯定双生子的行为发展水平是相当的。在双生子两岁零两个月时,研究人员对双生子A进行爬楼梯、搭积木,运用词汇等训练,而对B则不进行相应训练。这种训练持续了六周,其间A比B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六周过后,当B内在的能力达到能够学习爬楼梯时,才对其进行训练,发现只用了少量的时间,B就达到了A的熟练水平。根据研究结果,格塞尔断定,儿童的学习取决于他的生理成熟,如果教育以成人为本,儿童成长的真理就会被忽视,非但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反而会遭到破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32 , Processed in 0.080184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