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美烧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和三岁多儿子的经典诵读笔记(有片片)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0:02:49 | 只看该作者
花絮(上)(2011-5-10)

  越来越发现孩子的潜力真是不可思议,呵呵。

  自从那次看了群里胡平娟老师的分享,她5岁的儿子维维会做饭,我把这事说给辰辰听了后,他说:我也要学做饭。我就手把手告诉他怎么舀米,淘米,怎么打开电源开关和电饭煲按钮,现在已经学会了做饭了。每天乐此不彼地做饭。吃饭的时候,还问我们:香不香?有时候还问问爸爸妈妈,要他帮忙装饭不?

  昨晚他爸爸买了一瓶酒回来,泸州老窖。辰辰把酒瓶放在餐桌上,瓶子很漂亮,辰辰反复端详了一会,说:“这瓶子,像高贵的皇后。”把我们都逗乐了。

  我们住山下,晚上散步,他总爱发感慨:我们这里空气真好,香气扑鼻。

  最近好像爱上了用成语,乱用成语。今天早上,他从微波炉里拿面包,打开微波炉门,就说:这面包,热得毛骨悚然!

  很喜欢数学,闻一知二。问我们8+8等于多少,我告诉了他,他就推演出:80+80=160,800+800=1600,从10+1=10,推演出一长串:10+2,10+3……从吃东西,做出减法题。

  辰爸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啊?梁小琴告诉你的吗?”辰辰回答:“不是妈妈成才,是自学成才!”使得辰爸一发现他又学会了什么,就逗他:“是梁小琴成才,还是自学成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1-5-12 09:29:59 | 只看该作者
花絮(下)(2011-5-11)

  自从上学期在幼儿园学了喝酒抽烟有害健康的知识之后,辰爸就成了辰辰监控的对象。辰爸不抽烟,但是喜欢喝点小酒,每天必小酌一杯。辰辰多次劝说爸爸不要喝酒,说喝酒对身体不好,每个人都有生命,生命安全要注意。辰爸狡辩说,适当喝点药酒还是可以的。辰辰接受了爸爸这个观点,每天要看看爸爸酒杯里酒的颜色,如果是白酒,就义正词严地指出:禁止喝酒!要不就要丢酒瓶了。并画了几张“禁止喝酒”(一个写意酒瓶,一把叉)的画,贴在爸爸的餐椅上。

  见我上网的时间比较多,辰辰也画了几张“禁止上网”的画,贴在我的显示屏边。图上是一个显示屏,一把大叉。

  昨晚辰爸回来的时候,孩子们正准备吃饭(我允许他们早吃,女儿饿了),辰辰一听到爸爸按门铃了(辰爸按门铃有自己的特点),马上爬下餐椅,走到厨房,说要给爸爸装饭。我说:爸爸也许要先喝点酒。他就马上说:那给爸爸一个小酒杯吧,喝一小杯药酒。

  等爸爸一进门,就马上叫:爸爸,准备好了,来吃饭吧。爸爸喝了酒,就马上给爸爸装饭。

  天气热了,有蚊子,我的小床上没装蚊帐,早上我随口说了句:昨晚有蚊子咬我。辰辰马上关心地看着我:“那你为什么不来我们有蚊帐的床上睡呢?”

  切菜的时候,辰辰提醒我:“妈妈,要小心点,不要切到手指呀!”我还是在他两岁多的时候切过一次手指,他一直记着,常常提醒我呢。

  昨天午睡,天气很热,辰辰躺在我旁边,汗水打湿了头发,我给他擦干,然后给他扇扇子(我自己睡觉不能吹风扇,那房间也没空调),他迷迷糊糊中还说了句:“妈妈,你的手休息一下吧。”

  我的皮肤过敏,请辰辰帮我去房间拿薄荷膏来。他拿来后,还嘱咐我:“妈妈你用完后,就放到电脑桌吧,痒的时候可以涂。”

  这段时间,辰辰本来是137读三样,《易经》、《论语》、《诗经》,大循环三样,《老子》、《孝经》、《大学》。前不久的一天,他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育心还没出版,我自己在书店买的,还没带他读)翻着,自言自语地说:“每天要读两首诗才行。”于是当天他就拿出了《少年儿童诗词启蒙》,说还要读这本。我就让他增加了这本。上周读到了第30多首了,刚好全是李白的诗,辰辰问了多次:李白到底写了多少首诗歌呀?他是什么人呀?

