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tracylin2002h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在讀易經的,請進...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0-2-28 10:44:13 | 只看该作者
易 祖 伏 羲
☆ 中华文明肇启者 ☆
太昊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我国远古时期的圣明帝王,又名太昊、太皞、宓牺、庖牺,风姓,以木德(仁)而王,是为春皇,都陈(今河南淮阳),在位百十一年,一云百六十四年。太昊伏羲葬于陈。神农氏践位。
伏羲以龙纪官建制,自号龙师,其部落的子民也就是龙子龙孙。这些龙子龙孙繁衍生息,数千年之后演变成如今的中华民族,故华人就有“龙的传人”之称。因此,伏羲为“人文始祖”,“以木德继天而王”。
<!--[if !vml]-->

<!--[endif]-->
班固在《白虎通德论》曰:“谓之伏羲何?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覆后,卧之去去,起则吁吁,饥则求食,饱则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革。于是,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伏则观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天下。治下伏而化之,故曰伏羲也。
汉代《遁甲开山图》云:“女娲氏殁,大庭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矢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15代,袭庖羲氏之号,1260年”。可见伏羲氏又代表原始氏族,并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黄帝时有万诸候”。
另据《竹书纪年·太昊庖羲氏》,载太昊伏羲氏“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大庭为居龙氏,造屋庐。浑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里;栗陆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流”,“以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是谓龙师而龙名”。这些记载,说明伏羲氏族是由众多氏族组成的较大的部落群体,并以龙为氏族图腾。龙在当时也肯定是一种广泛存在而尚未绝迹的动物。
伏羲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被国人确认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如《尚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现在能够见到的、最早期的有关伏羲的记载,多散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著述之中,自秦汉至明清约二千年间,至少在将近数十部的经史古籍中,保存着伏羲事迹。
据文献记载,太昊伏羲氏继有巢氏之后,早于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为百王先”,为“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在人类社会文明进化时期,伏羲尊道而修身,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慧识和智识同步双运,具有丰富的科学创造力。他通过修身运用内求法证出身内的河图,从而天人合一感悟出无相的大道自然和有相宇宙的真理,从而演画出八卦,成为易道文化创始者。据文献记载,在中华民族流传的人文始祖中,燧人发明火,有巢发明居,神农发明农业、药物,惟有伏羲,他几乎集中上古时期所有的发明创造,立下了齐天功绩,后人因此称他为“始祖”、“斯文鼻祖”。“太昊”,即是人们对伏羲的赞词,意为伏羲功德无量,像日月那样光明无私,是道在人间的化身。
<!--[if !vml]-->

<!--[endif]-->
《帝王世纪》说:“太昊帝庖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拾遗记》说:“春皇者,庖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补史记·三皇本纪》说:“包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里面记载了伏羲氏的出生。
由汉儒戴圣整理的《礼记》,又称《小戴记》,是较多记述伏羲事迹的儒家重要文献。如《礼记·月令》,载“伏羲制以俪皮嫁娶之礼”,“执伏牺牲”。《礼记·曲礼》,载:“伏羲作琴瑟以为乐”。《礼记·乐记》,载:“伏羲乐名《立基》”。
《汉书》、《帝王世纪》、《史记·补三皇本记》等古代文献中,仍然保存了大量原始的伏羲史料,弥足珍贵。如: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律历志》中说:“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三代稽古,法度章焉”。《汉书》叙事周密详尽,具有很大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班固在这一部史学名著中认为夏、商、周三代国家典章制度的建立可以上溯至伏羲时代,对伏羲的历史贡献给予了很高评价。
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记》载:“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之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以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其帝太昊是也,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十一年崩”。司马贞的这段记载,主要以《帝王世纪》记载为依据,对伏羲的生平、功德和传说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成为目前研究伏羲事迹的主要文献。
伏羲是中华文明的肇启者,以画八卦为标志,将中国历史带入新的文明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0-2-28 17:2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0 得一 的帖子

王财贵先生说的应该是:(孔子以前)的原文,而不是孔子(以前的原文)。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0-2-28 19:1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2 tiantian03 的帖子

76楼的原话:“本來現行的整部易經,是由兩部份組成。第一部份是經,大概是孔子以前的原文,第二部份是傳,大概是孔門對易學的解釋,”

