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美烧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和三岁多儿子的经典诵读笔记(有片片)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10:58:13 | 只看该作者
一天的生活(2011-8-2)

  暑假每天三次读经,我们是这样安排的:
  咪咪早上的经典和语文英语一起读。自己读。上午和弟弟一起读四本。
  下午,咪咪读的内容和早上一样。辰辰是自己选择。他给自己选择的是《中庸》,《笠翁对韵》,《少年儿童诗词启蒙》,《诗经》四样。说,要复习这些,不复习,会忘记的。
  另外,为了参加育心中心组织的经典诵读比赛,咪咪想背诵《孝经》,辰辰想背诵《孝经》和《大学》,因此每天还复习一遍要比赛的内容。
  每天,孩子们对这些诵读任务,还都是很轻松地完成了的。
  昨天我外出有事,俩孩子自己在家。我办完事回来的时候,看到俩孩子按时间安排表,在读经呢,姐姐领读,弟弟跟读,比我在家的时候还认真。
  这周,我们复习的《少年儿童诗词启蒙》到了尾声。今天读到毛泽东词《沁园春?雪》里“江山如此多娇”的时候,我听到辰辰读得很有气势的呢。
  记得上周读到岳飞的《满江红》里“谈笑渴饮匈奴血”的时候,嘀咕了一句:喝人血,恐怖啊!

  今天,给辰辰买的他向往了很久的画架和滑板车送到了。辰辰非常高兴。一拿到就开心地画画去了,连我叫他们和赖老师一起去海边玩,也不去了。我只好一个人去了。幸好一个人去,结果没上成车,又灰溜溜回来了。中途接到辰辰电话,说读完经了。回到家,看到俩孩子还在画画。爸爸回来后,也把自己的滑板车和画,向爸爸展示。晚上去楼下玩滑板车,自己搬下去,又自己搬上7楼,我都佩服得紧啊!

  回来之后,喝点水后又去白板上画画,让我去看,说画了自己刚才玩滑板车。我见很有意思的,就拍照留念了。
  
  辰辰又问我,还有多少天五岁生日,然后拿出一张纸,把今天打了一个叉,说,还有49天,就要生日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做了这样一个“倒计时”表,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玩滑板画.jpg (35.11 KB, 下载次数: 0)

玩滑板画.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10:59:49 | 只看该作者
电视之害(2011-8-6
  深深体会到了电视之害!
  我自己小时候,没听说过电视这回事。哪里有场电影看,就像过节一样快乐了。
  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心想这下安顿下来了,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了,一定要让孩子过快乐轻松的童年,所有的愿望,都满足她,不给她留下什么遗憾。于是,在女儿三四岁的时候,就给她买了很多著名的动画片在家,想看就播放给她看。也曾经和她一起看,记得第一次陪她看迪斯尼动画片《白雪公主》,也深深被动画片所吸引,所打动。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搜罗了很多放在家里,教会了女儿自己用DVD播放。
  现在想想,真是后悔莫及啊,自己的认识问题太大太大了,害了女儿啊,上小学眼睛就近视了,时间,智力上的损失,更是没法估算。
  女儿上学之后,我们很忙,也没有什么时间看电视了。但是习惯上,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不管看不看。
  后来有了两个孩子,更加没空看电视了。最后电视机干脆坏了。之后我接触到读经,开始带孩子读经,自己也慢慢对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中更感觉到了电视的不足。也认识到了滥看电视对孩子深层次的损害。即使是好的动画,看多了也是不好的,更不能用动画代替看书。
  就如迪斯尼经典动画片《白雪公主》,看了这个动画片的孩子,让她们去画白雪公主,画出来的白雪公主都是一个样子的,但听了白雪公主故事的孩子,画出来的白雪公主各式各样的。并且随着阅历的增加,白雪公主的形象在不断丰富、变化。
  画面为了迎合小朋友的思路,做得比较简单,孩子就会本来认为就是这样的,这样会固化他们的思维。
很多的东西,都还要靠孩子悟的,如果现在看了直观的电视或者动画,孩子的思维固化,失去自己的想象力,以后很难再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了。
  那天听一个群友和我交流教育9岁孩子的困惑,说孩子特别能说,知道很多事情,常常把妈妈驳得哑口无言。
  看似孩子是知道得很多的。但是往深里想想,现在大部分的小孩子所能知道的,是些什么呢?无非是些资讯,连知识都称不上。这些资讯,来自同学,来自电视,来自网络。不是一些真正的智慧知识不是承载生命的载体,智慧才是,道才是。
  有些资讯,虽然是快餐式的,也还算是好的,最可怕的是那些毒害青少年的节目,那些引起她们失去进取心,失去生命意义的追求,甚至堕落的节目。
  难怪美国有专家说:“西方垃圾电视等文化节目才是毁灭美国毁灭世界的第一武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立秋之日,自责不已(2011-8-8)
  