  这周的诗歌中,除了李白的,接下就是李煜的。辰辰肯定地说:“李煜是李白的儿子。”……

  呵呵,发现我记录儿子的生活小花絮,都是他表现好的地方,那些顽皮,使我恼怒的地方,都自动过滤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辰辰读经的状态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15:49:27 | 只看该作者
令人惊奇的孩子(2011-5-14)
  孩子的表现,有时候真令人惊奇。

  我每天五点起床,和国学群群友们相约分享各自诵读国学经典的感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收获很大。早睡早起的作息时间,也让我感觉身体更健康,也更有精神了。
  可是我没有想到,前两天,辰辰忽然对我说:“妈妈,从今天开始,我要早睡早起了。”我又惊又喜,从来没有对家人要求过这样做,他是怎么想到要这样做的呢?
  于是第二天早上,我在将近7点的时候,叫辰辰起床。他一骨碌爬起来,和我一起陪同姐姐上学,在姐姐学校的操场围墙外看姐姐跑步。
  这几天都是早早就起来了。昨天有点懒,我说:你不是说了,每天要早起的吗?听我这么一说,他马上就起来了。中午和我一起午睡,晚上还催我:妈妈,我们要早点睡,明天早点起床。
  不久前,我请了一张孔子像回来。辰辰在路上就坚持要自己拿,还很高兴地问我:“是不是以后我们读经的时候,都要向孔子行礼?”我给了他肯定的答复。
  第二天,我刚说了一声要读经了,他就马上说:“孔子像呢?要行礼了。”我还没挂出来呢。他要我马上挂,我没有工具,只好把孔子像展开在电视机上面,和辰辰一起行礼了。
  从这天开始,读经的时候,他打开经书,看到孔子像,老子像,周文王像,都要行礼

  今天在会展中心看文博会,忽然听到他说:老子像!我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在河南馆上真的有一张老子像呢。
  这几天读经的时候,看到他读诗词的声调有点不一样,就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诗歌是有点不一样的啊。”我去听了下《少年儿童诗词启蒙》的诗词录音,还真的和其他经典有点不一样呢,更抑扬顿挫一点。
  有时候听他读其他经典,也有点不一样了。仔细一听,原来,他读声调很像上次我们去听一个老师读经的语调。老师说,这叫诵经。听了一次,他就学得有模有样的了。
  孩子的耳朵,真灵啊!

[ 本帖最后由 美烧女 于 2011-5-17 15: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16:22:11 | 只看该作者
身教(2011-5-16)
  每天晚餐后,辰辰都要去楼下散步,都已经成习惯了。开始是我们要求他饭后一起散步,说散步有益健康,大家也可以聊聊天。慢慢地,辰辰就成了餐后散步的主持了,每天都是他督促我们下去,咪咪常以作业多为理由推脱,我有时候也想偷懒的时候,辰辰就说:“你也想学姐姐吗?以后会变胖的哦!~”
  现在我感叹,身教,是父母先身教孩子,孩子反过来也教我们,呵呵。孩子纯净的心里,一旦接受了什么,就是恒常的坚持,大人,反而比不上孩子了。不管教什么,从小教起,效果真是太好了!
  吓人啊,这篇日记还刚写到这里,辰辰在旁边笑嘻嘻地对我说:“我知道你的弱点!”
  我大吃一惊:“我的弱点是什么?”辰辰说:“你的弱点就是爱生气。”我满头黑线……
  我的身教大计啊……
  继续修身,在儿子的监督下……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哈哈哈
tracylin2002hk + 2 + 2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9:05:01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如此简单(2011-5-20)
   