易经,經的部分,《左传》记载:“韩宣子适鲁,观易象与鲁春秋曰:‘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周公之 德,由鲁春秋知之。周之所以王也,则有易象知之。其称《易》为《易象》,足征《易》之为书是以象为主的。《系辞传》也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因为辞由象生,故《易》无象外之辞。《周易》的每一卦辞和每一爻辞,往往在几句话里有几种不同的内容,假若不依象以释辞,则奇奇怪怪,迷离惝恍,既不知其辞之所本,更不知其义之所由生。但是,《说卦传》所叙的象颇为简略,远远概括不了易卦中各种各样的象。为了使学易者了解,编者将陆续贴出易学史上各大家注疏的易象,供学习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0-2-28 20:16:39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在读易经,来报到啦,请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0-2-28 22:41:11 | 只看该作者
转一个生活应用易经的例子

我的第一次用易经:“睽”卦促和谐

我有一位上级,调到广电局任局长,本来荣升部门一把手是好事,可是她心烦事不少,主要是单位里人事不合,班子很不和气,经常给她使绊,还上访反映意见,愁眉不展。

她知道我在研究中华根文化,也听我讲课谈过周易和风水,其实,我讲课讲的是大道理,对周易和风水的运用和深层理解是很差的。

她在一天半夜给我打电话,说睡不着,工作没有办法继续了,班子成员又到上级那里联名闹腾了。她睡不着,我也睡不塌实了,后半夜做了一梦,见大泽下涌,大火上焰。记得分明,醒来就查卦。离上兑下,这是“睽”卦:小事吉。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就马上去电话给她解释,我说:局长啊,这还不能怪别人,广电班子都是男同志,一直以来,还没有女局长的先例,而且内部提拔很难。您自己调去广电这个大单位任局长本来班子里就有气,这也就罢了,可你偏偏还带去个女副局长,这不是明摆着要空降女人部队,挤兑人家吗?所以卦里说‘二女同穴’,就是两个女同志在一个班子里,成为众目睽睽的对象。”

听我这么一说,她几乎跳起来:“对对对,我是带了个外宣办主任去,当我的副手。他们说我是两母鸡唱戏。”

我接下来就劝她,《睽卦》的卦象是兑(泽)下离(火)上,为水火相遇之表象,象征对立。所以君子应该在求大同的前提下,保留小的差别和不同。跑掉的马不要去撵它,它自己就会回来。接近同自己对立敌视的人,不会有什么祸患。接近同自己相对立敌视的人,通过这种方法彼此沟通,以避免因更加对立而带来的危害。

像柔软的皮肤那样一咬就入,放开前进,能有什么危害呢?对立已达到了顶点,似乎看到一只沾满污泥的猪和装满了鬼的车子,于是就拉开了弓准备对付它,但是后来又放下了弓。因为冷静下来一看,发现并不是强盗,而是要和自己结婚的伴侣。所以这时如果能前往,就会像遇到阴阳相配形成润泽的雨一样,顺乎自然,合乎天意,将一定会获得吉祥。如果能够以平等心、感恩心、谦卑心去对待反对者,化解重于对立,和谐代替猜忌,沟通让步代替独断,我想你的境地就会好起来。

我用的道理都是老祖宗易卦的道理。她听得进去,也调节自己去实践,一年下来,不仅业务进步,班子和谐,还被评为县对部门考核第一名的。

老祖宗的易呀,是个宝。你喜欢它,诵读它,用心就能感应,我这个外行也不例外,第一次运用就很玄妙。你信而实践之,生活就能平易顺遂,不信你也试试1


u=3910147745,2018332246&fm=0&gp=0.jpg (4.51 KB)
下载次数:0
3 小时前





jack38.gif (16.21 KB)
下载次数:0
3 小时前





2a9555454c9bbca8b3b7dc41.jpg (49.94 KB)
下载次数:0
2 小时前




伏羲老祖宗



作者:心心白木

[ 本帖最后由 得一 于 2010-3-1 09: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0-3-2 09:10:28 | 只看该作者
看过此贴,受用匪浅,坚定我们家学易的决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0-3-2 13:24:5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在读易经,来报个道,向大家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5:09:51 | 只看该作者
子仁的易經讀到坤卦,老實的讀,(一星期讀大約700字)
我也愛上了易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5:22:34 | 只看该作者