  今天是立秋,昨晚师兄在群里提醒我们,8日是立秋了,要我们注意养生,立秋是传统养生中,10天博一年的季节。
  
  我们可以艾灸,连续十天的艾灸,也许可以换来一年的健康。可以灸下丹田、神阙等穴位。主要是小腹这一块。
  
  巧的是,前几天开始,我就感到腹部有些凉,已经艾灸几天了,感觉很好的。听师兄这么一说,深感幸运。
  
  又去查看了24节气养生那本书,看看立秋吃什么好。有粥(四宝粥,桂圆薏米山药各25克,糯米100克),有汤(红枣莲子莲藕香菇栗子竹荪羊肉生姜)适合立秋日吃,可是今天似乎不太想去买材料,弄吃的,于是决定带孩子出去吃,点类似的汤喝,然后买点煲粥的材料回来,明天开始吃。
  
  等我们吃完饭,买了点东西出来,外面已经是狂风暴雨。等了一阵,等风雨小了点,看样子一下子停不了,我们就坐车回家了,但是全身还是都淋湿了,水淋淋的。不过,赤脚走在小区里,地上汇集的雨水像小河一样流过脚面,一踏下去,溅起一朵朵小水花,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下雨的情形。
  
  到了家里,赤脚走过路的脚心,传来热热的感觉。用热水洗了头,洗了澡后,孩子们去午睡了,我却是一点睡意都没有,为自己让孩子们在立秋日淋雨而自责。为自己今天的偷懒而自责!应该在家好好休息的。
  
  同时检讨自己,这几天没有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们态度不好。因为周日买了毛笔,草纸,墨汁回来,准备教辰辰学习写毛笔字,昨天辰辰自己去拿墨汁,倒了很多在地上,把家里弄得乌黑一片,气得我不仅骂了他,还打了他。对女儿咪咪也是如此,没有耐心引导,一旦她事情没做好,就狠狠地批评她,打击她。
  
  想想孩子们现在的行为习惯,对他们不满意的地方,其实都不是孩子的错,都是我们大人的错,没有用自己的言行和耐心,好好地去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去导正他们。一味的指责,只会使孩子也学会指责人,不去内省自己,让孩子也学会这种苛求别人的方式,让孩子也学会这种用指责去和人沟通的方式。在家里经常这样做的话,就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压抑天性,逆来顺受,产生痛苦。
  
  而深层挖掘自己今天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在生老公的气,他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每天去楼下打牌到很晚,回来对孩子态度还不好。我不应该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不应该做情绪的奴隶,让不良情绪控制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尽力了就好,成年人首先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吧。在没有能做到好好和他沟通的时候,先管好自己和孩子吧。孩子何其无辜!
  
  晚上,也许是没有午休,又淋雨的缘故,疲惫似乎是从骨子里透出来。艾灸之后,睡得非常沉,很舒服。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11-8-9 22:1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妈妈能够这样反省自己,也是在成长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0 09:44:49 | 只看该作者
名人与经典学习之一:辜鸿铭学习英文的方法(2011-8-9


  在接触经典教育的初期,我首先也是找了些资料和成功的例子,鼓舞自己。


  首先找到的是辜鸿铭教授学习英语的历程。

  辜鸿铭,精通九国的语言文化,国学造诣极深,曾获赠博士学位达13个之多。他的思想影响跨越20世纪的东西方,是一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者,又是近代中学西渐史上的先驱人物。


  辜鸿铭10岁时就随他的义父——英人布朗跳上苏格兰的土地,被送到当地一所著名的中学,受极严格的英国文学训练。课余的时间,布朗就亲自教辜鸿铭学习德文。布朗的教法略异于西方的传统倒像是中国的私塾。他要求辜鸿铭随他一起背诵歌德的长诗《浮士德》。