  生活中,愉快及不愉快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着。很多事情,看我们的心态,当时的心情,更重要的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智慧。

  有时,剖开一个未熟的西瓜,小贩一句粗俗的话语,高跟鞋陷入下水道盖的缝隙……也许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快。

  而有时,孩子一句天真的话语,就会给我们带来无比纯粹的快乐和幸福!

  今天,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日子!

  早上,我和辰辰一起,送咪咪去上学,在学校栏杆外面,看咪咪在跑道上跑步,评论几句,说姐姐腿长呀,跑得快呀什么的。回来路上路过登山口,辰辰说:什么时候再爬爬山吧。我说:现在就可以去呀?辰辰答应了,于是两人临时决定爬山。

  好久没爬,我有点喘,辰辰说:“妈妈加油,等下可以看到蚂蚁窝了哦,一个超级大的蚂蚁窝,是蚂蚁王国呢!”我乐坏了,马上有了动力。

  山上已经有噪耳的蝉鸣。我说:“真吵呀!”辰辰说:“蝉在唱歌呢,不吵呀!”我汗颜!似乎我一向讨厌的蝉鸣,真的不那么刺耳了。

  一路有辰辰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很快就爬上了500级台阶,到了山腰休息处。我们买了些山上种的青菜,就往回走。

  一到家,辰辰就拿出经典书出来读,读完六本,自己玩玩具,写数字,写汉字,画画,拼图。
到点就自己下去和小朋友玩,吃饭吃得很好,不挑食,不用我催。午睡睡得很香,下午又读经,直到把今天的任务全部完成。

  辰辰说:“妈妈,我今天表现好吧!”是的,宝贝今天表现太棒了!我感到非常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3:05:01 | 只看该作者
辰辰的形容词(2011-5-25)

  辰辰要喝水的时候,我发现水壶光了,要烧开水,又来不及。忽然想起刚才我把凉水都倒入玻璃瓶做酸水想泡酸菜,已经加了盐了。不过孩子刚下楼去玩了回来,满头大汗的,喝点盐水没关系,就倒出了一杯给辰辰。