賴國全老師大易教育

现在给大家进行介绍。《易经》是千古奇书,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刚才讲了那么多经典,读《三字经》能不能成才,不知道?读《弟子规》能不能成才,不知道。毛泽东有没有读《弟子规》?诸葛亮有没有读《三字经》?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有一本书他们是一定读过的。毛泽东,诸葛亮,周文王,孔子,孟子,这些杰出人物,无一例外,他们全都读过《易经》。毛主席领导革命军队有一首歌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唱过没有?为什么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啊?大家有没有想过?毛主席太懂《易经》了,《易经》里面有八卦,八卦是由三根线组成的。这三根线叫爻,三根爻变来变去变成八个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这么一个东西却应用了《易经》的道理。毛主席写了《矛盾论》,矛盾在《易经》里叫阴阳。易道阴阳,经毛主席一变,变成了矛盾。毛主席打游击战的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就是阴阳,就是《易经》的道理。如果毛主席不懂《易经》,我们的新中国能不能打下来很难说。蒋介石也是学《易经》的,“介于石,不终日。”“中正”两个字也是取自《易经》。但是他跟毛主席相比可谓略输一筹,所以没有打赢毛主席。诸葛亮懂不懂《易经》?诸葛亮有个很有名的阵法叫做八卦阵,对不对?都不用想这些人都是学习《易经》的,我们学习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儒家文化对不对?儒家文化里谁是代表人物?对,是孔子。我们要学孔子,大家知道孔子最喜欢读什么书吗?孔子就是爱读《易经》啊,这个是基本的常识,我们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是孔子说的。孔子晚年喜欢《易经》,读易苇编三绝。这是孔子读《易经》的写照,把《易经》这本书的绳子都读断了三次,三是个形容词,说明次数比较多,可不一定只是三次。
  《易经》的起源比较神奇,他的作用比较神奇。他的起源叫做“世历三古,人更三圣”,三古是上古,中古,下古。三圣可不不止三圣,我随便数一下,“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这就是说最早是伏羲氏开始的,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又接着完善。一路下来最后到周文王,周文王把《易经》的卦辞完善了,周文王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周公接着作,又完善了爻辞。周公死了以后,到孔子。孔子太喜欢《易经》了,作完了彖辞,象辞,系辞传等等十部,叫做十翼。也因为孔子,我们现在才读得懂《易经》,否则根本读不懂。那么我们学习孔子,孔子的文章哪里读得到?就在《易经》里。“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些都是孔子写的,非常优美。“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他的文章大气磅薄,非常优美。孔子也说,易有君子之道四:“以言者尚其辞”,辞,是说《易经》的文辞非常优美;“以动者尚其变”,变,变化,《易经》讲变化;“以制器者尚其象”,很多制作工业在应用《易经》讲的那些现象里,进行发明创造;“以卜筮者尚其占”,《易经》是预测学,可以说我们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用《易经》来进行预测。如果测不准,那不是《易经》的问题,是你的功力不够。就像现在很多人否定中医一样,不是中医有问题,是做中医的这些人有问题,他中医没学通啊。有些人用中医治病没治好就怪中医,你怎么能怪中医呢?射箭射不中,是怪人还是怪箭啊?“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以不是中医不好,不是《易经》不好,是用的人没有学好而已。
  历史上有四句话来评价《易经》的重要作用。
  一、《易经》是“群经之首”,没有一部经典有这样的美称。