  辜鸿铭极想知道《浮士德》书里讲的是什么,但布朗坚持不肯逐字逐句地讲解。他说:“只求你读得熟,并不求你听得懂。听懂再背,心就乱了,反倒背不熟了。等你把《浮士德》倒背如流之时我再讲给你听吧!”半年多的工夫辜鸿铭稀里胡涂地把一部《浮士德》大致背了下来。


  学完《浮士德》,辜鸿铭开始学“莎士比亚”的戏剧。布朗为辜鸿铭定下了半月学一部戏剧的计划。八个月之后,见辜鸿铭记诵领会奇快,计划又改为半月学三部。这样大约不到一年,辜鸿铭已经把“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都记熟了。布朗认为辜鸿铭的英文和德文水准已经超过一了般大学毕业的文学士,将来足可运用自如了。


  后来辜鸿铭终于征得义父的同意,可以随便阅读义父布朗家中的藏书了。有许多书,辜鸿铭并没有打算背诵,但也在不经意间“过目成诵”了。


  辜鸿铭晚年曾对人说:“旁人只看见我学习得多,学习得快,他们不知道我是用眼泪换来的!有些人认为记忆好坏是天生的,不错,人的记忆力确实有优劣之分,但是认为记忆力不能增加是错误的。人心愈用而愈灵堂!”


  辜鸿铭后来曾对晚清直隶布政使凌福彭说:“学英文最好像英国人教孩子一样的学,他们从小都学会背诵儿歌,稍大一点就教背诗背圣经,像中国人教孩子背四书五经一样。”


  辜鸿铭深厚的西方素养极得益于童年背诵《浮士德》、《莎士比亚》的经历。他后来在北京大学教英诗时,有学生向他请教掌握西方的妙法,他答曰:“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作根基。”辜鸿铭曾说:“今人读英文十年,开目仅能阅报,伸纸仅能修函,皆由幼年读一猫一狗之式教科书,是以终其身只有小成。”他主张“中国私塾教授法,以开蒙未久,即读四书五经,尤须背诵如流水也。”

=======================================================================
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经典教育,让孩子内心强大的教育!
http://jin-qiu.taobao.com/育心金秋家园欢迎您!给您制订读经计划,读经过程一路相伴。愿您的人生,有个硕果累累的金秋!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11-8-10 09: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37:35 | 只看该作者
名人与经典学习之二:卡尔维特成功的早教(2011-8-10)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对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但这本书问世后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几乎绝版,哈佛大学图书馆里藏有的一册据说是美国的唯一珍本。
  
  因此看过原书的人极其少,老卡尔·威特的教育理论只散见于受他启发的一些教育论著,诸如《俗物与天才》、《早期教育和天才》等书中。

  然而,正是由这些残章断片生发出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近代像塞德兹、威纳·巴尔及维尼夫雷特等无数世界级的通过早期教育成才的典范。

  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之所以被如此推崇,正是因为它适用于普通家庭,只要理解其教育智慧,对孩子早期教育投入足够的关注,普通家庭也完全可以培养出杰出、优秀的孩子。

  那么,卡尔的教育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卡尔认识到,儿童的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即使生下来具有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放弃教育,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到15岁时就会只剩下40了。

  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要是杜绝这种递减。当然是尽早教育。从生下来起到3岁之前,是最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截然不同。

  3岁以前是"硬灌"时期。婴儿依靠动物的直感,具有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记忆识别能力,是成人远远所不能及的。他的大脑还处在一个白纸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可以说他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如果不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入幼儿尚未具备自主分辨好坏能力的大脑中的话,他就会毫无区别地大量吸收坏的东西,从而形成人的素质。

  给3岁以前的记忆时期"硬灌"些什么呢?大致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总结起来,能包含这些内容的,就是我们的经典和音乐了,还有一些儿字帖。因为我们的传统经典里,包含了语言(我们有经典录音),文字,做人智慧和准则。

  在今天的中国,面对着越来越多的生活压力,很多父母都很焦虑。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觉得家庭条件一般,无法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很难将孩子培养得十分优秀,而这种焦虑往往也会影响到孩子--儿童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父母的情绪会让他们也恐慌不安起来。