  辰辰喝了几口,挤眉弄眼地说:妈妈,这水软了,烂了。

  绝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3:06:56 | 只看该作者
参加读经班的感慨(2011-5-28)
  昨天我去了一个读经班,非常遗憾地看到,那些家长,懂得了读经的重要,但是没有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教材的重要,交流和成长平台的重要。
  可惜没有时间和她们交流,主办方安排很满。
  而下午去了赖老师那里,看到的又是另外的景象,好些家长,在流泪感谢赖老师。为什么,因为她们就是从上午那群家长那样走过来的,知道了其中的酸甜苦辣,走过了弯路,才知道大路的宝贵。
  每天在群里上课的,给家长制订读经计划的,读经过程一路提供指导的,读最好的经,用最简捷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
  如果真的认识到了读经的重要,想带孩子读经,读好经,坚持下去,最好尽快使用育心教材。孩子的时间宝贵,我们想试验和等待,全国已经有几十万人试验过了。还有很多家长是走过多年弯路的,读过多年经典的。有了比较,才知道育心经典的可贵之处。
  很多人,只看到育心教材的价格,没看到教材后面育心人付出的努力。除了育心,没有任何一种教材,除了教材之外,还提供读经的方法给你,一路指导家长,一路陪伴家长和孩子成长。一套必然成功的教育法,其价值又哪里是3000元所能衡量的呢?所有使用着育心教材的家庭,都在觉得自己家的教材,是超值的。
  因此很多人,是兜兜转转之后,最后又回来找了育心,然后感叹着自己浪费了时间。
所有的弟子,在弟子群里的成长,是惊人的。而当初,如果我们也看着那点拜师金却步,那我们就失去了这样宝贵的,也许是成人之后唯一的成长机会。
  我也正在考虑,在我的客户群里,也建立一个演经群,只是最近一直忙,也没和大家说。看来今天就可以申请一个群,然后明天开始讲经典,最好的经典,最宝贵的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3:10:22 | 只看该作者
端午记忆(2011-6-6)
  又逢端午节,又闻粽子香。我又想起了故园的菖蒲和艾叶,母亲亲手做的端午饭……
  端午,对我个人来说,是个有着美好回忆的节日。
  和吃的有关,呵呵。小时候,物质不是很丰富,对吃的记忆很深。
  每当节日快到的时候,村子里那些定了亲的小伙子姑娘家,就忙开了。小伙子家是忙着准备端午礼,主要是粽子,还有些其他东西。那粽子,是要准备很多的,多到什么程度呢?要向媒人问清楚未婚妻村子里有多少户,每家都要有一份。
  姑娘家呢?就是忙着收礼,接待亲家,准备回礼,然后端着准女婿送来的粽子,每家去送。这样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成群结队地跟着送礼的婶婶后面,整个村子里,喜气洋洋。那个姑娘,就成了全村的主角。
  我也期待着成为这样的主角,可惜后来没机会,外出读书,在外面结婚,儿时的很多憧憬都成了泡影。
  这些,都是端午前奏吧。
  等真正的节日快到的时候,妈妈们要上山找来一些植物,有菖蒲,艾叶,挂在门口,说可以辟邪,驱蚊的。
  
  到了广东,才知道,这些艾叶幼齿的时候,是一种好菜呢。而中医重新抬头的今天,我也才知道,这些从小陪伴我们的艾叶,老家漫山遍野的艾,原来还是艾灸的主材料呢。
  这些植物们,在端午齐齐出场,种种习俗,采药、沐兰汤、饮雄黄酒都是为了逐疫避邪,祈求身体健康。端午节堪称是中国最早的医药保健节。估计如果请金润老师从这方面来说,又会子丑寅卯……滔滔不绝
  想想,中国古人,真是很浪漫,又很实在呀,“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挂菖蒲,插菖蒲,烧艾叶熏蚊子,重阳呢,插茱萸,赏菊花;冬至,画九九消寒图。
  
  端午,我们那里还有一种我们那里叫做“算盘珠”的草,长着一颗颗的小珠子,采来串成手镯,戴在孩子们的手上,说也是可以辟邪的。巧手妈妈们,或者用蒜瓣,菖蒲的根茎,削成各种形状,做成小香包给孩子挂在身上,或者串成项链挂在脖子上,可以驱蚊虫的。
  然后,妈妈们找来粽叶,包粽子用的,藤蔓,或者稻草,这是用来扎紧粽子的。还要上街买来雄黄,这是过节必不可少的东西。
  等到了端午节那天,春寒料峭的时候开始养的第一批鸭子长大了,妈妈挑了只最大的来过节吃,种的蒜,刚好也长好了蒜瓣,挖出些来,嫩姜,拔些出来,一起用来炒子鸭。菜地里的苋菜,也刚好长好了,摘来刚好应节。对于缺少肉食的我们来说,那美味吸引了我们所有的注意力。整个村子里,都飘出了迷人的味道,去地里干活的人们,也都按时回家吃饭了,过一个隆重的端午节。那时确实是感到很隆重的,呵呵。虽然其实非常简朴。
  每个人,包括孩子,也都要喝点雄黄酒,太小的孩子,就用雄黄在额头画一个“王”字,说可以防毒,驱蛇虫。老人说:“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雄黄酒驱蛇虫,最有说服力的,也许是白蛇的传说了吧。那个美丽善良的女妖的故事,妇孺皆知,雄黄酒的功力,也随之广而告之。
  各地也有不同的习俗吧。后来我长大到了南京,才知道那边端午还有吃咸蛋黄的习俗。
  听说很远的地方,还有赛龙舟的活动,还被称为“农民运动会”呢,我们只是听听罢了,想象着那样的热闹和好玩。
  