  二、《易经》是“文化之源”,中国文化没有一个领域不是《易经》里能找到源头的。
  三、《易经》是“智慧之海”,学习《易经》,太多智慧,在具体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去体会。
  四、《易经》是“生命宝藏”。等下有时间的话我就讲一点,因为许多时候都会有时间限制,讲一个半小时就好了,一个小时就好了,所以我就跳着讲,这个不讲了,那个不讲了。今天给我的时间比较宽裕,能够跟大家痛快淋漓地讲《易经》,要感谢我们的学校领导,希望大家给学校领导以掌声。
  等下我们会讲得比较详细,包括《易经》对人生,对生命,对养生的价值。我会讲到一个方子,这个方子对我们女同志最少值十万。这是肯定的,等下再讲。
  《易经》还有很多话,说明其重要。“不知易无以言太医”,“不知易不可为将帅”,“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也无以言教育。我们很多人是没有学过《易经》的,我们却在从事教育,在当医生,这个情况很严重。
  现在简单地介绍一下易经的思维模式。易道阴阳,最简单的就是阴阳思维模式。阴阳在我们做人做事分类的时候用就很有用。一件事以《易经》的观点来分就是两个状态,阴的,阳的。阴的是坏的,阳的是好的,所以事分善恶。可是我们在生活中是怎么分类的呢?我们每一件事都是分成你的,我的,这是我们的习惯思维。这件事是你的,所以我不管。看到小偷偷东西,这个是他的事,跟我没关系。这是现代很多人的分法,分你我,而不是分善恶。如果我们有简单的《易经》的这种善恶思维就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明知道是好事你却不做,不是等着去做坏事嘛。“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也告诉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阴阳,一种简单的善恶分类就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我们的人生方向。
  易道阴阳,一柔一刚。从刚柔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去区分,等下再来讲这个。这是阴阳思维,接下来有个八卦思维,中国人形容考虑问题很全面叫做八面玲珑。各位你拿一个东西看一下,哪里有八面啊?上下左右前后,几面啊?八面玲珑在哪里?如果不知道《易经》是搞不清楚的,易经是八卦思维,不仅从对立面考虑问题,而且从对立面的旁边,左边,右边考虑。不仅考虑对立面,而且要考虑自己的同盟面,我的朋友是怎么考虑的。能够用八卦的思维,八卦的方法去思考就很全面了。而《易经》并不只有八面,并不只八卦,是六十四卦,六十四,可以穷尽世间一切可能性,非常地严谨。所以能够学到《易经》,能够应用他的错综复杂,反复变化去思考问题的话,你就是很厉害的。我们都知道下棋如果能够考虑三步,考虑五步,你就不得了了,而《易经》六十四卦的思维可以穷尽世间一切的可能性。
  《易经》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总共三百八十四爻,这个今天没办法给大家讲。我讲两爻给大家听。《易经》的第一卦叫做乾卦,我们讲乾卦的第一爻,初九。第二卦叫坤卦,坤卦的第一爻叫初六。乾卦第一爻,潜龙,勿用。潜龙勿用,有没有用啊?很有用!勿用之用。一个杯子要真正有用必须是空的。每一个人的人生他都要经历“勿用之用”的状态。年轻人不能马上出来当官,二十岁就给他当省长,这个省要被他搞乱了,不行。这个时候他处于“勿用之用”的状态。他只能学习,他要等待时机,等他未来年龄够了,知识够了,经验够了才能出来当官,才能造福百姓。一定要适应这个“勿用之用”的状态。
  天地变化,昼夜之道。如果我们懂得昼夜变化的规律对我们就很有帮助,每天都是白天和黑夜组成一日,试问,我们的人生是不是这样?我们有没有自己的白天黑夜?很多人抱怨命运,为什么我怎么努力都不行啊,领导就是不重用我。你要弄清楚现在是你的黑夜状态,你要做好准备,为你总有一天的那个光明的日子到来做好准备。“潜之为言也,隐而未现,行而未成”,虽然不成,也要不断地行。这就是乐天知命!真正的乐天知命就是能够耐得住没有成功的这段时间的努力。但是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老以为自己没有白天,所以在黎明到来的最黑暗的那一刻选择放弃。多少人,多少企业是这样的啊!他们顶不住最黑暗的那一刻。所以这种简单的《易经》思维就可以帮到我们很大的忙。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这就是“潜龙勿用”。