  殊不知,普通的家庭环境一样可以培养出天才的孩子。老卡尔告诉我们,孩子其实真正需要的,首先是父母的爱与关心,静静地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关注着他(她)的成长,陪孩子一起长大。此外,佐以良好的教育方法,任何的家庭都可以培养出杰出的孩子,并把优良的早期教育作为传统传承下去。

  我们在爱孩子的基础上,每天投入半小时左右,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就能轻松达到早教的效果。

=============================================================

《卡尔威特的教育》电子书阅读地址:http://book.qq.com/s/book/0/14/14880/

  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经典教育,让孩子内心强大的教育!
  http://jin-qiu.taobao.com/育心金秋家园欢迎您!给您制订读经计划,读经过程一路相伴。愿您的人生,有个硕果累累的金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09:09:57 | 只看该作者
名人与经典教育之三:七田真右脑开发(2011-8-11
  七田真,1929年出生于日本岛根县,教育学博士,国际著名右脑开发训练专家。为国际学士院会员、世界文化振兴会会长、日本教育学会会长、文部科学省名誉顾问、日本精神科学会顾问及国际联合教育部部长。他同时亦是由其创立的七田儿童学院校长以及七田教育研究所会长。
  七田真博士致力于倡导和实践右脑教育理论,目前日本有400多所学校采用了七田式教学法,他的教育理论还远播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国也有很多打着七田真旗帜的早教中心和幼儿园。
  书店里,更有琳琅满目的“右脑”类书籍。
  七田式幼儿教育特征在于应用《卡尔维特的教育》中提到的“递减法则”理论,在孩子06岁之间,每天花三十分钟的时间,藉由亲子互动培养孩子优秀的资质。
  0岁即胎儿期,胎儿的大脑完全处于右脑状态,具有极强的感知和吸收能力。这个时期妈妈要充满爱意地对胎儿说话,给他读书,播放音乐,教他认识周围的环境。
  03岁是右脑占据主导的阶段,利用七田幼儿教室独创的右脑游戏,通过闪卡、点卡、听读背诵等训练高速大量地输入信息,可以激活右脑,引导出孩子与生俱来的卓越能力。
  36岁是由右脑转移到左脑的阶段,灵活应用听说读写、绘画、看图作文、手工制作等方法,让孩子将右脑中闪现的事物表达出来,可以使左右脑得到均衡发展。
  在这里,七田真博士在他提到幼儿教育的三个阶段,都联系到了经典的诵读在孩子右脑发育中的作用:
0岁即胎儿期,妈妈充满爱意地给孩子读书,就可以读经典。
  0-3岁,右脑最重要的发育期,听读背诵非常重要,在这个时候,让孩子听读背诵一些重要的经典,等于在孩子的智慧宝库里储存了一笔非常重要的原始财富,会随着孩子日后的成长,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3-6岁的听说读写中,继续听读之前已经熟悉的经典,烙上更深刻的痕迹。
  对经典诵读在开发右脑中的作用,七田真博士也有详细的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七田真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而诵读经典是他们每一个孩子最基本的启蒙课业。”
  为了锻炼记忆力,在允许的情况下,与其记忆一些小数点后面1000位之类的东西,不如记忆经典,不仅在锻炼记忆时有用,而且能让孩子从中学习到无穷的智慧,学习到思考问题的方法,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成就做人的根本。
  一个这么简单的听读背诵经典的方法,每天半小时,就可以轻松起到这么大的作用,还可以增加亲子交流,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怎么不令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迷茫的家长们如获至宝呢?
=================================================
七田真著作:《超右脑英语学习法》、《超右脑照相记忆法》、《超右脑波动速读法》、《七田真06岁育儿法》
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经典教育,让孩子内心强大的教育!
http://jin-qiu.taobao.com/育心金秋家园欢迎您!给您制订读经计划,读经过程一路相伴。愿您的人生,有个硕果累累的金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08:04:21 | 只看该作者
名人和经典教育之五:王阳明论“经”(2011-8-13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出生于明朝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相传为东晋大书法家、右军将军王羲之后代。因曾筑室会稽山阳明洞(今浙江绍兴县东南20里处),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又曾创建阳明书院于越城,故世称阳明先生。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左金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等,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敕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公全集》38卷。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思想界泰斗、教育家,其学上承孟子,中继陆九渊,集我国心学之大成。是儒学发展的又一大高峰。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守仁生来也许是语音器官发育不大健全,直到5岁时才开始说话。一天,他突然背诵起祖父曾经读过的书文来,王家的人大为吃惊,问他怎么能够背诵这些书文。他回答说:曾经听祖父经常朗读这些书文,我在一旁便默默地记在心里了。(幼儿时期,听的作用啊!)
  王阳明12岁时,曾向塾师问道: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塾师答道:只是读书举进士而已!守仁听后不以为然,当即辨驳道:举进恐怕不能算第一等事,而读书学做圣贤才是头等大事。不看重登第做官,而有志于读书学做圣贤,这表明一个12岁的少年已经开始关注学习目的,探索人生价值了。
  小小少年,为什么会有如此格局?我们来看看王家的教育:王家祖辈几代都喜欢研读《易》、《礼》、《春秋》、《左传》、《史记》等典籍,而对官方十分重视的《四书》似乎不太感兴趣。
  我们再看看王阳明作的《尊经阁记》:以言其阴阳消长之行,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著,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辨,则谓之《春秋》。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
  真是太难得了!因为在阳明先生之前的朱熹先生,已经竖起了一座高山,以四书为主,并且朝廷科举考试,考的都是四书。
  那么,阳明先生的认识高度,是怎么达到的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家传,还有他的少年时期就立下的大志:做圣贤!要做圣贤,就要效法圣人。
  我们来看看至圣先师孔子所学的,所用来传授给学生的书籍吧。
  孔子所在的时代,当然没有四书,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都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语录、弟子著作。
  孔子自己,删《诗》、《书》,订《礼》、《乐》,赞《易》,作《春秋》。《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以《诗》《书》《礼》《乐》等教育学生。
  这就是圣人。
  也许,这,也就是王阳明先生(阳明子)成为又一代伟大圣人的原因!
  育心经典,尊经次典,众人一起研习经典,以求大道。效法圣人,早起学习不辍。推新六经:《易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金刚经》学习为要,以求根本。作经典树一棵,以示世人:
  