  后来看了沈从文的《边城》,看到里面有描写古城端午赛龙舟,抓鸭子的场面,很有亲切感呢,呵呵。因了那次进城看赛龙舟,抓鸭子,翠翠偶遇二老,正是那次偶遇,“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对这章印象很深。
  
  还是古时候的这龙舟讲究,呵呵。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当然,关于端午来历,还有其他传说,不过以这个流传最广,最得人心。
  有唐代文秀《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历代咏端午的诗很多,大部分说到屈原,也有提到其他的端午习俗的。感兴趣的群友可以搜搜。
  屈原,何许人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沦陷,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终极诗篇。
  真正的诗人啊!真正的以身体创作。
  想起《论语》中的句子。“棠棣之花,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诗句不可谓不美,但是还是被孔子的辣手毫不犹豫地删除于305首之外,为神马?
  因为这种感受很假,不是真的思念。
  屈原是诗人,是真正的用身体写作的诗人!
  仅仅是诗人吗?不!
  那时候,中国没有专职的诗人。诗,是他们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他们高尚人格的心声流露。不学《诗》,无以言。
  文人墨客又被称为“骚人”,也源于屈原的《离骚》。其中的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好像我中学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把它作为座右铭了。
  这些传统节日,我们不仅要从民俗上去了解,对我们读经的人来说,更要从文化意义上去了解。
  有这样一些日子,我们铭记了千年,有这样一些方式,我们重复了岁岁年年。是什么感召了我们的生命,是什么,沉淀了我们的文明?
  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节日,是一个民族积淀了千年的不朽传奇。
  这样一个节日,当然不仅仅是一个短暂的假期,一个休闲的轻松时节,更是一种多方面的、多层级的感受,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心灵震撼和感悟,是一个人文化成的过程。
  最根本的就是要回归到屈原的爱国、为民、求真、向善的精神上来,这才是端午节的核心内涵。这些,也都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的追求。屈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感召力,就是因为他那种清明坦荡、上下求索的精神,他的理想人性之光,唤起了人们心目中的这种寻根,向善,求真,兼济天下的共同向往。这种追求,是中国士大夫的灵魂终极追求,从他们一开始读圣贤书的时候,就融入了他们的灵魂,化身为价值观,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而几千年来,这些文化基因,早已流淌在我们中国人的血管里。
  这些年,洋节甚嚣尘上。可是,再热闹地过节日,其实根本没有过上洋节的真正灵魂,国外的圣诞节,那是很多西方国家人们的信仰,他们在教堂安安静静地做弥撒,和他们的上帝交流,获得灵魂的安慰。因为他们从出生开始,上帝就是他们的信仰,这信仰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灵魂。而我们呢?圣诞节,被商家贴上了促销标签,成了一棵移植的树上因水土不服而衍生出来的怪物。
  在复兴传统的呼声越来越高昂的今天,也衍生了很多现象。首先,是几年前,当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传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不少国人猛然警醒,端午原创国的我们自己,节日气氛反而渐渐式微。醒悟后的国人,出现了很多争抢热。抢什么呢?抢名人,抢名胜。为什么抢?为了招商,为了旅游经济……