  我跟我爱人结婚十六年,我们没有吵过一次架,我也没有打过我爱人。我只是应用了《易经》的一句话,原话是“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你讲一个人的好话,一千里之外都会感应到。同样,你讲一个人的坏话,一千里之外他就会讨厌你。我在任何地方,任何场合,我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人的坏话。我也没有讲过我的小孩一个字的不好。大家看结果怎么样?我的小孩是不是很好?看到结果没有?我的家庭,不但当选为深圳市的十大优秀书香家庭,也当选为广东省的十大优秀书香家庭。假设广东省有十大恩爱家庭,十大和谐家庭这样的评选,我相信我们家同样可以当之无愧。因为我的家庭确实是很和谐,我们夫妻非常的恩爱。我每次出差就想要赶快回家,我在外面吃饭都很不舒服,吃我爱人做的菜我是最开心的,永远都吃不厌。这个是很简单的《易经》道理,用在家庭上,就可以让家庭和谐幸福。现在家庭不幸福的自己思考一下,你是不是老在说你爱人不行?那些闹离婚的,一定是有一个人老在说另一个不行,就闹出这么一件事。你要转换一下思维,不要老讲他了,去思考自己,可能很快就可以改变状态。不管对方好不好,也有人来找我谈这个事,我说别管好不好,先找自己的毛病,你把你的毛病都找完了,就会发现你爱人其实很好,这样家庭的状态很快就可以改变。
  大家看这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有的人说《易经》这么难,小孩子不懂的。我的小孩九岁时读《易经》,读到这句话她就笑,我问她笑什么,她说我读懂了:“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说明两个人要团结。我说那你懂了还笑什么?她说我发现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呢?她说我发现我们家是三个人。小孩子的思维跟大人就是不一样,她说三人同心不是比二人同心还厉害吗?二人同心都其利断金,所以我们做公司的,办企业的,做学校的团结是多么的重要!这个义结金兰就是这么来的,前面一个金,后面一个兰,两个人关系很好,结为兄弟叫义结金兰。所以团结很重要!一个企业几十号人如果能够团结,那是不得了的。一个公司一百多人能团结也是不得了的。一个学校几百人团结,一个国家13亿人团结都是很不得了的。大家知道512大地震,我们也体现了万众一心。知道这种团结的力量是无坚不摧。这是《易经》告诉我们的。
  现在来讲坤卦的初六爻。初六爻就几个字:“履霜,坚冰至。”什么意思啊?冬天来了我们一出门踩到地上,踩到霜了,马上要想到这是冬天来了,后面会结冰。所以要预防对不对?这里面有个很有用的应用。我前面讲了今天听我的课会有很大的收获,有个价值十万的东西大家想不想听?(大家回答:想!)女同志手脚冰凉的有没有?晚上睡觉手脚冰凉的举下手。我要看人多不多才决定讲不讲啊。有的人睡觉摸摸肚脐,经常是半夜都是冷的。我来之前查了一下网络,“广州,肿瘤”两个关键字查出一百多万个链接,我吓了一跳,我原来以为广州只有一个肿瘤医院,没想到广州有好多家肿瘤医院,每一家的肿瘤医院都排满了队,排队做什么?排队去挨刀,挨一刀要十几万,几十万,是不是?这个“初六履霜,阴始凝也。”我就想到一件事,大自然的万事万物的变化。水是怎么结冰的?是不是因为冷才结冰?铁是怎么变成铁的?是不是凝固下来形成的?这是自然界给我们的启示。在我们人身上同样遵守这个规律,一切的肿瘤都是因为你那里发冷造成的,很简单的自然规律啊。女同志的肚脐如果长期在30度以下,一两年后就会得肿瘤,这是必然的结果。癌症也是这样造成的,简单讲就是气血不足。自然界早就告诉你要注意了,你现在手脚都冰凉了,这不就是“阴始凝也”吗?别以为年轻还扛得住,到30岁以后你可能就要到肿瘤医院去排队,排队还不一定收你。就是这个情况。我那天读《易经》突然想起这件事,很感慨。有一天我跟很多人去海边玩,我就告诉他们治疗肿瘤的办法。不需要一分钱,大自然给了我们很好的礼物,不要你一分钱,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大家回答:想!)