  亚圣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而今,距离阳明子五百年了,这一代的圣人,又将出自哪里?让我们拭目以待,是出自研读五经,还是四书的人当中!
=======================================
《王阳明传》:
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
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经典教育,让孩子内心强大的教育!http://jin-qiu.taobao.com/育心金秋家园欢迎您!给您制订读经计划,读经过程一路相伴。愿您的人生,有个硕果累累的金秋!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11-8-14 12:02 编辑 ]

经典之树.jpg (71.66 KB, 下载次数: 0)

经典之树.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10:59:45 | 只看该作者
说谎(2011-8-28

  晚餐后,辰辰照例和爸爸去楼下散步。我叮嘱:等下不要回来太晚,要早些洗澡休息哦!

  辰辰脆生生应了一声:“好!妈妈叫我一声,我马上回来。”

  眼看着到九点了,还没听到辰辰回来的声音,我在阳台上叫了一声,马上就听到门铃声。

  一会辰辰到了家,关上门,我问:“回来得很快!怎么回来的?”辰辰回答(不是那么很理直气壮):“爸爸还在下面玩,我一个人回来的。”

  我明明听到他在楼梯上和人说话的声音的,就说:“辰辰很想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是吗?”辰辰大声说:“是!”

  我说:“真好!你本来已经很勇敢了。只是有些事情,譬如一个人出去上街,一个人晚上上楼梯,等等,等长大点,自然就可以做到了。现在做不到,也很正常的。”

  “还有一种勇敢,比刚才说的这些上楼梯,上街,上学,更厉害!”

  辰辰亮晶晶的眼睛专注地看着我。

  “这种更了不起的勇敢就是: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没有做到的,也能够勇敢地承认,以后慢慢努力去做到。知道自己的错误,勇敢地去改正。”

  这话深奥了点,辰辰还是望着我。

  我接着说:“譬如,提前把自己还没做到的事,说成是自己做到的,承认自己说早了,就是勇敢。你刚才上楼……

  辰辰很高兴地说:“是陈叔叔送我上来的!”
   