  让那些“黄金天价粽”、“美女盛粽子宴”, 模仿屈原投江蹦极,名人争夺战,这些,都像浮云一样,飘走吧!飘走吧!今天,没有龙舟看,我只想和家人一起,用散发着清香的粽叶,和五谷杂粮,包一锅朴素的粽子,用记忆中妈妈用过的那些材料,做一顿节日的饭菜。营造一个节日的气氛,给孩子好的熏陶。热闹的节日中的所有,只有妈妈做过的那些,印象最深刻,最温暖!然后,静静地,重读一遍《离骚》,《橘颂》,让我的灵魂,穿越千年,去和屈夫子做一次纯粹的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3:10:58 | 只看该作者
辰辰生活花絮(2011-6-22)
  没想到一偷懒,日记就是差不多一个月没有记录。检讨!不过,日记没有记录,不代表孩子和我没有进步。在这一个月里,我们收获很大!笑话很多!开心很多!
  我是个马大哈妈妈。有次要带辰辰去买菜了,才发现家里没钱了,正着急,辰辰说:“妈妈,我有钱,我给你!”对哦,小宝贝上回在姐姐那里讨了个钱包,把一些压岁钱从我这里要了去,放在钱包里呢。我高兴地说:“太好了,要不今天咱们就必须去很远的超市买菜了(我家附近的小市场不可以刷卡的)。”辰辰看我高兴,也很开心的,说:“妈妈,下次过年我赚了钱,也给你哈。”说完,又小声加了一句:“要是每天都是新年就好了。”
  又一次去读经班读完了经典,回家经过超市,辰辰说:“妈妈,我们去买点东西吧。我读经读得很好,你给我点奖品吧!”我痛快地答应了,问:“你想买什么呢?”辰辰说:“随便!”爸爸问:“随便,是什么东西呢?”辰辰说:“随便,就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老爸笑得很无助!
  有一天经过一处,辰辰忽然说:“这车很像爸爸的。”我说:“就是一样的啊。”辰辰说:“不一样,车牌号不同呀!”我发出了纯粹的笑声!
  发现小子越长越大,也越来越懂事了。理解能力很强,可以和他“无障碍沟通”,这段时间多暴雨,某次下雨时,辰辰问:“妈妈,家里的窗户都关好了没?”出门问我:钥匙,伞,钱都带好了没?自己学会了做饭,还学会了洗澡,最近还要学洗头。我见洗头比较复杂,天气又热,就给他剃了头发。这下,他就都是自己洗澡了。衣服也能自己找。基本不要管这个了。
  闲时,辰辰问我,姐姐小时候,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一个人睡觉的,当得知姐姐是六岁开始独自一个人在一个房间睡觉的时候,他说,要比姐姐早些自己独立睡觉。于是,中午午睡的时候,他就自己睡了,还真做到了!
  其实辰辰刚出生,我是准备了小床给他自己睡的,是辰爸自己每天早上把他从小床上抱到身边。几天后就养成习惯,一睁眼就不想一个人呆小床,然后就一直和大人睡了。
  小子学电脑很快,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是网虫的缘故,他耳濡目染,很小就学会了玩鼠标。
  来学会了输入密码,玩游戏,不过我对孩子玩游戏是高限制级的,玩得不多。很多手法,他往往看我操作一遍就记住了。有时候他想听故事,我说,自己放,他就自己把故事调出来,播放。发现告诉他这些,我自己省事很多呢,也就乐得这些都告诉他了。
  他还学会了收藏,也源于我常常把他喜欢看的动画片网站弄丢。我马大哈,有时候给他保存的故事,百科知识等忘记在哪个文件夹了,就搜,于是,他也学会了搜索。
  最神的,是昨天下午,我和辰辰商量:这些短点的经典,《老子》,《大学》,《孝经》,你都读得很熟了,接下来读哪本呢?本来是无意识的一句问,谁知辰辰回答:读《孟子》吧!”“《孟子》?《孟子》还在赖老师那里,没印出来呢。”“那我们过几天去买回来好不好?”“当然好!等出版了我们就去哈!于是母子俩都咧开嘴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发表于 2011-6-24 14:34:41 | 只看该作者
很用心的妈妈,看了三天,非常感动,向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21 , Processed in 0.090890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