  这就是海沙,到海边去捡沙子,回来炒热,用袋子装好,每天晚上睡觉前敷在肚脐上,敷半小时,到出微汗就可以了。如果能坚持下去,一辈子不会得肿瘤。当然其他的生活规律也是要遵守的。就这么简单,把你肚脐的温度提高,这是一个提高温度的方法,也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提高温度。易道阴阳,一柔一刚,一动一静。要让你肚脐的温度提高,外敷是一种方法。不要用水袋啊,很多人用水袋。水是阴性的东西,效果很差。沙是纯阳的东西,用纯阳补你的纯阴,很多人身体有毛病都是气血不足造成的。简单地就可以这样来补。
  还有一种就是运动,今天我也给大家讲一个。我也看到很多人讲养生保健的,他们发明的那些操,左三下,右三下,大家做不到啊,所以不好应用。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你随时可以做得到的,大家想不想学?(大家回答:想!)我们学中医的就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十二经络,我们经络的发起端都在手指和脚趾端,叫做井穴。我们做个手指操,这两边都有穴位的,叫少商穴,商阳,中冲。捏住手指两端,有点酸有点胀,摇七下,1234567,如果有时间就继续摇七下。可以摇三次再换手指。就这样每一个手指做一次,你经络的源头就活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手指头管着心肝脾肺肾等器官。不用唱唱跳跳,左三下又三下的,要是在公共汽车上你去试一下,人家会说这是个神经病。我们这个手指操什么地方都可以做,而且别人根本不会知道的,你背着手就做了。你做一下就有感觉,会舒服很多。非常有用的,这个是手指操。是我创立的,有没有大用我还不知道,反正没坏处的。
  易道阳阴,一动一静。运动有大运动,小运动;有外运动,有内运动;有体运动,有非体运动。在《易经》的范畴里,大动是跑步是爬山,手指操这是小动,很有帮助。我们坐办公室的,经常在电脑前面会脖子疼,对不对?大家是不是经常摇脖子?有摇过的摇给我看一下,你们这样摇不对啊,你们摇三下可能就会头晕。因为你们不懂摇,摇脖子不是这么摇的。我发明了一个摇脖子的方法,也是应用《易经》的道理,“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上面一横,画一横,为天;下面一横,再画一横,为地;中间是人,人是吃饭的,就写米字,我们一起写,一点,二点,一横,一竖,一撇,一捺。舒服吗?绝对不会头晕。今天因为时间比较充裕,就和大家做一个这样的交流,一般人我真的是不想告诉他,因为告诉他也不会珍惜。那个敷腹部的方法不知道能帮到多少人啊,我真的不希望将来你们到肿瘤医院去开刀。那一刀下去最少十万,还不是钱的问题,开完刀还不一定好,因为没找到根源,下次还会开的,有受不完的罪。我们人就是这样的,不见棺材不掉泪呀,真的见到棺材才掉泪是不行的。所以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应该怎么培养,我们都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要等到事情发生的那一天才来后悔,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现在这么多自杀的年轻人,他们的家长没有教育好,孩子不行,有很多预兆,“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都是我们不懂得观察,不懂得预防。
  《易经》乾卦有四德,坤卦有四德,今天就不讲了,将来有机会专门讲《易经》的课再讲
我们讲了《易经》这么多好处,大家想不想学《易经》?假设我们真有一种方法让大家很容易地学通《易经》,想不想学?(大家回答:想!)那么我再问一下,你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来学?十万愿意吗?(有人回答愿意!)十万也有人愿意啊。那不用这么贵,一万愿意吗?五千愿意吗?拍卖啊。这个价值很大啊,其实真的远远不止这个价值,我们是开个玩笑啊。是希望大家要珍惜这种机缘,能够听到《易经》课不容易啊,我们很多做企业的都知道,《易经》的课在很多大学都有,上一节课要多少钱呢?一万多。大家可以去思考,我们在这里听一两个小时,这个价值给你已经不止一万块钱了,别人讲《易经》也不会讲得这么生活化的,很多《易经》课,讲得你听得想睡觉,但是收你的钱是不客气的。可是我们在这里是免费给大家讲的。