  母子俩抱成一团,心心相印的感觉真好!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11-9-4 11: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14:26 | 只看该作者
面试打架(2011-8-30
  儿子辰辰9月底就要满5岁了,之前上过一年的幼儿园。又在家混了一学期,这学期又另外找了一家幼儿园准备上了。

  今天,是和园长约好带辰辰去面试的日子。我带着孩子,按时走进幼儿园。和园长的交流,参观幼儿园,都进行得很顺利的。因为之前都比较充分地了解过了,这次面试,只是一个流程而已。

  基本整得差不多了的时候,我和园长正在走廊上聊天,辰辰在我旁边好奇地看这看那,一个比他高大的男孩子跑了进来,原来是园长的孩子朗朗(音)。辰辰很快和他一起在幼儿园里转了。

  一会儿办完事,缴费单也拿好后,园长被人叫走了,我自己想再转转,发现辰辰和朗朗站在幼儿园门口,朗朗居然说出一些SHI之类的粗口。我有点惊异。但是没有多想,孩子在幼儿园,会遇上各种孩子,让他自己去分辨,处理吧。

  我刚又看了一会出来,发现辰辰和朗朗在打架了。

  没看到他们怎么开始打架的,只看到比辰辰高大的朗朗,抓住辰辰的衣服前襟,气势很盛的样子。但是辰辰一点也不害怕,两个拳头紧握着,竖在胸前,像超人那样子,眼神也非常坚定。

  辰辰的气势,倒是把朗朗给唬住了。在旁边一个奶奶的劝说下,朗朗松开手走了。两人也都没说清楚什么事引起的。

  辰辰这样的表现令我非常意外!

  因为平时在家的时候,辰辰还是很娇气的,有时候姐姐故意逗他几句,就会要我帮他出气,还会哭,叫什么的。

  走出园门之后,我首先表扬辰辰很勇敢,没有害怕朗朗,也没有哭,不错嘛,这样的表现,妈妈都没有想到呢。

  然后问他,有没有侵犯朗朗。辰辰说没有,是朗朗要骑单车,说辰辰挡住他的路了,就下来要打人。
我问辰辰:你怎么懂得这些的啊?辰辰说:谁侵犯我,我就要反抗!我就会变成愤怒的机器人!

  哈哈,这话,可把我乐坏了!小人心理啊,原来还担心儿子比较内向,怕他吃亏,现在不担心了。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11-9-4 11: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1:16:58 | 只看该作者
辰辰自己要求上大班(2011-8-31


  报名回来,全家都很高兴的,我们是认为上了个比较理想的幼儿园了,不容易啊!之前找幼儿园的路,比较曲折。有空再慢慢细说。


  今天是新入园的孩子报到和培训的日子,老师说辰辰只能算插班生,不需要去参加培训,就在家休息,和老生一样,明天才去幼儿园就行。


  爸爸问辰辰上的是中班还是大班,因为我们这次上的是公立幼儿园,辰辰9月底满5岁,一般是会安排到中班的。我呢,也无所谓,因为本来就想让孩子7岁的那年才上小学的, 也不期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很多知识,最主要是在集体生活中学会相处。


  没想到,听到爸爸这么问,辰辰马上说:“我要上大班!”我们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已经长大了,可以上大班了!”


  我老怀大慰。实话对辰辰说:“老师昨天说了,要综合考虑你的情况,再决定把你分到中班还是大班的。如果你想上大班,明天到了幼儿园,自己和老师说出你的愿望吧。”


  “可以这么说:老师,我想上大班,行吗?因为我已经长大了,还有20多天就要满5岁了,我认识很多字,会读书,看书,写字。”


  让辰辰重复一遍,他没有开口,也没刚才说想上大班时那么理直气壮了。不知道明天到了幼儿园,他会说不?


  今天在家,解决了孩子上幼儿园的交通问题,幼儿园离家不远,但是走路还是远了点,公交又不方便,就决定早上由爸爸送,下午放学,就由我坐熟悉的蓝牌车去接他。这样算来,蓝牌车的价格,和坐校车的费用差不多,还不用绕路,节省时间,折腾孩子。
 
  辰辰呢,还是和假期中一样,上午读了几本经典,写了几个数字,听了故事,做了手工。


  下午也读了一遍经典,听了故事,看了动画片,和小朋友玩了。


  明天开始,就要离开我去上幼儿园啦,我们俩心里都很期待这一天的,这半年在家,我们是都有期待了,他期待上幼儿园,我期待彻底解放一下。

  明天开始,我们也要各自执行新的作息时间表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6 20:05 , Processed in 0.123204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