  那么我讲一下《易经》的学习方法,这是千古一秘,从不外传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讲《易经》怎么学的,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学了《易经》,但毛主席会不会告诉你他怎么学《易经》的。他会告诉你吗?文化大革命,把《易经》放在火里烧掉,说这是封建迷信,大家都别学了。诸葛亮学了《易经》,他讲过方法吗?我学《易经》学了三年,现在各地做《易经》讲座,我跟大家谈学习《易经》的感受,我走了一条笨人的路。大家看过金庸的小说,练武功练得最好的石破天,郭靖,都是那里边最笨的,对不对?最笨的人走直路,因为他不懂看左右,所以就一路走,走到终点。聪明的人走弯路,东张西望,左看看,右看看,所以根本就走不到终点,这叫笨人法则。所以人有时一定要笨,学《易经》一定要笨,看怎么笨法?
  第一个原则是只读原文,不要读解释。《易经》原文二万四千字,一般有人领读的话要六个小时,熟悉后,自己读的话要三个小时,我们很多人买过《易经》啊,买了易经的人,99%一辈子读不完一遍,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坚持只读原文的原则。
  第二个原则是不求理解的原则,暂时别管理解的事,我读第一年没有考虑过理解的事,所以我走的是一条笨的路,就是不去理解。笨人嘛,反正也搞不懂,就不去搞,只管读。我本来没打算读的,当时是陪孩子读,不小心就读进去了。我到现在读了120多遍,虽然我背不下来,但是《易经》的每一句话,你只要说错的话,我就能找出来。你说上句一般我能说下句。我女儿呢是全文背诵,一个字不漏一个字不错,我们也是录了像的,这个应该也是世界纪录。我的印象,史上好象没有记载过哪一位是能够全文背诵《易经》的。我们学习《易经》就是这么一个状态。
  第三个原则是以正音识字为入门。因为很多字不认识,你要有一套东西帮助你认字,要正音识字,入了门才能往下读。读到什么状态算可以了呢?读到你喜欢为止,什么时候会喜欢我们也给大家一个尺度。第一是要消除陌生感,你们今天跟我见面是第一次,还不了解赖老师,还有点陌生。当你跟我见面十次的时候,你就不会陌生了,对不对?《易经》也是这样,你先拿《易经》读十遍以上,消除陌生感。现在跟我读《易经》的应该有一千多人了,读到三十遍以上的,没有一个人说不喜欢《易经》,有些读到三十遍的人告诉我说,赖老师我现在可喜欢《易经》了,非常感谢你引导我读《易经》。所以读到三十遍你就会喜欢,读到一百遍你还不理解《易经》,你来找我,我收你当徒弟。这是我们做的一个很宏大的规划。这就是《易经》的学习方法,千古不传,非常简单,我今天给大家贡献出来。就是这么轻轻松松的一套方法。
  下面讲一下具体的学习方法。《易经》乾坤二卦比较长,一个礼拜就读这两卦。剩下的很短,64卦有62卦是很短的,可以一次读5卦到7卦,当你稍微熟练的时候可以读10卦甚至是30卦。我们现在读是一口气读完64卦,一个小时读完。入门的人,可以一天读7遍,一次读7卦,连续读7天,同样应用这个神奇的7字原理。第一年什么都别管,只管读。第二年可以尝试去理解,因为第一年那么读一般可以读到30遍以上,最短的都可以读到30遍以上,如果你一天读一小时,就可以读到100遍。我现在有一个学生已经接近100遍了。第二年就可以开始理解的功夫,第三年就开始应用了。就这么简单的学习方法。
  如果是孩子,前十年只管读,什么也别管,读到20岁才慢慢地理解,慢慢去参考别人的东西,拜师也可以,30岁以后才应用。我们的孩子你不是想让他十岁就当省长吧,你为什么这么急的让他理解呢?他现在能读你就让他读。就这么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很多人总是搞不明白。读了又不懂,读了又不懂,不读怎么懂啊?跟吃面包一样,饱是一个状态,如果吃五个面包才能吃饱,那吃一个面包,吃了又不饱,吃了又不饱,难道你不再吃了?你不吃怎么会饱呢?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先读,读得滚瓜烂熟,还怕不理解吗?有谁读了100遍《易经》说我一点都不懂的?没有这样的人吧。这个我们是可以做得到的,只要一两年的时间。用我们这个方法一两年足够了。我不能说你能成为《易经》专家,但可以保证你入门,你不会再说《易经》你一点都不懂,看到那个书就烦,不会这样的了。这就是我们给到大家这个方法的价值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0-3-9 19:52:57 | 只看该作者
真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53 , Processed in 0.123695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